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发展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发展主要包括萌芽和确立两个阶段,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不断超越、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两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批判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这就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简单地说,“异化”就是“异己化”,“异化”的一般解释通常是指主体由于自身内部的一系列活动而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反对自身的力量,而之后这个反对自身的力量又经过一系列演变之后成为异己的外在力量,再次反过来反对主体本身。早期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对“异化”的一般解释,但这种解释并不是完整的。哲学家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分析和使用“异化”概念,用来批判其他哲学家的“异化”,這样就使哲学家对“异化”的研究争论不断,成为马克思异化理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渊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超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特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对已形成的理论的整体反思。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萌芽
  1.博士论文:自我意识异化
  1841年,马克思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这篇博士论文和准备博士论文过程中写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两篇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异化”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关于自我意识异化的理论,这也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最初萌芽。在这一阶段,马克思认为“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乎,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将异化的主体从绝对精神回归到人本身、回归到人的自我意识上。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巴黎时对经济学进行研究的笔记,也是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最集中的著作。在此书中形成的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甚至将“异化劳动”就等同于马克思的“异化”,异化劳动理论就等同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异化劳动是马克思经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私有制经济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对劳动者和劳动产品以及劳动本身这三者之间关系作出的概括。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包括: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人与劳动本身相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
  4.《神圣家族》:历史异化
  《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完成的著作,《神圣家族》主要是在对批判的批判进行批判。马、恩二人认为“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但是“批判的批判”却是在“把人的一切活动和实践都归结为批判的批判这样一种辩证思维过程”,这样一来,历史就发生了异化,历史就外化为意识的、思维的历史。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这种唯心史观的批判中,认识到历史的真正本质,阐述了他们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而在批判唯心史观并转向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对历史发展的方向即共产主义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共产主义就是历史异化的扬弃。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确立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现实人”的异化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划清了同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界限。《提纲》虽然只有1000多字,文本比较简短,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异化思想。在提纲中,马克思从感性世界、人的思维、人的实践、环境、宗教以及单个人与社会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现实的人”的异化。在费尔巴哈的异化中,主要指的是宗教是人的自我异化,费尔巴哈要求通过对宗教进行批判来建立起“爱的宗教”,把宗教从人身上夺走的、剥削的东西都再还给人,但是,费尔巴哈却没有从根本上说明人为什么会发生自我异化。马克思对此分别从人与感性、人与人的思维、人与实践、人与环境、人与宗教、单个人与社会这六个方面对“现实人”的异化展开了论述,全面分析了新唯物主义。
  2.《德意志意识形态》:异化在唯物史观下的阐释
  1845年秋-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著作,第一次系统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马恩通过批判意识形态同人的异化、社会分工同人的异化以及生产关系同单个人的异化这三种现象,从异化的角度论证了唯物史观。马恩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关系异化的表现。生产关系的异化与生产关系异化的消除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展开的,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过程。马恩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才能彻底消除生产关系的异化,真正实现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具有与前人的不同的全新内涵,马克思的异化将人的自由解放作为内在的价值追求,对于如何消除和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诉诸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现实的社会历史变革运动。马克思的异化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贯穿于人类自由解放的全过程,对于我国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解决问题
  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发生异化的根源,要求关注人们的社会关系对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的人来说是否具有合理性。这也就是说,面对我们当前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挫折,党和国家需要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体制是否合理,需要更加坚定地推进深化改革的事业,改变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因为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够不断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才能在探索中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其对唯物史观的阐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大都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主要包括:贫富差距仍然较大;法律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存在漏洞;社会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还是要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发展来促进问题的解决,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做好、分好;除发展之外,还要不断地完善各项社会制度,以改革来解决问题。改革之所以能真正地成为改革,成为现实的、有成效的变化和发展,究其根本就在于实践,并能够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改革是社会内部进行的利益调整,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资本无限增殖的性质,使得社会生产的成果被大规模地用于资本增殖,而劳动者却成为了资本增殖的工具。这无疑是不正确的,生产力的发展应该是为人的自由解放而创造条件,而不应该是为了发展而发展。马克思的异化中对资本的无限增殖以及社会生产脱离人的发展进行的批判,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保持长期的高速增长,我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的发展、生产总值的增长仅仅只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扩大,而不能直接等同于国家的全面进步和发展。要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处理好改善民生和扩大投资这二者间的关系。一方面,扩大投资、实现再生产能够为改善民生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能夠为人民进一步的发展积蓄力量;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很难做到同经济的增长同步,很多情况下过分强调经济的增长,这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改善民生的事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被忽略了,经济的发展却成为了建设事业的目的,成为了发展的标准。这种种现状都使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否陷入了资本逻辑和财富陷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围绕“人民”这个中心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所以,我们的发展应该将改善民生和扩大投资统一起来,在维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二者相协调共同致力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这个最终目的。
  三、结语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仍然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挖掘深层的涵义,才能更好地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3]同上,274.
