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女作家三浦绫子在1964年因《冰点》获得朝日新闻悬赏小说大奖而蜚声文坛,从此开启了创作道路,其作品大多为民众喜爱。1999年逝世后,人们在北海道札幌为她建立了“三浦绫子文学纪念馆”,她的作品因通俗易读而常常被忽略其研究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对她的研究更是有限,《泥流地带》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展现了她的人生观、文学观,以及三浦绫子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人生哲学。《泥流地带》发出人应该怎么活的疑问并给出了答案。
三浦绫子的一生常被病痛缠身,但在创作上可谓硕果累累,她生于1922年,卒于1999年,一生创作了八十八部文学作品。她196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冰点》一出版就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并因此获得一千万日元的征文奖金。而她1977年出版的《泥流地带》虽然不及《冰点》那样成为“热点”,但其关注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泥流地带》首先在《北海道新闻》周日版上连载,“连载还不到两个月,新潮社的池田雅延先生就到我家来,提出希望由新潮社出版《泥流地带》的单行本。《泥流地带》从一月四号开始连载到九月十二号,连载刚一结束,《北海道新闻》社的总编辑渡边、学艺部长平、宣传部长佐藤、编辑五十岚健二一行四人便来到我家,请我接着写《泥流地带》的续集”。她在自传体小说《热爱明天》中也表达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在我所有作品中,我最偏爱《泥流地带》。”
一、《泥流地带》简介及创作过程
《泥流地带》描写了1926年5月24日因十胜岳火山大喷发,周围农村遭受泥石流袭击,造成多达一百四十四人死亡的人间悲剧。它讲述了北海道区十胜岳日进村中普通农户家的生活,焦点集中在石村一家。以石村一家为焦点展开一个关系网,联系到邻居曾山一家、菊川老师一家、地主深城一家、耕作叔叔一家、富的婆婆一家。小说开篇描述了乡间的夜晚,“没有一点星光,就像墨涂的一样,伸手不见五指。天太黑了,石村拓一走到外面,不由得浑身一哆嗦”,“马棚里的马知道有人出来了,但并没有嘶叫。鸡早就睡熟了,一点动静也没有”。没有城市中一排排明亮的路灯,没有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只有朦胧的月光,马儿的呼吸,公鸡的鸣叫,这一幕幕的描写让人们进入幽静质朴、生活味十足的乡村生活中。生活就是这样,平静普通,但打击总是你猝不及防的软肋。在耕作六岁时,父亲义平冬天上山伐木时轧死在树下,母亲为了挣钱,在父亲死后两年外出学习理发,留下家中两个老人和四个孩子,此时,耕作十歲了,姐姐富十五岁、哥哥拓一十三岁、妹妹良子六岁了,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勉强能自给自足,几乎没有多余的积蓄。耕作成绩优秀,考上了初中,但因经济压力他最终没有读初中。家中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干活,女孩子要学会做饭洗衣,男孩子要洗萝卜、晒萝卜干、打豆子,春耕秋收的季节不论男孩、女孩都要下地干活,而在三浦绫子的描写中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对劳动没有任何的抱怨,反而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当下所谓的“正能量”的言行,“钱多钱少与人是否伟大毫无关系。无论在有钱人中间,还是在穷苦人中间,都有伟大的人和渺小的人”,“人啊,就是在谁也看不见的地方,也应该老老实实的做人”。小说的结局令人悲痛,1926年一场泥石流几乎将所有村民埋葬了,石村家的祖父祖母、姐姐姐夫以及最令人心碎的妹妹良子都丧生于此,良子从两岁就失去了父亲,而母亲几乎是在她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外出学习了,在泥石流发生的前几天,离家十一年的母亲写信说要回家了,良子多么渴望见到妈妈,她甚至兴奋地睡不着觉,然而良子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妈妈,“刹那间,二、三丈高的泥石流淹没了山谷,房屋倒塌,马被冲走,鸡被淹没,人在浊流中沉浮”。人在自然面前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渺小。在泥石流过后,面对泥石流过后的一片惨象,经历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耕作对生活产生了质疑:“哥哥,为什么老老实实地生活的人却遭到这种厄运,死得这样惨呢?死得这样惨……真诚地做人,实在不值得。”拓一却回答弟弟说:“耕作,即使我死在泥石流中,也认为应该老老实实地做人。假如我能重生一次,我还是想严肃的生活。”
在自传《热爱明天》中,三浦绫子提到《泥流地带》的创作过程,她曾亲眼目睹了十胜岳火山喷发的情景,她的丈夫三浦光世也曾多次鼓励她创作一部这一题材的作品,于是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关于人物原型和故事情节的设置,她自己有过相关的记述:“我在这部小说中安排了一家农户。这家农户是以三浦的父亲去世后,三浦被寄养的那家农户为原型的,并相应地安排了一些其他人物。小说的主人公叫耕作,是以三浦为原型来写的,耕作的哥哥也是以三浦的哥哥为原型的。小说中耕作的父亲三十二岁时被伐倒的木头砸伤去世,母亲后来进城学做头发。抚养耕作的爷爷奶奶都是平常受三浦家庭经历的启发写的。”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拓一”“富”“耕作”“良子”,这些人物的名字所蕴涵的意义对于深知汉语和日语的渊源关系的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难领会。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普通的乡村生活,开拓耕作,以及人们对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仿佛是一副真实的日本乡村生活图画,它的真实感动了日本千万民众,同时跨越国界感动了许多中国读者。
