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电视收藏鉴宝类节目,也如市场优胜劣汰般或由于官司缠身,或因为编排乏味,再不就是因循雷同所剩无几。台上那些专家基本年过半百,有的如“饱学之士”,有的专门从博物馆工作所见的标准器物延伸,以不变应万变,还有的干脆“老三样”背书般从器型、色彩、纹饰点评两句,滴水不漏。难怪入了这“行”有一段时间的“圈友”对“学院派”多有微词,倒是众口对马未都这位“实践联系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专家都是点头。
记得马先生在某省电视台的专档节目的结尾时,例牌式拿出观复博物馆的藏品进行讲解。一次拿出的是从日本购得的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香炉,另一次拿的是日本友人相赠朝鲜李朝时期的青瓷赏瓶。然而两件器物上都有一后配的盖子,香炉盖是铜制,镂空雕花卉,李朝器物上的盖子乃银制錾刻山石。马先生确实了得,并非随意将后配的盖子用“画蛇添足”之类的话一句带过,也没有临场发挥,说说对盖子的牵强附会的感觉,而是如实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器物是从日本购得,不知他们配盖意欲何为。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承使得不同民族的人对某一类器物有着不同角度的欣赏。例如我们看到明清时期外销彩瓷瓶常被打个底洞用作台灯,彩瓷瓶或青花盘镶金边配上金托用作观赏。而日本人钟爱中国的绘画、雕刻、书法久矣,尤其是宋、明瓷器中巅峰之作更是被他们奉为至宝,研究专著不计其数。那么好端端的宋、元、明瓷器立件为何常常配上做工考究的“盖”?
因由之一是日本民族内心根深蒂固的崇神理念。他们也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但他们很具象,尤其是占日本人数众多的“神道教”的教义中认为自然万物都“神”!树是神,叶是神,连接楼宇上下左右的柱子都是神,因而有天则有地,有头则有尾,有上则有下,有底则有“盖”就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觉行为。但凡关注日本享誉世界的手工铁制品,往往能感觉到他们对“盖子”的追求以及各类盖子给观众带来的美学享受。
因由之二是日本艺术的多个门类中,深深地打下了“装饰性”“工艺性”的烙印。这是他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他们最得心应手、表现力最为透彻的“亮点”。无论它的绘画艺术、装帧艺术、建筑设计,还是铁器、铜器、银器以及瓷器艺术等等都是基本如此。难怪对于钟爱之极的中国瓷器,他们也不惜“工本”,不惜工序,不计工时,精雕细琢地加“盖”。
因由之三是无论从“加盖”历史工艺到现代科技生活,日本人特别看重细节,有人评论这是“岛国心态”使然,大多谨小慎为,中规中矩,有始有终,有头有尾,而且任何器物的盖子都是严丝合缝,不乏构思精巧,当然“匠气”的弊端也就随处可见。
笔者从多年所收日本藏品中,拿出几个有代表性的“盖子”来对应上述几段文字。
图1乃象牙盖,实不多见。外圈直径为6厘米,内圈直径为5厘米。盖下之物乃江户时期“伊万里烧”的一个五彩描金龙穿花草小杯,口沿圆唇内敛,日本上了年纪的人都戏称其为“猪口杯”(杯子本身不是本文论述重点,在此从略)。老杯配老盖,盖面的细腻牙纹不仅留下了百年的“色斑”,也不经意之间透出“牙笑”。让人惊异的还有牙盖里面居然薄薄地贴上一层“金箔”,些许剥落的金箔应该是一点点儿随着水蒸汽融入杯中饮入口中?人神对坐、雅饮奢享、健体延寿的情景似乎在名震西方的“浮世绘”中也得到印证。难怪旅居日本多年的友人私下评说,日本乃多灾的岛国,不期而至的台风、海啸、地震、火山导致不少人信奉及时行乐,日常生活的每一刻,好茶好杯,于是配上了象牙盖。
