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到哲学,从共相到本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l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特里·伊格尔顿的新著《文学的事件》以反本质主义的方式探索了文学的本质,比早年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反本质主义观念有了进一步思考与丰富。本文试从本书中几组对立关系——欧陆理论与英美哲学两大阵营的对立,中世纪经院哲学实在论与唯名论争论展开讨论,来梳理伊格尔顿三段式的论证思路,理解他如何从哲学角度的“共相”过渡到文学的“本质”问题。
  关键词:文学的事件;伊格尔顿;共相;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
  作者简介:李文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2
  一、引言
  特里·伊格尔顿于2012年出版的新著 《文学的事件》(The Eventof Literature)中以反讽、灵活、具有戏剧化的思辨语言梳理了众多文学理论的关联与差异,同时,探讨了“文学是否存在本质”、“文学的本质是什么”的重要问题。
  伊格尔顿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一书的导言中,曾公开表达过自己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但在《文学的事件》中他开启了新的思考。本书分为五个章节,每一章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首先介绍了文学理论的哲学基础;随后三章围绕文学作品共通的五个维度——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合乎规范性展开详细论述;最后则是提出“文学作品是一种策略(strategy)”的观点。
  “本质”的对立面是“没有本质”类似的二元对立并非《文学的事件》中伊格尔顿的论证思路,他在论证多组对立关系时,是以三段式的“正题——反题——合题”的逻輯展开讨论。正如他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评论英国批评家们时说的“是在来自巴黎的各种新奇观念卸货时守在多佛尔港口,从中检验出似乎多少能与传统批评方法调和起来的星星点点,并态度和蔼地放这些货物过关”[1]一样,他自己在论证不同的观点、流派时,并非鲜明地赞成某一方攻击另一方,而是在寻找对立双方之间可以达成共识的部分,以和而不同的方式构建自己的论证体系。
  二、欧陆理论与英美哲学
  在本书的序言部分,伊格尔顿引入了“文学理论”与“文学哲学”两个研究领域。在文学理论式微的今天,伊格尔顿认为传统文学对基本文学问题的思考依旧是有意义的,理论本身也具有历史性,“会对所面对的社会秩序提出有目的性的质疑”[2]。但伊格尔顿话锋一转,他写此书的目的并非要为理论辩护,虽然本书的部分内容也会涉及对文学理论含蓄的批评,但此书关注的重点是“文学哲学”领域,从反本质的角度来探索文学的本质,这表明伊格尔顿的论证思路是在无序中建立有序。
  “文学理论”与“文学哲学”这两种学术传统分别产生自“欧洲大陆”(Continentals)和“英美世界”(Anglo-Saxons)两大阵营。相比较之下,两个阵营有许多相异之处,就二者的研究风格来说,欧陆理论有着批判的鉴别力、富有想象力,但对于一些文学的专业问题缺乏深度地检视,英美哲学更加的保守严谨、专业,但缺乏大胆地批判。正如伊格尔顿生动地将前一阵营的学者比喻为“穿着敞领衬衫的人”,后者是“束着领带的人”。两派会对对方的理论不理解进而相互排斥。
  伊格尔顿在评价了双方的不同之处后,综合了分析哲学、文化与保守政治之间的关系,抛出了文学理论家激进分子的疑问“文学是否能被定义?”在这个宏大的疑问下,伊格尔顿借用了维根斯坦的话“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定义,但有时我们并不需要”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他认为定义有效还是无效并不是最值得花时间讨论的问题,关键是应当综合两派的特点,去感知文学有无本质背后那些有说服力的原因。
  三、实在论与唯名论之争
