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优质多丝量品种:菁松×皓月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多丝量品种,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有逸散性。小蚕趋光性强,大蚕有趋光性和趋密性。各龄眠起齐一、眠性快。食桑活泼,但5龄1~3天食桑缓慢,盛食期食桑快而旺,不踏叶。大蚕体色青白、普斑,蚕体大而结实。5龄期及蔟中抗湿性差,老熟齐涌,多结上层茧,茧型大而匀整。
技术要点:
(1)收蚁前,蚕室保持黑暗,温度差以0.5~1℃为宜,收蚁日感光不宜过早,避免蚁蚕逸散。
(2)小蚕期饲育温度适当偏高,但不宜超过29℃,以防3眠蚕发生。
(3)及时扩座及加眠网,以防饿眠。各龄盛食期,尤其是5龄第4天后要注意饱食,大蚕用桑宜适熟偏老,尽量避免喂湿叶或变质叶,以防感染发病。
(4)及时做好上蔟准备,熟蚕要适熟偏生,防止过密,注意通风排湿。
2.优质多丝量品种:明丰×春玉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四元杂交多丝量品种,正交为素蚕,反交为限性斑纹;各龄眠起齐一,体质强健好养,食桑旺盛,全龄经过23~24天;蚕体大,熟蚕齐涌,茧型大,产茧量高,茧层厚,茧丝长,解舒优。蚕种繁育系数高。
技术要点:
(1)稚蚕期趋光、趋密性强,应注意及时匀座、扩座。
(2)各龄盛食期食桑旺盛,注意稀放、充分良桑饱食。
(3)蚕体较大,壮蚕期或蔟中遇高温多湿时,应注意通风、降温,防止不结茧蚕的发生。
3.优质强健中丝量品种:秋丰×白玉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多丝量品种,孵化齐一,蚁体黑褐色。眠起整齐,食桑旺盛,龄期短。正交为斑纹限性,花、白蚕各半,反交为白蚕。体质较强,耐氟性好,但对农药敏感。老熟较齐,营茧快,熟蚕排尿量较多,喜结中下层茧,上蔟过密多黄斑茧。解舒率稳定,净度好。
技术要点:
(1)该品种行动较慢,要及时做好扩座、匀座,且给桑均匀。
(2)加强蚕体蚕座消毒,注意蚕室内通风换气,防病毒病发生。
(3)用叶新鲜,避免吃湿叶、露水叶,壮蚕期做好降温和通风排湿。
(4)适熟稀上,蔟中特别要加强通风排湿,切忌闷热多湿; 防止微量农药空气污染,以免产生不结茧蚕。
4.优质强健中丝量品种:丰1×54A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丝量品种,孵化齐一,蚁蚕为黑褐色,蚁蚕和1、2龄蚕趋光性强,行动活泼。食桑快而旺,眠性快,眠起齐。大蚕体色青白,普斑,蚕体粗壮结实。体质强健好养,耐氟性强,但抗湿性差。熟蚕略带粉红色,老熟齐涌,营茧快,结上层茧,茧型大而匀整,椭圆形。在高温多湿环境下如消毒不彻底,易诱发血液型脓病。
技术要点:
(1)小蚕期及各龄饷食叶宜适熟偏嫩,大蚕用叶新鲜成熟,避免吃蒸热叶、污染叶等不良桑叶和湿叶。
(2)蚕室、蚕座要注意防止多湿,大蚕期多用新鲜石灰粉,以防脓病。
(3)遇持续高温闷热天气,要加强通风排湿。
(4)上蔟密度宜稀,蔟中注意通风换气。
5.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丝量雄蚕种,实验室鉴定雄蚕率高达100%,实用孵化率50.60%。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发育齐,眠起快。壮蚕粗壮、普斑,食桑旺盛。抗脓病弱。老熟齐涌,茧丝质优。
技术要点:
(1)催青按二化性常规品种标准,后期温度可提高0.5℃;补催青摊卵面积应为常规种的1.5倍以上。
(2)小蚕用叶宜适熟偏嫩,饲育温度以较常规蚕品种偏高0.5~1℃为好。
(3)加强蚕体蚕座消毒,防脓病发生。
(4)注意匀座、扩座,大蚕期注意良桑饱食。老熟齐涌,提前做好上蔟准备,避免上蔟过密。
6.雄蚕新品种:限7×平48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丝量雄蚕种,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发育、眠起齐,蚕体粗壮、普斑,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茧型大,产量高。叶丝转化率高,茧丝纤维度适中。蚕种繁育系数高。
技术要点:
(1)按二化性常规品种标准催青,后期温度可偏高0.5℃。
(2)补催青时摊卵面积应达常规品种的1.5倍以上。
(3)小蚕用叶宜适熟,特别是在春蚕期用叶不能过嫩,以防止三眠蚕发生;饲育温度以较常规蚕品种偏高0.5~1℃为宜。
(4)小蚕期趋密性强,每次给桑前应做好扩座匀座工作。大蚕期用叶要保持新鲜,注意良桑饱食,尤其是秋期应特别注意充分饱食。
