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生逆反心理 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65-01
逆反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学生一旦出现逆反心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犹如缺乏浇灌的娇嫩花朵,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和真诚呵护。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且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笔者班上有个名叫斐勇(化名)的学生,该生学习成绩较差,经常迟到,有时还穿着拖鞋进教室,喜欢顶撞老师。笔者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观察后,决定找斐勇谈话。可是,斐勇一进办公室就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笔者对他说:“斐勇,请坐,咱们来聊聊天吧。”他一脸迷惑地坐了下来。“老师刚接手你们班,对你还不太了解。你能告诉老师,你身上有什么优点吗?”“我身上没有优点。”斐勇回答。“怎么会呢?我觉得你身上的优点挺多的。比如,轮到个子矮的同学值日时,你主动帮他们打扫天花板;给花草树木浇水,你提的水比两个同学提的水都多。”笔者将他的优点一一罗列出来。斐勇听了之后感动地说:“老师,我以为你也很讨厌我,没想到你这么了解我。”原来,斐勇因为成绩不好,经常遭到父母的教训与呵斥,缺乏关爱的他失去了信心,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常常借故“犯错”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笔者指出了他的错误行为,鼓励他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用行动来改变父母的偏见。在笔者的鼓励下,斐勇决心好好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引导学生重拾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二、用微笑和鼓励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将微笑带进课堂,增加亲和力,令学生更乐于与教师交往,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有一次上课,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坐在前排的罗祥铭(化名)不但没有参加小组讨论,而且还一个人捣鼓着削笔器。笔者多次提醒、暗示他,可他就是无动于衷。根据笔者对他的了解,既爱表现又心高气傲的罗祥铭这次是有意要和老师作对了。此时,笔者调整了学习小组的构建方式,站在他身边微笑着对全班学生说:“在本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的发言人由在小组内想法最多、讨论最热烈的同学来担任。”此时,罗祥铭眼睛一亮,抬头看见笔者正对着他微笑,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收好削笔器,转身投入了小组交流活动中。当然,最后罗祥铭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小组代表并进行发言。微笑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最好的语言,一个真诚的微笑胜过正面的“交锋”,既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用宽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坦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直抒胸臆,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宽容他们错误的言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上有个学生喜欢捣乱,不是把这个同学的学习用品藏起来,就是抓来一只虫子藏在女同学的桌子里,甚至胡乱修改同学上交的作业。有一次他拿一把刺头芒放在一个女同学的头发上,导致女同学的头发全部打结纠成了一团,无论如何都解不开。笔者当时将该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没想到他居然不服气,还大声地说:“你凭什么指责我?”笔者当时很震惊也很尴尬,没有想到他做错了事还这么理直气壮,此时全班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笔者心里在想: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才好?是对他训斥一顿还是置之不理呢?然而理智告诉笔者,此时既不能轻易发火又必须巧妙处理,否则,不仅会令事情变得更糟糕,还会影响到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沉默片刻之后,笔者微笑着说:“看来你还另有隐情呢, 既然这样,那就请到老师的办公室详谈吧。”到了办公室,他一直撅着嘴,什么都不肯说。在笔者的耐心引导下,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喜欢捉弄同学,是因为同学们孤立他,有时还对他使坏,他这样做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笔者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他,令他很生气。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笔者跟他道歉,然后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并对他说:“虽然同学们的行为不对,但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报复也应该受到批评。”该生的心结打开后,他的不良行为也有所收敛。可见,身为教师,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通过倾听来架设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会遇到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此时要运用教育智慧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向好的方向发展。
(责编 欧孔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A-
0065-01
逆反心理是指行为主体按照特定的标准或社会规范对人们进行引导和控制时,行为客体产生的反向心理活动。学生一旦出现逆反心理,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犹如缺乏浇灌的娇嫩花朵,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和真诚呵护。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并且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笔者班上有个名叫斐勇(化名)的学生,该生学习成绩较差,经常迟到,有时还穿着拖鞋进教室,喜欢顶撞老师。笔者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观察后,决定找斐勇谈话。可是,斐勇一进办公室就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笔者对他说:“斐勇,请坐,咱们来聊聊天吧。”他一脸迷惑地坐了下来。“老师刚接手你们班,对你还不太了解。你能告诉老师,你身上有什么优点吗?”“我身上没有优点。”斐勇回答。“怎么会呢?我觉得你身上的优点挺多的。比如,轮到个子矮的同学值日时,你主动帮他们打扫天花板;给花草树木浇水,你提的水比两个同学提的水都多。”笔者将他的优点一一罗列出来。斐勇听了之后感动地说:“老师,我以为你也很讨厌我,没想到你这么了解我。”原来,斐勇因为成绩不好,经常遭到父母的教训与呵斥,缺乏关爱的他失去了信心,所以产生了逆反心理,常常借故“犯错”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笔者指出了他的错误行为,鼓励他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用行动来改变父母的偏见。在笔者的鼓励下,斐勇决心好好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引导学生重拾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二、用微笑和鼓励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将微笑带进课堂,增加亲和力,令学生更乐于与教师交往,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有一次上课,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坐在前排的罗祥铭(化名)不但没有参加小组讨论,而且还一个人捣鼓着削笔器。笔者多次提醒、暗示他,可他就是无动于衷。根据笔者对他的了解,既爱表现又心高气傲的罗祥铭这次是有意要和老师作对了。此时,笔者调整了学习小组的构建方式,站在他身边微笑着对全班学生说:“在本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小组的发言人由在小组内想法最多、讨论最热烈的同学来担任。”此时,罗祥铭眼睛一亮,抬头看见笔者正对着他微笑,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收好削笔器,转身投入了小组交流活动中。当然,最后罗祥铭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小组代表并进行发言。微笑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最好的语言,一个真诚的微笑胜过正面的“交锋”,既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用宽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坦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直抒胸臆,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宽容他们错误的言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上有个学生喜欢捣乱,不是把这个同学的学习用品藏起来,就是抓来一只虫子藏在女同学的桌子里,甚至胡乱修改同学上交的作业。有一次他拿一把刺头芒放在一个女同学的头发上,导致女同学的头发全部打结纠成了一团,无论如何都解不开。笔者当时将该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没想到他居然不服气,还大声地说:“你凭什么指责我?”笔者当时很震惊也很尴尬,没有想到他做错了事还这么理直气壮,此时全班学生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笔者心里在想: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才好?是对他训斥一顿还是置之不理呢?然而理智告诉笔者,此时既不能轻易发火又必须巧妙处理,否则,不仅会令事情变得更糟糕,还会影响到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沉默片刻之后,笔者微笑着说:“看来你还另有隐情呢, 既然这样,那就请到老师的办公室详谈吧。”到了办公室,他一直撅着嘴,什么都不肯说。在笔者的耐心引导下,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之所以喜欢捉弄同学,是因为同学们孤立他,有时还对他使坏,他这样做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笔者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他,令他很生气。在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笔者跟他道歉,然后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并对他说:“虽然同学们的行为不对,但是运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报复也应该受到批评。”该生的心结打开后,他的不良行为也有所收敛。可见,身为教师,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通过倾听来架设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会遇到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此时要运用教育智慧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并向好的方向发展。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