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本土文化,主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本土人民在长期生存和发展历史中文明的逐渐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承性和实用性,对儿童的教化往往是在无形之中发生的,它对儿童的社会认知、道德发展与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儿童获得各种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及发展审美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掌握该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该社会文化的人格,承担一定角色的过程。
反思我们的教育,很多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太看重考试成绩,过分的强调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少考虑孩子社会化培养,以致造成大量儿童在“真空中吸氧”,影响儿童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并会在成年后引发一系列社会不适应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我们幼儿园地处鄞西平原,河网密布,山川相连,物产富饶,民风淳朴,文化特色显著,如果让本土文化与社会化教育相互作用,发挥本土文化的教育功能,因势利导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心中,这将为他们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历练中一直受益。
一、发挥本土文化知识涵养功能
打个比方,本土文化是土、是水、是阳光, 儿童是树苗,通过土水和阳光的滋润,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本土文化有静态的,如自然人文景观、地方特产、历史遗存、生活娱乐用品等客观世界;有动态的,涵盖了一个地方民众衣食住行和婚丧节庆等方面的主观世界。这些主客观世界也就是本土文化的教育内容,将儿童生长的区域看作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将它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本土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家长、老师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基本着力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本土文化滋润涵育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文化在儿童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土文化的知识经验在儿童的生活中,不经意间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中将其内化。如从小生长于鄞西农村的我,听到过许多关于气象节气与农事相关的口头谚语,其中不少是千百年来当地农民的智慧结晶,与其他地区的农谚相比,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当然,本土文化也有消极的一面,教育不当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农村中重迷信陋习、赌博习气等,在教育中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化毒为宝,特别是要弘扬与主流文化吻合的本土文,培养儿童的精气神。
二、发挥本土文化技能训练功能
儿童在交往实践中训练和掌握社会技能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所谓社会技能,是指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活动方式。儿童的社会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儿童的社会技能模式着眼于目标行为塑造,直接训练各项具体的交往技能,其训练过程包括言语指导、榜样示范、行为演练、积极强化等有机结合的环节。在儿童生长环境中,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动几乎时时伴随,只要我们加以挖掘和整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衣食住行,聚会节庆,行业角色,都有我们的教育材料,细心挖掘,精心组织,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是很有效的。教育材料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家庭饮食制作是儿童容易接受并喜欢的,如正月裹汤圆,端午包粽子,冬季做年糕等。我们鄞西人有很多特色糕点,制作考究,单是清明前后我们习惯吃的青糰,就有一整套的工序,要求事先要采集上等艾料,选择上好粳米浸透,混合磨制,压干蒸熟,嵌入陷子,模型造型,最后还要用松花粉妆面,这一过程难度不大,便于操作,儿童也喜欢参与,能培养生活能力,还能从中感受平时父母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有些直接做没有条件,也可以模拟方式进行,如在幼儿园宽大走廊开辟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独特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准备材料,模拟本土工作生活习惯,设计多种活动区,促进儿童动手动脑,促进儿童资助能力发展,达到使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协调发展。我们鄞州一带富有经商传统,上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陶公范蠡,到今天杉杉、奥克斯、利时、华晟等现代企业老总,都是鄞西人,雅戈尔也是落户发达在鄞西,这些都为儿童社会技能训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儿童的发展实践还是最重要,我们在幼儿园的走廊开辟了华晟产品生产修理车间、专卖店和画廊等活动区,活动区中张贴着经商谚语画。开展活动时,在华晟“产品专卖店”门口,两名小朋友对每位来临的客人都会有礼貌地叫上“欢迎光临华晟专卖店”。小朋友们用废旧纸箱、罐头制作的各种锅子整齐有序地放着,等候“顾客”挑选购买。这些实践演练,能够很好地将本土的商帮文化继承和发扬,在儿童成长中融入“商”的血液,从小使儿童感觉社会的角色扮演,为今后走上社会作有益的奠基。有些农村幼儿园有的占园面积大,可以直接开农业辟种植实践区,如同小型的“滕头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四季轮回,春华秋实,体验一份辛苦一份果实的道理。
