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企业文化内涵,明确教材开发思路,融入企业文化要素,形成融入企业文化的项目化教材框架,并给具体实例。
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文化;课堂文化;教材开发;方法研究
1.引言
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践行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指示精神,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汽车专业创新团队确立了以“企业文化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为研究载体,来开展专业建设,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建设。该课题由校企文化融合研究、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和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教材开发研究四个部分构成。其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教材开发,作为企业文化进课堂研究成果的固化形式,其开发研究创新团队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创新团队成员建设中,倾注了许多精力,做了一定的研究。
2.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分为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现代企业文化要素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安全意识、全员质量意识以及企业的用人要求等多种文化要素。
3.教材开发思路
融入企业文化的项目化教材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企业文化,从理论上搞清企业文化的内涵,寻找出课堂文化与企业生产文化融合的路径。第二阶段,进行企业调研,摸清企业文化要素,摸清典型工作任务中所蕴含的规范、标准、管理等企业文化要素。第三阶段,教材框架开发,分析项目化教材结构,寻找融入企业文化要素的结合点,形成融入企业文化的项目化教材的基本框架。第四阶段,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所开发的教材实例,研究完善所开发的教材框架。第五阶段,征求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确定最终的教材框架形式。
4.教材中的企业文化要素及融入方式
在教材可融入以下文化要素:
(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现代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信念意识、效益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综合意识。“企业个性”,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服务方针和经营特色等基本性质。
企业精神的内容具体表现:坚定的追求目标、强烈的群体意识、正确的竞争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和可靠的价值观念及方法论,等等。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的表达出来,如“艰苦奋斗,全力奉献,奋发进取”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进教材,需要借助载体,来引入典型人物进、典型的故事进教材。一般可作为教材各部分任务的背景内容或扩展阅读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宣传企业创建、企业精神、企业管理、企业规范等企业文化的目的。
(2)企业管理进教材。主要包括5S管理及ISO9000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简称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自己具有稳定地提供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时应用,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该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审核的依据,也是组织为认证注册做准备,进行内部审核的依据。
可将其与具体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在训练过程中,来讲述企业管理规范。
(3)企业安全进教材。安全与危险提示内容,插入在教材工作任务中的相关部分。教师可在上课时,结合课题布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4)企业工艺进教材。这是教材的核心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应以企业的生产标准与规范为依据,做到清晰准确。
(5)信息收集与使用。信息收集包括技术资料、维修手册、工程手册、杂志文章等与工作任务紧密相关的技术信息。除了收集能力,还应学会使用。应注意,使用的时机和使用的方式。
(6)工作计划进教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使用有关资料进行工作讨论,做好分工,制定工作计划,以便今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7)团队合作及责任意识进教材。教材编写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出教学建议,哪里需要合作,哪里如何分工等。
(8)企业考核形式进教材。依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选用恰当的考核形式,可给出考核分组的建议。
(9)成本意识与质量意识进教材。成本意识与质量意识是良好职业素质的基本体现。在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地增强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产品的优质、安全和可靠。
(10)环境保护。严格遵守5S管理原则,做到场地清洁、工具整洁、废物分类处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生产安全与高效。
5.教材框架实例
任务7 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故障排除:
(1)任务描述
丰田5A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急加速和大负荷时排气管冒的蓝烟更浓,排除这一故障。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发动机总体构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②使学生学会发动机的拆装,掌握拆装工艺要领;③使学生学会拆装工具的使用;④使学生学会检测方法与常用量具的使用;⑤培养学生安全、环保与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
(3)教材主体内容
①明确工作任务
接受任务,进行现场直观检查,确认故障现象。
a.询问起初这个故障出现时间?b.故障出现后,发动机的各种症状。c.直观观检查;d.观察故障现象;e.确定故障范围。
②制定工作计划
确定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思路→现场讨论并分析故障的可能原因→→收集技术资料及标准→问诊、试车、检查记录→分析故障→确定故障原因→讨论并制定解决故障的方案→学习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工艺规程等规定→工作准备→工作实施→质量检验→恢复现场→竣工验收。
③工作准备
a.技术标准、技术资料准备;b.场地设备准备;c.工量具准备;d.耗材准备;e.备件准备;f.检测及修复设备准备。
④工作实施
a.明确岗位分工;b.按工艺规程拆解、清洗;c.按规范进行检验、修复、更换机件;d.按工艺规程;e.体现团队沟通与协作;f.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⑤质量检验
发动机装配后,完成初步检查,可加油、水、电,进行启动。
⑥恢复现场
a.工具清点、擦拭与收存;b.剩余配件的清点与收存;c.设备擦拭与复位;d.废物回收与场地整理。
⑦竣工验收
进行发动机修复后的竣工验收,尾气检查可用目测和尾气分析仪完成。
⑧评比考核
评比考核可以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6.结论
企业文化要素以教材的方式固化下来,有利于基于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贯彻和实施,是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具体推进,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具体教材框架需结合专业和课程的不同来制定,应避免形而上学。(作者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
