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对十大先进制造业相关企业2 421条岗位招聘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利用Nvivo11对岗位招聘信息中的能力、学历和经验要求等进行逐级编码统计。十大先进制造业的企业人才需求可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所启示。应对当前的企业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養需要:精准定位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把握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保证行业、企业的有效深度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统筹兼顾。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1)10-0052-07
  《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中国要实现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对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提出要着力发展,进行技术突破。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出现,传统产业的人才要求将不再适应。在制造强国号角的鼓舞下,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提出要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期能够造就一支具备一定规模且结构合理的先进制造业精英人才队伍[1]。
  《中国制造2025》着力解决的是国内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以培养高质量人才满足经济的发展为根本目标[2]。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该积极响应号召,致力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本研究通过搜集十大先进制造业相关企业的岗位招聘信息,对岗位招聘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从中挖掘出企业的人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一、方法与数据
  (一)搜集企业招聘信息
  检索十大先进制造业的相关企业,选取影响力较大的174个企业,并对其岗位招聘信息进行梳理,最后整理出2 421条岗位招聘信息(见表1)。将2 421条岗位招聘信息整理成10份资料,并以PDF文档的格式导入到Nvivo11软件当中。
  (二)编码处理
  在Nvivo11软件中对每一份资料进行编码处理,在原始招聘信息资料内容中选取词语作为基础编码,初步按照十大制造业设置一级节点(见表2),通过研究原始资料后按照岗位类别设置二级节点,按照专业要求、能力要求、学历要求、经验要求和其他要求设置三级节点,并将三级节点进行细致编码后产生四级节点。
  (三)编码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的节点编码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在编码效度保证上,两位编码者都进行了Nvivo编码的学习,在数据整理过程中遵守编码程序。在编码信度保证上,采用能力编码一致性系数检验,并随机抽取了85个能力要求编码参考点,将内容用Excel表格进行呈现。选择两位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生作为编码者分别进行编码,以此计算能力编码一致性系数,编码者一致性公式为① ,得出一致性水平为0.953,处于较好水平[3]。
  二、结果与分析
  将岗位招聘信息编码的四级节点进行汇总,分别对学历要求、工作经验要求、先进制造业能力要求、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参考点数统计,下面将根据参考点数统计情况进行论述。
  (一)本科学历在学历要求中的参考点数最多
  对十大先进制造业岗位招聘信息中的学历要求在Nvivo11中进行了编码统计,并借助Excel表格进行了数据整理。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学历要求如表3所示,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五个学历层次中,本科学历层次的参考点数最多,其次是硕士。本科学历的参考点数超过1 200个,明显高于其他层次的参考点数。因此,在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岗位要求中本科学历已成为基本学历要求。
  (二)3~5年(包括5年)的工作经验要求比重最大
  对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岗位招聘信息中的工作经验要求在Nvivo11中进行了编码统计,并借助Excel表格进行了数据整理。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工作经验要求主要集中在“3~5年(包括5年)”和“6~10年(包括10年)”,说明对于人才的工作经验方面还是存在一定要求的。由表4可知,工作经验要求在“3~5年(包括5年)”的参考点数最多,所占比重为51%,明显高于其他工作经验要求。2年以下的工作经验是指应聘人员对该工作领域尚处在一个熟悉和积累的阶段,而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说明应聘人员在该工作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具有属于自己的工作技巧,已具备独立处理工作事务的能力。因此,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在招聘人才时要求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
  (三)十大先进制造业在能力要求上存在共性
  技能要求、工作熟悉度、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外语掌握要求、知识储备和团队合作是十大先进制造业在能力要求上的共同点。对十大先进制造业岗位招聘信息中的能力要求在Nvivo11中进行了编码统计,并按照十大先进制造业进行划分,借助Excel表格进行了数据整理。借鉴莱普斯定律M=0.749, M表示能力要求中的高频词,Nmax表示能力要求中参考点数的最大值。根据此公式,选择参考点数≥28的能力要求,共计34个能力要求高频词(以下能力要求高频词的选择均借鉴此公式)。如表5所示,能力要求排在前六位的是技能要求、工作熟悉度、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外语掌握要求、知识储备和团队合作,且总参考点数均超过600个。工作熟悉度是要求应聘者能够对所属工作领域有一定的掌握,具有某一具体领域的工作经验,或者熟悉相关的行业标准,例如“有类似或同行业的相关行业经验,有项目控制或项目管理背景”。技能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如“熟练使用 AutoCAD、Solidworks,熟练使用 Office 办公软件”;二是对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能要求,如“精通 UG、CAD、PRO/E 中的一种以上制图软件”。外语掌握要求体现为听、说、读、写能力,不限于英语,也包括日语、德语等语言要求,如“流利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良好的荷兰语或德语技能”。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应聘者具备中文的写作和沟通能力,如“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沟通能力”。知识储备说明了当前企业对于人才的基础知识储备要求较高,企业不仅仅注重应聘者的技能表现,专业知识也是应聘者的必备条件。团队合作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共赢是企业追求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因此应聘者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十大先进制造业对具体能力的要求存在差异
  根据十大先进制造业能力要求参考点M值的结果,分别统计出能力要求的高频关键词,将各先进制造业的能力要求按照排名对前10位进行统计。根据十大先进制造业岗位招聘信息前10的能力要求排名,计算出满足能力要求的參考点数所占的比重(见表6)。所占比重超过10%的能力要求有:外语掌握要求、技能要求、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工作熟悉度、团队合作及知识储备,说明这六种能力是十大先进制造业在能力要求上存在的共性之处。但十大制造业能力要求参考点的比重存在差别。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外语掌握能力、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三项能力要求参考点所占比重较高;航空航天装备的外语掌握要求、技能要求和知识储备要求参考点所占比重较高;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在技能要求和工作熟悉度提出了高要求;农机装备在技能要求、团队合作、独立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和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要求较多;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在思想品德良好和身体素质要求参考点比重相比其他先进制造业要高。各先进制造业在某一两个具体能力方面存在高要求,由此可见,不同先进制造业对具体能力的要求存在差异。
  (五)十大先进制造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共性
