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本文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现场管理的有效控制措施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为园林施工技术人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我国,伴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服务质量也不断的得到了提升,并进而促进了城市品位与投资环境的改善。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城市建设要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应不断的提升。
1地形整理是基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首先要作的工作是地形整理,地形整理是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基础存在的,其内容包括场地清理、换土以及地形验收等等。
1.1场地清理保成活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应做好场地清理工作,对于施工场地中有价值的乔、灌木应进行移植。对于施工场地上中的建筑垃圾要进行彻底的清理,特别是旧路与旧基础。从乔、灌木成活与生长的影响出发,应关注土壤所具有的透水性或者水所具有的流动性,考虑出现不透水层的情况,同时要避免出现地下积水坑。如果存在地下积水坑,就会导致该范围内的苗木很难成活。在具体的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由于地形整理的疏忽而导致某处或者某片苗木出现多次栽植或者多次死亡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在进行地形整理的过程中,应关注全部场地的排水系统工作,保证水流的流向能够明确与畅通,避免由于清理不到位而导致的局部水不能排泄的情况。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时间比较长的场地还应关注到白蚁的防治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请专业人员进行白蚁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苗木在移栽后不受侵害。
1.2换好土,苗木易成活
对于苗木来说,其成后难还是易的控制阀指的是能够进行有效的深度内换土工作的控制。种植土质量要求其应控制石、瓦砾的含量。质优的种植土通常情况下应关注到保证植物的水、肥、气以及热等等肥力的要求,应控制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磷的含量以及PH值(6.0~8.0)、EC值(电导率0.35~0.75mmho/cm)和容重(1.2~1.3g/cm3)要求等。
1.3地形验收,标准是保障
在地形整理标准中,城市道路的绿化带施工中所应用的标准简单且容易统一。通常情况下,要求是中间微凸与四周微低;在回填土中应关注到土的可松系数所具有的影响,道路绿化带在回填土中最好是方式是分两次实现回填到位,同时还应关注到乔、灌木挖穴栽植后土方所具有的变化,在地被植好成形同时土壤完成基本的自然沉降后来进行二次回填土。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园林绿化方面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所以,在地形整理的验收标准中应有效的结合工程的实践经验,在验收中应作到以下细化:绿化边缘比绿化带边石略低2~3cm,中间微凸:3m内的窄绿化带,凸度为1%~3%内;3.5m上的宽绿化带,凸度为5%~10%,可造微地形。
公园等造地形、地势中由于造景设计的变化空间较大,所以应以设计地形高程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复验,应组织管理者、专家、设计、监理以及施工等等现场评审,在评审中应全方位审视验评后进行确认。
2苗木栽植
园林绿化工程中最关键性的工作是苗木栽植。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时中要求苗木在达到设计要求的效果的同时,还应满足成活率是100%的要求。在设计效果的影响因素中,设计是基础,关键是标准段验评调整确认。标准段施工在提前进行的前提下,组织有关领导以及专家进行现场验收与评审,最后应形成一致的会议纪要并对该纪要进行鉴字与确认。在设计效果被确认的基础上,才可实施大面积的苗木栽植,在对苗木栽植施工质量控制中应关注以下内容。
2.1苗木质量是保障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苗木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因而在苗木进场时应进行验收,确定进场的苗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苗木进场验收应检查苗木出圃合格证与植物防疫证;应对树种与苗木价格是否符合甲方的要求进行确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请苗木专家确认;对树木的尺寸进行确认,避免出现用多棵组拼来代替单株的情况出现;对色块查株高与蓬径,在栽植后应查密度。通过这些检查来确保苗木的质量符合要求。
