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望兰新株系耐寒性鉴定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选育的鹤望兰新株系与普通栽培株系相比,在福州极端低温下(-2℃)表现为耐寒性。为进一步验证,通过不同梯度的人工低温处理(0、-2、-3、-4、-5、-6℃),测定2株系叶片相对电导率并配合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2个株系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均呈"S"型变化,在试验低温范围内,与温度间极显著负相关,且新株系低温半致死温度为-4.8℃,栽培株系低温半致死温度为-3.6℃,新株系的半致死温度高于栽培株,进一步证实新株系具有耐寒性。
其他文献
采用MISA对15 824条长度大于1kb的辣木Unigene进行SSR位点分布频率和基本特征的分析,共检测到8 272个SSR位点,分布于6 003条Unigene,SSR位点出现频率为52.28%,共包含114种重
为明确引起蛋鸭产蛋下降的病毒病,自2011年来以建立的(RT-)PCR方法对我国部分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表现产蛋下降蛋鸭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和鸭
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相关测定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18个样品,东北铁岭3个样品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总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6.5%-24.5%、
探究春化时间对豌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为人工春化豌豆选择最佳处理时间提供理论基础。选取4种基因型豌豆品种,在豌豆长出幼芽后在4℃低温下采用0、6、12、18d的春化时间处
采用室内恒湿培养试验探讨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温度对土壤可溶性氮及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O_3~--N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培养48~58d达到最大值;NH+4-N含量呈降低趋势,培养73d后趋于稳定;SON和TSN含量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波浪形变化趋势,在48d时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土壤NO_3~--N含量随培养温度升高显著增加,并与之达到极显著正
采用原生质体法复壮4个供试菌株,并研究其菌落形态、子实体性状等农艺性状,同时进行 ITS 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属于毛木耳,且性状互补,各有优势,AP2010为白色变异菌株,AP201
应用抗鹅细小病毒(GPV)单克隆抗体(Mab E16)为一抗,建立检测鸭短嘴矮小综合征病毒(SBDSGP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IFA),并对人工感染SBDS-GPV的发病鸭和临床送检鸭短嘴矮小综
为了解目前福建省山羊寄生蠕虫感染种类以及不同日龄段山羊寄生蠕虫感染状况,通过剖检福建省内各地送检山羊病例221只,按照蠕虫学完全解剖法进行各种蠕虫的形态学种类鉴定以
基于花生机械化收获地面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行距(A)、种植方式(B)、肥料用量(C)和追肥方式(D)等因素对产量的效应;同时采用联合收获机对不同种植方式的花生进
为丰富福建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为彩色马铃薯选育提供参考,对引进的18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8份彩色马铃薯种质长势好,适应性强,块茎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