三、发挥本土文化道德教化功能
在当前一些本以为“有效性”的幼儿道德教育过程中,往往使用一些成就单调的教育方式。相比较而言,本土文化是一个区域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具有潜在的约束作用,用来对儿童道德教化具有“春夜喜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经商谚语:“礼貌相迎顾客暖,不理不睬买主寒”、“人无信誉难立,店无信誉难存 ”、“创出金字招牌,利润找上门来”等,就告诫人们做生意要诚信为本,尊顾客为上帝,蕴含为人为商的道理。童谣:“天封塔十八格,宁家五子(人家儿子)要做贼,啊啦(我/我们)五子勿(不)做贼 。”告诫做人要正。当地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如“坐要有坐相,立要有立相,吃要有吃相”,待老人长辈要尊重,吃饭时候时候帮长辈盛饭,兄弟姐妹之间要学会谦让,对客人要彬彬有礼。当地人在遇到婚丧盖房等大事的时候,往往是亲戚朋友和邻舍隔壁自觉的帮忙,把别人的事情看做是自己的义务。这些已经成为社会道德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当然,影响儿童道德形成的摇篮是家庭,父母承担着社会道德文化的第一代理人,即为儿童的道德学习提供了模仿的榜样,又承担着终身教育和全方位培养的目标,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朱德总司令在回忆母亲时,深情的感谢母亲是他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习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良好的家庭道德规范和父母身体力行的榜样,对后背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邻里和社区也是儿童成长的主要区域,初步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有好群体等都在社区和邻里生活中获得,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隔壁”。孟母就是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幼儿园和学校作为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对儿童道德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承担教与养得双重任务,更要统率全局,搜集梳理本土文化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为规范,运用儿歌、绘画、小组活动、外出实践等形式,促进儿童良好道德的形成和巩固。
四、发挥本土文化艺术的陶冶功能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形象,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
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我们反思目前幼儿艺术教育现状,仍然偏重艺术知识和技法的教授,忽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在艺术创造中的个性化表现。本土文化艺术对儿童社會化发展的影响是潜在的,也是厚实的。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要体现教育既回归儿童生活,又走向儿童生活世界的理念,可见本土文化对儿童艺术情趣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思考将本土的山水风景、人文古迹、民情风俗等融入于儿童的艺术教育之中。我们鄞西一带河道纵横,它山堰、梁祝公园、鄞江石刻公园、古石桥等,还有大雷毛笋、洞桥八戒西瓜、黄古林草席、樟村贝母、梅园石头等著名土特产,组成本土文化绘画素材,让儿童一边感受生活、感受艺术、提高绘画技能的同时,热爱家乡、长大泽被桑梓的情感也幽然而生。我们可以将家乡的著名品牌商品成为艺术表演的道具。雅戈尔、杉杉是我们家乡著名的服装品牌,我们在六一期间举办本土文化艺术节,举办本土时装表演等。
编写本土文化故事,是对儿童文学情趣培养的好方法,单是鄞州地名故事就可以形成一个系列。走书是鄞西一带鄞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走书是最具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约诞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在民间,曾有佃工在农作中你唱我和,自我娱乐,后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当时伴奏只用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拉开场子表演。上世纪70年代左右,鄞西一带有许多民间艺人,走巧于村落之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比较有名的有《张勇小霸王打擂台》等,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我们采取化繁为简的方法传授这门艺术,我们先放录像或请人表演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这门地方表演艺术,后采用截取精彩唱腔让幼儿传唱,如“日出东方一点红”四句唱腔,非常简单,待幼儿唱熟练以后,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配以其它唱词。我们还从能拉二胡、弹琵琶等幼儿挑选出来,加以结合表演。目的通过这些活动,希望能让孩子们初步领略家乡的艺术。
总之,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他必须方方面面发生联系,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互相作用而获得存在和发展。鱼儿离不开水,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儿童阶段虽然还没有真正走上社会,但又时时通过本土文化的媒介,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要让今天的儿童,适应于明天的社会,自立于社会,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游刃有余,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能力的社会成员,我们就必须在今天开始作准备,打开窗户,让外面的风吹进来,不管是暖和的还是寒冷的,让它们经受磨练,最终找到社会的角色。
