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来源 :求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bbbcc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教育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高中生物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大量的知识,以往的教学知识以课本为主,严重缺少趣味性,长此以往将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可以紧密结合新知识与以往学生学习过的知识,为学生复习提供帮助。目前,高中生物课堂已经广泛应用了思维导图,科学设计和应用思维导图对高中生物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导图;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能够从具体实际出发,结合人的思维,将文字、图片等多种不同的工具组合到一起,合理编辑信息,深加工处理信息,以对中心概念有所体现。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科学有效,能够在构建图形的基础上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可以长久地记忆知识,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充分的培养,使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局面被彻底改变,逐渐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整理新知识逻辑关系需要运用不同的形状、颜色等,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避免学生快速遗忘课堂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沿用多年
  高中生物教材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就是压缩专业教材而成。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导致学生承受较大的压力。另外,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生物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相关部门并没有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及时更新生物教材中的内容。
  (二)教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生物课程需要展开相应的实验,以验证课本中提及的理论知识。但是,目前高中生物并不是高中教学的主体性学科,部分学校为了减轻生物教学的资金投入力度,并没有及时更新实验设备,导致学生对于实验教学方面的需求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受到生物实验设备不足的限制,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不够先进
  高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法比较重视,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没有得到及时创新,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够显著,以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及时得到更新。目前,科技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教育者虽然意识到网络教学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教学方式利用得并不合理,也没有为学生参与实践创造良好的机会。
  三、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一)开展课前预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而针对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生物课前预习并没有取得明显的预习效果。一方面,学生课前不注重预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比较简单,还看不出任何的问题,而一旦问题比较复杂时,学生就很难跟得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学生在预习时仅仅只是浏览教材中的内容。在这种预习模式下,学生预习完后很难记住知识点,无法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具体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且较复杂,学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同时,由于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不够多元,没有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对生物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与高效课堂空间的要求并不相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时,需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优势,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图形为学生呈现具体的生物教学内容。如此,教师就可以清晰明了地为学生展现高中生物知识,使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被彻底激发出来。
  (三)构建知识网络
  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很难大量地记忆知识,甚至有时会出现知识遗留问题,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提供帮助,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紧密串联所有的知识点,以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同时,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鲜艳的颜色准确标记出章节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可以整体感知思维导图,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
  (四)指导学生记录笔记
  课堂笔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但是对于以往的教学来说,学生只是一味地记录本书上的内容,这样做很容易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无法高效学习生物。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这一工具的优势,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将本节知识点制作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图,并准确标记出特殊及重点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记笔记的时间缩短,也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实施合作学习
  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具有探究性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探讨,最终得出准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为使合作学习有效性得到提升,教师必须依托思维导图积极促使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同时要引导小组内的成员对思维导图加以分析,将每个步骤的生物学习落实到实处。
  (六)建立生物实验体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非常关键,需要教师针对性地整合高中生物实验内容,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建立完善的生物实验体系,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具体来说,教师在为学生建立生物实验体系提供帮助时,必须准确把握生物实验内容,帮助学生分析生物实验的重点,并进一步拓展生物实验的知识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引领,学生能够将实验知识汇总到一起,及时温习知识,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全面落实生物实验教学的目标。
  (七)开展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高中生物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其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课后复习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系统性的掌握,全面梳理知识,让学生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弥补,真正促进高中生物学习效果的提升。但是,就以往的高中生物课后复习来说,其并没有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与学生课后复习的要求并不相符。基于此,教師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复习时,需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加强复习力度,最终紧密连接不同的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
  综上,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处理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实施教学,使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小燕.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02.
  [2]杜丽娜,张优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3(14):206-207.
