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笔端不可缺少激情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4571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新闻要改革,就要从改革文风抓起。 经常读报的人不难发现,近来,优秀的通讯、报告文学、现场短新闻似乎少了。主要原因就是有些记者的笔锋缺乏情感,缺乏创作激情。
  伟人毛泽东曾对枯燥的文章有过切中要害的评价:“笔下若玄冰之 冻。”我们记者要化解这“玄冰之冻”,笔端要多几分春意,文章多一些情感。
   情感是什么?情感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我们需要之间的联系。情感是由一定客观事物引起的, 如同呼吸一样,与人的一生相伴。作为记者,内心不可缺乏激情,笔端不能缺乏情感。
   笔者认为:我们新闻记者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情感,才是做好新闻工作的总能源。
   记者的激情绝不可丢。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记者的激情能丢吗?事实告诉我们,在生死攸关的事发现场,记者的激情来自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倘若我们的记者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现场,没有从内心流淌悲情的热泪,而只顾个人安危畏缩不前,怎会从内心激发出写作的激情?表达情感在许多新闻作品中是举足轻重的,因此,记者表达情感不能没有激情。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得好:“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微笑。你自己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映。”
  事实证明,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记者的激情来自与地震灾区各种人物思想感情上产生的共鸣。深而论之,记者的激情来自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情怀;来自记者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等。正是这些决定着许多报道5.12汶川地震的记者们,在写作时,能够拿起饱蘸情感的笔,奔溢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写出震撼读者心灵的文章。
   正是这些记者们,内心充满激情,笔端饱蘸着情感,通过由物及人、由人及物和由人及人的途径,使诸多的新闻作品再现了中国人团结的力量,提升了中国人的精神境界,升华了中国人的道德情操,深化了中国人的人生哲理,呼唤了中国人的真、善、美。这些充满情感的报道,让世界了解了中华民族的自强、勇敢、团结、奋进。正是这些饱蘸情感的笔流淌出的激情,让全世界人对中国人肃然起敬。
   内蒙古日报社首席记者刘少华曾说:“记者的笔端不可缺少激情,记者的笔不能是简单的‘录音笔’”,他的话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也正因刘少华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对人民、对祖国、对生活的激情,他那首席记者的笔锋永远不乏情感,使他那充满激情的新闻作品常常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我们在新闻作品中如何正确运用情感呢?我们提倡记者笔锋要饱蘸情感,绝不是让情感变成随意渗透的“添加剂”。要恰当地运用情感,必须掌握正确方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首先 ,针对现场短新闻的不同类型记者要区别对待。 在现场短侧记、短特写、短通讯中,可以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而在现场快讯中,记者则要藏好自己心中的情感,不要让情感从现场快讯的字里行间轻易地流露出来。
  其次,记者在写现场短消息时,不要乱用带情感的形容词。新闻记者的倾向性,不是通过记者在新闻中发议论、抒情怀,或是选用那些带情感的词语来表现的,而是通过对新闻事实和报道角度来表现的。记者的倾向性应寓于事实之中,我们不能把感情倾向性和新闻倾向性这两个概念混淆。
  再次,要用求实精神去报道事实真相,绝不允许随意发挥添油加醋。记者要合情合理的叙述表达真情,复杂情感的表达,需要融化在生动的现场新闻事实之中,潜移默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打动读者。
  新闻作品要表达真情绝不能无病呻吟,笔者曾看到一些报刊上有些文章的描写叙述,虽然合情但不合理,其实就是作者在无病呻吟,导致文章无理可言,进而失真。
   最后,恰当的议论抒情可渲染人情味。其实有时议论和抒情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在现场短新闻中议论和抒情往往用在最关键之处,而且又常常杂揉在一起。
   因此,恰到好处的议论和抒情,不仅可以使作者与读者直接进行情感交流,还可以使细节中的情感得到升华。采用抒情与议论的手法可以直陈情感,也可以不对人物和事件直接作出议论,而是让报道中的人和事来议论,这种含蓄的手法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其他文献
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通过二者的对比,能更有效地探索电视编辑的门径。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的固定和客观时间的流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
期刊