反思我们的教育,很多偏离了以人为本的轨道,太看重考试成绩,过分的强调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少考虑孩子社会化培养,以致造成大量儿童在“真空中吸氧”,影响儿童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并会在成年后引发一系列社会不适应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我们幼儿园地处鄞西平原,河网密布,山川相连,物产富饶,民风淳朴,文化特色显著,如果让本土文化与社会化教育相互作用,发挥本土文化的教育功能,因势利导培养儿童的社会性,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他们心中,这将为他们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会历练中一直受益。
一、发挥本土文化知识涵养功能
打个比方,本土文化是土、是水、是阳光, 儿童是树苗,通过土水和阳光的滋润,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本土文化有静态的,如自然人文景观、地方特产、历史遗存、生活娱乐用品等客观世界;有动态的,涵盖了一个地方民众衣食住行和婚丧节庆等方面的主观世界。这些主客观世界也就是本土文化的教育内容,将儿童生长的区域看作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将它对儿童的影响看成是本土文化与儿童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家长、老师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教化与儿童自身的内化正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基本着力点。“社会正是通过外部化而成为人类的产品,社会正是通过客观化而成为独特的存在,人正是通过内部化而成为社会的产品。”本土文化滋润涵育正是促使儿童成为“社会产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文化在儿童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土文化的知识经验在儿童的生活中,不经意间受到教化,在潜意识中将其内化。如从小生长于鄞西农村的我,听到过许多关于气象节气与农事相关的口头谚语,其中不少是千百年来当地农民的智慧结晶,与其他地区的农谚相比,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当然,本土文化也有消极的一面,教育不当会对儿童社会化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农村中重迷信陋习、赌博习气等,在教育中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化毒为宝,特别是要弘扬与主流文化吻合的本土文,培养儿童的精气神。
二、发挥本土文化技能训练功能
儿童在交往实践中训练和掌握社会技能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所谓社会技能,是指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活动方式。儿童的社会技能是通过学习获得,儿童的社会技能模式着眼于目标行为塑造,直接训练各项具体的交往技能,其训练过程包括言语指导、榜样示范、行为演练、积极强化等有机结合的环节。在儿童生长环境中,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动几乎时时伴随,只要我们加以挖掘和整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衣食住行,聚会节庆,行业角色,都有我们的教育材料,细心挖掘,精心组织,对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是很有效的。教育材料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家庭饮食制作是儿童容易接受并喜欢的,如正月裹汤圆,端午包粽子,冬季做年糕等。我们鄞西人有很多特色糕点,制作考究,单是清明前后我们习惯吃的青糰,就有一整套的工序,要求事先要采集上等艾料,选择上好粳米浸透,混合磨制,压干蒸熟,嵌入陷子,模型造型,最后还要用松花粉妆面,这一过程难度不大,便于操作,儿童也喜欢参与,能培养生活能力,还能从中感受平时父母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有些直接做没有条件,也可以模拟方式进行,如在幼儿园宽大走廊开辟区域活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独特途径。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精心准备材料,模拟本土工作生活习惯,设计多种活动区,促进儿童动手动脑,促进儿童资助能力发展,达到使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协调发展。我们鄞州一带富有经商传统,上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陶公范蠡,到今天杉杉、奥克斯、利时、华晟等现代企业老总,都是鄞西人,雅戈尔也是落户发达在鄞西,这些都为儿童社会技能训练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儿童的发展实践还是最重要,我们在幼儿园的走廊开辟了华晟产品生产修理车间、专卖店和画廊等活动区,活动区中张贴着经商谚语画。开展活动时,在华晟“产品专卖店”门口,两名小朋友对每位来临的客人都会有礼貌地叫上“欢迎光临华晟专卖店”。小朋友们用废旧纸箱、罐头制作的各种锅子整齐有序地放着,等候“顾客”挑选购买。这些实践演练,能够很好地将本土的商帮文化继承和发扬,在儿童成长中融入“商”的血液,从小使儿童感觉社会的角色扮演,为今后走上社会作有益的奠基。有些农村幼儿园有的占园面积大,可以直接开农业辟种植实践区,如同小型的“滕头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四季轮回,春华秋实,体验一份辛苦一份果实的道理。
三、发挥本土文化道德教化功能