  技能要求、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工作熟悉度和外语掌握要求是十大先进制造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共同点。根据十大先进制造业各岗位能力要求参考点数M值的结果,分别统计出能力要求的高频关键词,将先进制造业各岗位的能力要求按照排名对前10位进行统计。根据各岗位前10的能力要求排名,计算出满足能力要求的参考点数所占的比重(见表7),所占比重超过10%的能力要求有:技能要求、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工作熟悉度和外语掌握要求,说明这四种能力是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各岗位在能力要求上的共性之处。
  (六)不同岗位定制对具体能力的要求存在差异
  由表7可见,技术支撑类岗位和设计研发类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工作熟悉度参考点的比重较高,且设计研发类岗位相较其他岗位对知识储备的要求要高;法务类岗位的外语掌握要求、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参考点的比重较高;服务类岗位在独立解决问题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上要求较高;财经类岗位的分析能力参考点比重较高;销售类在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抗压能力上提出了较多要求;人力资源类岗位的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参考点比重也较高;供应链类岗位相较其他岗位在工作熟悉度上要求较高。十大先进制造业各岗位在某一两个具体能力方面也同样存在高要求,这说明不同岗位对具体能力的要求存在差异。
  三、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需要具备本科学历和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
  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需要的是一支从研发到生产全过程多层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需求对学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科学历保证了人才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对工作领域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储备,可以胜任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的相关工作岗位。同时,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需要的也是了解本领域的人才,能够掌握本领域的前沿动态,了解本领域的相关标准,了解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
  2.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要求人才兼具专业业务能力和通用必备技能②
  通过对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能力要求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技能要求、工作熟悉度、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外语掌握要求、知识储备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是十大先进制造业在能力要求上存在的共性之处。这六种能力反映了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对于人才能力要求的高标准:一方面,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要求人才在专业领域的技能方面要具有较高水平,如技能要求和工作熟悉度两者就明确说明了企业对于专业业务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要求人才在通用必备技能方面也具有较高水平,如外语掌握能力、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方面三种能力的要求就说明了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同时看重人才在语言交流以及团队协作上的通用必备技能。
  3.各先进制造业企业对人才在具体能力方面存在高要求
  除十大先进制造业在能力要求上呈现出的共性外,各先进制造业企业会根据制造业的特点和性质而对人才提出具体能力方面的高要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追求技术创新和研发,企业对于人才在计算机技术以及行业领域熟悉程度有明确要求,且新一代信息产业也对应聘者的抗压能力和工作主动性较为重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追求卓越和产品不断突破升级,人才在研发领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和工作熟悉度,且研发技术成果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作为基础。航空航天装备作为国家的硬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关乎着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航空航天装备企业对于人才的技术研发能力、外语掌握能力和知识储备有着很高的要求。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企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责任心及身体素质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在中外合作以及国际化经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人才的外语掌握能力、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要求较高,且在研发上追求新突破,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技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追求汽车零部件的不断精进,在研发上对人才的技能有较高要求。电力装备企业在氢能、核能等前沿领域对人才的研发能力有较高要求,要求人才能够掌握技能,熟悉工作;且由于不断追求与周边国家的项目合作,在外语掌握能力方面对人才有较高要求。农机装备企业致力于农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对人才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具有要求,也强调团队合作、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意识。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材企业追求前沿技术和设备的突破[4],如新材料领域的石墨烯和纳米技术等,因此对于人才的技能和工作熟悉度要求较高。
  4.十大先进制造业各岗位要求人才既精通专业领域又善于语言表达
  根据前面对十大先进制造业各岗位能力要求的数据分析,技能要求、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工作熟悉度和外语掌握要求这四种能力是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各岗位在能力要求上存在的共性之处。十大先进制造业的各岗位在能力要求的共同点有两个:一是各岗位都注重专业领域能力的掌握,强调人才应该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具备对工作领域的高熟悉度;二是各岗位对于语言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包括中文沟通能力和英文表达能力。   5.十大先进制造业各岗位对人才在具体能力方面存在高要求
  不同岗位在能力要求上既存在共性,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岗位类别对具体能力存在高要求。如财经类强调人才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法务类注重外语掌握要求、学习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类强调独立解决问题和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技术支撑类和设计研发类在各岗位中更加强调专业技能和工作熟悉度;人力资源类强调人才具备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销售类强调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启示
  1.精准定位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