  伊格尔顿以两方的主要人物的观点为线索,介绍了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主要分歧,引入了“共相”(category)的重要概念。“共相”有两种内涵,一种含义是指类属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对共相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世界的理解不同。在实在论者看来,共相贯穿在上帝的造物过程中,上帝的神迹就在于其造物之前有理念的原型,他造物时不能表现得如反复无常的君主或骄纵的摇滚明星那样随心所欲,神在造物时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这才是这个创造物的价值所在。先有了共相的存在才能使事物成为它们自己,“上帝是一个实在论者,而不是唯名论者”。[3]随后,伊格尔顿马上借唯名论的观点对此进行反思,唯名论认为如果没有先于上帝的理念,上帝的权利才能真正得到保证。实在论把共相认作实体会导致神权的神秘化,唯名论者要打破这种先于物的共相。在唯名论这里“共相”不再是“类属”的含义,仅仅表示个体事物的抽象概括。
  四、文学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
  在论及文学的本质时,伊格尔顿表示依旧捍卫文学没有本质的观点,但不可否认文学的范畴没有合法性。他抛弃了之前二元对立的思路,从维根斯坦的家族相似(family resemblances)理论入手,先探索文学的“共相”。
  伊格尔顿以家族相似理论总结出了文学作品的五大共性,虚构性、道德性、语言性、非实用性、合乎规范性,文本是否可以称之为文学,要看是否符合这五种文学上的“家族相似”。伊格尔顿针对每一种特征一面阐述支持的理论,又一面逐个对此反思、批判。
  但由家族相似理论概括出的“共相”显然是不能等同于本质的。这些相似性只是相互交织重叠的网络,不是文学成其所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然而真正给文学下定义,“就像试图确定一切游戏所共有的唯一区别性特征一样地不可能”[4]。这种反本质主义式地对本质的阐释,正是伊格尔顿态度折中的表现,这也正是伊格尔顿在《文学地事件》“策略”一章所要回答的问题:既然共相不能等同于本质,那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学理论本质的有无?
  伊格尔顿对此的回答是,对待文学作品不应当视为“客体”(object),而应当做特定存在的“事件”(event)。“文学不是自我塑造、自我决定的”[5],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通过结构化的视角接近作为事件的文本,文学理论的批评应当把握这些策略,这种结构化的策略是灵活的。正如《当代文学理论入门》中乔纳森·卡勒提出的文学是花园主人不愿意看到生长在园里的杂草,要去寻找植物形式或实际上像杂草的特点,这一切是白费力气。把文学视作“事件”跳开了文学本体论的范畴,此时深究文学的本质已经没有意义,因为理论所研究的文学是作为事件的文学。虽然伊格尔顿没有给文学本质是什么给出清晰的界定,但结构化的阅读策略不妨就是接近答案的第一步。
  结语:
  通过对《文学的事件》中伊格尔顿对欧陆理论与英美哲学,唯名论与实在论的对立关系的论证梳理,探讨了伊格尔顿试图以反本质主义为文学的本质做出界定的思路。可以看出伊格尔顿在本书的论证理路不是强调对立方的差异,也不完全是求同存异,而是从对立面的视角去解决争论。从哲学去看理论,从共相过渡到本质,用新的视野探索看似无法前进的问题。
  注释:
  [1]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0页.
  [2]Eagleton, Terry. The Event of Literature [M].New Haven and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Px.
  [3]Eagleton, Terry. The Event of Literature [M].New Haven and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P4.
  [4]Eagleton, Terry. The Event of Literature [M] New Haven and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P8.
  [5]同上,P118.