2.2栽植技术是关键
2.2.1栽植时令顺天时
苗木栽植中应有合理的次序,首先是乔木、然后是灌木、藤木以及色块,最后是地被。最近几年,尤其是09、10年的经过冰雪覆盖,新植的色块与地被存在着受损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栽植后出现了雪冻,对苗木栽植的时令规律考虑过少导致的。色块与地被的最合理栽植时间应是8~11月与2~5月,在浙江地区是2~3月,乔木通常是8~12月。
2.2.2栽植密度讲艺术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美的艺术是通过苗木的行、列错落;苗木的高、低层次;苗木的疏、密成道;苗木的色、叶辉映等待诸多的方式来实现的。具体到行道树与绿化带中主乔木,分枝点在2.5~2.8m;从确保大小一致的层面出发,应对乔木的胸径大小进行控制。灌木与球类栽植间距应是3~5年后,应关注其成长成为正常的树冠后所应有的空间需要,同时还应对设计的配套成形进行合理的考虑,避免由于密度过大而导致对灌木生长的影响,为不进行二次调整奠定基础。促成原设计风格与整体配形、配势的保持,促使绿化工程艺术质量的提升。
2.2.3栽植技巧循规律
苗木在进场后应及时进行栽植,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应采取措施对苗木进行保护,避免苗木出现风干、失水以及打蔫的情况,如果较长时间无法栽植的,应通过假植的方式来缩短根部暴露的时间,同时应通过精心管理确保高成活率的实现。
乔木栽植中应以苗木的生长规律为原则,先挖穴,乔木栽植时带土球,土球大小与穴直径应符合要求,穴深通常情况下应和土球配套,成形后土球应和地面平齊或者略高。挖穴后应进行消毒与施底肥,底肥上还应覆盖种植土。如果周围的土壤透水性不佳就可能导致局部积水坑的存在,因而应设置透水坑、槽,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通气孔来对土壤的通气性进行改良,从而保证根系能够充分伸长。
2.3 浇水有巧
新植苗木在栽后24小时一般情况下应内浇第一遍水,水量不应过大与过急。在三日内二遍,十日内三遍,二遍与三遍的浇水中水量应大大,应浇透,在此之后进入后期养护。苗木浇水后应进行整堰、堵漏、培土以及扶直树干。浇水时间与水量是保证苗木水分养护质量中重要的要素,浇水时间应确保水温合适,夏季应是早晚,冬季与早春应在9:00~16:00浇水。浇水量得标准应满足乔、灌木浇水要透的要求,而地被与草坪浇水应以湿透30cm为佳。
3 结束语
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质量控制的层次出发,应严格的对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合理的确定苗木栽培的时间,对施工中的各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做好养护工作。简而言之,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证中应关注该过程中的每一个程序,使每个程序都能达到标准的要求,从而最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在我国,伴随着园林绿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服务质量也不断的得到了提升,并进而促进了城市品位与投资环境的改善。正是从这个层面出发,城市建设要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应不断的提升。
1地形整理是基础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首先要作的工作是地形整理,地形整理是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基础存在的,其内容包括场地清理、换土以及地形验收等等。
1.1场地清理保成活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应做好场地清理工作,对于施工场地中有价值的乔、灌木应进行移植。对于施工场地上中的建筑垃圾要进行彻底的清理,特别是旧路与旧基础。从乔、灌木成活与生长的影响出发,应关注土壤所具有的透水性或者水所具有的流动性,考虑出现不透水层的情况,同时要避免出现地下积水坑。如果存在地下积水坑,就会导致该范围内的苗木很难成活。在具体的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由于地形整理的疏忽而导致某处或者某片苗木出现多次栽植或者多次死亡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在进行地形整理的过程中,应关注全部场地的排水系统工作,保证水流的流向能够明确与畅通,避免由于清理不到位而导致的局部水不能排泄的情况。同时,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时间比较长的场地还应关注到白蚁的防治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应请专业人员进行白蚁处理,从而有效的避免苗木在移栽后不受侵害。
1.2换好土,苗木易成活
对于苗木来说,其成后难还是易的控制阀指的是能够进行有效的深度内换土工作的控制。种植土质量要求其应控制石、瓦砾的含量。质优的种植土通常情况下应关注到保证植物的水、肥、气以及热等等肥力的要求,应控制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磷的含量以及PH值(6.0~8.0)、EC值(电导率0.35~0.75mmho/cm)和容重(1.2~1.3g/cm3)要求等。
