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媒体、商业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中间群体,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谁才是中产?
如今在中国,“中产”似乎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流溢着财富的光彩、宣扬着品位的追求,让人怦然心动。当我们刚踏入21世纪,还在玩昧着以香薰、幽灯为代表的小资情调时,敏感的媒体已经大张旗鼓地“寻找城市中间人群”。从《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到《新闻周刊》、《新周刊》等,他们都感受到中国社会中孕育着一股新的社会力量,他们对这股力量的生命力充满期待——无论是消费能力、文化追求还是社会意义上,他们谨慎地称之为“中产阶层”或“中间群体”。媒体、专家、学者都为之雀跃,似乎看到了一股新兴力量,填补了几十年来社会中间阶层的缺位。
不知不觉,21世纪已经过去了8年,关于中产阶层的兴起和未来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许多媒体把他们的目标读者定位为城市里的中产阶层;很多新开盘的楼盘打着“中产阶层品位”的口号赚足眼球和银子,众多的学者津津乐道中产阶层对于构建“公民社会”的意义。面对这个由媒体、商业与学术界共同关注所引起的欢腾,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谁,才是中产?
我不是中产
“你觉得自己属于中产阶层吗?”我经常用这个问题询问每一位认识的中国人。阿园,本科毕业,在IT行业工作了四五年,摇着头,否认自己是个中产。 “只是个IT业民工罢了”,他这样自嘲。
而作为某知名杂志的主编的皇浦,也认为自己只是位于社会中下层的水平: “北京的有钱人多了去了。”
一位在广告业工作的女孩也不认为自己是中产:“白领都是看着光鲜,真正的中产阶级应该有点钱有点闲,哪像我们成天加班。”
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多有着高学历和不错收入的人拒绝承认自己是中产?我在法国的好朋友西尔维,她在电视台做记者,有五橱书、两个女儿、两只猫、一匹马和一间舒适的公寓,上下班坐地铁,遇到罢工的时候就骑车。可是她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中产身份。
从事着相同领域的工作,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国职员会拒绝承认自己是中产,而大多数的法国劳动者从未质疑过自己的社会身份呢?我想这里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从如何界定“中产阶层”这个概念到具体运作的社会制度。
中产只是财产?
“中产阶层”,就像“科学”、“民主”等词汇一样,都是舶来品。英文Middle Class,强调的是处于社会中间的这个阶层,并没有任何字眼涉及“财产”、“收入”等经济条件。因此,在界定中产阶层时,不能只强调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固然很重要,但并不唯一。当然,每个国家、每个社会对中产阶层的定义都不一样,因此就不能胡乱套用;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不同群体对中产的定义也不一致,经济学家可能强调中产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社会学家可能倾向于中产的教育、品位以及阶级意识;而媒体和商家所突出的“中产概念”更倾向于他们的现实考虑。
研究这些方面,我想加入一个维度,就是生活风格。生活风格不仅指物质上的追求,更多是指对生活的内容和质量有什么期望,具体来说,还有对工作、恋爱、子女教育等的想法。我做了很多的访谈,这些人都在新兴行业工作,包括计算机、杂志。广告等。可以说,在决定人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方面,他们有话语权。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究竟谁来决定社会是否有工人阶层、中产阶层和资产阶层、中国存在不存在中产阶层,这些都是话语权的问题。官员、学者和记者都有话语权,广告也是一个话语媒介。当然首先要有一个中间群体的孕育,这是一个循环的现象。你去看一个社会现象,你首先是从自己的观点去看的。
中产阶级是什么?中国真的有中产阶级吗?我们当然可以说“中产”是在官员、学者和媒体的话语中建构出来的,它只是一个概念。对个人而言,重要的只是他的生活、他的感觉;但是,对于社会来说,重要的却是贴在每个人身上的各种标签,“年收入20万”、“名校毕业”、“公司经理”、“中产阶层”。所有的这些你可以都解构,但个人就容易落入虚无。
白领是不是中产阶层
美国有一位很伟大的学者叫米尔斯,他写了很多不错的书,其中有一本叫《白领》。这本书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副标题:美国的中产阶级。白领直接与中产阶级画等号?这跟我在中国观察到的、听到的情况似乎并不一致。
在书中,他细分了美国的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他讲的白领是新中产阶级。老中产阶层大多是小业主,1861年,林肯曾这样描绘他们的形象:“在这个世界上,精明但一贫如洗的生手一度是为工资而干活的;等他攒下一些钱,并用来为自己购买工具或土地之后,他开始为自己干活了;最后,他开始雇佣另一个生手来为自己干活了。”
所谓新中产阶层,就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和科层制而出现的,商场里的销售人员,公司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办公室人员,政府部门里的办事员,等等。美国历史上,随着新中产阶级的人数、比例的大幅增加,相应的是老中产阶级的衰退。
