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但大多是抽象地强调其重要性,很少涉及实质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对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即确立生态道德善恶观、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强化生态道德责任和培养生态道德能力;基本要求是树立生态世界观,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实施的基本途径是重新定位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并与考研相结合,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结合起来。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世界观;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 B82-0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09)02-0044-03
  
  当今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人类也将面临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对这一时代潮流的反映,这就要求新一代的建设者具备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意义方面,并且有许多论者往往泛泛而谈,对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实施途径这些实质性问题则鲜有涉及,本文从高校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角度出发,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几点认识
  
  生态道德即生态伦理,是指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环境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道德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突出特点是尊重大自然、尊重生命,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将自然纳入道德关怀对象。生态道德的提出是对传统道德的扩充与升华,是由于环境恶化而使人类反思以往对待自然态度的结果,是人类要求道德进步,建立新伦理的表现。长期以来,人类过度而无序地向自然索取,形成了利己的“经济人”,产生了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恶化的惨重代价使人认识到,没有自然的可持续,就没有人类的可持续,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具有生态道德的“生态人”就成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其特点是教育者从人与自然持续生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世界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极为丰富,但以下几点是非常关键的。
  1.确立生态道德善恶观
  以是否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衡量行为善恶的标准。正如现代生态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的莱奥波尔德所说:“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当一切事情趋向于相反的结果时,它就是错误的。”[1]确立这样的善恶观,有助于激发人们发现大自然的美,产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大自然美感的认识是形成生态道德的基础。
  2.唤醒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道德意识是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的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道德情感的总和,它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生态意识来源于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带来的严重后果的反省和对后代人的责任。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因为人类生命的延续依赖于自然系统功能的持续发挥,从而确保能量与营养的供给。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说:“尽管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但仍然寄生于生物圈,以维持生存。寄生物的生存有赖于减少危害和建立起有利于寄主的正反馈。”[2]人与生物圈之间的寄生——宿主模式决定了人类必须善待地球,否则会危及人类生存。因此,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唤起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
  3.强化生态道德责任
  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自然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有相应的自然责任或生态责任。目前的生态危机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有责任恢复、重建生态平衡。如果说自然界最终通过人类达到了自我意识,那么人类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是自然进化的引导者和管理者,他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促进自然整体价值的提高。人类如果仅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对待自然,只是将自然视为实现人的价值的工具,那就会辜负自然对他的生存和发展的恩赐,丧失自然赋予他促进和完善自然进化的天职,最终沦为一个自私的可怜虫,陷入物种进化的死胡同。因此,如果不明确这种生态道德责任,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自律能力。
  4.培养生态道德能力
  生态道德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越自身功利而履行人类的生态义务、实践较高意旨的本领及心理素质,包括生态道德认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错误行为的抵制能力等,这是有深厚的自然基础的。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就要使人类行为既是为了人类的利益,也是为了自然的利益,既是自在,也是利他在。生态的“是”与人类行为的“应该”是一致的。生态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明确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之后,提出以下基本要求。
  1.通过生态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世界观
  知识与道德密不可分。要在社会形成生态道德氛围,就必须重视对生态学、生态伦理知识的宣传和渗透。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明显缺陷,就是公共基础理论教育中,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的系统普及,这使得大学生的生态情感的培养流于感性化、表面化。没有生态科学知识背景,学生就很难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对环保的紧迫性产生足够的认识。没有忧患,就没有震撼,生态道德教育就很难有实效。生态科学知识、生态伦理学知识是生态道德教育的理性基础,同时也是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的认知基础。因此,应该强化对大学生生态科学、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其树立生态世界观,学会用生态学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具体化。
  生态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有二。其一是把地球生物圈看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生活于其中的每种生物都是它的一个组成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每种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生态合理性,都有它们存在的缘由,因此应当敬畏生命,在没有正当而充分理由的前提下,人类不能随意杀灭它们,或者给它们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前几年出现的用浓硫酸浇动物园黑熊的事件,用微波炉烤小白兔事件,就是因为缺乏最基本的生态伦理。没有生态世界观的指导,就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不符合生态道德的行为。其二是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由于广泛的生态关联,人类成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3]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包含在自然整体的自组织进化过程之中。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对自然有机整体的维护,依赖于同自然保持一种和睦相处的关系。人作为自然界独特的产物,其生命过程需要一个庞大的而复杂的由生命和非生命组成的物质支持系统,因为人类社会永远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必须与大系统整体相协调。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知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有按照生态学规律持续生存的权利,从而意识到对他人和社会、对其他生命形式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了这样的生态世界观,就具备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前提。
  2.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生态世界观向道德品质的转化
