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前十位的世界海运大国(地区)

来源 :航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won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04年上半年,全世界现有吨位在1000载重吨以上的钢质商用(货运)船舶35705艘,总吨位83447.1万载重砘。正在订造3132艘,合17961.3万载重吨,均在2-3年内竣工,投入营运。商船可分为五大类:干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及滚装船。
  以一个国家(地区)的货运船队规模(船舶艘数、总计吨位)排位,前十位列于表1。必须说明的是,如果将香港、台湾一并统计,就艘数而言,中国无疑是世界海运第一大国;就总计吨位来说,仅次于希腊、日本,位居第三。但按照国际惯例,是将香港、台湾作为一个地区单列的,所以中国(大陆)只能排位第五。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海运十大国(地区)中,中国占了三席。
  


  世界海运业与世界经济密切相关,前者支持、推动后者发展,后者决定前者的兴衰。1997-1999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全世界每年的海运量仅57亿吨左右。2000年后,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海运业渐见起色。2004年,全世界的海运量达65亿吨。
  同样地,一个国家(地区)的海运业系其经济支柱之一,但该国(地区)的经济又制约或促进其海运业。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外贸进出口量每年大幅增长,其海运业也兴旺发达,2004年的海运量已超过10亿吨,上海港的海运量达3.8亿吨。
  从表2可以看出,海运大国(地区)多为经济发达或正高速发展的国家(地区)。但也有例外,希腊面积13.1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000多万,经济欠发达,属欧盟中的穷国,其为何是世界海运第一大国?其实许多船并不属于希腊,只不过真正的船东去该国作船舶登记(注册人籍);于是船籍国为希腊的船就多了。为什么人籍希腊?因为在该国注册登记的费用低廉。希腊船队现有的和将有的规模及构成见表2。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多,资源贫乏,依赖进口,产品又得推向海外,造就了发达的海运业和造船业。油轮、散货船的总艘数、总吨位在该国船队中占的比率相当大,因为需用油轮运进原油,需用散货船运进铁矿石、煤炭、橡胶等。表3为日本船队现有的和将有的规模及构成。
  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其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又采用新型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船运输。在全世界,德国拥有的集装箱船最多(903艘,合2544.8万载重吨),就艘数和吨位,分别占全世界的29%和27%以上。德国现有船队也以集装箱船为主,集装箱船的总吨位占该国整个船队的50%以上。不仅如此,德国还在大造集装箱船,正订造数量占世界第一位,就订造艘数和总吨位分别占全世界份额的24%和16%以上。表4为德国船队现有的和将有的规模及构成。
  


  中国,即使不计人台湾省和香港特区,如果是以海上货运量来排位,则当属世界海运第一大国。2003年,中国(大陆)的外贸货物吞吐量为9亿吨,其中,上海港就占三分之一,达3亿吨;2004年中国的外贸货物吞吐量超过10亿吨,其中上海港达3.8亿吨。上海港是世界第二大港。中国的亿吨大港已有8个,除上海港外,还有深圳、广州、宁波、天津、大连等港口。中国(大陆)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首位。上海港和深圳港从2003年起就双双突破1000万标准箱,在世界排位分别为第三、第四。到2010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超过2000万标准箱,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运输港。表5为中国(大陆)船队现有的和将有的规模及构成。从表中可看出,中国(大陆)现有船队以散货船为主,其载运货能力占整个船队的一半以上,干货船和油船各占六分之一。中国现正加强海上集装箱运输,所以正订造的集装箱船占正订造船舶总份额的比率很大。
其他文献
蜗牛是行动缓慢的代名词,但科学家发现一种水生的毒蜗牛——芋螺,在捕食鱼类时动作极快,从发现猎物到“投射”出充满毒液的牙齿,嵌入猎物体内使其麻痹,一切都在“电光石火”之间完成。  美国科学家利用高速照相机,对一种嘴部透明的小芋螺进行观察,这种芋螺长着1.5毫米长的利齿。当嘴尖的胡须感知到鱼的存在时,芋螺只需250毫秒就可将牙齿迅速投射出来,深深刺入猎物身体。牙齿与嘴里的基座之间通过一根细线相连,整个
美海军计划研制一种无入水面舰艇(USV),用来搜索潜伏的敌方潜艇和在近岸地区部署的水雷。  计划中的这种舰艇长约11米,属于硬质充气艇(RHIB)。它将以美海军计划研制的近岸战斗舰(LCS)为母舰,可执行反潜战、反水雷战,以及反水面战任务。  在反潜战方面,这种无人水面舰艇将利用诸如拖曳式阵列声纳系统之类的传感器系统,用来搜索、探测敌方潜艇,并将传感器数据中继给母舰——近岸战斗舰,从而对敌方潜艇实
高校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的开展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当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和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缺少有较大关系,《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