中国社会的情况比较特殊,并没有经历与美国相似的新老交替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并不存在一个中间的阶层。简单的说,当时的中国城市里,只存在两类人:工人和干部。他们在工资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生活上,干部可能比工人多一台电视机;大家都穿差不多款式的服装,幸好老婆们不是以衣辨人。总的来说,那是一个被“扯平”的社会,一个努力削减差异的社会。
后来,中国在30年的短暂时间里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第三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米尔斯所说的老中产阶级与新中产阶级,同时出现在开放的中国社会,并在各自的领地生根、壮大。很多人手里有点钱,又不乐意替别人干活,就选择自己创业,成为书店、咖啡店、酒吧的老板;当然更多的人选择为别人打工,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进入企业和政府。在欧洲,工业化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狠狠摧残了传统的手工业、威胁着小业主的生存;而在中国,我却感受到了两者各据一方、并存不悖的发展。对于我这个酷爱咖啡的法国人来说,既能在忙碌的早上喝到连锁咖啡店里的咖啡,也能在悠闲的午后享受街边咖啡馆里的舒适氛围。
我注意到有一些言论,强调中产比白领的收入、格调都要高。在美国,起码在米尔斯那里,他是给这两个群体画等号的。在中国社会,我认为直接谈论中产与白领的区别,这很奇怪,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范畴里面。与中产阶层相对的是社会下层和资产阶层;而劳动者,可以根据养家糊口人的领子颜色来判断,蓝领的从事体力劳动,白领的就是从事脑力劳动。这部分靠脑袋运转吃饭的人里面,他们的职位、收入自然不同,有从事机械,重复劳动的打字员,有忙于各种琐事的秘书,有谨慎的中层领导,还有体面的中高层管理者。当我们谈论起中产阶层与白领的区别时,其实就是他们职业地位和境界的不同吧。
危机:正视中产阶层
2008年底兴起的金融风暴多少纠正了人们之前对中产阶层的偏执性乐观。究竟有多少中产阶层深陷在这个泥潭,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在这场动荡中,我们似乎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中产阶层。他们衣着光鲜、出入高级写字楼,实际生活却是没完没了地加班,长假成为奢望;好不容易通过勤恳的劳动积攒了不多不少的一笔钱。然而2008年下半年,股市的一路狂泻,他们投在股市里的积蓄止不住地“脱水”;买了房子,欠着一屁股貸款的时候,陡然发现剩余的房产额都足够再买一套新房了;不幸生病了,痊愈回到公司,才发现原来的位子早被填上了,忍气吞声从头再来。
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属于那个中产阶层,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获得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是个人的强大能够弥补的,而是由健全的社会保障所提供的社会稳定感。没有健全稳定的社会保障体制,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如履薄冰、不安全。但是他们尊重劳动,相信通过他们的才识和勤奋,一定能收获最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他们是不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都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群人。
如今在中国,“中产”似乎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流溢着财富的光彩、宣扬着品位的追求,让人怦然心动。当我们刚踏入21世纪,还在玩昧着以香薰、幽灯为代表的小资情调时,敏感的媒体已经大张旗鼓地“寻找城市中间人群”。从《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报》到《新闻周刊》、《新周刊》等,他们都感受到中国社会中孕育着一股新的社会力量,他们对这股力量的生命力充满期待——无论是消费能力、文化追求还是社会意义上,他们谨慎地称之为“中产阶层”或“中间群体”。媒体、专家、学者都为之雀跃,似乎看到了一股新兴力量,填补了几十年来社会中间阶层的缺位。
不知不觉,21世纪已经过去了8年,关于中产阶层的兴起和未来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许多媒体把他们的目标读者定位为城市里的中产阶层;很多新开盘的楼盘打着“中产阶层品位”的口号赚足眼球和银子,众多的学者津津乐道中产阶层对于构建“公民社会”的意义。面对这个由媒体、商业与学术界共同关注所引起的欢腾,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谁,才是中产?
我不是中产
“你觉得自己属于中产阶层吗?”我经常用这个问题询问每一位认识的中国人。阿园,本科毕业,在IT行业工作了四五年,摇着头,否认自己是个中产。 “只是个IT业民工罢了”,他这样自嘲。
而作为某知名杂志的主编的皇浦,也认为自己只是位于社会中下层的水平: “北京的有钱人多了去了。”
一位在广告业工作的女孩也不认为自己是中产:“白领都是看着光鲜,真正的中产阶级应该有点钱有点闲,哪像我们成天加班。”
这种现象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多有着高学历和不错收入的人拒绝承认自己是中产?我在法国的好朋友西尔维,她在电视台做记者,有五橱书、两个女儿、两只猫、一匹马和一间舒适的公寓,上下班坐地铁,遇到罢工的时候就骑车。可是她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中产身份。
从事着相同领域的工作,为什么大多数的中国职员会拒绝承认自己是中产,而大多数的法国劳动者从未质疑过自己的社会身份呢?我想这里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从如何界定“中产阶层”这个概念到具体运作的社会制度。
中产只是财产?
