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休闲教育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大学休闲教育严重缺失,需引起高度重视。应通过制定休闲教育计划、建立休闲教育教师队伍、开设休闲教育课程等相关措施大力推进大学休闲教育。
关键词:闲暇时间;大学生;休闲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89-02
一、休闲教育的含义
系统的休闲教育在美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休闲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自新的工作制实施起,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于光远先生就意识到关乎每个人的休闲问题的重要性,并较早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于光远、马惠娣等诸多学者的推动下,我国的休闲研究逐渐开展起来,作为休闲研究内容之一的休闲教育也开始进入教育界的视域。
中外学者对于休闲教育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就国内研究情况而言,对休闲教育进行研究往往是从时间角度出发的,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其命名为“闲暇教育”,即在闲暇时间之内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此种界说未免失之偏颇,似乎休闲教育仅仅限定于闲暇时间内,此外,则无所谓休闲教育。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指出,休闲教育是提高个人生活品质、提升个人休闲价值、态度与目的的一种整体性活动和过程,是培养人的休闲活动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的一种基础教育,是现代国家服务公众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育化人”的一种基本手段[1]。美国休闲研究学者布赖特比尔强调,休闲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应该尽量让人们较早地参与到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各类休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帮助他们培养休闲技巧,提高休闲鉴赏力,以促进人们对于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的充分利用[2]。
本文认为,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教育,可以界定为这样一种教育过程或活动:通过动态而持续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充足的休闲信息和选择多样化休闲活动的机会,能够评估自我休闲需求、训练休闲技能、增进休闲认知、改变休闲态度、累积休闲能力,最后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目标[3]。
二、大学休闲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大学生一年的在校时间大约有280天左右,而其中的双休日加上法定节假日达90天之多。此外,每学年的正常教学活动安排往往随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以本科生为例,文科类专业学生总课时的60%都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每天的授课时间约为4小时左右;理科类专业学生总课时的68%也都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每天的授课时间约为5小时左右。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在第三、四学年的课程安排都很少,有的几乎一个学年内也没有安排什么课程[4]。大量的闲暇时间使休闲活动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休闲认知不够,对闲暇时间缺乏合理安排,所以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不强,休闲活动基本处于盲目或放任自流状态。对大学生而言,休闲活动一般有两个倾向:一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看电影、看电视、逛街、上网、玩游戏、打扑克等相对消极的休闲活动,而听讲座、看展览等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很少涉足;二是在商业化社会所推崇的娱乐和享受的价值观渲染下,不少大学生对经过商业炒作、包装出来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与时尚、歌星与影星极度崇拜。可见,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二)大学休闲教育严重缺失
大学生自制力较弱、社会风气影响等是造成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较差的重要因素,而休闲教育的严重缺失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各大学主要围绕就业这一功利性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休闲教育则很少开展甚至毫不涉及。
1.休闲教育观念淡薄。在大学扩招、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加的现实条件下,各大学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开拓学生就业渠道上,特别是对后者,几乎倾力而为,对休闲教育则漠不关心,也没有更多精力关注这一问题,甚至把休闲教育看作一种额外负担,对大学生的休闲活动总体上持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致使很多学生把大量的闲暇时间浪费在各种娱乐场所。
2.休闲教育组织涣散。发达国家的大学大体上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各类休闲教育组织或机构。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我国的大学基本上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教育机构和组织,学生的休闲活动一般由各级团委及下属的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如各种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书画展览、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但大多都是零碎的或临时性的,缺乏组织性和持久性,教育效果不明显。
3.休闲教育内容空洞。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教育机构,从而缺乏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方向性指引,致使大学生休闲活动缺乏计划性,难以实现休闲教育目标。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大学生休闲活动形式有所体现,但休闲活动更偏重于娱乐性,教育特色体现不足,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调,往往是丰富多彩有余,引导激励不足,致使休闲教育与休闲活动严重脱节。
三、大学休闲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因其闲暇时间充足而成为拥有闲暇时间最多的群体之一。怎样充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积极向上的休闲活动,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而卓有成效的休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素质教育在大学的实施推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休闲价值观的树立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正是其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所形成的休闲价值观将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具体来说,休闲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怎样安排使用闲暇时间,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生活品质之间的关系等。通过休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进而在此指引下,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类休闲活动,不断提升休闲生活品质。 (二)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知识建构