其他文献
摘 要:很多人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中,不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因此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不适用于美国社会。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中产阶级数量的减少,美国社会的现实阶级基础越来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全球资本主义的扩张又在世界范围内强化了资本主义贵族和无产阶级平民之间的对抗,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也因此越来越增强了其适用性。而怀特海的思想由于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显示出在全球化
期刊
摘 要:中国乡村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不同于旧中国的社会控制多元化的现实景况,使得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型基本失去了对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解释力。在对其进行建设性批判的同时,建构了“乡村社会权力合法性交往结构”这一新型范式,把乡村社会权力主体的利益斗争视为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的交往、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以期对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走向作出具有未来向度的分析。  关键词: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合法性
期刊
摘 要:李自成起义军之所以能够深得民心,主要是因为受益于其在崇祯十三年以后推行的减轻赋役负担、赈济贫穷、严明军纪和平买平卖四项政策,而非土地政策。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而根据明清时期“均田”的含义、李自成的思想体系以及起义军推行的土地政策来看,此处“均田”不是指平分土地。明官府也曾注意到当时的社会矛盾,实行过与李自成起义军相类似的政策以自救,但终因阶级利益所碍未能彻底推行,从而走向败
期刊
摘 要:在国家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学校育人的重点目标。文章旨在阐述小课间活动的重要性,提出内容选择的方向与实施的策略,从而改变学校传统的课间活动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身体、智力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工作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巩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成果。  关键词:小课间;“5S”要素;成就达成  作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小课间活动的
期刊
摘要:20世纪的人类文化精神处于一种背反和自我冲突的境遇:繁荣与危机并存。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世界历史“轴心期”的理性文化精神框架在20世纪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性,同时也清楚地展示出自身的局限性或极限,因此,存在着人类精神新的、重大突破的可能性。突破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觉是我们理解20世纪人类精神状况和历史深层内涵的核心。实际上,文化的自觉和文化的焦虑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和思想历程
期刊
摘 要:最近一些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试图对正确的行动提出种种美德伦理学所独有的解释。文章打算证明这些解释并不成功。如果它们能够回答岛民诘难(根据这一诘难,评价行动要求注意行动者之外的外部世界的效果,然而美德伦理学只关心评价行动者的内在状态),它们依赖的是某些普遍接受的美德伦理学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本身又取决于没有任何解释的关于正确性的判断。因此这样的解释导致了循环论证的诘难。简言之,美德伦理学的这些
期刊
摘 要:文章深入分析了德勒兹的《感觉的逻辑》,阐明了感觉的逻辑就是“事件”本身的逻辑,进而分析了感觉的双重含义:作为事实层面的感觉和作为可能性的感觉;并结合前者分析了传统美学的缺陷,结合后者论述了德勒兹的“无器官的肉体”概念即表明了肉体自身的开放与综合的状态。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引申了其感觉综合理论的意义。关键词:事件;感觉;无器官的肉体作者简介:姜宇辉(1976—),男,上海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
期刊
摘要:文章在探讨当今西方法理学关于法律和道德、规则和原则等若干争论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当代法律本体论的一种重要理论走向:即在哲学诠释学的知识背景上,诠释逐渐上升为法律的本体。关键词:法律;道德;规则;原则;诠释作者简介:焦宝乾(1976—),男,河南郑州人,山东大学法学院2002级法理学博士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法理学,法律解释学。中图分类号:D90—05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学与政治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讨论与研究美国文官“政治中立”的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与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认识政府的政治与行政功能及它们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而且有助于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梳理这一问题的历史线索及其未来走势,进而对我国的政府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关键词:美国; 文官; 政治中立作者简介:李朋(1963-),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历史与文化旅游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语言和图像这两种叙述媒介的各自特征及其互文关系入手,重新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有关叙述主体的诸问题,尤其着重分析了“语-图”互文语境中叙述主体的生成特征及其所影响的中西不同的艺术风貌。这一研究不仅弥补了西方叙事学有关“叙述者”问题的研究缺失,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叙述美学拓展了一个新的视界。关键词: “语-图”互文;  叙述主体; 定点透视方法;  抒情主体作者简介:于德山(196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