  面对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对于本科学历和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的要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做到两个精准定位:其一,办学层次定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其二,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并提出要通过试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来探索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应承担的责任,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产业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要的歷史必然[5]。面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高技能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将目标定位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又要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特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坚持以区域内行业、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依据,突出其职业性特征;另一方面要培养既与工程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有类型差别,又与专科层次人才有层次区分度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彰显其高等性特点[6]。
  2.把握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
  从十大先进制造业企业人才需求数据中可看出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企业最看重的品质。知识、能力和素质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知识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基础,知识储备在人才能力要求中必不可少;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一种外化,在企业招聘中对能力具有明确细致的要求;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无法外化,但企业对于人才素质予以很高期望[7]。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把握好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知识和能力在人才培养中同等重要,具体表现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注重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结合,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 强化实践性环节[8]。另一方面,素质的培养应该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要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不仅着眼于就业问题,也要关注人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问题。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精进的技能,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和工作的要求;但长远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秉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理念,以发展的心态应对社会与时代的变化。
  3.保证行业、企业的有效深度参与
  职业能力可分为三种类型:就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特定职业能力[9]。特定职业能力帮助高职毕业生在就职时很好地适应所在岗位的特殊要求。从对十大先进制造业招聘信息的分析可知,当前各先进制造业及各岗位对于人才在能力上存在着行业、企业的特殊要求,这便是行业、企业招聘时要求人才所具备的特定职业能力。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特定职业能力并不凸显,原因在于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不足。在对行业、企业真实环境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高职生很难具备企业所需的特定职业能力,乃至无法很好地适应所在岗位的工作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保证行业、企业的有效深度参与。其一,认同行业、企业办学主体的身份,推进校企双主体教育。既保证企业参与办学的全方位深度融入,体现在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多环节;又确保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包括共建共享实践基地和创新基地等内容[10]。其二,保证校企双方信息的有效互动,构建产教融合信息平台[11]。通过产教融合信息平台收集行业及企业的产业发展信息、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信息等数据资料,以数据报告的形式加强校企双方的了解程度,促进校企双方信息的有效互动。
  4.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统筹兼顾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专业业务能力培养与必备通用技能培养并重。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化作为一个核心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指明灯”[12],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就要专精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建设都要注重学生专业领域能力的培养,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学科体系进行解构,通过工作任务来进行模块课程设置,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工作过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通用必备能力的培养。普通化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目标[13],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要涉及普通教育的内容,尤其是必备通用技能的培养,通过开设一些通识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就业和未来发展的能力。通识课的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领域相关联,利用真实情境、虚拟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将通识知识情境化,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必备通用技能。
  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技术技能取向与人文取向兼顾。缺少了人文取向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就失去其文化底蕴。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但同时在追求职业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人们会面临技术无限扩张所带来的压迫与统治[14]。应该尽量避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过分强调技术技能取向而导致学生沦为技术的“工具人”。人文知识的补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技术扩张”的压迫感,帮助学生获得独立意识,丰富职业情感。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同时要设置一些职业伦理、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环境。
  注释:
  ①M为完全一致的编码数,N1为第一位编码员的编码数量,N2为第二位编码员的编码数量。   ②專业业务能力是指人才在专业领域所应具备的能力;通用必备技能是指人才为适应不同工作领域所应具备的跨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田慧生,曾天山,王小飞,等.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1):4-16.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39.
  [3]柳俊,王求真,陈珲.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电子商务模式定义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82-91.
  [4]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8)[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575.
  [5]任君庆,王琪.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和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13(4):52-55.
  [6]涂向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15-20.
  [7]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5-69.
  [8]钟云华.对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1(15):11-14.
