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化的发展,多模态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多模态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艺体类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一直是英语学习的一块短板。利用信息化的文字、音频、图片等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多模态 艺体类学生 英语阅读
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模态的教学模式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能够有效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课堂交互目的,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导入教学目标并实施,这种灵活的新式教育方法适用于艺体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阅读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阶性英语学习的基础能力。由此看来,多模态教学方法是提升艺体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多模态教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西方研究学者Kress和Leeuwen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设想,认为语言学习不仅是文字符号在个体大脑内刺激与反应的过程,更是多种符号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对学习個体“符号输出”、“符号接收”、“符号互动”、“意义再现”和“意义重构”等相衔接的连续性过程。两位学者认为,语言教学应该利用多种类型的符号和多种教学模式共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感官动能,改变传统的由单一模态——文本文字展开教学的局限性。一些教学实验表明,多模态教学方法的课堂效果更好于单一模态教学方法的效果。1994年新伦敦小组最早提出了多模态教学设想,他们主张语言教学要运用多元读写法,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能力,商讨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符号工具表达和创造信息意义,通过多种符号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和组合,把意义有效地建构出来。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人们使用的交际模态和交际媒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模态话语冲击了传统文字在交际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很多情况下,语言和其他符号各有优点,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共同构建意义。针对多模块理论的探索和研究,首先应该从话语分析入手。多模态话语分析最主要是针对交际符号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符号建构出来的整体意义和功能体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其中包括这些交际符号在整个话语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艺体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不足
艺体类专业学生大多个性鲜明、思维较为活跃,相对于文化素养理论学习,更愿意重视自身专业技能,在英语学习方面更是如此。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省份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部分专业升学对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做要求或要求不高,因此部分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不够,难以准确地理解阅读篇章,课上不能有效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除了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基本为零,对英语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英语学习态度长期处于游离状态。且由于艺体类学生与普通类学生高中时期的学习方向就已存在差异,升入大学后即使调整相应教材的难度,对于艺体类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在英语学习过程必需的听说读写能力中,阅读能力更是艺体类学生的短板,尤其体现为词汇量和阅读速度。
1.词汇量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词汇量是英语阅读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单词量累积,阅读无疑是困难的,面对专业性较强的文章更是如此,词汇量的累积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持久性的学习,对于没有建立完整的学习模式的学生而言,一定的帮助与介入是必要的。
2.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并且是有方法和技巧可循的,艺体类学生大多没有经历高考或高等级英语水平测试的系统性阅读训练,很难加快阅读速度,教师的定位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中能够体现的价值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多模态理论,学生能调动多重感官吸收呈现多种模态形式的符号,然后这些符号和信息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把枯燥的文本生成形象生动的文本或者文本的一部分,这对于重新构建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将多模态引入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利用教材、板书、图表、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网络平台等手段传达信息,并适当辅以有效的语态、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多模态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和学习英语,并掌握和运用观察、分析、表述各类信息的认知能力(即多模态学习能力),增强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英语阅读理解是以语篇的形式存在的,多模态化是英语阅读语篇的普遍性特征,其中包括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等。语篇的多模态化日益常态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模态。在阅读教学中语篇内容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模态构成已经很常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多模态教学方法应用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达到提高阅读效率和水平的目的。
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只是单一地从文本方面传递信息,通过文本、教材这种单一枯燥的模式传达语篇的知识点,不仅使得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乏味,而且作为学习的接受者——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而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利用信息化的多模态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从各个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感官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活跃的课堂范围更适合艺体类学生学习英语。
多模态的教学方法能发挥自身的全部价值,通过影音资料、课堂沟通、PPT等多元化的展现方式逐步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逐步补足词汇量及阅读速度方面的不足,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与国内不同的文化认知。
四、多模态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措施 1.课前的准备及导入模式
“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这是实现多模态阅读教学的首要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分析学习情况,其次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体阅读水平、所教授教材的内容等准备阅读材料,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阶段应根据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在课文材料背景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拓展资料,设计出不同模态的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导入,创造相对真实的语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设计好相关问题让学生提前思考,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事先将教学材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下载浏览查看或打印成文本材料,在课前预习展开讨论。一旦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实时互动交流,为更好地进行实际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2.授课中的多模态互动
多模态教学方法最不同以往的教学特点就是学生的融入性,通过不同的符号语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迅速融入语言环境和教学环境中,使得多模态教学方法顺利实施与展开,包括课堂上讨论、提问的方式都应该以多模态教学方法为基础和平台。例如,教学内容的展示不再是以往的文本材料,可以以视频或PPT等形式呈现,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发挥的语境和课堂氛围;同时在教学互动环节中,运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本身是多模态的来源之一,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声音、表情、语态、肢体动作等是课堂教学中多模态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将各个模态相互平衡,合理安排配置,以达到教学目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如何布置课后作业