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发生于课堂内外。英国教育学家麦克·扬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两种知识形态,即书本知识和日常社会知识,而后者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在闲暇活动中,我们产生了对日后生活的判断标准”[5]。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学生不但把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结合实践,由此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性,而且获得海量的观点新颖、意识形态多元的新知识,这是一般书本知识所不能比拟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素养逐渐成熟期,已具备较强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因此大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提倡自我建构,尤其应注重课堂外休闲活动中的知识获取。
(三)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重视书本知识学习,轻视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的痼疾之一。姑且不论广大中小学生身陷应试教育的藩篱而不能兼顾能力发展,即便是已大体脱离应试教育藩篱的大学生,其能力水平也不能令人满意。各类机构的相关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作为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发展与其参加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休闲活动密切相关。正确指导大学生开展休闲活动正是大学休闲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休闲教育可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无形影响。通过休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各类休闲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其社交能力、创造能力、选择能力等,为将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融入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四)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休闲研究资深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6]休闲活动在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压力方面,具有减压阀的作用。通过休闲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培养良好的休闲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从而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愉悦身心,快乐成长。
(五)有助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在真正的实施层面迄今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就大学而言,当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在以就业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目标导向下,既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也忽视学生知、情、意、行各层面的平衡发展。人的各项素质主要形成于闲暇时间,其全面发展也主要实现于闲暇时间。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素质缺陷,例如高分低能、人格不健全、交际能力较差等,都和休闲教育缺失有密切关系。休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全面素养的基础,因而成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四、大学休闲教育的推进
休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休闲教育普遍缺失的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休闲教育在大学的深入开展。
(一)制定系统休闲教育计划
应当明确休闲教育乃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大学专业教育是在严格的教学计划指导下进行的,同样,大学休闲教育也需制定相应的系统完备的教育计划,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大学休闲教育计划应立足于大学育人方向、大学生人格完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据此确定计划的基本架构。休闲教育计划应在明确休闲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其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效果评价机制。
(二)建立休闲教育教师队伍
休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而是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因此需要专门的教师从事该工作才能达到休闲教育的目的,然而目前各大学能专门开展休闲教育活动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因而建立一支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梯次结构合理的休闲教育教师队伍就成为大学休闲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
(三)开设休闲教育课程
这是实施休闲教育的中心内容。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状况与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真正可行的休闲教育课程。休闲教育课程应满足三个要求:一是目标明确,即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并培养提升其休闲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即力求涉及大学生休闲活动的诸多领域,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内容,使之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征;三是体现自主性和实践性,因为休闲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要在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中实现,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必须注重教育活动自主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四)发挥学生社团导向作用
大学学生社团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等特点,因而也是大学开展休闲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其在休闲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为此,学生社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社团活动须健康向上,并保证社团活动能够连续开展,避免形式主义;第二,社团活动策划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重点培养一批能力突出、有一技之长的成员,做到广泛普及与重点选拔的有机结合;第三,社团活动要创意突出、特色鲜明,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五)完善休闲活动空间
休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休闲活动空间既包括表现为各种设施的硬环境,也包括体现为人文精神的软环境。大学的图书馆、运动场、网络机房、展览馆等能满足大学生学习、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是休闲活动空间中的硬环境。正确的价值取向、高雅的艺术氛围、浓厚的学术气氛则是休闲活动空间中的软环境。完备的休闲活动空间能对活动于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休闲教育目标达到一致。因此,完善休闲活动空间也是促进休闲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邓文才.对休闲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2]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郝赪.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4]展海燕,蔡晓辉.对我国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19).
[5]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2005,(2).
[6]夏焕堂.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缺失与路径选择[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6).
