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系统工程,影响其有效应用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因素模型,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以期对实现教育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关键词: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因素模型;应用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6-0026-03
一、 研究背景
自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国家项目,旨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然而,教育技术到底在教育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是什么因素阻碍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怎样才能促进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创新?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之子课题《国内外运用教育技术改进学校教学发展动态跟踪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就要搞清楚有哪些因素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通过查阅数据库及相关的文献研究对“影响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因素模型”进行论述和分析,并根据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实现的一些措施。
二、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促进因素研究与分析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有关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方面因素的相关文献,得出影响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1.人的因素
(1) 态度和认识
领导意识到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才会有一系列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教育技术发展的决策方案出台。学校领导在教育技术应用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领导者的意图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观点和看法,对教师具有相当的激励或者抑制作用。而只有教师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才能端正认识,改变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依据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特点,研究掌握新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以及课程整合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顺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关键是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特征的工具进行学习。
(2)能力和水平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长具有良好的教育技术领导力,才有可能在学校建立良好的发展和建设机制,为教育技术应用服务。所以,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校长的教育技术领导力及其发展建设问题应该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新命题,值得更多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的教师已经掌握了常规教育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常规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但为了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还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同时,教师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是其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其自主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这不仅涉及如何收集、处理、应用信息,也包括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要求。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要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实践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其他个人因素
校长在整个学校的决策和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校领导支持,新的理论观点和试验研究也就容易推行。学校领导的决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使用。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有些教师虽然具备基本技能,但由于个人习惯、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低等原因,导致教师很少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媒体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另外学生的适应状况也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如果学生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那么有效性根本不可能实现。学生只有对信息敏感,主动挖掘、搜集、利用信息,丰富自身的知识,并将其与自身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
2.环境因素
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还涉及环境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几个层面:
经济和政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改革方面的政策是教育技术实施所处的背景因素,而宏观上的指导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政策是教育技术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近几年,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技术的投入多数基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缺乏资源整合、教学设计方面的政策,影响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提高投入与使用的性价比,使投入的有限资金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文化:学校应该创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氛围,以激发教师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相关课题研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学习和使用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协调各方面力量,最终形成学校层面的和谐氛围是有效性实现的关键。
技术和支持:学校应加大引进教学信息化的开发工具、教学资源平台系统等的力度,为新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软件系统支撑环境。另外,必须使教师在校内方便地获得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的支持,加强技术人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信息化学习和推进的共同体,有利于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了影响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因素模型(图1)。该模型由四个模块组成,对影响实施的12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影响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应用有效性的因素包括两个层面: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即学校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其他支持因素。
三、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实现措施
通过对目前影响我国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要增强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还应采取一些措施。
1.转变相关人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育技术并非只是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更重要的是设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或方法。中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往往不是自己所需求的。教师要突破自己的传统习惯,成为自己学习的设计者,利用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工具有意义地探索自己所需求的知识,如通过与同事交谈、与专家会话等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多个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交流、沟通并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间对于教育技术的对话、互动、交流,通过接受、分享他人的观点,产生思考和批判,使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校长也应该融入到共同体的学习中来,并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相互促进并分享教育技术应用的经验。
3.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培训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为学校领导者提供相互研讨、协作的机会,促进培训效果的真正实现。另外,为了促进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就需要从影响教师的“内部因素”和“直接外部因素”入手,即教师的认识和态度、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以及良好的支持和有效的激励。在培训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区以及教师的个性特征进行培训。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培训方式,例如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并为教师日常所遇到的问题排忧解难。
4.建立激励机制
外部管理者的激励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与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等教师关注的权利和利益挂钩,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积极自主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各项活动。对中小学现有的电教人员或技术支持人员在人事编制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技术支持工作进行量化并给予充分的认可,或参照发达国家的管理机制,设立单独的职称系列。
5.构建有效的支持环境
目前教育技术的应用项目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所以要保证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提高资源的质量和使用的效率。在学校当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技术学习氛围,使学习走进教师的生活。教师通过在Blog上写课后小记、随笔等形式,体会和反思自己使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也可以创建虚拟学习社区(如QQ群、Blog群等),为教师的交流、学习和共享创造机会,激起教师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影响我国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因素的分析,得出我国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独特性,以及我国目前的应用水平与所倡导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的应用状况还会随着经济、文化和人员等其他因素的状况不同而不同。同时,对有效性的实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能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佑美.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校长信息素养模型与学校互动发展研究[R].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
评审书,2005.
[2]王春蕾,刘美凤.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20):45-48.
