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教育和素质教育到底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不仅如此,甚至可以说,中学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别的工具类科目(如语言类的母语或外语)和技能类科目(如数理化)都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历史课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课程,而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在一个比较直接的层面上,就是使学生能够再认再现一些重大的历史事实,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最墓本的了解;在更深一层,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它应该包括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应该包含对人的理性的培养;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和人的能力;应该引导一个人的全面而充分的成长和发展。我认为应该把历史课堂当作一个基地,一个锻炼和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基地。而能力要求则包括口头表达、快速记忆、分析概括和历史思维等几方面。
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的第一个观点:要“叙述”而不要“背诵”历史。叙述,首先要摒弃“死记硬背”,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看法。我要求学生像日常说话一样来叙述历史,而我自己的课堂语言,也有了一个改变,当我要检测学生的掌握情況时,我用“说一说”代替了“背一背”。当然,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之前,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在背诵,甚至在凭着一种念熟了的韵律来“唱”书,完全没有思维的参与。所以必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记忆方法。
二、快速记忆能力的培养
只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就会发现他们的记忆潜能是非常大的。我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采取的是课堂上限时强化记忆,课后抽时回忆的方法。课堂上,根据要记忆内容的多少,我给学生的时间是一分钟、二分钟或三分钟,开始学生也直嚷嚷: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记下这么一大堆的知识。但每次在给出的时间里,都有圆满完成记忆任务的学生。我检测的方法是不点名提问,让学生主动回答。对完成任务的学生加以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和胜利感,从而引发他们的记忆兴趣;对无法完成任务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首先,绝对禁止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因为那样的话,只有多次重复以达到一种韵律记忆,慢而且效率差。其次,记忆时要“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也就是边看边写边记。写,只写关键字词、记忆要点、句首词或者句中动词。写的速度要跟上思维的速度,即眼、手、脑要合拍同步。这样进行一遍,马上脱离课本进行最大限度的回忆,可参照自己写的字词。回忆不出来的再看书,然后再回忆。这样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但课堂上所完成的仅是初步记忆,若不及时巩固,就会变成有“记”无“忆”,所以还要在课后及时巩固,巩固并不需要刻意拿出时间,不管是走路、吃饭或睡前皆可,但最好是在当天,把所记下的知识进行回想,因为思维的速度可以说是超光速的,所以这个过程很短,只要几秒钟足矣。有了这几秒钟,记忆才算大功告成。如果这时无法重现全部知识,就要在有效时间内再补上空白。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大部分的有心学生都已掌握了这种记忆方法。但如果学生眼中的知识凌乱无序、毫无章法的话,相信这种记忆法是行不通的,所以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把知识变得有条有理,这就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讲新课之前,我都会拿出几分钟让学生预习。而预习的过程便是学生学习分析和概括的过程。起初我只让他们看一段,然后分析所讲述的主要问题,从几个方面讲述的,有几个要点等等。这样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象到本质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体系和结构,正如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的结构,那么这种理解就能使你独立前进”。
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了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进而掌握了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这个过程,必然使学生慢慢地学会历史思维的方法。他们知道,学习一个历史事件,首先要搞清楚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也就是说,对一个历史事件,要从时代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掌握。这样,学生就知道,历史其实是一个整体,任何看似“分散”的历史知识从客观上看都是一个整体,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了这样的体会和认识,他们就不会再把“历史”肢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填空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来进行死记硬背了。可以说,正是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会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间的本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当然,因为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先后进行、互相孤立的,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应该说,上历史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训练。只要用心,他们将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而我的角色,不再是一个指挥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一个必要时的启发者,研究问题时的探讨者。可以说,通过历史课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历史课不再是毫无意义、可有可无的了,对历史课他们也不再被动应付,而是积极参与了,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我的第一个观点:要“叙述”而不要“背诵”历史。叙述,首先要摒弃“死记硬背”,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看法。我要求学生像日常说话一样来叙述历史,而我自己的课堂语言,也有了一个改变,当我要检测学生的掌握情況时,我用“说一说”代替了“背一背”。当然,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之前,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在背诵,甚至在凭着一种念熟了的韵律来“唱”书,完全没有思维的参与。所以必须要培养他们正确的记忆方法。
二、快速记忆能力的培养
只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就会发现他们的记忆潜能是非常大的。我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采取的是课堂上限时强化记忆,课后抽时回忆的方法。课堂上,根据要记忆内容的多少,我给学生的时间是一分钟、二分钟或三分钟,开始学生也直嚷嚷:我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记下这么一大堆的知识。但每次在给出的时间里,都有圆满完成记忆任务的学生。我检测的方法是不点名提问,让学生主动回答。对完成任务的学生加以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和胜利感,从而引发他们的记忆兴趣;对无法完成任务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首先,绝对禁止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因为那样的话,只有多次重复以达到一种韵律记忆,慢而且效率差。其次,记忆时要“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也就是边看边写边记。写,只写关键字词、记忆要点、句首词或者句中动词。写的速度要跟上思维的速度,即眼、手、脑要合拍同步。这样进行一遍,马上脱离课本进行最大限度的回忆,可参照自己写的字词。回忆不出来的再看书,然后再回忆。这样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但课堂上所完成的仅是初步记忆,若不及时巩固,就会变成有“记”无“忆”,所以还要在课后及时巩固,巩固并不需要刻意拿出时间,不管是走路、吃饭或睡前皆可,但最好是在当天,把所记下的知识进行回想,因为思维的速度可以说是超光速的,所以这个过程很短,只要几秒钟足矣。有了这几秒钟,记忆才算大功告成。如果这时无法重现全部知识,就要在有效时间内再补上空白。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大部分的有心学生都已掌握了这种记忆方法。但如果学生眼中的知识凌乱无序、毫无章法的话,相信这种记忆法是行不通的,所以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把知识变得有条有理,这就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讲新课之前,我都会拿出几分钟让学生预习。而预习的过程便是学生学习分析和概括的过程。起初我只让他们看一段,然后分析所讲述的主要问题,从几个方面讲述的,有几个要点等等。这样按照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表象到本质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体系和结构,正如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教授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的结构,那么这种理解就能使你独立前进”。
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有了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进而掌握了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这个过程,必然使学生慢慢地学会历史思维的方法。他们知道,学习一个历史事件,首先要搞清楚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怎样。也就是说,对一个历史事件,要从时代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和掌握。这样,学生就知道,历史其实是一个整体,任何看似“分散”的历史知识从客观上看都是一个整体,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了这样的体会和认识,他们就不会再把“历史”肢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填空题、选择题或问答题来进行死记硬背了。可以说,正是分析和概括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会从宏观与微观的综合角度去把握历史现象间的本质,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当然,因为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先后进行、互相孤立的,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应该说,上历史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训练。只要用心,他们将学会表达、学会思考、学会学习。而我的角色,不再是一个指挥者,而是一个引导者、合作者,一个必要时的启发者,研究问题时的探讨者。可以说,通过历史课的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历史课不再是毫无意义、可有可无的了,对历史课他们也不再被动应付,而是积极参与了,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