二、三浦绫子的文学观
在《泥流地带》中,三浦绫子多次借耕作之口向爷爷、哥哥、老师询问生命的意义,“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这一生存问题是贯穿三浦绫子文学的核心,对此,她做出了回答:“生存不是人应享有的权利,而是应尽的义务。所谓的义务就像字面上所理解的是分内的任务。既然人生是一份义务,那么不管遭遇多么痛苦的事情,首先必须活下去。”“学习是一种义务。所谓义务就是自己应该尽的责任。对人有用的东西必须学。不管别人怎么样,应该做的都必须做。”而“人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克服困难。”三浦绫子认为生存和学习都是一种义务,而在尽这种义务时应该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不管有没有人看着,别人是怎么做的,该做的都应该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去做。这难道不是一种至善至诚的人生观吗?对于生死,人能够掌控的其实是不多的,生是被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死是或自然死亡或非自然死亡,都是无法预测、无法掌控的,那么如何在这看似被动的过程中,赋予自己生命意义和价值?从上文选取的三浦绫子的叙述看来,她认为人生是对自己负责的义务。“我们一天又一天地活着,不是为了别人活着,而是一天又一天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来,而且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天又一天。”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日本人对于“义务”的理解,在研究日本人性格的经典著作《菊与刀》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人的“义务”的范畴:一种是“恩:被动招致的义务”,其包括皇恩,即受于天皇的恩;亲恩,即受于双亲的恩;主恩,即受于主子的恩;师恩,即受于老师的恩。另一种“报恩”则是指向恩人还债,有报恩的义务,这样的义务被认为是主动的报答。这两种义务的形式都是无条件的。人们还将履行义务看成一种美德。日本文化多数借鉴了中国文化,但这里的“义务”与中国是有不同之处的,比如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日本人认为人生来就受到父母的大恩大德,而对父母尽义务是无条件的美德,在中国这种美德是有“仁”这一道德前提的,如果父母不“仁”,人们就认为他没有值得孩子尽义务的品性。而在日本,“孝”成了一项不得不履行的义务,哪怕那意味着要赦免父母的罪孽和不公。因此,三浦绫子在这里将人生看成是一种义务是十分有力的强调,它是人们应尽的义务,是一种美德。对人生、对学习应尽的义务如同对天皇和父母应尽的义务一样重要。另外,在日本文化中,人们将自己的价值与外界评价紧密相连,如果他具有一种美德,外界会给予他更高的评价,他因此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并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三浦绫子将这样的人生观置于文学之中,形成了她的文学观,人们从她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到她对生活、人生的态度。 三、三浦绫子的人道主义精神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环境对种族性格特征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丹纳用希腊人举例,希腊因处于丘陵地区,风景优美但食物少,闲暇之余人们会用聊天、报纸、骨牌消磨时光,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苗条、活泼,并且智力很高。众所周知,日本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火山。长期以来,日本人的生活,一方面十分受惠于火山,那就是日本各地遍布温泉,温泉之水富含硫磺、钙质等矿物质,利于人保健、疗养和治病;另一方面,日本人的生活也因火山而遭难。比如地震频发和火山喷发,岩浆四溢,火山灰肆虐,毁坏农作物、房屋和村庄,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时有发生。正是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了日本人独特的性格特征。
