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英语课堂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思路导向,在课堂中构建较、评价、创新等思维为载体的思维课堂。通过构建结构化知识,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感知、预测、分析、概括、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促进学生的英语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发展
【作者简介】郑毅,南京市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体裁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码:L/2018/181)的阶段研究成果。
一、引言
英语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现阶段,在基础教育英语学习中,却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英语学习像是小儿科,只是简单地机械式地教授单词词组,对文章进行简单的问答,也就是说特别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了语言的交际能力,而弱化了语言的思维功能,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再加上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地说、读、演,而淡化了学生的思考、表达观点的过程,导致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不一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王蔷(2015)指出,当前传统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师关注教仍然多于关注学;课堂教学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忽视了对主题情景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缺乏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导致思维培养的缺失。
针对这种现状,王蔷提出新课程标准要以核心素养为思路向导。英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学生以主题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以形成文化理解,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初中英语课堂应在思维品质的训练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协同发展。本文用一节阅读课堂的真实案例,来探讨初中英语课堂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的教学策略。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的教学案例
笔者在学校的一节组内公开课中执教了一节阅读课。基于学思结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结合该课例阐述如何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展示教学过程,说明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程图如下:
Step 1:Lead-in
教师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视频,接着教师提问: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music for the medal-presentation? 学生回答:I don’ t know. 教师给予提示:Jasmine Flower. 教师接着提问:Do you know who is the composer of the music? 有学生回答:Tan Dun. 教师最后引出文章话题:Yes!So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n article about Tan Dun.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续的阅读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创设了情境认知的背景;教师导入开门见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进入本节课的阅读主题。
Step 2: Understanding
1. skimming
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将每个段落与该段的大意相匹配,并与之前的预测的结果相对照,检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 scanning
让学生通过寻读定位具体的信息,并完成关于谭盾的信息表格,了解谭盾的出生年月、出生地点、兴趣爱好、工作、教育、成就以及音乐方面的信息。
3. detailed reading
本環节让学生通过细读了解文本的细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识记和应用的思维能力。
第一段让学生默读后思考问题,为什么作者先介绍奥运会颁奖曲再引出谭盾,如果先介绍谭盾再介绍最著名的奥运会颁奖曲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是介绍谭盾的童年对音乐的热爱和童年经历对他以后创作的影响。所以,设置一个讨论题目:What shows Tan Dun’ s special interest in music in his childhood? Can you guess what kind of music style does Tan Dun use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his childhood experience? 在处理第三段谭盾求学经历的文本时,教师可以从时间、地点、事件三个方面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在阅读上,表格比文字更有利于提取有意义的信息。表格展示了文本的关键信息和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且把多种信息整合、联系起来,容易让学生理清各种关系。
在处理第四五段的相关问题后,对于第六段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What does Tan mean by saying “My music is to dream without boundaries” ? 学生进行讨论,这时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以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阅读课的重中之重——理解文本。首先,教师通过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寻信息。教师立足于本文,并通过一系列的阅读策略—— 略读、寻读、细读等让学生在完成各种阅读任务的过程中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理解文本细节内容继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总结等思维能力,形成了思维品质。 Step 3 Retell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段落概括,黑板上的重点词汇短语,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构建出一张表格,或是网络图或是树形图,画好了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借用这幅图或表格将文章的大意复述出来。
Step 4 Deep thinking
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What makes Tan Dun a successful composer? 学生对这个问题分小组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并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体会到谭盾的成功来源于他的童年经历,对音乐、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的国内和国际的教育经历,当然也离不开朋友家人的支持。这个环节就是在对文章细节分析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学会欣赏语言文字、篇章结构和文章的思想,最终领会了文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强化分析、解释和说明等思维技能。
Step 5 Expressing
在理解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过PPT呈现My Dream Job话题,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让学生探讨自己的理想的职业并且怎样实现这个梦想;之后小组活动,用所学内容表达观点。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学生对未来进行畅想,联系已经学习的谭盾的成功经历对如何达成梦想进行分析,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为语料,运用模仿、想象和创造等思维技能描述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学生的讨论很激烈,畅所欲言,颇有创意,表达多样。本课还布置了一篇题为My Dream Job的短文作为课后作业,由说转化为写的输出。
三、教学分析与反思
1.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双重发展。本节课的目标是从语言和思维两个维度设计的,既包括能够读懂介绍谭盾的文章,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点,并通过每一段的细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意图,同时还能够在阅读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识记、应用、分析、创造等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各个环节,教师不仅仅只限于“识记——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如在最后两个环节,让学生在阅读整篇文章的基础上试着分析谭盾成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畅想自己的梦想并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结合的教学体现了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的认知过程,输入侧重的是理解,内化侧重的是分析和评价,输出则侧重的是创造性表达,有助于語言和思维的双重发展。
2.教师要转变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由于长期形成的中学英语教学依赖课本,重视语法的习惯,英语教师往往会把阅读课上成讲解——记录——做题——背诵的模式,每天反复听写,背诵代替了阅读习惯养成、技巧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自己主动转变,一方面,需要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有效分工,设计新型的阅读思维课。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学习有关学科思维的理论,学会训练思维能力的方法,正确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1982.
[2]陈玉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李杰,陈静波.基于思维开发的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7):11-15.
[4]王蔷.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英语教师,2009(8):18-20.
