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布料能得到近乎全世界统一为之赋予的宗教情结,麻布做到了。
这里的麻布不再单纯的是一颗籽能榨油、果可入菜、茎能织布的植物,而是浸染了人类信仰,裹在人身之上的经文典籍。于人类而言,麻布不再是一块简单的布。
衣之禅:用麻服盖住所有红尘
最早将麻服穿上街的恐怕还是些禅修者。
他们素面朝天,一脸宁静,108颗佛珠从不离手,初一十五会进寺院礼佛,平日里只是打坐敬香。
禅修讲求素洁,任何华丽服饰都显得聒噪流俗,那么,通常被扎染成牙白、竹青、黛蓝等色的亚麻服饰就最合适不过了。亚麻手感类似中国地方土布,舒适利汗,却比土布更加轻柔飘逸,端坐佛前,恭敬又不拘谨,自然是禅修者首选。
岂止是禅修者,佛寺道观的僧尼道士的僧袍道袍也多是亚麻制品。如此一想,仅仅将亚麻释义为恭敬舒适,似乎不足以支撑它在宗教中的如此地位。
就像对许多神性物产生宗教意识一样,在最实用最切身的体验中,先民们对亚麻诞生了最早的宗教意识。
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宗教可谓佛道儒。就佛教来看,古印度时候的婆罗门常用亚麻布包裹食物,用亚麻祭祀先祖,亚麻甚至与佛祖释迦牟尼结下过不解之缘。据佛教经典《普曜经》、《因果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觉悟证道之前,以苦行自修,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一麻就是一粒亚麻籽。
在道教与儒教中,亚麻也常常成为道士、儒生们的衣冠用料,在各类祭祀、仪式或日常穿着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就世界范围看,亚麻与基督教也有着不解之缘。《圣经》广泛记载了当时人们用亚麻籽压榨油以用来食用、照明、纺织的方方面面。耶稣用亚麻籽磨粉让病人服用,病人得以康复;受伤的人用亚麻籽磨粉敷在伤口上,可以加快伤口愈合。
亚麻是基督教圣物,整个基督教世界影响最大的是一块亚麻布——“都灵尸衣”就是耶稣从十字架上被解下来时包裹尸体用的。此外,亚麻籽是耶稣和信徒们云游四方,叫饥饿者饱食的主要食物。《圣经》中有多处记载耶稣和信徒们在长途跋涉中身着白色亚麻布长袍,坐在草地上,周围坐着很多信徒。在传道之后,分食食物,其中就有亚麻籽。
? 亚麻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亦有关系。
《古兰经》中记载,亚麻籽是真主的食物,甚至于“取基干松香、硫磺和硝石混合,溶解在亚麻油中,把这种混合物填入管干或圆筒,点燃一端,它是火种,是文明的神灯”。把手放在《古兰经》上或抱着《古兰经》起誓,起誓完毕后要吃亚麻油手抓饭。
在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地区,至今仍然以传统亚麻油烹调食物,他们认为亚麻“清净无染”。一块麻布,盖住了红尘,浮出了信仰,禅修者以麻服做禅修“专用装”,实非徒有其表。
麻:为一切艺术充当画布
有禅修者在前,亚麻服饰不愁不被艺术人士青睐。
艺术人士是怎样一群人?他们身怀艺术绝技和凡人不可理解的脑洞,他们企图在庸常的世界,破开一个不凡的窗口。因此他们绝世独立,以归隐的姿态表达不服世界的态度。麻,成为他们区分凡和非凡的戒尺——
在西方文化语境里,谈艺术首先是谈绘画、是谈画家的,而包括梵高所画的大片的亚麻地、还有许多画家爱用的亚麻金、亚麻蓝,乃至于富于亚麻质感的画面,实实在在的亚麻布等,都可以看出,亚麻是与绘画有缘的。
亚麻自身是艺术,它更是艺术灵感的来源。梵高曾有过这样的幻想,“我穿着一件亚麻的上衣,叼着烟斗,站在一片金黄的向日葵地里,望向远方。”
后来这个美丽的幻想被他收进画中,而那件亚麻的上衣,代表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无限热爱,亚麻带给人的感觉是这样清晰、清新。亚麻布像是梵高纯洁灵魂的象征,梵高在上面绘上所有的颜料故事,将最浓烈的感情、最厚实的思想、最深邃的寄寓,全部熔铸在亚麻油一般粘稠流动的颜料质感当中了。
日本在近几年崛起了这样一个族群:她们崇尚简单,打扮得像是从森林中走出的女孩。她们喜欢民族风的服饰,自带有北欧风情。她们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以自然舒适为择衣标准。她们被称为“森女”。
她们与艺术人士有着不同的处世方式,却有着相似的时尚观:原始即是时尚。
“麻是温带的植物生长出来的,它让自然带给人更多的东西,亦如带着泥土芳香的棉麻。我们都喜欢麻的舒适感与质朴的美丽,并将这份喜欢做成实实在在的霓裳...”