在自然灾害中总会有人遇难,而面对失去家庭和亲人的痛苦时,人们不会长久沉湎其中而是及时摆正心态,开始新的生活。在这种反复的遇难与重建中,日本人塑造了面对生死时的两种极端的态度,而日本人是“极端性格”的代表之一,正如《菊与刀》中写的“日本人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驯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好新。这些特点全都有极端的表现”。在灾难频发的环境中,日本人不断面对亲人的离去,因此形成了两种极端的性格特征,一种是对生命表现出的绝对虔诚和尊重,另一种则是对生死的冷酷置之。例如,日本人在侵略中国时犯下种种恶行,如南京大屠杀、731细菌试验等,此外,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也置于一种残酷的磨砺中,比如,在战争中没有军粮时他们会采用“精神胜利法”,认为过分依赖物质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人越是缺少物质精神越是强大,越是疲惫无力越应该进行军事训练,这会激发人最大的意志力。而三浦绫子对于生命的态度显然是前者,持着虔诚和敬畏之心,对生命表现出绝对的虔诚与尊重。例如,她对日本侵略中国时犯下的滔天恶行怀着深深的罪恶感:“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母国,没有灿烂的中国文化,也就没有日本文化。可是,日本却侵略过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这种恩将仇报是日本民族的奇耻大辱。身为日本人,我深感不安,请中国人民宽恕。”三浦绫子对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感到不安,正表现出她对生命的尊重,正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在对待生活时她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活哲学,就是生的严肃,活的认真,就是真、善、美,她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这一态度,形成了既实用又理想的文学观。
三浦绫子对生命的尊重还体现在她的人道主义精神上,即对每个生命的关照。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曾用这样一句话评价三浦綾子,他说:“她是一个懂得别人痛苦的人。”
就《泥流地带》的题材选择、创作手法来说,它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卢卡契在关于“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阐述中说:“他们服从于现实这个最高仲裁者,反映社会的不平等,揭露贵族统治阶级的剥削、掠夺、贪婪和荒淫无耻;听命于作家的伦理态度、主观诚实和艺术勇气,抨击和批判一切不平等、一切剥削和压迫,赞美、讴歌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善良,从而创造出有别于政治性和社会性文件和工具的艺术作品;恢复和建构完整的人性,是他(她)们的美学本体意义和基本价值追求。”三浦绫子在《泥流地带》中,遵从现实、反映现实,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以石村家为典型的日本东北地区北海道旭川市日进村的日常生活。她赞美了普通村民辛勤劳作、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同时她进一步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冲突,在自然面前人何其渺小,何其无能为力,人在这样的困境中对生命产生疑问,老老实实生活真的值得吗?三浦绫子坚定地借哥哥拓一之口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使如此仍然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认真严肃地生活”。这样的生活哲学可以说是厚黑学盛行的今天的一股清流,而这正体现了三浦绫子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浦绫子的一生常被病痛缠身,但在创作上可谓硕果累累,她生于1922年,卒于1999年,一生创作了八十八部文学作品。她1964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冰点》一出版就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并因此获得一千万日元的征文奖金。而她1977年出版的《泥流地带》虽然不及《冰点》那样成为“热点”,但其关注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泥流地带》首先在《北海道新闻》周日版上连载,“连载还不到两个月,新潮社的池田雅延先生就到我家来,提出希望由新潮社出版《泥流地带》的单行本。《泥流地带》从一月四号开始连载到九月十二号,连载刚一结束,《北海道新闻》社的总编辑渡边、学艺部长平、宣传部长佐藤、编辑五十岚健二一行四人便来到我家,请我接着写《泥流地带》的续集”。她在自传体小说《热爱明天》中也表达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在我所有作品中,我最偏爱《泥流地带》。”
一、《泥流地带》简介及创作过程
《泥流地带》描写了1926年5月24日因十胜岳火山大喷发,周围农村遭受泥石流袭击,造成多达一百四十四人死亡的人间悲剧。它讲述了北海道区十胜岳日进村中普通农户家的生活,焦点集中在石村一家。以石村一家为焦点展开一个关系网,联系到邻居曾山一家、菊川老师一家、地主深城一家、耕作叔叔一家、富的婆婆一家。小说开篇描述了乡间的夜晚,“没有一点星光,就像墨涂的一样,伸手不见五指。天太黑了,石村拓一走到外面,不由得浑身一哆嗦”,“马棚里的马知道有人出来了,但并没有嘶叫。鸡早就睡熟了,一点动静也没有”。没有城市中一排排明亮的路灯,没有千家万户的灯火通明,只有朦胧的月光,马儿的呼吸,公鸡的鸣叫,这一幕幕的描写让人们进入幽静质朴、生活味十足的乡村生活中。生活就是这样,平静普通,但打击总是你猝不及防的软肋。在耕作六岁时,父亲义平冬天上山伐木时轧死在树下,母亲为了挣钱,在父亲死后两年外出学习理发,留下家中两个老人和四个孩子,此时,耕作十歲了,姐姐富十五岁、哥哥拓一十三岁、妹妹良子六岁了,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勉强能自给自足,几乎没有多余的积蓄。耕作成绩优秀,考上了初中,但因经济压力他最终没有读初中。