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体现了幼儿整体的精神面貌,晨间户外活动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项目,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但是由于晨间户外活动对于场地有着严格的要求,让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产生了难题,正因为如此,更要求幼儿遵守规则,让幼儿在有序的活动环境下进行晨间锻炼。积极地探索幼儿的规则意识,依靠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活动,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自主、快乐有序的户外活动状态,以此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规则意识
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里尤其要重视对幼儿规矩的教导,即规则意识的培养。缺乏规则意识的幼儿,他的行为行动往往是随心所欲或无所适从的,只有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让幼儿在有序的世界里自由快乐、健康成长,因此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户外活动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幼儿自主设计规则
1.活动规则的商讨制定
(1)生生商讨
规则意识具有形象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而晨间户外锻炼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隐性感知规则。幼儿的户外锻炼中,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重在幼儿自身的意識,这就要求教师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幼儿自主地开展活动。那么,这些规则又该如何制定呢?具体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呈现呢?
我们主张户外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规则由幼儿制定,幼儿相互之间讨论商量,得出结果,认为哪些是要改进的,哪些可以不用。这样得出的规则是幼儿自己喜爱并愿意遵守的。
(2)师生商讨
这种商讨形式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完成,其教师主要引导、启发幼儿展开讨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2.活动规则的呈现形式
(1)图示图标
图示图标主要用来指示幼儿活动的方法、活动情节发展的提示、活动注意事项等。我们利用各种颜色鲜艳、具体形象的图示标志在幼儿活动时对幼儿进行隐性的指导,以减少教师繁琐的讲解和提醒,并减少幼儿之间来自环境的矛盾冲突。例如:我们在滑梯处挂上一个正反面都有的红色“停止开放”图示,提醒幼儿下雨过后有积水,避开滑行;在攀岩处从下往上爬的地方贴上一个由下至上的图标,以提醒幼儿防止倒爬,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角色图标
角色标志是用来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更好地进行角色的分工和互动,促进活动的发展。例如:在户外活动蚂蚁运粮比赛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明确自己的队列,分别给两组幼儿系上了红绿编绳。这样幼儿就时刻明确自己是哪个队的队员,很好地解决了幼儿排队管理的问题。
(二)幼儿自觉运用规则
1.利用三维空间暗示活动场地
环境是第三任老师,是一种幼儿乐于接受的教育力量,虽然环境不说话,但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环境,积极发挥环境中隐藏的教育契机。
幼儿具有自己独特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他们不喜欢硬性的说教,而是比较青睐用实物的方式理解事物。于是,地上的红点点、楼梯口的小脚印、跑道上的线都成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形象标记图。这些地上的图形标记既形象又易于理解,既鲜艳又招人耳目,我们要有效地发挥它们的独特作用。
2.有效选择内容暗示活动场景
活动的内容决定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们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是否能将现有的活动器材组织得趣味盎然、别出心裁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内容的设计、组织上花些心思,让幼儿对我们每天活动的内容都保持新鲜感。
三、户外活动规则意识培养的成效与分析
(一)规则意识的培养,缓解了教师在户外活动管理过程中的负荷
在规则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少了许多的“指示”与“干涉”,幼儿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组织秩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以往追逐嬉戏的现象少了,站着一动不动的现象没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井然有序的活动场景。这一状况的改善,使我们的教师彻底地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教师不再为以前的安全因素揪心,也不再为以前的混乱场面烦恼。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到活动的组织和幼儿的观察记录中去,使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充满朝气和生态。
(二)规则意识的培养,增强了幼儿体能的均衡发展
依托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让幼儿可以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游戏活动,积极地投入到幼儿喜爱的户外活动里。同时,幼儿在开展户外活动中,可以不断地提高幼儿的活动量,让幼儿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这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体能发展和身体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幼儿的感冒咳嗽发病率减少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出勤率,幼儿的环境适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幼儿的思维变灵活了,反应也变敏捷了。
参考文献:
[1]文淑.浅谈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A].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C],2016.