图2是最经典的日本铁壶配铜盖,盖的外圈直径8.5厘米,内圈直径7.4厘米。五年前日本铁壶还不在我们国内收藏界的话下,如今拍卖会上尤其是铁壶专场,不少圈内人看壶先看盖,原装好盖必好壶且多为名家作品已成为一种定式。
日本铁壶历史比之瓷器要短得多,然制壶家族、堂口、名家不下百余,南部铁壶和京都铁壶虽造型、提梁、壶钮多有差异,但壶盖的装饰性、工艺性、实用性、立体感、线条美几乎如出一辙。
这把南部雾散铁壶从底款及使用程度、老锈状态,应是昭和早期作品,原配铜盖严丝合缝。从实用功能上说,铁盖经沸水的蒸汽熏蒸易生锈,而锈迹滴落影响水质,铜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此类壶妙就妙在对盖的装饰,工艺把握。因为造型上南部铁瓶(铁壶的另一种叫法)以线条简洁、朴实敦厚见长,而配盖的材质搭配,壶把的大小高低,盖、纽衔接的微妙变化就使得壶本身的艺术观赏性有了非同一般的提升!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期,是日本手工业机器制造业有长足发展的时段,铁壶也从最初日用到贵族用铜、银质替代并用于馈赠再到艺术观赏,逐渐从局部线条变为整体端庄。这把壶盖不仅严丝合缝,盖上后轻轻推拉没有丝毫空隙撞击声,工艺上、材质上、切割打磨更没啥可挑剔,用梅花花瓣状锤揲工艺衔接,尤其是球状纽,由十片莲瓣状叶片无缝上下粘合,且有一类似“中轴”般铜棍贯通,正、反转动自如,轻铃声不绝于耳,居然有了把玩的意思。设计细节之精巧,工艺装饰之考究确让人有叹服之处。
图3之器物造型独特,从雾散和整体扁球状应该是南部铁器一脉,底部清晰告诉我们是50年前的物件。它其实就是烟灰缸。我们不考究它为何做成这么复杂还配一似狐似鼠的头形状,但制作者到底没忘了给它配了一个有雾散颗粒状的盖(盖直径7厘米)。盖子盖上去不太严丝合缝,但纵观各国,烟民们使用烟灰缸还真没几个有盖的!因为掐熄灭了,因为浸水熄灭了,因为按住熄灭了,没往余烟上想,更没往弹烟灰时偶有烟灰飘浮四散的污浊去想。不可否认,配一个盖子这简单细节恰恰是众多日本科技、日本企业、日本文化传承中特别注重细节的另类反映。
当然由于对“神”的具象把握过分强调工艺、装饰的“头尾”对应,各种镂空状、兽形状器物盖难免雷同,或大同小异(从拍场上看,众多日本铁壶盖均如此),这也就形成了日本器物的“盖”往往多数流于“匠气”的又一个特点。
到此,我们对从日本回流的藏品中为何常有盖?为何配盖?为何在盖上下那么多功夫,就有了基本的理解、欣赏和综合把握了。
(责编:雨岚)
记得马先生在某省电视台的专档节目的结尾时,例牌式拿出观复博物馆的藏品进行讲解。一次拿出的是从日本购得的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香炉,另一次拿的是日本友人相赠朝鲜李朝时期的青瓷赏瓶。然而两件器物上都有一后配的盖子,香炉盖是铜制,镂空雕花卉,李朝器物上的盖子乃银制錾刻山石。马先生确实了得,并非随意将后配的盖子用“画蛇添足”之类的话一句带过,也没有临场发挥,说说对盖子的牵强附会的感觉,而是如实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器物是从日本购得,不知他们配盖意欲何为。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传承使得不同民族的人对某一类器物有着不同角度的欣赏。例如我们看到明清时期外销彩瓷瓶常被打个底洞用作台灯,彩瓷瓶或青花盘镶金边配上金托用作观赏。而日本人钟爱中国的绘画、雕刻、书法久矣,尤其是宋、明瓷器中巅峰之作更是被他们奉为至宝,研究专著不计其数。那么好端端的宋、元、明瓷器立件为何常常配上做工考究的“盖”?