家中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干活,女孩子要学会做饭洗衣,男孩子要洗萝卜、晒萝卜干、打豆子,春耕秋收的季节不论男孩、女孩都要下地干活,而在三浦绫子的描写中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对劳动没有任何的抱怨,反而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当下所谓的“正能量”的言行,“钱多钱少与人是否伟大毫无关系。无论在有钱人中间,还是在穷苦人中间,都有伟大的人和渺小的人”,“人啊,就是在谁也看不见的地方,也应该老老实实的做人”。小说的结局令人悲痛,1926年一场泥石流几乎将所有村民埋葬了,石村家的祖父祖母、姐姐姐夫以及最令人心碎的妹妹良子都丧生于此,良子从两岁就失去了父亲,而母亲几乎是在她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外出学习了,在泥石流发生的前几天,离家十一年的母亲写信说要回家了,良子多么渴望见到妈妈,她甚至兴奋地睡不着觉,然而良子最终还是没有等到妈妈,“刹那间,二、三丈高的泥石流淹没了山谷,房屋倒塌,马被冲走,鸡被淹没,人在浊流中沉浮”。人在自然面前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渺小。在泥石流过后,面对泥石流过后的一片惨象,经历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耕作对生活产生了质疑:“哥哥,为什么老老实实地生活的人却遭到这种厄运,死得这样惨呢?死得这样惨……真诚地做人,实在不值得。”拓一却回答弟弟说:“耕作,即使我死在泥石流中,也认为应该老老实实地做人。假如我能重生一次,我还是想严肃的生活。”
在自传《热爱明天》中,三浦绫子提到《泥流地带》的创作过程,她曾亲眼目睹了十胜岳火山喷发的情景,她的丈夫三浦光世也曾多次鼓励她创作一部这一题材的作品,于是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关于人物原型和故事情节的设置,她自己有过相关的记述:“我在这部小说中安排了一家农户。这家农户是以三浦的父亲去世后,三浦被寄养的那家农户为原型的,并相应地安排了一些其他人物。小说的主人公叫耕作,是以三浦为原型来写的,耕作的哥哥也是以三浦的哥哥为原型的。小说中耕作的父亲三十二岁时被伐倒的木头砸伤去世,母亲后来进城学做头发。抚养耕作的爷爷奶奶都是平常受三浦家庭经历的启发写的。”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拓一”“富”“耕作”“良子”,这些人物的名字所蕴涵的意义对于深知汉语和日语的渊源关系的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难领会。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普通的乡村生活,开拓耕作,以及人们对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仿佛是一副真实的日本乡村生活图画,它的真实感动了日本千万民众,同时跨越国界感动了许多中国读者。
二、三浦绫子的文学观
在《泥流地带》中,三浦绫子多次借耕作之口向爷爷、哥哥、老师询问生命的意义,“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这一生存问题是贯穿三浦绫子文学的核心,对此,她做出了回答:“生存不是人应享有的权利,而是应尽的义务。所谓的义务就像字面上所理解的是分内的任务。既然人生是一份义务,那么不管遭遇多么痛苦的事情,首先必须活下去。”“学习是一种义务。所谓义务就是自己应该尽的责任。对人有用的东西必须学。不管别人怎么样,应该做的都必须做。”而“人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克服困难。”三浦绫子认为生存和学习都是一种义务,而在尽这种义务时应该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完成,不管有没有人看着,别人是怎么做的,该做的都应该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去做。这难道不是一种至善至诚的人生观吗?对于生死,人能够掌控的其实是不多的,生是被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死是或自然死亡或非自然死亡,都是无法预测、无法掌控的,那么如何在这看似被动的过程中,赋予自己生命意义和价值?从上文选取的三浦绫子的叙述看来,她认为人生是对自己负责的义务。“我们一天又一天地活着,不是为了别人活着,而是一天又一天地活出自己的人生来,而且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天又一天。”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日本人对于“义务”的理解,在研究日本人性格的经典著作《菊与刀》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人的“义务”的范畴:一种是“恩:被动招致的义务”,其包括皇恩,即受于天皇的恩;亲恩,即受于双亲的恩;主恩,即受于主子的恩;师恩,即受于老师的恩。另一种“报恩”则是指向恩人还债,有报恩的义务,这样的义务被认为是主动的报答。这两种义务的形式都是无条件的。人们还将履行义务看成一种美德。日本文化多数借鉴了中国文化,但这里的“义务”与中国是有不同之处的,比如对父母应尽的义务,日本人认为人生来就受到父母的大恩大德,而对父母尽义务是无条件的美德,在中国这种美德是有“仁”这一道德前提的,如果父母不“仁”,人们就认为他没有值得孩子尽义务的品性。而在日本,“孝”成了一项不得不履行的义务,哪怕那意味着要赦免父母的罪孽和不公。因此,三浦绫子在这里将人生看成是一种义务是十分有力的强调,它是人们应尽的义务,是一种美德。对人生、对学习应尽的义务如同对天皇和父母应尽的义务一样重要。