[2]王薇.晨间锻炼中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43):191.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规则意识
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里尤其要重视对幼儿规矩的教导,即规则意识的培养。缺乏规则意识的幼儿,他的行为行动往往是随心所欲或无所适从的,只有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才能让幼儿在有序的世界里自由快乐、健康成长,因此需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户外活动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幼儿自主设计规则
1.活动规则的商讨制定
(1)生生商讨
规则意识具有形象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而晨间户外锻炼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隐性感知规则。幼儿的户外锻炼中,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重在幼儿自身的意識,这就要求教师突出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让幼儿自主地开展活动。那么,这些规则又该如何制定呢?具体可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呈现呢?
我们主张户外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规则由幼儿制定,幼儿相互之间讨论商量,得出结果,认为哪些是要改进的,哪些可以不用。这样得出的规则是幼儿自己喜爱并愿意遵守的。
(2)师生商讨
这种商讨形式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完成,其教师主要引导、启发幼儿展开讨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2.活动规则的呈现形式
(1)图示图标
图示图标主要用来指示幼儿活动的方法、活动情节发展的提示、活动注意事项等。我们利用各种颜色鲜艳、具体形象的图示标志在幼儿活动时对幼儿进行隐性的指导,以减少教师繁琐的讲解和提醒,并减少幼儿之间来自环境的矛盾冲突。例如:我们在滑梯处挂上一个正反面都有的红色“停止开放”图示,提醒幼儿下雨过后有积水,避开滑行;在攀岩处从下往上爬的地方贴上一个由下至上的图标,以提醒幼儿防止倒爬,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2)角色图标
角色标志是用来帮助幼儿增强角色意识,更好地进行角色的分工和互动,促进活动的发展。例如:在户外活动蚂蚁运粮比赛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明确自己的队列,分别给两组幼儿系上了红绿编绳。这样幼儿就时刻明确自己是哪个队的队员,很好地解决了幼儿排队管理的问题。
(二)幼儿自觉运用规则
1.利用三维空间暗示活动场地
环境是第三任老师,是一种幼儿乐于接受的教育力量,虽然环境不说话,但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环境,积极发挥环境中隐藏的教育契机。
幼儿具有自己独特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他们不喜欢硬性的说教,而是比较青睐用实物的方式理解事物。于是,地上的红点点、楼梯口的小脚印、跑道上的线都成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形象标记图。这些地上的图形标记既形象又易于理解,既鲜艳又招人耳目,我们要有效地发挥它们的独特作用。
2.有效选择内容暗示活动场景
活动的内容决定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们在组织户外活动时,是否能将现有的活动器材组织得趣味盎然、别出心裁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内容的设计、组织上花些心思,让幼儿对我们每天活动的内容都保持新鲜感。
三、户外活动规则意识培养的成效与分析
(一)规则意识的培养,缓解了教师在户外活动管理过程中的负荷
在规则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少了许多的“指示”与“干涉”,幼儿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能力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组织秩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以往追逐嬉戏的现象少了,站着一动不动的现象没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井然有序的活动场景。这一状况的改善,使我们的教师彻底地从束缚中解脱出来,教师不再为以前的安全因素揪心,也不再为以前的混乱场面烦恼。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到活动的组织和幼儿的观察记录中去,使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充满朝气和生态。
(二)规则意识的培养,增强了幼儿体能的均衡发展
依托幼儿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让幼儿可以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游戏活动,积极地投入到幼儿喜爱的户外活动里。同时,幼儿在开展户外活动中,可以不断地提高幼儿的活动量,让幼儿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这极大地增强了幼儿的体能发展和身体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幼儿的感冒咳嗽发病率减少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出勤率,幼儿的环境适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幼儿的思维变灵活了,反应也变敏捷了。
参考文献:
[1]文淑.浅谈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A].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C],2016.
[2]王薇.晨间锻炼中大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43):19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