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难点。由于课业负担重,很多学生即便是学习勤奋的学生也仅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在课余时间无暇阅读课外书籍,而语文阅读教学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自己进行阅读训练。而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学生即便自己进行了阅读训练,却因为方法不当,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笔者在此主要谈如何指导学生获得正确的阅读思路,以提高阅读能力。
一、触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就应该让学生主读,教师导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二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作引导,首先要提出一些预习自查题,让学生根据自查题有目的地进行通读,全面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产生的感受不同,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应该尽量让学生发散思维,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
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也就是重点读某些地方,如句子或段落。主要是抓住能够体现课文特点的重点词句和段落进行品读,通过感悟这些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同样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如《风筝》一文,课后习题的第一题问道: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按照以往的教学法,教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则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寻找答案。首先可以问学生“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主要写了北京与故乡放风筝时令的不同以及回忆故乡放风筝时的景象。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行文,如果仅仅从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思考似乎有些困难,但是由于之前已经进行过通读,对全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联系全文的主旨,风筝在本文中的意象,就可以得到答案:“我”看到风筝感到悲哀,是因为回忆起幼时对弟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二、体悟
对课文的通读和精读都还是局限于课文本身的阅读,而我们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还要通过阅读课文学会课文内容以外的东西。例如,可以问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会了什么?可以是学会了行文结构,学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甚至一个成语,一个句型等等。并且这种学习的收获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篇课文,而应该与以往学习的课文相联系比较,这样往往能够取得“1 1>2”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全部是关于人物描述的课文,但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又与前面的课文不同,《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音乐巨人贝多芬》都是描述单个人物,而《福》则是描述人物群,那么在前三篇课文描述单个人物时,采用的手法有哪些不同,而描述人物群时又与描述单个人物时有哪些不同,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总结学习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项目一一列出,并进行总结,相信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积淀
在阅读的同时,遇到的优美的词句,别出心裁的写作手法,都可以抄写下来,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也是对语文的积累。而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这些方法也是非常值得积累下来的,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架构,这就是对阅读训练过程中所学到知识的积淀。例如,学生可以将每次遇到的有关表现手法的内容总结归纳起来,如表现手法分为:对比,衬托(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象征手法(托物言志),讽刺手法,虚实相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8种表现手法总结出来之后,再在每个手法之后列举一个例子,不用将文章大段抄写下来,只要写一两句话提示内容,以便以后复习时可以回忆起来。这样总结归纳与实例结合,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记忆也深刻。在以后的练习或者考试中再遇到阅读题问有关内容,就可以采用排除法,逐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了。
文科学习与理科学习不同,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收获,因此造成一些学生更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理科习题,即刻获得收获的快感。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语文学习同样也能随时收获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长此以往,学生定能在阅读上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韦淑红)
一、触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就应该让学生主读,教师导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将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二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作引导,首先要提出一些预习自查题,让学生根据自查题有目的地进行通读,全面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和整体的把握。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产生的感受不同,不要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应该尽量让学生发散思维,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
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也就是重点读某些地方,如句子或段落。主要是抓住能够体现课文特点的重点词句和段落进行品读,通过感悟这些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同样也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如《风筝》一文,课后习题的第一题问道: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按照以往的教学法,教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则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寻找答案。首先可以问学生“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主要写了北京与故乡放风筝时令的不同以及回忆故乡放风筝时的景象。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行文,如果仅仅从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思考似乎有些困难,但是由于之前已经进行过通读,对全文有了大致的了解,联系全文的主旨,风筝在本文中的意象,就可以得到答案:“我”看到风筝感到悲哀,是因为回忆起幼时对弟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二、体悟
对课文的通读和精读都还是局限于课文本身的阅读,而我们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所要追求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还要通过阅读课文学会课文内容以外的东西。例如,可以问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会了什么?可以是学会了行文结构,学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甚至一个成语,一个句型等等。并且这种学习的收获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篇课文,而应该与以往学习的课文相联系比较,这样往往能够取得“1 1>2”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全部是关于人物描述的课文,但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又与前面的课文不同,《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音乐巨人贝多芬》都是描述单个人物,而《福》则是描述人物群,那么在前三篇课文描述单个人物时,采用的手法有哪些不同,而描述人物群时又与描述单个人物时有哪些不同,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总结学习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项目一一列出,并进行总结,相信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积淀
在阅读的同时,遇到的优美的词句,别出心裁的写作手法,都可以抄写下来,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也是对语文的积累。而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阅读方法,这些方法也是非常值得积累下来的,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架构,这就是对阅读训练过程中所学到知识的积淀。例如,学生可以将每次遇到的有关表现手法的内容总结归纳起来,如表现手法分为:对比,衬托(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象征手法(托物言志),讽刺手法,虚实相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8种表现手法总结出来之后,再在每个手法之后列举一个例子,不用将文章大段抄写下来,只要写一两句话提示内容,以便以后复习时可以回忆起来。这样总结归纳与实例结合,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记忆也深刻。在以后的练习或者考试中再遇到阅读题问有关内容,就可以采用排除法,逐一对照,找到正确答案了。
文科学习与理科学习不同,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收获,因此造成一些学生更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理科习题,即刻获得收获的快感。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语文学习同样也能随时收获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长此以往,学生定能在阅读上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