因由之一是日本民族内心根深蒂固的崇神理念。他们也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但他们很具象,尤其是占日本人数众多的“神道教”的教义中认为自然万物都“神”!树是神,叶是神,连接楼宇上下左右的柱子都是神,因而有天则有地,有头则有尾,有上则有下,有底则有“盖”就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自觉行为。但凡关注日本享誉世界的手工铁制品,往往能感觉到他们对“盖子”的追求以及各类盖子给观众带来的美学享受。
因由之二是日本艺术的多个门类中,深深地打下了“装饰性”“工艺性”的烙印。这是他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他们最得心应手、表现力最为透彻的“亮点”。无论它的绘画艺术、装帧艺术、建筑设计,还是铁器、铜器、银器以及瓷器艺术等等都是基本如此。难怪对于钟爱之极的中国瓷器,他们也不惜“工本”,不惜工序,不计工时,精雕细琢地加“盖”。
因由之三是无论从“加盖”历史工艺到现代科技生活,日本人特别看重细节,有人评论这是“岛国心态”使然,大多谨小慎为,中规中矩,有始有终,有头有尾,而且任何器物的盖子都是严丝合缝,不乏构思精巧,当然“匠气”的弊端也就随处可见。
笔者从多年所收日本藏品中,拿出几个有代表性的“盖子”来对应上述几段文字。
图1乃象牙盖,实不多见。外圈直径为6厘米,内圈直径为5厘米。盖下之物乃江户时期“伊万里烧”的一个五彩描金龙穿花草小杯,口沿圆唇内敛,日本上了年纪的人都戏称其为“猪口杯”(杯子本身不是本文论述重点,在此从略)。老杯配老盖,盖面的细腻牙纹不仅留下了百年的“色斑”,也不经意之间透出“牙笑”。让人惊异的还有牙盖里面居然薄薄地贴上一层“金箔”,些许剥落的金箔应该是一点点儿随着水蒸汽融入杯中饮入口中?人神对坐、雅饮奢享、健体延寿的情景似乎在名震西方的“浮世绘”中也得到印证。难怪旅居日本多年的友人私下评说,日本乃多灾的岛国,不期而至的台风、海啸、地震、火山导致不少人信奉及时行乐,日常生活的每一刻,好茶好杯,于是配上了象牙盖。
图2是最经典的日本铁壶配铜盖,盖的外圈直径8.5厘米,内圈直径7.4厘米。五年前日本铁壶还不在我们国内收藏界的话下,如今拍卖会上尤其是铁壶专场,不少圈内人看壶先看盖,原装好盖必好壶且多为名家作品已成为一种定式。
日本铁壶历史比之瓷器要短得多,然制壶家族、堂口、名家不下百余,南部铁壶和京都铁壶虽造型、提梁、壶钮多有差异,但壶盖的装饰性、工艺性、实用性、立体感、线条美几乎如出一辙。
这把南部雾散铁壶从底款及使用程度、老锈状态,应是昭和早期作品,原配铜盖严丝合缝。从实用功能上说,铁盖经沸水的蒸汽熏蒸易生锈,而锈迹滴落影响水质,铜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此类壶妙就妙在对盖的装饰,工艺把握。因为造型上南部铁瓶(铁壶的另一种叫法)以线条简洁、朴实敦厚见长,而配盖的材质搭配,壶把的大小高低,盖、纽衔接的微妙变化就使得壶本身的艺术观赏性有了非同一般的提升!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期,是日本手工业机器制造业有长足发展的时段,铁壶也从最初日用到贵族用铜、银质替代并用于馈赠再到艺术观赏,逐渐从局部线条变为整体端庄。这把壶盖不仅严丝合缝,盖上后轻轻推拉没有丝毫空隙撞击声,工艺上、材质上、切割打磨更没啥可挑剔,用梅花花瓣状锤揲工艺衔接,尤其是球状纽,由十片莲瓣状叶片无缝上下粘合,且有一类似“中轴”般铜棍贯通,正、反转动自如,轻铃声不绝于耳,居然有了把玩的意思。设计细节之精巧,工艺装饰之考究确让人有叹服之处。
图3之器物造型独特,从雾散和整体扁球状应该是南部铁器一脉,底部清晰告诉我们是50年前的物件。它其实就是烟灰缸。我们不考究它为何做成这么复杂还配一似狐似鼠的头形状,但制作者到底没忘了给它配了一个有雾散颗粒状的盖(盖直径7厘米)。盖子盖上去不太严丝合缝,但纵观各国,烟民们使用烟灰缸还真没几个有盖的!因为掐熄灭了,因为浸水熄灭了,因为按住熄灭了,没往余烟上想,更没往弹烟灰时偶有烟灰飘浮四散的污浊去想。不可否认,配一个盖子这简单细节恰恰是众多日本科技、日本企业、日本文化传承中特别注重细节的另类反映。
当然由于对“神”的具象把握过分强调工艺、装饰的“头尾”对应,各种镂空状、兽形状器物盖难免雷同,或大同小异(从拍场上看,众多日本铁壶盖均如此),这也就形成了日本器物的“盖”往往多数流于“匠气”的又一个特点。
到此,我们对从日本回流的藏品中为何常有盖?为何配盖?为何在盖上下那么多功夫,就有了基本的理解、欣赏和综合把握了。
(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