不同于以往阅读教学的课后作业,多模态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多种形式的多模态任务,最大限度地适合不同学习程度与阅读水平的学生,尤其适合艺体类学生参差不齐的阅读水平。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作业的主题和形式应更加灵活,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可以借助班级小组讨论、各种群内相互交流等模式。完成作业的过程包含文字交际、语音交际、图像传输、远程操控,网络交流等多种模态。在课后,教师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及改进。
4.多模态评估体系的构建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性的评估,因此构建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估系统十分重要。多模态阅读教学评估体系是在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对阅读教学和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这一评估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评估结果可作为教师衡量和参考的重要依据,同时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和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合作学习。
5.把控多模态教学的使用方法
对于多模态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创新多模态教学模式和教学媒体上,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课堂上,教师采用多模态教学法,以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相结合的课件形式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艺体类学生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接受能力不足,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学习,因此培养学生接受和适应新的多模态教学方法任重而道远。在多模态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选取并利用多模态模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这种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新方法,在具体实施中效果更佳,以同一篇阅读为例(“新发展大学英语快速阅读二(全新版)”Unit 1. Section B. Traditional English Breakfast 在学前教育类专业和美术类专业的两个班级里,同样的课程采用新旧两种教学模式,在导入、课堂互动及课后总结讨论的接受程度都有较大的不同,下面是经过调查之后的部分数据体现。
由此可见,虽然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一致,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性有所不同,更能证明多模态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对于艺体类学生学习是有益处的。
五、结语
将多模态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以往英语阅读教学的生态模式,更加契合艺体类学生的受教需求,多方面促进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信息时代技术的卓越发展为实践多模态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同时高校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及时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认知,同时能否在课堂上统一多模态教学带来的大量新兴语言资源,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对教师自身接受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考驗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刘东燕.“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8(09).
[2]郑梅.多模态教学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J].英语广场,2018(10).
[3]杨婷婷.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4]祝慧敏.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六要素为指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07).
[5]吕美嘉,牟为姣.多模态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6]王群.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研究[J].海外英语,2018(07).
[7]杨中慧.高校艺体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6(03).
关键词: 多模态 艺体类学生 英语阅读
多模态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模态的教学模式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知,能够有效达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课堂交互目的,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导入教学目标并实施,这种灵活的新式教育方法适用于艺体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阅读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长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进阶性英语学习的基础能力。由此看来,多模态教学方法是提升艺体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多模态教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西方研究学者Kress和Leeuwen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设想,认为语言学习不仅是文字符号在个体大脑内刺激与反应的过程,更是多种符号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对学习個体“符号输出”、“符号接收”、“符号互动”、“意义再现”和“意义重构”等相衔接的连续性过程。两位学者认为,语言教学应该利用多种类型的符号和多种教学模式共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感官动能,改变传统的由单一模态——文本文字展开教学的局限性。一些教学实验表明,多模态教学方法的课堂效果更好于单一模态教学方法的效果。1994年新伦敦小组最早提出了多模态教学设想,他们主张语言教学要运用多元读写法,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能力,商讨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使用多种符号工具表达和创造信息意义,通过多种符号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和组合,把意义有效地建构出来。随着现代教育科技的发展,人们使用的交际模态和交际媒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模态话语冲击了传统文字在交际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很多情况下,语言和其他符号各有优点,它们之间互相作用,共同构建意义。针对多模块理论的探索和研究,首先应该从话语分析入手。多模态话语分析最主要是针对交际符号的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符号建构出来的整体意义和功能体系进行有效的分析,其中包括这些交际符号在整个话语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二、艺体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不足
艺体类专业学生大多个性鲜明、思维较为活跃,相对于文化素养理论学习,更愿意重视自身专业技能,在英语学习方面更是如此。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省份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部分专业升学对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做要求或要求不高,因此部分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不够,难以准确地理解阅读篇章,课上不能有效配合老师开展教学活动。除了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基本为零,对英语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英语学习态度长期处于游离状态。且由于艺体类学生与普通类学生高中时期的学习方向就已存在差异,升入大学后即使调整相应教材的难度,对于艺体类学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在英语学习过程必需的听说读写能力中,阅读能力更是艺体类学生的短板,尤其体现为词汇量和阅读速度。
1.词汇量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材料,词汇量是英语阅读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单词量累积,阅读无疑是困难的,面对专业性较强的文章更是如此,词汇量的累积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持久性的学习,对于没有建立完整的学习模式的学生而言,一定的帮助与介入是必要的。
2.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并且是有方法和技巧可循的,艺体类学生大多没有经历高考或高等级英语水平测试的系统性阅读训练,很难加快阅读速度,教师的定位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是至关重要的。