  [9]李怀康.职业核心能力开发报告[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1):4-8.
  [10]任雪园.变革与转型:智能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审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9(28):12-17.
  [11]姚玲.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表征与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9(2):22-27.
  [12-13]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3-104.
  [14]徐宏伟.职业教育根本问题新探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省思与构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140.
  (责任编辑:刘东菊)
  Research on Talent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de in China 2025":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on Job Demand of Related Enterprises in the Ten Priority Area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XU Ya-ru,  ZHOU Hai-yi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gdong 250014, China)
  Abstract: "Made in China 2025" proposes to create a team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lites with a certain sca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alents demand of enterprises,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2421 job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of related enterprises in the ten priority area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was carried out, and Nvivo11 was used to perform step-by-step coding statistics on the ability requirements, academic requirements and experience requirements in the job recruitment information. The talent demand of enterprises in the ten priority area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can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respond to the current talents demand of enterpris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needs:accurately position the school level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deep participation of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and achieve overall planning and all-round consideration i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Key words: Made in China 2025; ten priority area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alents demand of enterpris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追溯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政策渊源及变迁历程发现,半工半读教育形式、推进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办学、产教结合进入法律规范层面、校政行企协同推进、凸显企业主体性地位依次成为我国不同阶段的产教融合政策特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视角审视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结合南京市三家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实证案例,归纳高职院校建设大学科技园推进路径,发现通过大学科技园这一产教融合集成平台,
期刊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为推动和检验高校的教育改革成果,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打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15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纵观六届大赛,赛事要求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部分的内容体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近3年,东北地区高校在该项赛事中成绩并不理想,客观原因是东北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创新创业氛围不好、科
期刊
摘 要 “金课”建设是高职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主题。通过对17位高职学生撰写的回溯式叙事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高职“金课”的三种教师类型及其进阶的高职“金课”生成模式,体现出在教师关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学生获得、情绪感知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客观教学型教师关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技艺实现;共情型教师关注学生当前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结,融注教学情感实现;超越型教师关注学生“工匠精神
期刊
摘 要 把产教融合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职业教育法》修订的现实需要。从政策供给到法律供给是产教融合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由于法律制度的缺失,我國产教融合不可避免出现某种失序,集中表现为价值失守、结构失衡和制度失范。产教融合法律调整的逻辑起点在于法律较政策相比的强制性、根本动因在于产教融合失序、构建路径在于修立并举。修订完善《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现有法律,把产
期刊
摘 要 英国近十年来不断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教育政策过去十年的变化趋势是:从关注低水平劳动力到兼顾低技能人群和高级技能人才,逐渐形成继续教育专项助学贷款,形成丰富且呼应就业市场需求的继续教育证书体系,不断减少政府干预和不断提升继续教育声誉,持续关注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并不断提供前沿技术的培训,从就业信息的推广到落实院校责任制。对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启示是:扩大技能类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高质量供给
期刊
摘要: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鲁班工坊(LUBAN WORKSHOP)解析》一书全方位、多角度、现场式、史诗性呈现了鲁班工坊的品牌创设、核心要义、建设成就、发展策略和政策保障。鲁班工坊不仅提供技术装备、教材资源,为合作国培养当地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还提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该书有助于国内外鲁班工坊研究者和实践者全面深入了解鲁班工坊的真谛,准确把握鲁班工坊的建设方式、核心内涵、实践模式和
期刊
摘要:随着中非教育交流的日益深化,建立在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之上的多元化教育合作逐渐取代了“空投”式的援助。中非職业技术师范教育领域的合作在为非洲国家培养合格技术人才的同时,更为其培养稳定的高质量职教师资。通过以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院的建校实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在与非洲国家进行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合作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中非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合作在实践中应加强办学规划设计、突出中国特色、注
期刊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成为我国加强对外合作的重要着力点,在深化教育合作交流、培养国际应用型人才、助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020年11月29日,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在杭州召开,200余位参会嘉宾共话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计,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领导、“一带一路”研究权威专家、职业教育权威专家、
期刊
摘要: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职教留学”需求调查是高职院校实现教育国际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文章将柬埔寨、老挝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借助IBM公司“客户需求分析$APPEALS框架”作为分析手段,将8个要素转换为留学动机、家庭经济承受力、留学效果、学生情感与认知等四个模块进行问题设计,以微信问卷星为载体开展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基于调查数据挖掘,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做好来华留学成本分析,提出合理
期刊
摘要:基于协同理论,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切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规模与经济总量不相协调、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院校分布与产业分布部分契合、培养层次与产业层次不相适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依据产业需求确定学生规模、依据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依据产业分布优化专业布局、依据产业层次提升培养层次等建议,旨在促进云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切优化。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