(5)老熟涌,应提前做好上蔟准备,避免上蔟过密,同时加强蔟中通风排湿。
(浙江 吴晓华)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多丝量品种,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有逸散性。小蚕趋光性强,大蚕有趋光性和趋密性。各龄眠起齐一、眠性快。食桑活泼,但5龄1~3天食桑缓慢,盛食期食桑快而旺,不踏叶。大蚕体色青白、普斑,蚕体大而结实。5龄期及蔟中抗湿性差,老熟齐涌,多结上层茧,茧型大而匀整。
技术要点:
(1)收蚁前,蚕室保持黑暗,温度差以0.5~1℃为宜,收蚁日感光不宜过早,避免蚁蚕逸散。
(2)小蚕期饲育温度适当偏高,但不宜超过29℃,以防3眠蚕发生。
(3)及时扩座及加眠网,以防饿眠。各龄盛食期,尤其是5龄第4天后要注意饱食,大蚕用桑宜适熟偏老,尽量避免喂湿叶或变质叶,以防感染发病。
(4)及时做好上蔟准备,熟蚕要适熟偏生,防止过密,注意通风排湿。
2.优质多丝量品种:明丰×春玉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四元杂交多丝量品种,正交为素蚕,反交为限性斑纹;各龄眠起齐一,体质强健好养,食桑旺盛,全龄经过23~24天;蚕体大,熟蚕齐涌,茧型大,产茧量高,茧层厚,茧丝长,解舒优。蚕种繁育系数高。
技术要点:
(1)稚蚕期趋光、趋密性强,应注意及时匀座、扩座。
(2)各龄盛食期食桑旺盛,注意稀放、充分良桑饱食。
(3)蚕体较大,壮蚕期或蔟中遇高温多湿时,应注意通风、降温,防止不结茧蚕的发生。
3.优质强健中丝量品种:秋丰×白玉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多丝量品种,孵化齐一,蚁体黑褐色。眠起整齐,食桑旺盛,龄期短。正交为斑纹限性,花、白蚕各半,反交为白蚕。体质较强,耐氟性好,但对农药敏感。老熟较齐,营茧快,熟蚕排尿量较多,喜结中下层茧,上蔟过密多黄斑茧。解舒率稳定,净度好。
技术要点:
(1)该品种行动较慢,要及时做好扩座、匀座,且给桑均匀。
(2)加强蚕体蚕座消毒,注意蚕室内通风换气,防病毒病发生。
(3)用叶新鲜,避免吃湿叶、露水叶,壮蚕期做好降温和通风排湿。
(4)适熟稀上,蔟中特别要加强通风排湿,切忌闷热多湿; 防止微量农药空气污染,以免产生不结茧蚕。
4.优质强健中丝量品种:丰1×54A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丝量品种,孵化齐一,蚁蚕为黑褐色,蚁蚕和1、2龄蚕趋光性强,行动活泼。食桑快而旺,眠性快,眠起齐。大蚕体色青白,普斑,蚕体粗壮结实。体质强健好养,耐氟性强,但抗湿性差。熟蚕略带粉红色,老熟齐涌,营茧快,结上层茧,茧型大而匀整,椭圆形。在高温多湿环境下如消毒不彻底,易诱发血液型脓病。
技术要点:
(1)小蚕期及各龄饷食叶宜适熟偏嫩,大蚕用叶新鲜成熟,避免吃蒸热叶、污染叶等不良桑叶和湿叶。
(2)蚕室、蚕座要注意防止多湿,大蚕期多用新鲜石灰粉,以防脓病。
(3)遇持续高温闷热天气,要加强通风排湿。
(4)上蔟密度宜稀,蔟中注意通风换气。
5.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丝量雄蚕种,实验室鉴定雄蚕率高达100%,实用孵化率50.60%。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发育齐,眠起快。壮蚕粗壮、普斑,食桑旺盛。抗脓病弱。老熟齐涌,茧丝质优。
技术要点:
(1)催青按二化性常规品种标准,后期温度可提高0.5℃;补催青摊卵面积应为常规种的1.5倍以上。
(2)小蚕用叶宜适熟偏嫩,饲育温度以较常规蚕品种偏高0.5~1℃为好。
(3)加强蚕体蚕座消毒,防脓病发生。
(4)注意匀座、扩座,大蚕期注意良桑饱食。老熟齐涌,提前做好上蔟准备,避免上蔟过密。
6.雄蚕新品种:限7×平48
品种特性:该品种为中丝量雄蚕种,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文静。发育、眠起齐,蚕体粗壮、普斑,食桑旺盛。老熟齐涌,茧型大,产量高。叶丝转化率高,茧丝纤维度适中。蚕种繁育系数高。
技术要点:
(1)按二化性常规品种标准催青,后期温度可偏高0.5℃。
(2)补催青时摊卵面积应达常规品种的1.5倍以上。
(3)小蚕用叶宜适熟,特别是在春蚕期用叶不能过嫩,以防止三眠蚕发生;饲育温度以较常规蚕品种偏高0.5~1℃为宜。
(4)小蚕期趋密性强,每次给桑前应做好扩座匀座工作。大蚕期用叶要保持新鲜,注意良桑饱食,尤其是秋期应特别注意充分饱食。
(5)老熟涌,应提前做好上蔟准备,避免上蔟过密,同时加强蔟中通风排湿。
(浙江 吴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