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中能够体现的价值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多模态理论,学生能调动多重感官吸收呈现多种模态形式的符号,然后这些符号和信息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把枯燥的文本生成形象生动的文本或者文本的一部分,这对于重新构建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将多模态引入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利用教材、板书、图表、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网络平台等手段传达信息,并适当辅以有效的语态、语调、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多模态手段积极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和学习英语,并掌握和运用观察、分析、表述各类信息的认知能力(即多模态学习能力),增强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英语阅读理解是以语篇的形式存在的,多模态化是英语阅读语篇的普遍性特征,其中包括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等。语篇的多模态化日益常态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模态。在阅读教学中语篇内容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模态构成已经很常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多模态教学方法应用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达到提高阅读效率和水平的目的。
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只是单一地从文本方面传递信息,通过文本、教材这种单一枯燥的模式传达语篇的知识点,不仅使得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乏味,而且作为学习的接受者——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而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利用信息化的多模态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从各个方面激发了学生的感官能动性,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活跃的课堂范围更适合艺体类学生学习英语。
多模态的教学方法能发挥自身的全部价值,通过影音资料、课堂沟通、PPT等多元化的展现方式逐步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逐步补足词汇量及阅读速度方面的不足,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与国内不同的文化认知。
四、多模态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措施 1.课前的准备及导入模式
“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精心准备,这是实现多模态阅读教学的首要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分析学习情况,其次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体阅读水平、所教授教材的内容等准备阅读材料,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课前准备阶段应根据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在课文材料背景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拓展资料,设计出不同模态的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导入,创造相对真实的语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设计好相关问题让学生提前思考,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事先将教学材料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下载浏览查看或打印成文本材料,在课前预习展开讨论。一旦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实时互动交流,为更好地进行实际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2.授课中的多模态互动
多模态教学方法最不同以往的教学特点就是学生的融入性,通过不同的符号语言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迅速融入语言环境和教学环境中,使得多模态教学方法顺利实施与展开,包括课堂上讨论、提问的方式都应该以多模态教学方法为基础和平台。例如,教学内容的展示不再是以往的文本材料,可以以视频或PPT等形式呈现,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发挥的语境和课堂氛围;同时在教学互动环节中,运用网络平台实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本身是多模态的来源之一,因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声音、表情、语态、肢体动作等是课堂教学中多模态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将各个模态相互平衡,合理安排配置,以达到教学目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如何布置课后作业
不同于以往阅读教学的课后作业,多模态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多种形式的多模态任务,最大限度地适合不同学习程度与阅读水平的学生,尤其适合艺体类学生参差不齐的阅读水平。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作业的主题和形式应更加灵活,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可以借助班级小组讨论、各种群内相互交流等模式。完成作业的过程包含文字交际、语音交际、图像传输、远程操控,网络交流等多种模态。在课后,教师应该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及改进。
4.多模态评估体系的构建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性的评估,因此构建客观、科学、准确的教学评估系统十分重要。多模态阅读教学评估体系是在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对阅读教学和学习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这一评估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评估结果可作为教师衡量和参考的重要依据,同时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和自我认知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合作学习。
5.把控多模态教学的使用方法
对于多模态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创新多模态教学模式和教学媒体上,忽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课堂上,教师采用多模态教学法,以文本、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相结合的课件形式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艺体类学生自身英语水平有限,接受能力不足,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学习,因此培养学生接受和适应新的多模态教学方法任重而道远。在多模态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选取并利用多模态模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这种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新方法,在具体实施中效果更佳,以同一篇阅读为例(“新发展大学英语快速阅读二(全新版)”Unit 1. Section B. Traditional English Breakfast 在学前教育类专业和美术类专业的两个班级里,同样的课程采用新旧两种教学模式,在导入、课堂互动及课后总结讨论的接受程度都有较大的不同,下面是经过调查之后的部分数据体现。
由此可见,虽然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一致,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参与性有所不同,更能证明多模态教学法的实施和应用对于艺体类学生学习是有益处的。
五、结语
将多模态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以往英语阅读教学的生态模式,更加契合艺体类学生的受教需求,多方面促进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信息时代技术的卓越发展为实践多模态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同时高校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上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及时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认知,同时能否在课堂上统一多模态教学带来的大量新兴语言资源,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对教师自身接受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考驗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刘东燕.“多模态”英语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实现[J].教学与管理,2018(09).
[2]郑梅.多模态教学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J].英语广场,2018(10).
[3]杨婷婷.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
[4]祝慧敏.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六要素为指导[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07).
[5]吕美嘉,牟为姣.多模态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6]王群.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研究[J].海外英语,2018(07).
[7]杨中慧.高校艺体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