关键词:闲暇时间;大学生;休闲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89-02
一、休闲教育的含义
系统的休闲教育在美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休闲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自新的工作制实施起,当代著名学者、思想家于光远先生就意识到关乎每个人的休闲问题的重要性,并较早地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于光远、马惠娣等诸多学者的推动下,我国的休闲研究逐渐开展起来,作为休闲研究内容之一的休闲教育也开始进入教育界的视域。
中外学者对于休闲教育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就国内研究情况而言,对休闲教育进行研究往往是从时间角度出发的,因而许多学者都将其命名为“闲暇教育”,即在闲暇时间之内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此种界说未免失之偏颇,似乎休闲教育仅仅限定于闲暇时间内,此外,则无所谓休闲教育。美国休闲教育家曼蒂指出,休闲教育是提高个人生活品质、提升个人休闲价值、态度与目的的一种整体性活动和过程,是培养人的休闲活动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的一种基础教育,是现代国家服务公众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育化人”的一种基本手段[1]。美国休闲研究学者布赖特比尔强调,休闲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应该尽量让人们较早地参与到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各类休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帮助他们培养休闲技巧,提高休闲鉴赏力,以促进人们对于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的充分利用[2]。
本文认为,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休闲教育,可以界定为这样一种教育过程或活动:通过动态而持续的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充足的休闲信息和选择多样化休闲活动的机会,能够评估自我休闲需求、训练休闲技能、增进休闲认知、改变休闲态度、累积休闲能力,最后达到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目标[3]。
二、大学休闲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当代大学生一年的在校时间大约有280天左右,而其中的双休日加上法定节假日达90天之多。此外,每学年的正常教学活动安排往往随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以本科生为例,文科类专业学生总课时的60%都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每天的授课时间约为4小时左右;理科类专业学生总课时的68%也都安排在第一、二学年,每天的授课时间约为5小时左右。绝大多数的本科生在第三、四学年的课程安排都很少,有的几乎一个学年内也没有安排什么课程[4]。大量的闲暇时间使休闲活动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大学生对休闲认知不够,对闲暇时间缺乏合理安排,所以休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不强,休闲活动基本处于盲目或放任自流状态。对大学生而言,休闲活动一般有两个倾向:一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看电影、看电视、逛街、上网、玩游戏、打扑克等相对消极的休闲活动,而听讲座、看展览等高层次的休闲活动很少涉足;二是在商业化社会所推崇的娱乐和享受的价值观渲染下,不少大学生对经过商业炒作、包装出来的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行与时尚、歌星与影星极度崇拜。可见,当代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
(二)大学休闲教育严重缺失
大学生自制力较弱、社会风气影响等是造成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较差的重要因素,而休闲教育的严重缺失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各大学主要围绕就业这一功利性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休闲教育则很少开展甚至毫不涉及。
1.休闲教育观念淡薄。在大学扩招、学生就业压力日渐增加的现实条件下,各大学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开拓学生就业渠道上,特别是对后者,几乎倾力而为,对休闲教育则漠不关心,也没有更多精力关注这一问题,甚至把休闲教育看作一种额外负担,对大学生的休闲活动总体上持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致使很多学生把大量的闲暇时间浪费在各种娱乐场所。
2.休闲教育组织涣散。发达国家的大学大体上都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各类休闲教育组织或机构。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我国的大学基本上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教育机构和组织,学生的休闲活动一般由各级团委及下属的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如各种体育活动、文艺活动、书画展览、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但大多都是零碎的或临时性的,缺乏组织性和持久性,教育效果不明显。
3.休闲教育内容空洞。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教育机构,从而缺乏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方向性指引,致使大学生休闲活动缺乏计划性,难以实现休闲教育目标。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大学生休闲活动形式有所体现,但休闲活动更偏重于娱乐性,教育特色体现不足,教育内容空洞、形式单调,往往是丰富多彩有余,引导激励不足,致使休闲教育与休闲活动严重脱节。
三、大学休闲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因其闲暇时间充足而成为拥有闲暇时间最多的群体之一。怎样充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开展积极向上的休闲活动,关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因而卓有成效的休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素质教育在大学的实施推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休闲价值观的树立
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正是其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所形成的休闲价值观将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具体来说,休闲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怎样安排使用闲暇时间,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人格完善之间的关系,怎样认知休闲活动与生活品质之间的关系等。通过休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进而在此指引下,开展健康有益的各类休闲活动,不断提升休闲生活品质。 (二)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知识建构
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发生于课堂内外。英国教育学家麦克·扬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两种知识形态,即书本知识和日常社会知识,而后者对于学生的未来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在闲暇活动中,我们产生了对日后生活的判断标准”[5]。通过参加各类活动,学生不但把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结合实践,由此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性,而且获得海量的观点新颖、意识形态多元的新知识,这是一般书本知识所不能比拟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素养逐渐成熟期,已具备较强的判断与选择能力。因此大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应提倡自我建构,尤其应注重课堂外休闲活动中的知识获取。