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关键词:职业教育;企业文化;课堂文化;教材开发;方法研究
1.引言
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践行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指示精神,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汽车专业创新团队确立了以“企业文化进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为研究载体,来开展专业建设,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建设。该课题由校企文化融合研究、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和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教材开发研究四个部分构成。其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教材开发,作为企业文化进课堂研究成果的固化形式,其开发研究创新团队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创新团队成员建设中,倾注了许多精力,做了一定的研究。
2.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分为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形态。现代企业文化要素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安全意识、全员质量意识以及企业的用人要求等多种文化要素。
3.教材开发思路
融入企业文化的项目化教材的开发,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企业文化,从理论上搞清企业文化的内涵,寻找出课堂文化与企业生产文化融合的路径。第二阶段,进行企业调研,摸清企业文化要素,摸清典型工作任务中所蕴含的规范、标准、管理等企业文化要素。第三阶段,教材框架开发,分析项目化教材结构,寻找融入企业文化要素的结合点,形成融入企业文化的项目化教材的基本框架。第四阶段,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所开发的教材实例,研究完善所开发的教材框架。第五阶段,征求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确定最终的教材框架形式。
4.教材中的企业文化要素及融入方式
在教材可融入以下文化要素:
(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现代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信念意识、效益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综合意识。“企业个性”,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服务方针和经营特色等基本性质。
企业精神的内容具体表现:坚定的追求目标、强烈的群体意识、正确的竞争原则、鲜明的社会责任和可靠的价值观念及方法论,等等。每个企业都有各具特色的企业精神,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的表达出来,如“艰苦奋斗,全力奉献,奋发进取”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进教材,需要借助载体,来引入典型人物进、典型的故事进教材。一般可作为教材各部分任务的背景内容或扩展阅读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达到宣传企业创建、企业精神、企业管理、企业规范等企业文化的目的。
(2)企业管理进教材。主要包括5S管理及ISO9000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简称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自己具有稳定地提供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时应用,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该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审核的依据,也是组织为认证注册做准备,进行内部审核的依据。
可将其与具体的工作任务联系起来,在训练过程中,来讲述企业管理规范。
(3)企业安全进教材。安全与危险提示内容,插入在教材工作任务中的相关部分。教师可在上课时,结合课题布置,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4)企业工艺进教材。这是教材的核心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应以企业的生产标准与规范为依据,做到清晰准确。
(5)信息收集与使用。信息收集包括技术资料、维修手册、工程手册、杂志文章等与工作任务紧密相关的技术信息。除了收集能力,还应学会使用。应注意,使用的时机和使用的方式。
(6)工作计划进教材。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使用有关资料进行工作讨论,做好分工,制定工作计划,以便今后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7)团队合作及责任意识进教材。教材编写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出教学建议,哪里需要合作,哪里如何分工等。
(8)企业考核形式进教材。依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选用恰当的考核形式,可给出考核分组的建议。
(9)成本意识与质量意识进教材。成本意识与质量意识是良好职业素质的基本体现。在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地增强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产品的优质、安全和可靠。
(10)环境保护。严格遵守5S管理原则,做到场地清洁、工具整洁、废物分类处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确保生产安全与高效。
5.教材框架实例
任务7 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故障排除:
(1)任务描述
丰田5A发动机排气管冒蓝烟,急加速和大负荷时排气管冒的蓝烟更浓,排除这一故障。
(2)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发动机总体构造,巩固所学理论知识;②使学生学会发动机的拆装,掌握拆装工艺要领;③使学生学会拆装工具的使用;④使学生学会检测方法与常用量具的使用;⑤培养学生安全、环保与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
(3)教材主体内容
①明确工作任务
接受任务,进行现场直观检查,确认故障现象。
a.询问起初这个故障出现时间?b.故障出现后,发动机的各种症状。c.直观观检查;d.观察故障现象;e.确定故障范围。
②制定工作计划
确定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思路→现场讨论并分析故障的可能原因→→收集技术资料及标准→问诊、试车、检查记录→分析故障→确定故障原因→讨论并制定解决故障的方案→学习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工艺规程等规定→工作准备→工作实施→质量检验→恢复现场→竣工验收。
③工作准备
a.技术标准、技术资料准备;b.场地设备准备;c.工量具准备;d.耗材准备;e.备件准备;f.检测及修复设备准备。
④工作实施
a.明确岗位分工;b.按工艺规程拆解、清洗;c.按规范进行检验、修复、更换机件;d.按工艺规程;e.体现团队沟通与协作;f.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⑤质量检验
发动机装配后,完成初步检查,可加油、水、电,进行启动。
⑥恢复现场
a.工具清点、擦拭与收存;b.剩余配件的清点与收存;c.设备擦拭与复位;d.废物回收与场地整理。
⑦竣工验收
进行发动机修复后的竣工验收,尾气检查可用目测和尾气分析仪完成。
⑧评比考核
评比考核可以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方式进行。
6.结论
企业文化要素以教材的方式固化下来,有利于基于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贯彻和实施,是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具体推进,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但具体教材框架需结合专业和课程的不同来制定,应避免形而上学。(作者单位: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
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