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致用:“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ry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9年,毛致用从岳阳调任中共麻阳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当时的麻阳革委会大院,只有一个食堂,每天有200多人吃饭,虽然有几个窗口发饭菜,但由于人多,每次吃饭时总是排起长长的就餐队伍。刚调来麻阳的毛致用每次就餐时,总是自觉排队。干部职工见县领导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饭,感到过意不去。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劝他不要去排队,安排食堂职工给他送餐,很多干部职工也这么劝他,可都没有用。于是,大家就采取见毛致用来吃饭就主动让开的办法,让他先拿饭菜,却被他谢绝。对于吃饭这件事,毛致用看得很重,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没有以权谋私搞特殊的权力。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这样人民群众才信服你。”
  1970年3月,毛致用带领麻阳县委办、县革委会及有关部门的几个干部来到锦江河畔的兰里公社花园大队蹲点。毛致用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宣布了几条工作规矩,最关键的一条是:下乡不坐车船,不骑自行车,坚持走路。从县城高村镇到花园大队有30多里路程,他们每次都是步行。他说步行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接触群众;二是便于沿路检查生产,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三是可以锻炼身体,磨炼革命意志。
  毛致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上山割草、积肥,下田插秧、收割,样样农活都干。他穿着朴素,说话和蔼,不摆官架子,很受群众欢迎。到了早、晚稻插秧时节,毛致用挽起衣袖裤脚,躬下身子与群众一起下田劳动。他扯秧齐而快,插秧快而好,大家都称他是一把插秧的好手,他笑了笑说:“我与大家比差得远。现在年纪大了点,年轻时在岳阳插秧,实行插秧奖粮食,我每天都可得到两斤粮食的奖励呢!”干部群众看到他每天一身汗水一身泥,深受感动,心痛地说:“毛副书记,您是县里主要领导,为全县人民操心也够辛苦了,有时间来看一下就行了,不必天天和我们这样劳动。”一同蹲点的干部也劝他不要把身体累垮了,可他笑着说:“我身子骨硬得很呢,一天不下地,吃饭都不香。”他那朴实的话语教育了蹲点的干部。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深入各公社、生产队蹲点,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1970年至1971年,麻陽县级领导每年劳动在100天左右,公社干部每年劳动在200天左右,大队干部每年劳动在300天左右。
其他文献
有效议题设置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借鉴以往教学有益成果,以新课程思想为指导并结合课例,可知有效议题设置的标准涵盖有境之题、可议之题、能分之题、商辨之题、规范之题。这能够为当下议题式教学有效开展提供借鉴,提高教学实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在信息化背景下,微课以短、精、微的优势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路径,利用微课开展讲评课,可通过课前短讲短评、课中精讲精评、课后微讲微评的模式,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力求建构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依据学科逻辑,教材编写在精选学科内容的基础上,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依据实践逻辑,在创设评价情境时,情境设置要结构化。通过高度结构化情境对应结构化的学科课程内容,完成序列化的活动设计,使“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在内容与活动相互嵌入的深度融合中使议题式教学有序进行。可见,议题式教学的建构,不仅需要结构化的学科内容、结构化程度很高的情境,还需要高度结构化、序列化的活动设计。为此,我们需要探索议题式教学中活
议题式教学是新课改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热点。基于此,许多教师尝试将议题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题。本文选取公共议题作为活动项目,借助公共议题,使学习内容具象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程融合,在活动化议题分析中促进学生形成价值共识;实现议题回归,在针对性评价设计中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且融合英语、语文等相关学科知识,实现课程思政的综合探究,达成教学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达成。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存在,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隐患。近年来,国民对社会公平的诉求不断加深,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推动地区间均衡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共享理念是指提高国民在经济建设中的获得感,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理念的提出,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发展
哲学是智慧之学,是包括法治理论在内的各门具体科学的强大理论支撑。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法治教学中有机渗透哲学思维,能有效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生成与发展。本文以“凝聚法治共识”教学为例,力图以哲学思维统领课堂,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理性对话、哲学思辨中不断升华法治素养。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孕育的思想观念和伟大精神,对于新时代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高尚人格具有鲜明的指引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充分发挥党史的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融合路径,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提炼时代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涵养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阵地。
持续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建设生态环境大信息系统,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以核心业务为主线、以数据融合为核心、以资源协同为支撑,对政务信息系统进行归并整合,梳理数据资源,统一标准规范,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推动数据高效共享;采用微服务架构进行信息系统改造,通过共享服务构建协同治理大系统,逐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智慧化。
期刊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关注意义学习、关注理解。只有在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方法、思想和价值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德育的实效性。本文以指向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为指导,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细致描述了理解为先的逆向设计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深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