[5]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 2015(16):5-7.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发展
【作者简介】郑毅,南京市第一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体裁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码:L/2018/181)的阶段研究成果。
一、引言
英语学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现阶段,在基础教育英语学习中,却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英语学习像是小儿科,只是简单地机械式地教授单词词组,对文章进行简单的问答,也就是说特别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了语言的交际能力,而弱化了语言的思维功能,忽略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再加上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地说、读、演,而淡化了学生的思考、表达观点的过程,导致学生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不一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王蔷(2015)指出,当前传统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教师关注教仍然多于关注学;课堂教学模式化、表层化、程式化;忽视了对主题情景的创设和对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缺乏对语篇文本的深入分析,导致思维培养的缺失。
针对这种现状,王蔷提出新课程标准要以核心素养为思路向导。英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学生以主题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以形成文化理解,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初中英语课堂应在思维品质的训练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协同发展。本文用一节阅读课堂的真实案例,来探讨初中英语课堂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的教学策略。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语言与思维协同发展的教学案例
笔者在学校的一节组内公开课中执教了一节阅读课。基于学思结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结合该课例阐述如何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展示教学过程,说明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程图如下:
Step 1:Lead-in
教师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视频,接着教师提问: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music for the medal-presentation? 学生回答:I don’ t know. 教师给予提示:Jasmine Flower. 教师接着提问:Do you know who is the composer of the music? 有学生回答:Tan Dun. 教师最后引出文章话题:Yes!So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n article about Tan Dun.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续的阅读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创设了情境认知的背景;教师导入开门见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进入本节课的阅读主题。
Step 2: Understanding
1. skimming
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将每个段落与该段的大意相匹配,并与之前的预测的结果相对照,检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2. scanning
让学生通过寻读定位具体的信息,并完成关于谭盾的信息表格,了解谭盾的出生年月、出生地点、兴趣爱好、工作、教育、成就以及音乐方面的信息。
3. detailed reading
本環节让学生通过细读了解文本的细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汇报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本,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识记和应用的思维能力。
第一段让学生默读后思考问题,为什么作者先介绍奥运会颁奖曲再引出谭盾,如果先介绍谭盾再介绍最著名的奥运会颁奖曲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是介绍谭盾的童年对音乐的热爱和童年经历对他以后创作的影响。所以,设置一个讨论题目:What shows Tan Dun’ s special interest in music in his childhood? Can you guess what kind of music style does Tan Dun use in the future according to his childhood experience? 在处理第三段谭盾求学经历的文本时,教师可以从时间、地点、事件三个方面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在阅读上,表格比文字更有利于提取有意义的信息。表格展示了文本的关键信息和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且把多种信息整合、联系起来,容易让学生理清各种关系。
在处理第四五段的相关问题后,对于第六段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What does Tan mean by saying “My music is to dream without boundaries” ? 学生进行讨论,这时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以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阅读课的重中之重——理解文本。首先,教师通过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寻信息。教师立足于本文,并通过一系列的阅读策略—— 略读、寻读、细读等让学生在完成各种阅读任务的过程中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理解文本细节内容继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总结等思维能力,形成了思维品质。 Step 3 Retell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段落概括,黑板上的重点词汇短语,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构建出一张表格,或是网络图或是树形图,画好了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借用这幅图或表格将文章的大意复述出来。
Step 4 Deep thinking
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What makes Tan Dun a successful composer? 学生对这个问题分小组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并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体会到谭盾的成功来源于他的童年经历,对音乐、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的国内和国际的教育经历,当然也离不开朋友家人的支持。这个环节就是在对文章细节分析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使学生通过获取信息学会欣赏语言文字、篇章结构和文章的思想,最终领会了文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强化分析、解释和说明等思维技能。
Step 5 Expressing
在理解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过PPT呈现My Dream Job话题,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让学生探讨自己的理想的职业并且怎样实现这个梦想;之后小组活动,用所学内容表达观点。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学生对未来进行畅想,联系已经学习的谭盾的成功经历对如何达成梦想进行分析,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作为语料,运用模仿、想象和创造等思维技能描述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学生的讨论很激烈,畅所欲言,颇有创意,表达多样。本课还布置了一篇题为My Dream Job的短文作为课后作业,由说转化为写的输出。
三、教学分析与反思
1.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双重发展。本节课的目标是从语言和思维两个维度设计的,既包括能够读懂介绍谭盾的文章,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点,并通过每一段的细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作者意图,同时还能够在阅读中训练学生的理解、识记、应用、分析、创造等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各个环节,教师不仅仅只限于“识记——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评价——创造”的高阶思维,如在最后两个环节,让学生在阅读整篇文章的基础上试着分析谭盾成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畅想自己的梦想并分析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了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结合的教学体现了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的认知过程,输入侧重的是理解,内化侧重的是分析和评价,输出则侧重的是创造性表达,有助于語言和思维的双重发展。
2.教师要转变思维,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由于长期形成的中学英语教学依赖课本,重视语法的习惯,英语教师往往会把阅读课上成讲解——记录——做题——背诵的模式,每天反复听写,背诵代替了阅读习惯养成、技巧训练、思维能力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自己主动转变,一方面,需要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有效分工,设计新型的阅读思维课。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学习有关学科思维的理论,学会训练思维能力的方法,正确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1982.
[2]陈玉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李杰,陈静波.基于思维开发的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7):11-15.
[4]王蔷.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英语教师,2009(8):18-20.
[5]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 2015(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