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是由于情感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学习掌握历史知识、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历史观,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等均有着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应积极探索情感教育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及教师教学效果的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01
引言
教育的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师要重视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引入情感教育的客观必要性
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说明,指出历史任课老师应通过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所具备的各类优秀品质,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自豪感得到显著提升,推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而是要重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及历史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更加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及其价值内涵。情感教育的引入可以使历史课堂氛围得到活跃,使师生间的互动得到增强,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确定清晰的情感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受教育程度的不断加强,初中历史教学开始呈现出专业知识化、情感教育化发展特点与方向。从目前新课标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相关内容的解读情况来看,多以概念性描述为主,缺乏实例为依据或参考,使得历史教师难以对情感目标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而导致教师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情感教育。要想这该情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就需要历史教师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对情感教学明确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情感教育措施,使情感目标与教学实践充分融合,使学生历史素养及历史情况得到显著提升。
(二)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不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凭借个人经验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降低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这与新课标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求相悖。部分历史教师仅在课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后交流甚少,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出现问题不敢及时请教老师,这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所以,在情感教学中历史教师将把情感目标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及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需求有更深入了解。以《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课程内容的讲解为例,教师可选择以《开国大典》电视的播放作为引子,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既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对声音、图画等的综合利用达到更加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传统的板书形式得到改变,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而且基于多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随着课堂教学互动性的增强教学效果将得到明显改善。
具体案例:以某校歷史教师在讲授《唐诗与宋词》该课程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唐朝时期多位诗人(如李白、杜甫、辛弃疾等)诗词朗诵音频,同时辅之以图片或视频播放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唐诗宋词特点的同时对两个朝代的历史风貌,让学生在体味到唐诗宋词的魄力的同时也对这些诗词创造的社会背景有深入了解,以此更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情感
教师是学生日常学习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行为方式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尽可能借助多媒体技术及丰富的肢体语言等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如在对《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这一内容进行讲授时,教师可通过饱含情感的声音来朗读部分现代文学经典选段,通过朗读过程中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体味到这些文学作品的创造历史,达到“寄情于史”的效果。
(五)强化对情境教学方式的应用
历史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与情境感的学科,通过情境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历史线索为核心,借助情境教学法尽最大努力还原每个时期的历史原貌与文化,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案例:以某学校历史老师在讲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为例,首先是基于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扮演三国时期不同国家的国主,使学生具有更强的代入感并能更体会到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其次则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使得整个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更自由、活跃。基于以上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历史情感和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束语
情感教育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等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所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间加强交流,同时还要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并引入多媒体、情景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在使学生历史情感得到培养与增强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仲英.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18,(46):157.
[2]朱英.浅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2008(3)150-152.
[3]周桃英.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阅读与鉴赏,2008(6)1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01
引言
教育的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也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师要重视学生道德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引入情感教育的客观必要性
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说明,指出历史任课老师应通过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所具备的各类优秀品质,使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自豪感得到显著提升,推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这些教学目标的实现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而是要重视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及历史情感的培养,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历史知识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更加深入了解历史知识及其价值内涵。情感教育的引入可以使历史课堂氛围得到活跃,使师生间的互动得到增强,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确定清晰的情感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受教育程度的不断加强,初中历史教学开始呈现出专业知识化、情感教育化发展特点与方向。从目前新课标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相关内容的解读情况来看,多以概念性描述为主,缺乏实例为依据或参考,使得历史教师难以对情感目标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而导致教师难以对学生开展有效情感教育。要想这该情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就需要历史教师结合新课改教学目标对情感教学明确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情感教育措施,使情感目标与教学实践充分融合,使学生历史素养及历史情况得到显著提升。
(二)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不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凭借个人经验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生出现厌学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降低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质量,这与新课标的初中历史教学要求相悖。部分历史教师仅在课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课后交流甚少,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出现问题不敢及时请教老师,这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所以,在情感教学中历史教师将把情感目标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及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需求有更深入了解。以《中国人民站起来》这一课程内容的讲解为例,教师可选择以《开国大典》电视的播放作为引子,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既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积极作用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对声音、图画等的综合利用达到更加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丰富多样的多媒体技术,使得传统的板书形式得到改变,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而且基于多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并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随着课堂教学互动性的增强教学效果将得到明显改善。
具体案例:以某校歷史教师在讲授《唐诗与宋词》该课程时,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唐朝时期多位诗人(如李白、杜甫、辛弃疾等)诗词朗诵音频,同时辅之以图片或视频播放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唐诗宋词特点的同时对两个朝代的历史风貌,让学生在体味到唐诗宋词的魄力的同时也对这些诗词创造的社会背景有深入了解,以此更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情感
教师是学生日常学习接触最多的人,教师的行为方式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尽可能借助多媒体技术及丰富的肢体语言等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如在对《现代文学艺术成就》这一内容进行讲授时,教师可通过饱含情感的声音来朗读部分现代文学经典选段,通过朗读过程中情感的变化使学生体味到这些文学作品的创造历史,达到“寄情于史”的效果。
(五)强化对情境教学方式的应用
历史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与情境感的学科,通过情境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历史线索为核心,借助情境教学法尽最大努力还原每个时期的历史原貌与文化,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案例:以某学校历史老师在讲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为例,首先是基于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扮演三国时期不同国家的国主,使学生具有更强的代入感并能更体会到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其次则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使得整个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更自由、活跃。基于以上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历史情感和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束语
情感教育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主动性等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所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但要鼓励学生间加强交流,同时还要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并引入多媒体、情景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在使学生历史情感得到培养与增强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仲英.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J].考试周刊,2018,(46):157.
[2]朱英.浅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2008(3)150-152.
[3]周桃英.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阅读与鉴赏,2008(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