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对于特殊教育中的聋生而言,落实上述理念尤为重要。有人说得好:越是荒芜的土地越需要开垦。因此,搞好特殊教育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只有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取生动的感知,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聋生除了听力丧失以外,其他各种感觉器官都是正常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其他感官的积极参与,才能弥补听力的缺憾。
1.感受实物,切身体会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对聋生而言最突出的就是事物很难与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统一的信号,二者往往是分离的。在教学中,展示实物教具,让学生嘴尝、鼻闻、手摸,让词语的音、形、义与实物连为一体,使之成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形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甘甜、香气词语时,教师准备了蔗糖、香油,让学生亲自品尝蔗糖的味道,使他们不仅理解了甘甜的含义,而且把蔗糖和甘甜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蔗糖是甘甜的”思维链。让学生用鼻子闻香油的气味从而理解“香气”的含义,然后告诉学生,因为香油有香气,我们日常生活中把它作为一种调料。
2.动手操作,自身感悟
实践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如教《家乡的桥》一课,教师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 硬纸板做桥面,让学生根据文中不同形状的桥的介绍自己搭建:过户桥——即一块硬板搭两边把两户连起来,是最简单的桥;元宝桥——最漂亮、最气派的单拱桥,桥洞和倒影像一个很大的元宝;骆驼桥“以其形穹若骆驼背”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充分理解了作者的家乡江南桥多、桥美,体会了作者思乡的感受: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3.细致观察,调动视觉。
聋生因听觉功能有障碍,课文中有关声音的描写对他们来说显然“勉为其难”。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用视觉补充听力的不足,扬长避短,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观潮》这篇课文,用极其精炼的词句描绘钱塘大潮的声音。这声音恰恰写出了潮来时雄伟的气势,而学生偏偏感觉不到,教学很难进行。教师可播放钱塘潮录像片断,让学生从激流澎湃、浊浪排空的视觉画面中体会潮头涌动、声如崩山的巨大声响。视觉形象巧妙地移向听觉声音。通过两者相近相似的比较,并辅以必要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描写声音的佳句,从而获得鲜明的印象,加深对句子及事物特征的理解。
在学习一些介绍景物的文章的时候,如果坐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显然不如带着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去体会自然风光的效果好。
如学《公园的一角》一文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公园,和学生一起漫步其中,观察公园的巧妙布局,假山池沼的相互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点缀,近景远景的不同层次。边欣赏边讲解,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及顺序,回到教室再学课文,这样学生对公园的美景及特征就能心领神会,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学完《公园的一角》后,有一个仿写习作《校园的一角》,我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放眼向西看,高高的教学楼拔地而起,醒目的八字校训跃入眼帘。教学楼南边,小花园里鲜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时而蜜蜂嗡翁飞过,时而蝴蝶翩翩起舞。操场的西南角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这一切慢慢地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禁触景生情,争先恐后地说出了眼前熟悉的一草一木,然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在操场上写起来,学生将复杂的方位变换化为简单的实地感知,出色地完成了这篇作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文字认识自然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这样,学生利用良好的视觉补充听力的不足,不被眼前的时空所限,为心灵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超越自我并发现了新的境界,其意义或许并非读懂一篇课文所能达到的。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1.运用媒体,强化感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交互传递的巨大优势,显示出了其它手段不能比拟的功效。在语文教学中,广泛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制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聋生获得图文并茂的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教学《雪》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纷纷扬扬、簌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粉妆玉砌”等抽象的词语,我运用flash制作了一套完整的课件辅助教学:第一,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大雪纷纷扬扬、簌簌下落的情景,学生看后便了然于心、不讲自明。第二,用幻灯片展示:万里江山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柳树上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和松柏上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展示雪落枝头的样子和色彩。第三, 以动画形式展示风吹树动、雪末儿飞扬,映着朝阳五光十色的美丽雪景。边演示课件边分析课文,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第一场雪大、美的特点以及人们的快乐心情。再如《桂林山水》一文,我剪辑了唱片中有关桂林的片断、文字与图像同步出现,学生较好地感受和理解了“无暇的翡翠”、“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不愧有“甲天下”的美称。
采用多媒体演示是一种时尚的形象化手段,它能把文字的、图象的、时间的、空间的、动态的、静态的各种学习材料综合在一起。尽管搜集资料、整理编辑、制作课件需花费大量时间,但一经制成,其效果不言而喻,其资源还可以互通共享。
2.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具体生活图景中,达到通过学生的自我活动来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如《师生情》一文,课文写三个女同学在病房外深情地望着正在输液的老师,一系列细微的动作描述,如“放、立、踮、争、看、祝愿”,体现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教学时让学生来模仿这些动作,并由此及彼,引发联想,从中体会浓浓的师生情,获得强烈而鲜明的情感体验。再如《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为让学生理解寓意,体会秀才盼望葫芦长大的急切心情以至不顾老农的劝说一意孤行,最后使得葫芦慢慢变黄、落光。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秀才和老农,并配以服装、道具,分别演出文中人物的不同情态,教师在一旁做解说员,这样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也基本能复述课文,理解其中的寓意。通过创设情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绘形象,加强记忆
前面讲的几种形象化手法都是由教师创设的,这种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求得形象,去接近所学的课文。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人物,如李白、鲁迅、毛泽东、朱德等,这些名人,课本中既有他们写的文章,又有写他们的文章。但这些人与学生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距离,尽管教师一味介绍,学生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去认识他们,即通过看电视、课外书,了解人物的生平和突出事迹,观察后画出肖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不仅了解了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与这一形象相关联的事迹,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人物之间的距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娴熟的手势语,富有激情的体态语,都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染,唤起求知的欲望。此外,采用形象化手法,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聋生除了听力丧失以外,其他各种感觉器官都是正常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其他感官的积极参与,才能弥补听力的缺憾。
