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与实际生活联系极其紧密的学科,它最能体现出学生的素质,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物理这一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与素质教育紧密联系,更好地体现教育原则,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本文谈谈对这方面的粗浅认识。
1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创设物理情境
课改后所使用的新教材的特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编排形式新颖,课程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阅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些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电磁感应等,借助物理学史料,教师此时就可以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定律后,适当讲一讲概念的来历,定律最终得出的科学历程,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关键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科学家和他们一样,研究起来也是有难度的,这时候需要多琢磨,多理解,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始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
例如,和学生一起讲“沸腾”一节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可演示教材中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学生亲眼目睹平常一点就着的纸锅居然能把水烧开,深刻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激起了对物理的极大兴趣。
2关注初中生学习心理,注重人文素养渗透
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成就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一直维持其学习的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初中生处于从对外部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世界变化的转折期,根据其心理特点,初中物理要创设情境,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开放,导入应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渲染气氛。如初二的同学,面对一切都是崭新环境的物理学科,对物理都充满了新鲜感。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温故而知新,对上堂课知识的回顾,学生的认知被唤起,多位同学连续回答问题,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氛围,激发了热情,高效听讲。教师贴近生活的导入,使得学生雀跃,在学生提高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在认知方面,初中生的思维向着更为抽象、概括和注重逻辑的方向发展,但还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好的初中物理课导入往往遵循以下原则:鲜明的针对性,巧妙的预设性,较强的启发性,一致的连贯性,扼要的简明性,机智的灵活性,生动的趣味性。
3运用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改变教法单一的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活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首先,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对演示的形式进行创新,即从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实验,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一般可2~3人组成一个小组,组内成员应当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既有优等生也有绩差生。这样的组合搭配,能够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再次,在家庭实验中,教师可提前安排好实验任务,让学生回家完成。例如自来水实验,用摩擦起电后的梳子接近较细的水流,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水流出现弯曲。
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进行物理实验的兴趣,教学质量和效果自然会获得显著提高。
4强化思想方法的渗透
有效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会主动思考的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1由果究因法
问学生平常见到的现象、问题,就要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看到“雾”,要能问:“雾是什么?”“雾是怎样形成的?”
再例如,坐在车上,当车启动时人会向后倒,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看到这些现象后要问:“为什么?”
4。2比较法
比较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也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或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
例如以下几种情况的下“热”字代表的含义相同吗?
A。今天天气很热B。热传递
C。摩擦生热D。0℃冰块吸热而熔化
4。3反向思考法
反向思考法(逆向思维),也就是倒过来思考,把条件和结论对换一下,结论还能成立吗?我们知道,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产生磁,法拉弟倒过来思考,发现了磁能产生电,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反向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大。若反过来思考,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吗?学生思考后发现: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通过反向思考,学生对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4类比法
类比就是由一种物理现象,想到另一种物理现象,并对两种物理现象进行比较。
例如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磁南极或磁北极也会单独存在吗?(磁极是不可分开单独存在的)
另外,还可以用猜想、联想等多种思维途径提问,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也落到了实处。
5多元化评价
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学习评价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评价能够大大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进行教学评价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评价要客观。每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充分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局面。
其次,要完善评价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各阶段测试以及平时作业对其进行评价,而且还要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评价,例如小组学习汇报、口头分析以及动手画图等等,而评价的组织方式可以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等。
第三,评价要全面。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以及素质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例如,向学生提出“你喜欢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式吗”等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找到学生差距与发现问题,从而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6勤于教学反思
所谓的教学反思,即为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思考与回顾,从而更加理性的认识与评价教学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予以改进,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并予以发扬。作为学习物理的必经之路,解题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总结与反思,这样就导致其解题质量与解题效率较低。因为,物理教师实施解题反思,并且将其作为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更多更先进、简洁的解题方法,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创设物理情境
课改后所使用的新教材的特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编排形式新颖,课程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阅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些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如电磁感应等,借助物理学史料,教师此时就可以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定律后,适当讲一讲概念的来历,定律最终得出的科学历程,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关键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科学家和他们一样,研究起来也是有难度的,这时候需要多琢磨,多理解,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始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物理。
例如,和学生一起讲“沸腾”一节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可演示教材中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学生亲眼目睹平常一点就着的纸锅居然能把水烧开,深刻理解知识的同时,也激起了对物理的极大兴趣。
2关注初中生学习心理,注重人文素养渗透
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成就感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一直维持其学习的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初中生处于从对外部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世界变化的转折期,根据其心理特点,初中物理要创设情境,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开放,导入应从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渲染气氛。如初二的同学,面对一切都是崭新环境的物理学科,对物理都充满了新鲜感。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温故而知新,对上堂课知识的回顾,学生的认知被唤起,多位同学连续回答问题,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课堂的氛围,激发了热情,高效听讲。教师贴近生活的导入,使得学生雀跃,在学生提高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时候,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在认知方面,初中生的思维向着更为抽象、概括和注重逻辑的方向发展,但还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好的初中物理课导入往往遵循以下原则:鲜明的针对性,巧妙的预设性,较强的启发性,一致的连贯性,扼要的简明性,机智的灵活性,生动的趣味性。
3运用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改变教法单一的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活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首先,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对演示的形式进行创新,即从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实验,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其次,在分组实验中,教师应当合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一般可2~3人组成一个小组,组内成员应当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既有优等生也有绩差生。这样的组合搭配,能够使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再次,在家庭实验中,教师可提前安排好实验任务,让学生回家完成。例如自来水实验,用摩擦起电后的梳子接近较细的水流,通过观察可以看到水流出现弯曲。
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进一步增强了他们进行物理实验的兴趣,教学质量和效果自然会获得显著提高。
4强化思想方法的渗透
有效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会主动思考的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渗透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1由果究因法
问学生平常见到的现象、问题,就要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如看到“雾”,要能问:“雾是什么?”“雾是怎样形成的?”
再例如,坐在车上,当车启动时人会向后倒,刹车时身体会向前倾,看到这些现象后要问:“为什么?”
4。2比较法
比较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也就是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或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
例如以下几种情况的下“热”字代表的含义相同吗?
A。今天天气很热B。热传递
C。摩擦生热D。0℃冰块吸热而熔化
4。3反向思考法
反向思考法(逆向思维),也就是倒过来思考,把条件和结论对换一下,结论还能成立吗?我们知道,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产生磁,法拉弟倒过来思考,发现了磁能产生电,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反向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如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增大。若反过来思考,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吗?学生思考后发现: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通过反向思考,学生对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4类比法
类比就是由一种物理现象,想到另一种物理现象,并对两种物理现象进行比较。
例如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磁南极或磁北极也会单独存在吗?(磁极是不可分开单独存在的)
另外,还可以用猜想、联想等多种思维途径提问,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也落到了实处。
5多元化评价
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学习评价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评价能够大大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进行教学评价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评价要客观。每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够充分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局面。
其次,要完善评价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各阶段测试以及平时作业对其进行评价,而且还要通过其他的形式进行评价,例如小组学习汇报、口头分析以及动手画图等等,而评价的组织方式可以为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等。
第三,评价要全面。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合作意识以及素质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例如,向学生提出“你喜欢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方式吗”等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找到学生差距与发现问题,从而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6勤于教学反思
所谓的教学反思,即为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思考与回顾,从而更加理性的认识与评价教学活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地予以改进,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并予以发扬。作为学习物理的必经之路,解题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总结与反思,这样就导致其解题质量与解题效率较低。因为,物理教师实施解题反思,并且将其作为教学反思的主要途径,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更多更先进、简洁的解题方法,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