邵飘萍的采写艺术    民国初年中国新闻界普遍存在向壁虚构、捕风捉影的恶习,甚至生造事实党同伐异。这一弊病,既有政治的原因,有辛亥政论之风对新闻文风的影响,也是中国新闻事业向现代意义转变时期的必然。而邵飘萍自觉承担了改革中国新闻事业的使命。他认为我国今日尚在幼稚时代之新闻纸,却以新闻材料缺乏及所载消息不确为两种极大祸根。为了激励报社同仁秉笔直书、宣达民意,邵飘萍曾在创建《京报》之初,挥笔大书“铁肩
期刊
王芸生的新闻观    (一)“要热情”    作为一个报人,王芸生始终充满激情。名报人俞颂华在《富有热情的王芸生》一文中说:“王芸生的文章为世人传诵。他立言的长处是常以国家为前提,站在人民的立场,说一般人民所要说的话。虽则格于环境,他有时未必能畅所欲言,可是他富于热情,所说的话,常能打动读者的心坎。所以他的文章,始终能动人心弦,不致与无党无派的多数民意脱节。” 王芸生自己在《新闻记者怎样立言》中说
期刊
从近几年新闻改革的实践看,新闻报道策划在各种媒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凡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新闻宣传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可见,新闻报道策划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   所谓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一前提下的策划。它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2008年,由笔者主持编辑的《内蒙古日
期刊
《乌海日报》的起步比较晚,正式出版发行是在1981年6月份,至今只有28年。但是,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经过报社几届领导班子的不懈努力,《乌海日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回顾与思考《乌海日报》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它之所以能实现超常发展,是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报社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紧紧抓住了这难得的发展机遇,敢为人先、大胆探索的结果;是开拓创新、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可以说,没有
期刊
近年来,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部分新闻媒体过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轰动性和收视率,对新闻的真实性重视不够,加之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不惜制造新闻事件供媒体炒作,个别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目光,不辨真伪,以讹传讹,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网络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和无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相互转帖,助长了假新闻的蔓延,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
期刊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客观要求。真实是导向的基本前提,离开真实,导向就成了一句空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在真实的新闻报道基础上的。建立在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基础上的舆论导向,必然是错误的导向。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不但不能起到引导人的作用,反而会因误导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新闻媒体还承担着为政府决策提
期刊
新闻是什么,已有经典之论,毋庸多说。但是什么是新闻本源呢?重提新闻源,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新闻源在哪里,而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习惯,一说到新闻,我们就习惯地想到新闻作品,并往往把新闻源与新闻作品混为一谈,或者干脆把新闻作品当成新闻源来对待。由此,在新闻实践中,造成了种种弊端。  新闻首先是事件的本身。其一是突发性,其二是特殊性,其三是社会的关注度。因为具备了这样的特点,便形成了新闻,或叫作新闻源。有了
期刊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世界里,能够吸引读者多看一眼你的报纸,你就多了一份机会,作为报纸版面来讲:一是使读者易读,二是能使读者悦读,版面设计既是报纸的“卖相",又是报纸的“品相",对于受众来说,看比读更直接,更轻松,更容易吸引注意力,更有效果。  读者在阅读报纸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寻找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大部分读者在阅读报纸的时候,不会像以前那样
期刊
新闻摄影是一种迅速、方便、真实地记录事件的方式,摄影既是证据又是证明,也是一种事件发生的图解。新闻报道具有很多个衡量指标,但是真实性是这众多指标中最重要的一个。  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照片发生造假的案例很多。2005年首届华赛金奖作品《广场鸽注射禽流感疫苗》被取消获奖资格,该作品作者张亮被《哈尔滨日报》解聘。“藏羚羊”、 “为什么不回家”等参加摄影大赛的作品,都被证实为造假。这样的事实深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