1.3地形验收,标准是保障
在地形整理标准中,城市道路的绿化带施工中所应用的标准简单且容易统一。通常情况下,要求是中间微凸与四周微低;在回填土中应关注到土的可松系数所具有的影响,道路绿化带在回填土中最好是方式是分两次实现回填到位,同时还应关注到乔、灌木挖穴栽植后土方所具有的变化,在地被植好成形同时土壤完成基本的自然沉降后来进行二次回填土。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园林绿化方面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所以,在地形整理的验收标准中应有效的结合工程的实践经验,在验收中应作到以下细化:绿化边缘比绿化带边石略低2~3cm,中间微凸:3m内的窄绿化带,凸度为1%~3%内;3.5m上的宽绿化带,凸度为5%~10%,可造微地形。
公园等造地形、地势中由于造景设计的变化空间较大,所以应以设计地形高程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复验,应组织管理者、专家、设计、监理以及施工等等现场评审,在评审中应全方位审视验评后进行确认。
2苗木栽植
园林绿化工程中最关键性的工作是苗木栽植。在园林绿化工程验收时中要求苗木在达到设计要求的效果的同时,还应满足成活率是100%的要求。在设计效果的影响因素中,设计是基础,关键是标准段验评调整确认。标准段施工在提前进行的前提下,组织有关领导以及专家进行现场验收与评审,最后应形成一致的会议纪要并对该纪要进行鉴字与确认。在设计效果被确认的基础上,才可实施大面积的苗木栽植,在对苗木栽植施工质量控制中应关注以下内容。
2.1苗木质量是保障
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来说,苗木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因而在苗木进场时应进行验收,确定进场的苗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苗木进场验收应检查苗木出圃合格证与植物防疫证;应对树种与苗木价格是否符合甲方的要求进行确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请苗木专家确认;对树木的尺寸进行确认,避免出现用多棵组拼来代替单株的情况出现;对色块查株高与蓬径,在栽植后应查密度。通过这些检查来确保苗木的质量符合要求。
2.2栽植技术是关键
2.2.1栽植时令顺天时
苗木栽植中应有合理的次序,首先是乔木、然后是灌木、藤木以及色块,最后是地被。最近几年,尤其是09、10年的经过冰雪覆盖,新植的色块与地被存在着受损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栽植后出现了雪冻,对苗木栽植的时令规律考虑过少导致的。色块与地被的最合理栽植时间应是8~11月与2~5月,在浙江地区是2~3月,乔木通常是8~12月。
2.2.2栽植密度讲艺术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美的艺术是通过苗木的行、列错落;苗木的高、低层次;苗木的疏、密成道;苗木的色、叶辉映等待诸多的方式来实现的。具体到行道树与绿化带中主乔木,分枝点在2.5~2.8m;从确保大小一致的层面出发,应对乔木的胸径大小进行控制。灌木与球类栽植间距应是3~5年后,应关注其成长成为正常的树冠后所应有的空间需要,同时还应对设计的配套成形进行合理的考虑,避免由于密度过大而导致对灌木生长的影响,为不进行二次调整奠定基础。促成原设计风格与整体配形、配势的保持,促使绿化工程艺术质量的提升。
2.2.3栽植技巧循规律
苗木在进场后应及时进行栽植,对于不能及时栽植的应采取措施对苗木进行保护,避免苗木出现风干、失水以及打蔫的情况,如果较长时间无法栽植的,应通过假植的方式来缩短根部暴露的时间,同时应通过精心管理确保高成活率的实现。
乔木栽植中应以苗木的生长规律为原则,先挖穴,乔木栽植时带土球,土球大小与穴直径应符合要求,穴深通常情况下应和土球配套,成形后土球应和地面平齊或者略高。挖穴后应进行消毒与施底肥,底肥上还应覆盖种植土。如果周围的土壤透水性不佳就可能导致局部积水坑的存在,因而应设置透水坑、槽,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设置通气孔来对土壤的通气性进行改良,从而保证根系能够充分伸长。
2.3 浇水有巧
新植苗木在栽后24小时一般情况下应内浇第一遍水,水量不应过大与过急。在三日内二遍,十日内三遍,二遍与三遍的浇水中水量应大大,应浇透,在此之后进入后期养护。苗木浇水后应进行整堰、堵漏、培土以及扶直树干。浇水时间与水量是保证苗木水分养护质量中重要的要素,浇水时间应确保水温合适,夏季应是早晚,冬季与早春应在9:00~16:00浇水。浇水量得标准应满足乔、灌木浇水要透的要求,而地被与草坪浇水应以湿透30cm为佳。
3 结束语
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质量控制的层次出发,应严格的对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合理的确定苗木栽培的时间,对施工中的各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做好养护工作。简而言之,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保证中应关注该过程中的每一个程序,使每个程序都能达到标准的要求,从而最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