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的课堂实践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lzm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遗传信息的转录”一节为例,尝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生物科学史的课堂教学。通过分析本节内容相应科学史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应用,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继承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技兴国的责任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其他文献
以江西亚热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木荷(Schima superb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空中和地表分解150和360 d的叶片凋落物,通过模拟淋溶试验探究分解位置对凋落物来源的溶解性有机质(DOM)数量、C∶N∶P化学计量比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物种名录是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本底性资料,及时更新生物物种名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促进基础数据共享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及时总结安徽省苔藓植物的分类学研究成果,本文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不同部位以及距湖泊不同距离的土壤水势、植物水势、植物根、茎及叶的导水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立地条件下4种典型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沙茴香(Ferula bungeana)及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的水势日变化、导水率日变化差异,进而研究水分在沙漠典型植物体内的运移传输机理。结果表明:(1)所有植物水势值均表现为根>茎>叶,就植物种类而言,灌木白刺各器官平均水势最低,
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叶凋落物包括自然衰老叶凋落物(SL)和绿色叶凋落物(GL),但针对自然衰老和绿色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对人工林间伐强度和施肥措施的响应是否存在差异性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亚热带13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人工林为对象,分析自然衰老和间伐剩余的绿色叶凋落物的分解速率、C、N和P释放
学科德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尚未完全落实于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而在高校,课程思政已成为一线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有必要将高校
为探明不同发育期不同干旱条件对春玉米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以“丹玉405”为试验材料,利用大型农田水分控制试验场,在春玉米拔节、抽雄、乳熟三个关键发育期分别开展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对比试验,分析干旱对玉米产量及结构性状、籽粒含水量和品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分适宜对照相比,其他处理下,干旱导致玉米秃尖比、籽粒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分别平均增加85.3%、10.6%和14.9%;导致百粒重、理论产量、籽粒含水量、淀粉含量明显降低,分别平均降低14.2%、30.5%、29.7%、45.2%,对果穗
人们对动物体色的研究由来已久。作为一类让生物呈现出多变色彩的重要色素,类胡萝卜素可以在鸟类的羽毛、鸟喙和皮肤等体表组织中沉积,产生红、橙、黄、粉、紫等颜色。类胡萝卜素不能在鸟类体内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进而在体内完成吸收、运输、代谢和沉积等一系列过程,才能用于羽毛着色。与类胡萝卜素着色相关的生理及遗传调控机制一直备受关注,BCO2、SCARB1和CYP2J19等影响类胡萝卜素在鸟类羽毛中着色的关键基因,推动了对羽色遗传调控机制的深入认识。本文介绍了鸟类可利用类胡萝卜素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综述了类胡萝卜素
滨水植被缓冲带能有效去除地表径流中的面源污染物。本文采用模拟地表径流的方式,探讨了丹江口库区坡度分别为11°、15°、17°和21°的4种马尾松人工林滨水植被缓冲带不同宽度条件下对径流污染物的截留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双环入渗试验测定土壤渗透性能,环刀法测土壤密度及最大持水量,同时测定了不同坡度下林下枯落物的厚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坡度、宽度、枯落物厚度和枯落物生物量是影响截留率的主要因素。4种坡度下,截留率均随宽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滨水植被缓冲带的坡度为11°时,4种面源污染物的截留
高中生物学的学科美育和思政教育在教育目标、方式和结果中有重合之处,从中提炼出学科美育成就思政教育的两个思维视角,即学科美育的教育过程同步实现学科思政教育、学科美育的教育结果是学科思政教育的基础。教学设计阶段通过教育目标设计系统化、教育过程感性化、学生的深度体验、开放的学习评价四个策略为学科美育成就思政教育做准备。
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动物调查工作。共在152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30,792个相机日,共获得独立照片6,316张。共鉴定出野生动物105种,包括27种兽类(隶属于4目13科)和78种鸟类(隶属于5目20科)。其中,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种,分别是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四川羚牛(B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