此时的麻对于艺术家和森女们来说,业已成为一种象征:自由、归一、天然。
麻以载“道”:“麻文明”下的精神图腾
马可为彭丽媛设计的服装让“新中式”设计抬头,名人大咖们纷纷“断舍离”,又让舒适自然的布料备受追捧。这两点,都直接导致麻质服装的回潮。
其实麻织衣物种类很多,包括苎麻、亚麻、大麻、罗布麻、黄麻和洋麻等数十品种。与棉不同,麻纤维含有大量的木质素,摸起来很硬挺,这也就是为什么麻织衣服有一种俗称的“爽感”,就算流汗也不贴身,透气性强,非常适合夏天穿着。其中,亚麻和苎麻的品质最好,这两种衣服里又以原色,也就是白色的最贵重。因此,诸如“断舍离”这样极其高端的生活态度,也只有麻布才能接得住。
“断舍离”原意是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对物质的迷恋,一个成语即可概括:化繁为简。很多成功人士重拾麻质服装,颇有此意。
当许家印穿着爱马仕皮带风姿绰约地奔跑在人民大会堂前时,奢侈品已经成为笑柄;郭美美一身名装炫富时,奢侈品已逐步向犯罪、“灰色收入”靠拢。一入“奢”门,意味着你就要被一年两季的时装周牵着鼻子走。有一天,当你发现衣柜门再也关不上的时候,或许才会发现,你已经成为时尚的奴隶。
麻质服装,既可以保有一定时尚,也可以保有一定经典,无需年年更替。更重要的是,它舒适。
成功人士另一个成功的地方,就是总会引领某种潮流。正好像之前的素食主义、代步自行车运动一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在财富积累完成后,首屈一指的大事,肢体的舒适与健康成为当下首当其冲的要事。
近年来,一些奢侈品也摸透了这一现象,Gucci、Dior、Prada等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开始采用亚麻与丝绸、羊毛、全棉混织的高档面料,而亚麻更是Armani最受偏爱的生态面料。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莱昂纳多那身全身纯白的西装,就是来自Brooks Brothers。瞧,外国人也开始养生了。
在中国,“新申”作为专业研究和制造麻质品的集团,在即将到来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将主推“麻派”家居亚麻面料整体解决方案,在这个方案下,“麻派”品牌将分为美式、欧式、日式,以及新中式。在早先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新申打出了这样的概念:文艺,曾经是、现在依然是亚麻的标签,但它并不是我们脑海里的刻板印象……亚麻之外,只是亚麻而已。
这里的麻布不再单纯的是一颗籽能榨油、果可入菜、茎能织布的植物,而是浸染了人类信仰,裹在人身之上的经文典籍。于人类而言,麻布不再是一块简单的布。
衣之禅:用麻服盖住所有红尘
最早将麻服穿上街的恐怕还是些禅修者。
他们素面朝天,一脸宁静,108颗佛珠从不离手,初一十五会进寺院礼佛,平日里只是打坐敬香。
禅修讲求素洁,任何华丽服饰都显得聒噪流俗,那么,通常被扎染成牙白、竹青、黛蓝等色的亚麻服饰就最合适不过了。亚麻手感类似中国地方土布,舒适利汗,却比土布更加轻柔飘逸,端坐佛前,恭敬又不拘谨,自然是禅修者首选。
岂止是禅修者,佛寺道观的僧尼道士的僧袍道袍也多是亚麻制品。如此一想,仅仅将亚麻释义为恭敬舒适,似乎不足以支撑它在宗教中的如此地位。
就像对许多神性物产生宗教意识一样,在最实用最切身的体验中,先民们对亚麻诞生了最早的宗教意识。
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宗教可谓佛道儒。就佛教来看,古印度时候的婆罗门常用亚麻布包裹食物,用亚麻祭祀先祖,亚麻甚至与佛祖释迦牟尼结下过不解之缘。据佛教经典《普曜经》、《因果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觉悟证道之前,以苦行自修,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一麻就是一粒亚麻籽。
在道教与儒教中,亚麻也常常成为道士、儒生们的衣冠用料,在各类祭祀、仪式或日常穿着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就世界范围看,亚麻与基督教也有着不解之缘。《圣经》广泛记载了当时人们用亚麻籽压榨油以用来食用、照明、纺织的方方面面。耶稣用亚麻籽磨粉让病人服用,病人得以康复;受伤的人用亚麻籽磨粉敷在伤口上,可以加快伤口愈合。
亚麻是基督教圣物,整个基督教世界影响最大的是一块亚麻布——“都灵尸衣”就是耶稣从十字架上被解下来时包裹尸体用的。此外,亚麻籽是耶稣和信徒们云游四方,叫饥饿者饱食的主要食物。《圣经》中有多处记载耶稣和信徒们在长途跋涉中身着白色亚麻布长袍,坐在草地上,周围坐着很多信徒。在传道之后,分食食物,其中就有亚麻籽。