(编辑:郭桂真)
关键词: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因素模型;应用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6-0026-03
一、 研究背景
自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国家项目,旨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然而,教育技术到底在教育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是什么因素阻碍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怎样才能促进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创新?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之子课题《国内外运用教育技术改进学校教学发展动态跟踪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就要搞清楚有哪些因素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通过查阅数据库及相关的文献研究对“影响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因素模型”进行论述和分析,并根据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实现的一些措施。
二、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促进因素研究与分析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有关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方面因素的相关文献,得出影响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1.人的因素
(1) 态度和认识
领导意识到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才会有一系列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教育技术发展的决策方案出台。学校领导在教育技术应用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领导者的意图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观点和看法,对教师具有相当的激励或者抑制作用。而只有教师意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才能端正认识,改变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依据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特点,研究掌握新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以及课程整合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顺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另外,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关键是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能选择适合自己特征的工具进行学习。
(2)能力和水平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校长具有良好的教育技术领导力,才有可能在学校建立良好的发展和建设机制,为教育技术应用服务。所以,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校长的教育技术领导力及其发展建设问题应该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新命题,值得更多的关注。目前,大部分的教师已经掌握了常规教育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常规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但为了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还是将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同时,教师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也有待提高。另外,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是其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其自主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这不仅涉及如何收集、处理、应用信息,也包括个人的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等要求。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要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实践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 其他个人因素
校长在整个学校的决策和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校领导支持,新的理论观点和试验研究也就容易推行。学校领导的决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对教育技术的使用。教师的教学风格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有些教师虽然具备基本技能,但由于个人习惯、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低等原因,导致教师很少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使用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媒体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另外学生的适应状况也影响教育技术的应用。如果学生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那么有效性根本不可能实现。学生只有对信息敏感,主动挖掘、搜集、利用信息,丰富自身的知识,并将其与自身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
2.环境因素
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还涉及环境和支持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几个层面:
经济和政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改革方面的政策是教育技术实施所处的背景因素,而宏观上的指导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政策是教育技术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近几年,国家对中小学教育技术的投入多数基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缺乏资源整合、教学设计方面的政策,影响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提高投入与使用的性价比,使投入的有限资金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文化:学校应该创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氛围,以激发教师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相关课题研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学习和使用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协调各方面力量,最终形成学校层面的和谐氛围是有效性实现的关键。
技术和支持:学校应加大引进教学信息化的开发工具、教学资源平台系统等的力度,为新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技术支持和软件系统支撑环境。另外,必须使教师在校内方便地获得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的支持,加强技术人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信息化学习和推进的共同体,有利于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出了影响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因素模型(图1)。该模型由四个模块组成,对影响实施的12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影响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应用有效性的因素包括两个层面:人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即学校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其他支持因素。
三、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实现措施
通过对目前影响我国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要增强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还应采取一些措施。
1.转变相关人员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育技术并非只是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更重要的是设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或方法。中小学教师大多数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往往不是自己所需求的。教师要突破自己的传统习惯,成为自己学习的设计者,利用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各种工具有意义地探索自己所需求的知识,如通过与同事交谈、与专家会话等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多个学习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交流、沟通并共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间对于教育技术的对话、互动、交流,通过接受、分享他人的观点,产生思考和批判,使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校长也应该融入到共同体的学习中来,并鼓励教师们积极探索、相互促进并分享教育技术应用的经验。
3.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目前我国培训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为学校领导者提供相互研讨、协作的机会,促进培训效果的真正实现。另外,为了促进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就需要从影响教师的“内部因素”和“直接外部因素”入手,即教师的认识和态度、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以及良好的支持和有效的激励。在培训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区以及教师的个性特征进行培训。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多种培训方式,例如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并为教师日常所遇到的问题排忧解难。
4.建立激励机制
外部管理者的激励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把教师应用教育技术与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等教师关注的权利和利益挂钩,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积极自主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各项活动。对中小学现有的电教人员或技术支持人员在人事编制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技术支持工作进行量化并给予充分的认可,或参照发达国家的管理机制,设立单独的职称系列。
5.构建有效的支持环境
目前教育技术的应用项目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所以要保证资金投入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提高资源的质量和使用的效率。在学校当中创设良好的教育技术学习氛围,使学习走进教师的生活。教师通过在Blog上写课后小记、随笔等形式,体会和反思自己使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也可以创建虚拟学习社区(如QQ群、Blog群等),为教师的交流、学习和共享创造机会,激起教师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影响我国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因素的分析,得出我国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独特性,以及我国目前的应用水平与所倡导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学校的应用状况还会随着经济、文化和人员等其他因素的状况不同而不同。同时,对有效性的实现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能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佑美.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校长信息素养模型与学校互动发展研究[R].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
评审书,2005.
[2]王春蕾,刘美凤.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20):45-48.
(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