  [4]王思鸿.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历史生成与当代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5]夏之放.异化的扬弃[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要: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民营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并没有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得到较大的改善,融资难更是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融资路径有限、待遇倾斜、信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在--的背景下,为民营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改革经济体系、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提供法律支持,缓解其融资难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营
期刊
摘要: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随着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大学生求职面试的印象管理策略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求职面试印象管理现状的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求职面试印象管理的因素,提出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的印象管理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面试能力,增加大学生就业几率。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
期刊
摘要: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三国时期,日本的邪马台国国王卑弥呼就曾派遣使者出使魏国。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由此开始,源远流长。在隋唐时期,中日之间最频繁的文化交流,就是佛教之间的文化交流。隋唐时期,日本就有不少僧人入唐求法,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交流,主要以中国向日本输出佛教文化为主。  关键词:中日文化交流,隋唐时期,佛教  一、隋唐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大约在公元前2
期刊
摘要:在当前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属于重要任务及内容,对于工程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为保证得到更理想效果,相关管理人员可结合BIM技术实施造价管理,保证造价管理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对工程成本实行更合理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策略费心  BIM再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运用,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对保障工程建设经济利益的实现有
期刊
摘要: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government also pay
期刊
摘要: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处于格局演变、动力转换、秩序重塑等三大深度调整的交织期,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因此,如何减少与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倡议的疑虑、如何规避化解争端与风险、如何减少投资风险和损失,这些都将成为中国企业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路途中所存在的巨大挑战和风险。本文具体分析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所遇到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
期刊
摘要:如果说日本文化是一幅画,那么刀剑与菊花便是这幅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认为菊花是皇室的家徽,象征着日本人尚美、彬彬有礼的一面,而刀剑作为武士的象征,则代表了权利、地位、能力以及责任等。菊与刀作为日本国民性的代名词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论是从菊与刀背后的深层意义来看,还是从《菊与刀》这本书的介绍来看,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把重点放在日本男性身上,尤其是“刀”这个字让人丝毫联想不到跟日本女性有什么关
期刊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仅用了不到六周的时间就将法军击败,战败的法国提出议和,双方签订停战协定之后,法国建立了以贝当元帅为首的维希政府。历史上人们对维希政府的建立有着褒贬不一的看法,但若从当时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因素来考虑,维希政府的成立之初也存在了一定的合理性。因此,探究维希政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存在的“合理性”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维系政府;贝当;戴高乐  一.维希政府存在之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以怀旧为主题的文体疗法对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面对面团体干预,研究对象为杭州朗颐国际医养中心入住老年人,实验组22人,对照组22人。对照组采用机构常规文体活动,对照组采用以怀旧为主题的文体疗法,每周1次,每次30-45min,共为期8周。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中文版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的MUNSH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期刊
摘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在当代企业的发展中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更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文化的创新力将影响企业的生存,只有构建企业发展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企业视觉要素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视觉要素在管理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企业视觉要素;企业管理文化  一、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