1.感受实物,切身体会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对聋生而言最突出的就是事物很难与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统一的信号,二者往往是分离的。在教学中,展示实物教具,让学生嘴尝、鼻闻、手摸,让词语的音、形、义与实物连为一体,使之成为学生可以感知的形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甘甜、香气词语时,教师准备了蔗糖、香油,让学生亲自品尝蔗糖的味道,使他们不仅理解了甘甜的含义,而且把蔗糖和甘甜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蔗糖是甘甜的”思维链。让学生用鼻子闻香油的气味从而理解“香气”的含义,然后告诉学生,因为香油有香气,我们日常生活中把它作为一种调料。
2.动手操作,自身感悟
实践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如教《家乡的桥》一课,教师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大小不一的 硬纸板做桥面,让学生根据文中不同形状的桥的介绍自己搭建:过户桥——即一块硬板搭两边把两户连起来,是最简单的桥;元宝桥——最漂亮、最气派的单拱桥,桥洞和倒影像一个很大的元宝;骆驼桥“以其形穹若骆驼背”引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充分理解了作者的家乡江南桥多、桥美,体会了作者思乡的感受: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
3.细致观察,调动视觉。
聋生因听觉功能有障碍,课文中有关声音的描写对他们来说显然“勉为其难”。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用视觉补充听力的不足,扬长避短,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观潮》这篇课文,用极其精炼的词句描绘钱塘大潮的声音。这声音恰恰写出了潮来时雄伟的气势,而学生偏偏感觉不到,教学很难进行。教师可播放钱塘潮录像片断,让学生从激流澎湃、浊浪排空的视觉画面中体会潮头涌动、声如崩山的巨大声响。视觉形象巧妙地移向听觉声音。通过两者相近相似的比较,并辅以必要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描写声音的佳句,从而获得鲜明的印象,加深对句子及事物特征的理解。
在学习一些介绍景物的文章的时候,如果坐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显然不如带着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去体会自然风光的效果好。
如学《公园的一角》一文时,教师可将学生带到公园,和学生一起漫步其中,观察公园的巧妙布局,假山池沼的相互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点缀,近景远景的不同层次。边欣赏边讲解,理解作者写景的特点及顺序,回到教室再学课文,这样学生对公园的美景及特征就能心领神会,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学完《公园的一角》后,有一个仿写习作《校园的一角》,我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放眼向西看,高高的教学楼拔地而起,醒目的八字校训跃入眼帘。教学楼南边,小花园里鲜花竞相开放、五颜六色,时而蜜蜂嗡翁飞过,时而蝴蝶翩翩起舞。操场的西南角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这一切慢慢地进入了学生的视野,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禁触景生情,争先恐后地说出了眼前熟悉的一草一木,然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在操场上写起来,学生将复杂的方位变换化为简单的实地感知,出色地完成了这篇作文,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文字认识自然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这样,学生利用良好的视觉补充听力的不足,不被眼前的时空所限,为心灵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超越自我并发现了新的境界,其意义或许并非读懂一篇课文所能达到的。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1.运用媒体,强化感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图、文、声、像交互传递的巨大优势,显示出了其它手段不能比拟的功效。在语文教学中,广泛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制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聋生获得图文并茂的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教学《雪》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纷纷扬扬、簌簌、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粉妆玉砌”等抽象的词语,我运用flash制作了一套完整的课件辅助教学:第一,以动画的形式,演示大雪纷纷扬扬、簌簌下落的情景,学生看后便了然于心、不讲自明。第二,用幻灯片展示:万里江山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柳树上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和松柏上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展示雪落枝头的样子和色彩。第三, 以动画形式展示风吹树动、雪末儿飞扬,映着朝阳五光十色的美丽雪景。边演示课件边分析课文,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第一场雪大、美的特点以及人们的快乐心情。再如《桂林山水》一文,我剪辑了唱片中有关桂林的片断、文字与图像同步出现,学生较好地感受和理解了“无暇的翡翠”、“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不愧有“甲天下”的美称。
采用多媒体演示是一种时尚的形象化手段,它能把文字的、图象的、时间的、空间的、动态的、静态的各种学习材料综合在一起。尽管搜集资料、整理编辑、制作课件需花费大量时间,但一经制成,其效果不言而喻,其资源还可以互通共享。
2.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具体生活图景中,达到通过学生的自我活动来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
如《师生情》一文,课文写三个女同学在病房外深情地望着正在输液的老师,一系列细微的动作描述,如“放、立、踮、争、看、祝愿”,体现了学生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教学时让学生来模仿这些动作,并由此及彼,引发联想,从中体会浓浓的师生情,获得强烈而鲜明的情感体验。再如《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寓言故事,为让学生理解寓意,体会秀才盼望葫芦长大的急切心情以至不顾老农的劝说一意孤行,最后使得葫芦慢慢变黄、落光。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秀才和老农,并配以服装、道具,分别演出文中人物的不同情态,教师在一旁做解说员,这样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也基本能复述课文,理解其中的寓意。通过创设情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绘形象,加强记忆
前面讲的几种形象化手法都是由教师创设的,这种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求得形象,去接近所学的课文。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人物,如李白、鲁迅、毛泽东、朱德等,这些名人,课本中既有他们写的文章,又有写他们的文章。但这些人与学生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距离,尽管教师一味介绍,学生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于是,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去认识他们,即通过看电视、课外书,了解人物的生平和突出事迹,观察后画出肖像,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不仅了解了人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与这一形象相关联的事迹,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人物之间的距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娴熟的手势语,富有激情的体态语,都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染,唤起求知的欲望。此外,采用形象化手法,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