  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有生态世界观的树立,生态意识的强化,还要有生态情感的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点,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生态情感的产生基于两个方面:其一,对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认识。人类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地球是养育人类的母亲,从这一点出发,人们才会对自然、荒野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认同、依恋和爱护之情。正如罗尔斯顿在其名著《环境伦理学》中所说:自然对人来说绝不仅仅是资源关系,更重要的是根源关系。人们面对荒野,就是面对最基本的生命洪流,就像教徒面对上帝,儿女面对母亲。有这样的认识才会主动地呵护自然,尊重自然,形成生态道德意识。其二,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变化万千、形态各异的自然物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人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与爱惜之情。在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中,主客体高度统一,已不再是对立关系。敬畏、呵护自然就成为主体的要求。因此,应当从生存与审美需要的角度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情感,唤起他们的生态良知,以“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情怀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拓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基本途径的几点设想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形式或途径应是丰富多样的,不拘一格,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1.把生态道德课程提升为公共基础必修课
  传统观点认为,生态教育仅仅是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专业的课程,而不属于公共基础课,这种状况直到现在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于没有把《生态伦理学》或《普通生态学》等生态道德教育之类的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起来,很多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对生态伦理知识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养成生态道德。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受到高度重视。俄罗斯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都设有生态学专业,同时还将《普通生态学》等课程作为文理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4]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些高校规定非环境类专业的每个学生必须接受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有责任的环境行为。[5]
  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的滞后局面,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极不协调,笔者认为应当重新定位高校生态教育课程。生态道德教育属普世伦理,是一种世界观教育,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如何在地球生物圈内健康生存、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性、人格养成的教育,是迈向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灵魂的教育。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将《生态伦理学》或《生态学基础》等生态道德教育课程从选修课调整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至少应将其列为文理科学生的考研公共课,在每年的考研大纲中有所体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正面灌输生态学、生态伦理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生态世界观,强化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道德责任感,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素质,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
  2.实行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显性教育就是通过正式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方式进行的课堂教育,隐性教育就是在不开设专门课程的条件下发掘其他课程的有关要素而进行的间接教育,也包括课堂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如网络、校园环境、社区、家庭、实践活动等。就目前来看,高校非环境类、非生物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生态伦理公共基础必修课还不现实,但生态道德教育又非常紧迫,在这样的条件下,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1)充分挖掘现有各科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因素现在生态环境问题普遍受到关注,“保护环境,教育为本”。几乎各门教科书都或多或少涉及环保问题,都有可挖掘的生态道德教育要素。高校教师应增强环境教育意识,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在传授生态、环境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2)增设生态道德方面的选修课课堂教育具有规范性、直接性、系统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在生态道德教育之类课程没有列为必修课的条件下,增加这方面的选修课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可以增加大学生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生态伦理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生态道德意识,形成生态善恶观和生态道德责任,并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
  (3)利用社区载体进行教育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推动了学生公寓的“社区化”,公寓生活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公寓社区可以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宣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社区可倡导大学生创建绿色寝室,将生活垃圾和废旧物品归类回收。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其生态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美]莱奥波尔德. 沙郡年鉴[M]. 转引自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4.
  [2]转引自余谋昌主编.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1.
  [3][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文韬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6.
  [4]文传浩等.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5):18.
  [5]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4):127.
   [责任编辑:成方哲]
其他文献
在整个会计系统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共同承担着企业汇集、监督、反映、支持、控制管理和决策等多种职能,是会计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随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所以,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都要给予人们更多的鼓励,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从而更有效地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的方法,对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部分学生参加健美操课程后的心理健康认知情况进行探讨和研究了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In this
鲁迅先生在他的(以下简称)如是总结到:“角逐列国事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这里把立人看成立国、强国的前提了.他又说,要立人“必尊个性而张精神”,而其它几篇文章中
新课程改革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即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改中起着主导作用,首先要投身到改革的热潮中去,全面理解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使得建立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大多数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为适应市场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决定对所有批准上市的药品实行编码管理.据说,有了药品鳊码这个“身份证”,药品的生产厂家、产品特性、价格、生产日期等信息经识读器识读,可一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