  参考文献:
  [1]Eagleton, Terry. The Event of Literature [M].New Haven and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唐宋昭君诗比较”(CX2016B527)。  摘 要:历代以昭君事迹为题材的诗歌数量惊人,反复吟唱,但诗人性别和取材角度不同,主题思想和思想感情有别。女性诗人吟咏昭君诗喜自比身世,抒发感同身受般激烈感情,昭君诗悲怨主题和毛延寿题材均是其开创,情感较之男性倍加哀婉与热烈,但亦不乏有站在民族和平角度,具有远见卓识的佳作;男性咏昭君诗大多超越了昭君个人的悲叹
摘 要 :《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基斯执导的一部影片,影片获得了第 67 届奥斯卡 6 项大奖,其中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等重量级奖项。电影讽喻了人类理性的消解,生活主体的消失,反映了美国的后现代文化以及传统价值观。主人公阿甘被塑造成了一个正直诚实、孝顺,忠于友情和爱情,生活简单却执著的平民英雄形象,他是美国主流意识的代表,代表了传统的美国精神,更符合美国典型的保守价值观,也就是右
摘 要:《血战钢锯岭》取材自二战美军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影片主要讲述了他拒绝佩带枪械上战场,并在攻占冲绳岛要塞钢锯岭的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血战钢锯岭》作为导演吉布森阔别好莱坞影坛十年的回归之作,秉持了其一贯的电影表现手法,即融合了战争、宗教、人性等诸多元素,深入阐释了战争中信仰的力量和关于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思考。  关键词:反战;宗教;信仰;人性;血战钢锯岭  作者
摘 要:大约是从1985年以后,史铁生作品中的抽象哲学意味便日趋浓厚,并带有深重的自我反思和探索意识。而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以其超高的想象力和思辨力,充分融入了“人物符号化”的形式技巧,从纷繁万象中提炼普世情境,在界限模糊、相似重叠的画面中体现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索、反省在这个虚无与真实相交的世界里,蕴藏的是则是一种独特的“不确定原理。”  关键词:史铁生;《务虚笔记》;符号化;虚无和真实;不确
摘 要:德国导演托马斯·雅恩执导的电影《敲开天堂的门》通过主人公马丁和鲁迪两个身患绝症的人,临死前想去看一眼大海的故事探讨了生命与死亡,他人与自我两个方面,所体现出向死而生的哲理性命题,以及还原本真的人性诉求。  关键词:向死而生;他人;自我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一、生命与死亡——向死而生  影片开始便利用交叉
摘 要:百年前在东北大地肆虐的一场鼠疫,哈尔滨这座城市陷入毁灭的危机,伍连德医生力挽狂澜,拯救了无数生灵。百年之后,迟子建将这段历史一一挖掘,呈现在世人面前,作品意在描绘天灾下的人生百态,勾勒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状态,于惨烈中感受生活的温暖。尤其是处在社会下层的边缘人物,展现他们的悲欢离合和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本文重点解析两个人物,对人生的解读处于对立面的两个人,一个马夫,一个太监,却在鼠疫中神奇地
摘 要:进入文明史后,女性悲剧是一个人类性问题。西方女性的“她者”身份从其三大文化渊源即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圣经》中一览无余。《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为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代表性形象,其命运深刻地揭示出女性悲剧的具体性存在。从表面上看,这是由玛格丽特对爱情的执着与迪瓦尔的偏执及阿尔芒的愤怒之间的矛盾促成的。从深层意义上分析,这一悲剧是男权社会和男性文化中社会底层妓女生命走向的必然
摘 要:汉字起源时,它同古埃及文字、玛雅文字等一起被称作表意文字。汉字又由表意字为主的原始文字逐渐演变成以象形符号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方块字。虽然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其由文字画脱胎到线条过程中,它的主体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表意性仍是汉字最基本的性质。本文试从汉字的字形演变和构型结构来分析汉字的表意属性。  关键词:汉字;性质;表意  作者简介:贾盈荣(1984-),女,山西临汾人,
摘 要:鲁迅是一位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的一些作品是关于妇女的生存状况、她们的命运和妇女解放困境的。在讨论妇女解放问题时,鲁迅主张妇女首先获得经济权利,他认为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是妇女解放的有力保障。他的观点不仅在他自己的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非常具有前瞻性,这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鲁迅;女性问题;时代性;社会价值;思考  作者简介:刘洋(1993
摘 要: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一经上映,好评如潮,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显见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又一成功力作。本文从皮尔斯符号三分法理论和解释项原理入手,解读了该影片最典型的五个动画形象的符号学意义,籍由揭示影片成功之原因,五个情绪小人的建构与博弈符合大众的情绪共性,故而能在大众中引起共鸣。  关键词:情绪管理;符号学;解释项原理;《头脑特工队》  作者简介:杨亚美(1989-),女,汉,西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