(三)有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重视书本知识学习,轻视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界长期存在的痼疾之一。姑且不论广大中小学生身陷应试教育的藩篱而不能兼顾能力发展,即便是已大体脱离应试教育藩篱的大学生,其能力水平也不能令人满意。各类机构的相关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职业技能、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不足等问题。作为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的大学生,理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发展与其参加的各种活动特别是休闲活动密切相关。正确指导大学生开展休闲活动正是大学休闲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休闲教育可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无形影响。通过休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通过各类休闲活动的有效开展,培养其社交能力、创造能力、选择能力等,为将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融入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四)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美国休闲研究资深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6]休闲活动在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压力方面,具有减压阀的作用。通过休闲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培养良好的休闲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从而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愉悦身心,快乐成长。
(五)有助于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在真正的实施层面迄今也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就大学而言,当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教育在以就业为中心的功利主义目标导向下,既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也忽视学生知、情、意、行各层面的平衡发展。人的各项素质主要形成于闲暇时间,其全面发展也主要实现于闲暇时间。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各种素质缺陷,例如高分低能、人格不健全、交际能力较差等,都和休闲教育缺失有密切关系。休闲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全面素养的基础,因而成为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选择。
四、大学休闲教育的推进
休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对休闲教育普遍缺失的现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休闲教育在大学的深入开展。
(一)制定系统休闲教育计划
应当明确休闲教育乃是大学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大学专业教育是在严格的教学计划指导下进行的,同样,大学休闲教育也需制定相应的系统完备的教育计划,根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大学休闲教育计划应立足于大学育人方向、大学生人格完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大学生的发展方向,据此确定计划的基本架构。休闲教育计划应在明确休闲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其具体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效果评价机制。
(二)建立休闲教育教师队伍
休闲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专业教育,而是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因此需要专门的教师从事该工作才能达到休闲教育的目的,然而目前各大学能专门开展休闲教育活动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因而建立一支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梯次结构合理的休闲教育教师队伍就成为大学休闲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
(三)开设休闲教育课程
这是实施休闲教育的中心内容。应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状况与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真正可行的休闲教育课程。休闲教育课程应满足三个要求:一是目标明确,即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并培养提升其休闲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即力求涉及大学生休闲活动的诸多领域,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课程内容,使之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征;三是体现自主性和实践性,因为休闲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要在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中实现,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的,所以必须注重教育活动自主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四)发挥学生社团导向作用
大学学生社团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等特点,因而也是大学开展休闲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其在休闲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为此,学生社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社团活动须健康向上,并保证社团活动能够连续开展,避免形式主义;第二,社团活动策划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并重点培养一批能力突出、有一技之长的成员,做到广泛普及与重点选拔的有机结合;第三,社团活动要创意突出、特色鲜明,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五)完善休闲活动空间
休闲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的。休闲活动空间既包括表现为各种设施的硬环境,也包括体现为人文精神的软环境。大学的图书馆、运动场、网络机房、展览馆等能满足大学生学习、体育、娱乐活动的场所,是休闲活动空间中的硬环境。正确的价值取向、高雅的艺术氛围、浓厚的学术气氛则是休闲活动空间中的软环境。完备的休闲活动空间能对活动于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休闲教育目标达到一致。因此,完善休闲活动空间也是促进休闲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邓文才.对休闲教育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2]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郝赪.城市公共休闲服务标准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4]展海燕,蔡晓辉.对我国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7,(19).
[5]赵虹元.高校实施闲暇教育的价值与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2005,(2).
[6]夏焕堂.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缺失与路径选择[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