“中产阶层”,就像“科学”、“民主”等词汇一样,都是舶来品。英文Middle Class,强调的是处于社会中间的这个阶层,并没有任何字眼涉及“财产”、“收入”等经济条件。因此,在界定中产阶层时,不能只强调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固然很重要,但并不唯一。当然,每个国家、每个社会对中产阶层的定义都不一样,因此就不能胡乱套用;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不同群体对中产的定义也不一致,经济学家可能强调中产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社会学家可能倾向于中产的教育、品位以及阶级意识;而媒体和商家所突出的“中产概念”更倾向于他们的现实考虑。
研究这些方面,我想加入一个维度,就是生活风格。生活风格不仅指物质上的追求,更多是指对生活的内容和质量有什么期望,具体来说,还有对工作、恋爱、子女教育等的想法。我做了很多的访谈,这些人都在新兴行业工作,包括计算机、杂志。广告等。可以说,在决定人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方面,他们有话语权。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究竟谁来决定社会是否有工人阶层、中产阶层和资产阶层、中国存在不存在中产阶层,这些都是话语权的问题。官员、学者和记者都有话语权,广告也是一个话语媒介。当然首先要有一个中间群体的孕育,这是一个循环的现象。你去看一个社会现象,你首先是从自己的观点去看的。
中产阶级是什么?中国真的有中产阶级吗?我们当然可以说“中产”是在官员、学者和媒体的话语中建构出来的,它只是一个概念。对个人而言,重要的只是他的生活、他的感觉;但是,对于社会来说,重要的却是贴在每个人身上的各种标签,“年收入20万”、“名校毕业”、“公司经理”、“中产阶层”。所有的这些你可以都解构,但个人就容易落入虚无。
白领是不是中产阶层
美国有一位很伟大的学者叫米尔斯,他写了很多不错的书,其中有一本叫《白领》。这本书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副标题:美国的中产阶级。白领直接与中产阶级画等号?这跟我在中国观察到的、听到的情况似乎并不一致。
在书中,他细分了美国的老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他讲的白领是新中产阶级。老中产阶层大多是小业主,1861年,林肯曾这样描绘他们的形象:“在这个世界上,精明但一贫如洗的生手一度是为工资而干活的;等他攒下一些钱,并用来为自己购买工具或土地之后,他开始为自己干活了;最后,他开始雇佣另一个生手来为自己干活了。”
所谓新中产阶层,就是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和科层制而出现的,商场里的销售人员,公司里的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办公室人员,政府部门里的办事员,等等。美国历史上,随着新中产阶级的人数、比例的大幅增加,相应的是老中产阶级的衰退。
中国社会的情况比较特殊,并没有经历与美国相似的新老交替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并不存在一个中间的阶层。简单的说,当时的中国城市里,只存在两类人:工人和干部。他们在工资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生活上,干部可能比工人多一台电视机;大家都穿差不多款式的服装,幸好老婆们不是以衣辨人。总的来说,那是一个被“扯平”的社会,一个努力削减差异的社会。
后来,中国在30年的短暂时间里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第三产业也得到迅猛发展;米尔斯所说的老中产阶级与新中产阶级,同时出现在开放的中国社会,并在各自的领地生根、壮大。很多人手里有点钱,又不乐意替别人干活,就选择自己创业,成为书店、咖啡店、酒吧的老板;当然更多的人选择为别人打工,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进入企业和政府。在欧洲,工业化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狠狠摧残了传统的手工业、威胁着小业主的生存;而在中国,我却感受到了两者各据一方、并存不悖的发展。对于我这个酷爱咖啡的法国人来说,既能在忙碌的早上喝到连锁咖啡店里的咖啡,也能在悠闲的午后享受街边咖啡馆里的舒适氛围。
我注意到有一些言论,强调中产比白领的收入、格调都要高。在美国,起码在米尔斯那里,他是给这两个群体画等号的。在中国社会,我认为直接谈论中产与白领的区别,这很奇怪,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范畴里面。与中产阶层相对的是社会下层和资产阶层;而劳动者,可以根据养家糊口人的领子颜色来判断,蓝领的从事体力劳动,白领的就是从事脑力劳动。这部分靠脑袋运转吃饭的人里面,他们的职位、收入自然不同,有从事机械,重复劳动的打字员,有忙于各种琐事的秘书,有谨慎的中层领导,还有体面的中高层管理者。当我们谈论起中产阶层与白领的区别时,其实就是他们职业地位和境界的不同吧。
危机:正视中产阶层
2008年底兴起的金融风暴多少纠正了人们之前对中产阶层的偏执性乐观。究竟有多少中产阶层深陷在这个泥潭,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在这场动荡中,我们似乎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不承认自己是中产阶层。他们衣着光鲜、出入高级写字楼,实际生活却是没完没了地加班,长假成为奢望;好不容易通过勤恳的劳动积攒了不多不少的一笔钱。然而2008年下半年,股市的一路狂泻,他们投在股市里的积蓄止不住地“脱水”;买了房子,欠着一屁股貸款的时候,陡然发现剩余的房产额都足够再买一套新房了;不幸生病了,痊愈回到公司,才发现原来的位子早被填上了,忍气吞声从头再来。
他们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属于那个中产阶层,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获得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是个人的强大能够弥补的,而是由健全的社会保障所提供的社会稳定感。没有健全稳定的社会保障体制,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如履薄冰、不安全。但是他们尊重劳动,相信通过他们的才识和勤奋,一定能收获最好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他们是不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他们都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