在当前一些本以为“有效性”的幼儿道德教育过程中,往往使用一些成就单调的教育方式。相比较而言,本土文化是一个区域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具有潜在的约束作用,用来对儿童道德教化具有“春夜喜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经商谚语:“礼貌相迎顾客暖,不理不睬买主寒”、“人无信誉难立,店无信誉难存 ”、“创出金字招牌,利润找上门来”等,就告诫人们做生意要诚信为本,尊顾客为上帝,蕴含为人为商的道理。童谣:“天封塔十八格,宁家五子(人家儿子)要做贼,啊啦(我/我们)五子勿(不)做贼 。”告诫做人要正。当地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如“坐要有坐相,立要有立相,吃要有吃相”,待老人长辈要尊重,吃饭时候时候帮长辈盛饭,兄弟姐妹之间要学会谦让,对客人要彬彬有礼。当地人在遇到婚丧盖房等大事的时候,往往是亲戚朋友和邻舍隔壁自觉的帮忙,把别人的事情看做是自己的义务。这些已经成为社会道德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
当然,影响儿童道德形成的摇篮是家庭,父母承担着社会道德文化的第一代理人,即为儿童的道德学习提供了模仿的榜样,又承担着终身教育和全方位培养的目标,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朱德总司令在回忆母亲时,深情的感谢母亲是他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习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良好的家庭道德规范和父母身体力行的榜样,对后背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邻里和社区也是儿童成长的主要区域,初步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有好群体等都在社区和邻里生活中获得,我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隔壁”。孟母就是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幼儿园和学校作为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站,对儿童道德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园承担教与养得双重任务,更要统率全局,搜集梳理本土文化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为规范,运用儿歌、绘画、小组活动、外出实践等形式,促进儿童良好道德的形成和巩固。
四、发挥本土文化艺术的陶冶功能
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形象,创造性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一定的
社会意识形态。它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我们反思目前幼儿艺术教育现状,仍然偏重艺术知识和技法的教授,忽视幼儿对艺术的感受。《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在艺术教育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在艺术创造中的个性化表现。本土文化艺术对儿童社會化发展的影响是潜在的,也是厚实的。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表现,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要体现教育既回归儿童生活,又走向儿童生活世界的理念,可见本土文化对儿童艺术情趣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思考将本土的山水风景、人文古迹、民情风俗等融入于儿童的艺术教育之中。我们鄞西一带河道纵横,它山堰、梁祝公园、鄞江石刻公园、古石桥等,还有大雷毛笋、洞桥八戒西瓜、黄古林草席、樟村贝母、梅园石头等著名土特产,组成本土文化绘画素材,让儿童一边感受生活、感受艺术、提高绘画技能的同时,热爱家乡、长大泽被桑梓的情感也幽然而生。我们可以将家乡的著名品牌商品成为艺术表演的道具。雅戈尔、杉杉是我们家乡著名的服装品牌,我们在六一期间举办本土文化艺术节,举办本土时装表演等。
编写本土文化故事,是对儿童文学情趣培养的好方法,单是鄞州地名故事就可以形成一个系列。走书是鄞西一带鄞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其中走书是最具地方特色的表演艺术,约诞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在民间,曾有佃工在农作中你唱我和,自我娱乐,后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当时伴奏只用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随便找个地方就可以拉开场子表演。上世纪70年代左右,鄞西一带有许多民间艺人,走巧于村落之间,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比较有名的有《张勇小霸王打擂台》等,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我们采取化繁为简的方法传授这门艺术,我们先放录像或请人表演的方式,让幼儿感受这门地方表演艺术,后采用截取精彩唱腔让幼儿传唱,如“日出东方一点红”四句唱腔,非常简单,待幼儿唱熟练以后,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配以其它唱词。我们还从能拉二胡、弹琵琶等幼儿挑选出来,加以结合表演。目的通过这些活动,希望能让孩子们初步领略家乡的艺术。
总之,任何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他必须方方面面发生联系,与周围的人和环境互相作用而获得存在和发展。鱼儿离不开水,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儿童阶段虽然还没有真正走上社会,但又时时通过本土文化的媒介,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要让今天的儿童,适应于明天的社会,自立于社会,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游刃有余,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能力的社会成员,我们就必须在今天开始作准备,打开窗户,让外面的风吹进来,不管是暖和的还是寒冷的,让它们经受磨练,最终找到社会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