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将这一教学环节与师生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它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当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有限,时间不多,形式不一。如果不能够保证每一课时的教学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就会成为影响学生的不良教学。因而,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
關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合多个科目于一身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大大拓宽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位科任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我们谈谈作为数学教师对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能力是小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去动手操作和研究,探寻知识的源头及本质,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得体验,获取必须的知识。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110-111)《绘制平面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同学们通过实践能够明确一张平面图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能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能够从实践中了解绘平面图的基本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交流等优良品质。教学设计如下:
1.小组合作,让学生4~6人一组,合理分工,实地考察,其中2~3人测量,1~2人记录,有人检查并确认实际测量需要与每个人合作其他,测量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2.指导学生在教科书第111页上绘制所选区域的平面图。在组中,选择比例,讨论其合理性,并计算地图上的距离。根据地图上计算出的距离数据,让学员根据组中所选择的平面形状,位置关系,绘制在课本第111页上,并进行交流,评估和更正。
3.展示交流经验。要求小组展示所绘制的平面图,并说出地点或建筑物,以及绘图过程,并介绍选定的比例尺,为什么选择这个比例尺。让学生从方向,位置和规模选择等方面进行互动评论。在自己的意见中,在合理的修正的基础上并对此进行体会。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场所,更是个发展学生数学观、学习观的地方,在知识框架和能力框架的交融处,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也是本部分教学应当侧重的地方。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得出初步结论,再通过合作交流,审视自己的出发点,分辨自己的探究成果,反思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价值,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P110-111)《互联网的普及》这探究活动的开展时,我们完完全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调查,从实际出发得出结论,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关于调查方案的设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同学们可以从小组成员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再扩大到班级,全校或者是自己生活动的小区,最后进行数据统计。
(一)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的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出最佳统计表。
(二)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学生上网人数统计?
最后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三、注重学生实践的趣味性
兴趣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实践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强烈欲望,让他们心情愉快、自由轻松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去。在完成《运动与身体》(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4-55)这一教学任务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测脉搏的实验活动,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54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各小组完成实验后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各小组按自己的速度开始做实验,组长做记录。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既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又增强课堂的气氛,还大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给予式”的强记学习方式,推动知识获得的多样性的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能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以自主思考能力为发展方向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帮助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以发挥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带给学生的是一次能力的飞跃,也是终身学习的兴趣的有效养成,我们要做个有心人,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活动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黄华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育,2015(9):20.
[2]刘红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34.
[3]秦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127.
[4]彭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1):45.
關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合多个科目于一身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大大拓宽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位科任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我们谈谈作为数学教师对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能力是小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去动手操作和研究,探寻知识的源头及本质,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得体验,获取必须的知识。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110-111)《绘制平面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同学们通过实践能够明确一张平面图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能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能够从实践中了解绘平面图的基本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交流等优良品质。教学设计如下:
1.小组合作,让学生4~6人一组,合理分工,实地考察,其中2~3人测量,1~2人记录,有人检查并确认实际测量需要与每个人合作其他,测量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2.指导学生在教科书第111页上绘制所选区域的平面图。在组中,选择比例,讨论其合理性,并计算地图上的距离。根据地图上计算出的距离数据,让学员根据组中所选择的平面形状,位置关系,绘制在课本第111页上,并进行交流,评估和更正。
3.展示交流经验。要求小组展示所绘制的平面图,并说出地点或建筑物,以及绘图过程,并介绍选定的比例尺,为什么选择这个比例尺。让学生从方向,位置和规模选择等方面进行互动评论。在自己的意见中,在合理的修正的基础上并对此进行体会。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场所,更是个发展学生数学观、学习观的地方,在知识框架和能力框架的交融处,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也是本部分教学应当侧重的地方。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得出初步结论,再通过合作交流,审视自己的出发点,分辨自己的探究成果,反思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价值,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P110-111)《互联网的普及》这探究活动的开展时,我们完完全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调查,从实际出发得出结论,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关于调查方案的设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同学们可以从小组成员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再扩大到班级,全校或者是自己生活动的小区,最后进行数据统计。
(一)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的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出最佳统计表。
(二)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学生上网人数统计?
最后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三、注重学生实践的趣味性
兴趣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实践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强烈欲望,让他们心情愉快、自由轻松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去。在完成《运动与身体》(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4-55)这一教学任务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测脉搏的实验活动,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54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各小组完成实验后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各小组按自己的速度开始做实验,组长做记录。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既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又增强课堂的气氛,还大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给予式”的强记学习方式,推动知识获得的多样性的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能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以自主思考能力为发展方向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帮助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以发挥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带给学生的是一次能力的飞跃,也是终身学习的兴趣的有效养成,我们要做个有心人,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活动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黄华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育,2015(9):20.
[2]刘红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34.
[3]秦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127.
[4]彭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