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界愈加关注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特征,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也将更多数量的不同题材的诗歌编写到教科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诗词素养、提高审美鉴赏水平、,继承文学传统,进而培育学生的诗性人格,因此教材编写者更加注重诗歌选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版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中的文化艺术品位,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但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的选编也存在一些問题有待考究。
【关键词】人教版 语文教材 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71-02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诗歌概况
人教版全套教材共册。本论文所分析的诗歌包括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共55首。七年级上册共8篇,约占所有诗歌的15%;七年级下册共6篇,约占所有诗歌11%;八年级上册共9篇,约占所有诗歌17%;八年级下册共14篇;约占所有诗歌24%;九年级上册共10首,占所有诗歌19%;九年级下册共8篇,占所有诗歌14%。占课文总数25.9%。由此可见,人教版的教材中,所选的诗歌所选总数并不多。从分布情况来看,八年级下册最多,七年级下册最少。国内现代诗歌总数略多于国外。古诗词选文分布在年代上有很大的跨度,唐代最多,宋代次之。
二、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栏目设置不科学
人教版初中教材的“中国古代诗歌”部分编排的共31首,体裁涵盖了七绝、歌行体、五律、七律、唐诗、宋词、元曲、民歌、乐府诗、五言古诗。诗歌体材的编排多样化,且在选文的多元化原则上有所突破,但实际排布不够科学。因为现代诗歌共24首与其相比不分伯仲。而作为母语学科的学习,语文教材在初中阶段时,古代诗歌这一方面选的数量稍显轻飘。且在古代诗歌中,诗主要是唐诗、词主要是宋词、曲全部是元曲。相对而言其他体裁的诗歌所选较少,诗歌学习不免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产生倦怠感。
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添古代诗歌的数量,同时提倡着重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现代诗歌的选取可在不减少数量的情况下将一些篇目设为略读课文,不必篇篇精读,这样既符合新课改要求下多元化的选文原则,又兼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另外,应体验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单元组织结构不明确
新课改背景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组织结构主要是按照“主题单元结构”的原则进行课文编排的,不同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六册共36 个单元及主题。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有些篇目对应的单元主题略显牵强,具体篇目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其所属的单元主题联系并不紧密。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动物世界,而把牛汉的《华南虎》这篇颇有深刻意味的诗歌选入本单元,与其他几篇描写动物的课文放在一起,略显不妥。
其实在教材体系设置上思考可以更加严密一些。在单元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尝试淡化单元主题,不作明确的主题设定,只要单元与篇目之间大致可以提现相关主题并连成线索即可。另外,在选材时可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性的诗歌,此类诗歌可极大吸引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三)过分注重人文性,忽视工具性
语文教学应注意“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以人为本”的观念被不断推崇,导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部分的选取及教学安排上过分注重其“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诗歌选文注意力偏向其主题的切合与否,忽略单元应当学习的知识技能,这使语文学习失去了梯度感。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受这种潜在的影响,导致学生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每一首诗歌都是按照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这样的套路进行学习,很容易是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到语文的学习体验感。
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考虑教材体系的“双线结构”,即在保留单元主题的同时又不完全由这样一主题统领整个单元。可以以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线索贯穿教材,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单元主题,着重以语文素养的提升为线索,诗歌选材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进行编排,并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2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松泉.叶圣陶语文教材理论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1997(5)
[4]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作者简介:
张家琦 (1995—),女,回族,河南开封人,研究生在读,毕业于郑州大学(本科院校);就读于 五邑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
【关键词】人教版 语文教材 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7-0071-02
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诗歌概况
人教版全套教材共册。本论文所分析的诗歌包括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共55首。七年级上册共8篇,约占所有诗歌的15%;七年级下册共6篇,约占所有诗歌11%;八年级上册共9篇,约占所有诗歌17%;八年级下册共14篇;约占所有诗歌24%;九年级上册共10首,占所有诗歌19%;九年级下册共8篇,占所有诗歌14%。占课文总数25.9%。由此可见,人教版的教材中,所选的诗歌所选总数并不多。从分布情况来看,八年级下册最多,七年级下册最少。国内现代诗歌总数略多于国外。古诗词选文分布在年代上有很大的跨度,唐代最多,宋代次之。
二、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栏目设置不科学
人教版初中教材的“中国古代诗歌”部分编排的共31首,体裁涵盖了七绝、歌行体、五律、七律、唐诗、宋词、元曲、民歌、乐府诗、五言古诗。诗歌体材的编排多样化,且在选文的多元化原则上有所突破,但实际排布不够科学。因为现代诗歌共24首与其相比不分伯仲。而作为母语学科的学习,语文教材在初中阶段时,古代诗歌这一方面选的数量稍显轻飘。且在古代诗歌中,诗主要是唐诗、词主要是宋词、曲全部是元曲。相对而言其他体裁的诗歌所选较少,诗歌学习不免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产生倦怠感。
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添古代诗歌的数量,同时提倡着重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现代诗歌的选取可在不减少数量的情况下将一些篇目设为略读课文,不必篇篇精读,这样既符合新课改要求下多元化的选文原则,又兼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另外,应体验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单元组织结构不明确
新课改背景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组织结构主要是按照“主题单元结构”的原则进行课文编排的,不同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六册共36 个单元及主题。仔细研究不难发现,有些篇目对应的单元主题略显牵强,具体篇目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其所属的单元主题联系并不紧密。如: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动物世界,而把牛汉的《华南虎》这篇颇有深刻意味的诗歌选入本单元,与其他几篇描写动物的课文放在一起,略显不妥。
其实在教材体系设置上思考可以更加严密一些。在单元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尝试淡化单元主题,不作明确的主题设定,只要单元与篇目之间大致可以提现相关主题并连成线索即可。另外,在选材时可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性的诗歌,此类诗歌可极大吸引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三)过分注重人文性,忽视工具性
语文教学应注意“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以人为本”的观念被不断推崇,导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部分的选取及教学安排上过分注重其“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诗歌选文注意力偏向其主题的切合与否,忽略单元应当学习的知识技能,这使语文学习失去了梯度感。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受这种潜在的影响,导致学生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每一首诗歌都是按照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这样的套路进行学习,很容易是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到语文的学习体验感。
因此,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考虑教材体系的“双线结构”,即在保留单元主题的同时又不完全由这样一主题统领整个单元。可以以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线索贯穿教材,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不拘泥于单元主题,着重以语文素养的提升为线索,诗歌选材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进行编排,并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济南:齐鲁书社,1982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松泉.叶圣陶语文教材理论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1997(5)
[4]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作者简介:
张家琦 (1995—),女,回族,河南开封人,研究生在读,毕业于郑州大学(本科院校);就读于 五邑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