另外,在日本文化中,人们将自己的价值与外界评价紧密相连,如果他具有一种美德,外界会给予他更高的评价,他因此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并找到自身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三浦绫子将这样的人生观置于文学之中,形成了她的文学观,人们从她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到她对生活、人生的态度。 三、三浦绫子的人道主义精神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环境对种族性格特征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丹纳用希腊人举例,希腊因处于丘陵地区,风景优美但食物少,闲暇之余人们会用聊天、报纸、骨牌消磨时光,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苗条、活泼,并且智力很高。众所周知,日本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火山。长期以来,日本人的生活,一方面十分受惠于火山,那就是日本各地遍布温泉,温泉之水富含硫磺、钙质等矿物质,利于人保健、疗养和治病;另一方面,日本人的生活也因火山而遭难。比如地震频发和火山喷发,岩浆四溢,火山灰肆虐,毁坏农作物、房屋和村庄,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时有发生。正是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塑造出了日本人独特的性格特征。
在自然灾害中总会有人遇难,而面对失去家庭和亲人的痛苦时,人们不会长久沉湎其中而是及时摆正心态,开始新的生活。在这种反复的遇难与重建中,日本人塑造了面对生死时的两种极端的态度,而日本人是“极端性格”的代表之一,正如《菊与刀》中写的“日本人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适应,既驯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推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好新。这些特点全都有极端的表现”。在灾难频发的环境中,日本人不断面对亲人的离去,因此形成了两种极端的性格特征,一种是对生命表现出的绝对虔诚和尊重,另一种则是对生死的冷酷置之。例如,日本人在侵略中国时犯下种种恶行,如南京大屠杀、731细菌试验等,此外,他们将自己的生命也置于一种残酷的磨砺中,比如,在战争中没有军粮时他们会采用“精神胜利法”,认为过分依赖物质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人越是缺少物质精神越是强大,越是疲惫无力越应该进行军事训练,这会激发人最大的意志力。而三浦绫子对于生命的态度显然是前者,持着虔诚和敬畏之心,对生命表现出绝对的虔诚与尊重。例如,她对日本侵略中国时犯下的滔天恶行怀着深深的罪恶感:“中国是日本文化的母国,没有灿烂的中国文化,也就没有日本文化。可是,日本却侵略过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这种恩将仇报是日本民族的奇耻大辱。身为日本人,我深感不安,请中国人民宽恕。”三浦绫子对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感到不安,正表现出她对生命的尊重,正因为对生命的尊重,在对待生活时她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活哲学,就是生的严肃,活的认真,就是真、善、美,她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这一态度,形成了既实用又理想的文学观。
三浦绫子对生命的尊重还体现在她的人道主义精神上,即对每个生命的关照。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曾用这样一句话评价三浦綾子,他说:“她是一个懂得别人痛苦的人。”
就《泥流地带》的题材选择、创作手法来说,它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卢卡契在关于“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阐述中说:“他们服从于现实这个最高仲裁者,反映社会的不平等,揭露贵族统治阶级的剥削、掠夺、贪婪和荒淫无耻;听命于作家的伦理态度、主观诚实和艺术勇气,抨击和批判一切不平等、一切剥削和压迫,赞美、讴歌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善良,从而创造出有别于政治性和社会性文件和工具的艺术作品;恢复和建构完整的人性,是他(她)们的美学本体意义和基本价值追求。”三浦绫子在《泥流地带》中,遵从现实、反映现实,用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以石村家为典型的日本东北地区北海道旭川市日进村的日常生活。她赞美了普通村民辛勤劳作、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同时她进一步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冲突,在自然面前人何其渺小,何其无能为力,人在这样的困境中对生命产生疑问,老老实实生活真的值得吗?三浦绫子坚定地借哥哥拓一之口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使如此仍然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认真严肃地生活”。这样的生活哲学可以说是厚黑学盛行的今天的一股清流,而这正体现了三浦绫子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的人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