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1–103–01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学生已有的探究心理,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智和创造力得到有效开发和发展。
一、创设氛围,激励探究
实施探究学习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中,在他们的心里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有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首先设计以下的问题进行探究。
李红的书桌抽屉底面是一个长为40cm,宽为30cm的长方形,现在李红有一把50cm长的直尺,请问李红能将直尺平放在抽屉底面上吗?
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讨论起来,学生都提出应该沿长方形的对角线放,最有可能放下,但是否放得下,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还不得而知。此时,教师给出答案,能放下。并提出用长方形的长宽可计算出对角线的长,通过计算李红抽屉底面对角线的长刚好是50cm。由此,教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勾股定理。
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倡导思维无禁区,形成没有怀疑就没有问题,没有质疑就没有真理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钻研精神。
二、观察猜想,自主探究
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例如:(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47页第3题)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EDB和正方形ACFG,连结CE、BG,求证:BG=CE
通过观察图形,BG、CE分别是△EAC和△GAB的边,要证BG=CE,考虑证△EAC≌△GAB
由正方形的边角性质可得EA=AB AC=AG ∠EAC=∠BAG,从而获证。
设想1、设AH是原题原图△ABC中BC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交BC于H,EG于K,此时的AH(1/2)与EG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教师首先鼓励学生思考并给予较充足的时间,结合图形特征学生会猜想AH=EG。此时教师可适当引导提示学生,提出问题:我们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结合已知AH是三角形的中线,马上会想到延长AH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延长AH至P,使AH=HP,连结CP、BP,则ABPC为平形四边形,得AC∥BP,且AC=BP。
∴∠CAB+∠ABP=180
∵∠EAG+∠BAC=180
∴∠EAG=∠ABP
而AE=AB AG=AC=BP
∴△EAG≌△ABP(SAS)
∴EG=AP=2AH
而由△EAG≌△ABP 学生不难得到
∠2+∠3=90
∴AH⊥EG
设想2、在原题中若K是EG的中点,则KA与BC有何位置关系。
这一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处于“悱”和“愤”的状态,因为他们对此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同学会猜想KA⊥BC,但一时得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有效生成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变式的证明,用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思考问题。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自我进步,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思想和方法,在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到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效的整合和生成,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学生已有的探究心理,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心智和创造力得到有效开发和发展。
一、创设氛围,激励探究
实施探究学习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中,在他们的心里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有迫切解决问题的愿望,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首先设计以下的问题进行探究。
李红的书桌抽屉底面是一个长为40cm,宽为30cm的长方形,现在李红有一把50cm长的直尺,请问李红能将直尺平放在抽屉底面上吗?
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讨论起来,学生都提出应该沿长方形的对角线放,最有可能放下,但是否放得下,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还不得而知。此时,教师给出答案,能放下。并提出用长方形的长宽可计算出对角线的长,通过计算李红抽屉底面对角线的长刚好是50cm。由此,教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勾股定理。
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倡导思维无禁区,形成没有怀疑就没有问题,没有质疑就没有真理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钻研精神。
二、观察猜想,自主探究
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例如:(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47页第3题)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EDB和正方形ACFG,连结CE、BG,求证:BG=CE
通过观察图形,BG、CE分别是△EAC和△GAB的边,要证BG=CE,考虑证△EAC≌△GAB
由正方形的边角性质可得EA=AB AC=AG ∠EAC=∠BAG,从而获证。
设想1、设AH是原题原图△ABC中BC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交BC于H,EG于K,此时的AH(1/2)与EG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教师首先鼓励学生思考并给予较充足的时间,结合图形特征学生会猜想AH=EG。此时教师可适当引导提示学生,提出问题:我们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一半,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结合已知AH是三角形的中线,马上会想到延长AH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延长AH至P,使AH=HP,连结CP、BP,则ABPC为平形四边形,得AC∥BP,且AC=BP。
∴∠CAB+∠ABP=180
∵∠EAG+∠BAC=180
∴∠EAG=∠ABP
而AE=AB AG=AC=BP
∴△EAG≌△ABP(SAS)
∴EG=AP=2AH
而由△EAG≌△ABP 学生不难得到
∠2+∠3=90
∴AH⊥EG
设想2、在原题中若K是EG的中点,则KA与BC有何位置关系。
这一问题的呈现使学生处于“悱”和“愤”的状态,因为他们对此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多数同学会猜想KA⊥BC,但一时得不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要培养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有效生成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引导学生注意变式的证明,用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思考问题。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自我进步,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思想和方法,在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到和猜测到的,以及这个结论是如何被应用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效的整合和生成,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