? 亚麻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亦有关系。
《古兰经》中记载,亚麻籽是真主的食物,甚至于“取基干松香、硫磺和硝石混合,溶解在亚麻油中,把这种混合物填入管干或圆筒,点燃一端,它是火种,是文明的神灯”。把手放在《古兰经》上或抱着《古兰经》起誓,起誓完毕后要吃亚麻油手抓饭。
在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地区,至今仍然以传统亚麻油烹调食物,他们认为亚麻“清净无染”。一块麻布,盖住了红尘,浮出了信仰,禅修者以麻服做禅修“专用装”,实非徒有其表。
麻:为一切艺术充当画布
有禅修者在前,亚麻服饰不愁不被艺术人士青睐。
艺术人士是怎样一群人?他们身怀艺术绝技和凡人不可理解的脑洞,他们企图在庸常的世界,破开一个不凡的窗口。因此他们绝世独立,以归隐的姿态表达不服世界的态度。麻,成为他们区分凡和非凡的戒尺——
在西方文化语境里,谈艺术首先是谈绘画、是谈画家的,而包括梵高所画的大片的亚麻地、还有许多画家爱用的亚麻金、亚麻蓝,乃至于富于亚麻质感的画面,实实在在的亚麻布等,都可以看出,亚麻是与绘画有缘的。
亚麻自身是艺术,它更是艺术灵感的来源。梵高曾有过这样的幻想,“我穿着一件亚麻的上衣,叼着烟斗,站在一片金黄的向日葵地里,望向远方。”
后来这个美丽的幻想被他收进画中,而那件亚麻的上衣,代表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无限热爱,亚麻带给人的感觉是这样清晰、清新。亚麻布像是梵高纯洁灵魂的象征,梵高在上面绘上所有的颜料故事,将最浓烈的感情、最厚实的思想、最深邃的寄寓,全部熔铸在亚麻油一般粘稠流动的颜料质感当中了。
日本在近几年崛起了这样一个族群:她们崇尚简单,打扮得像是从森林中走出的女孩。她们喜欢民族风的服饰,自带有北欧风情。她们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以自然舒适为择衣标准。她们被称为“森女”。
她们与艺术人士有着不同的处世方式,却有着相似的时尚观:原始即是时尚。
“麻是温带的植物生长出来的,它让自然带给人更多的东西,亦如带着泥土芳香的棉麻。我们都喜欢麻的舒适感与质朴的美丽,并将这份喜欢做成实实在在的霓裳...”
此时的麻对于艺术家和森女们来说,业已成为一种象征:自由、归一、天然。
麻以载“道”:“麻文明”下的精神图腾
马可为彭丽媛设计的服装让“新中式”设计抬头,名人大咖们纷纷“断舍离”,又让舒适自然的布料备受追捧。这两点,都直接导致麻质服装的回潮。
其实麻织衣物种类很多,包括苎麻、亚麻、大麻、罗布麻、黄麻和洋麻等数十品种。与棉不同,麻纤维含有大量的木质素,摸起来很硬挺,这也就是为什么麻织衣服有一种俗称的“爽感”,就算流汗也不贴身,透气性强,非常适合夏天穿着。其中,亚麻和苎麻的品质最好,这两种衣服里又以原色,也就是白色的最贵重。因此,诸如“断舍离”这样极其高端的生活态度,也只有麻布才能接得住。
“断舍离”原意是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对物质的迷恋,一个成语即可概括:化繁为简。很多成功人士重拾麻质服装,颇有此意。
当许家印穿着爱马仕皮带风姿绰约地奔跑在人民大会堂前时,奢侈品已经成为笑柄;郭美美一身名装炫富时,奢侈品已逐步向犯罪、“灰色收入”靠拢。一入“奢”门,意味着你就要被一年两季的时装周牵着鼻子走。有一天,当你发现衣柜门再也关不上的时候,或许才会发现,你已经成为时尚的奴隶。
麻质服装,既可以保有一定时尚,也可以保有一定经典,无需年年更替。更重要的是,它舒适。
成功人士另一个成功的地方,就是总会引领某种潮流。正好像之前的素食主义、代步自行车运动一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在财富积累完成后,首屈一指的大事,肢体的舒适与健康成为当下首当其冲的要事。
近年来,一些奢侈品也摸透了这一现象,Gucci、Dior、Prada等世界顶级奢侈品牌,开始采用亚麻与丝绸、羊毛、全棉混织的高档面料,而亚麻更是Armani最受偏爱的生态面料。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莱昂纳多那身全身纯白的西装,就是来自Brooks Brothers。瞧,外国人也开始养生了。
在中国,“新申”作为专业研究和制造麻质品的集团,在即将到来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将主推“麻派”家居亚麻面料整体解决方案,在这个方案下,“麻派”品牌将分为美式、欧式、日式,以及新中式。在早先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新申打出了这样的概念:文艺,曾经是、现在依然是亚麻的标签,但它并不是我们脑海里的刻板印象……亚麻之外,只是亚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