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下面分别从这两部分讨论“小国寡民”的道与德。
一、小国寡民之合于道
《老子》第八十章中所描繪的理想社会都是老子整个道与德思想的结晶,是思想汇总后的现实性描述。“小国寡民”,《老子》第十六章说:“至虚极,守静笃”,也就是说,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功利之心,保持清净无为而听任万物行于自然。“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并作,我因此观察到循环往复的规律。人类社会的规律也得以识见,需顺应自然。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复命即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老子认为,道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由道产生,故回归本原即回到虚静的道。“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所说的是认识世界和认识人生的问题,人应该保持虚静沉寂,去应对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繁衍生息,周而复始以至无穷,所以人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万物并作”。而人类社会,则应保持原始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状态,静而归根、复命、知常而明。要顺应大道,“道乃久”,“妄作”则“凶”。因循于道,即保持原始的小国寡民状态,则可以“没身不殆”。《老子》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这章极力宣传无为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不要走极端,不要好大喜功,而小国寡民则无此忧,国既小,民既少,则可以无欲无求,顺应自然,顺其天性。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相应的,《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此三句即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理论基础,老子认为纵然人性的背道的贪欲,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祸患。另外,《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纵然自己的欲望,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对世人来说才是最大的伤害,必然会导致其丧失天性,中道夭折,是故圣人之治要使民重死,所以“贵大患若身”(《老子》第十三章)者也,若是保身于小国之内,不远徙它邦,则无患于自身,故而圣人“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也。是故圣人之治要“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绝巧去利”,回归自然本源,摒弃“什伯之器”。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此句是说使民放置巧利之器,回归本源的结绳记事时期,在具体生活中和于自然的无为大道。这句于前一句相似但不相同,不同的解释也有出入,主要是从另一个角度,更详细地阐述回归自然,顺应大道的理想社会。《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所以,虽有舟舆、甲兵,而不可用也,用则实为灾祸之源。《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河上公注:其事好还自责,不怨于人也。故而小国寡民,则是“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王弼注:“道常无为言顺自然也,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圣人法天,无为而治,则民将尽天性而终天年也,绝巧去利,融身于自然。 “结绳而用之”则可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即为《老子》第三章所言,“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让人民过上无知无欲的生活,让人们吃的香甜,穿的漂亮,住的安适,过的快乐,尽享天伦之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描述的小国寡民的对外理想,虽然相距甚近,但人民之间无欲无求,各安其业,不相往来。《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9圣人之道,以身安天下,以身治天下,故不危身以求外物,所以安于现状,虽“鸡犬之声相闻”之邻国,亦不往来也。
二、小国寡民之合于德
老子认为,道与德不可分离,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的,反之,则是失德。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是以圣人之治,以道治国,以德安民,即为小国寡民之治。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里老子将名利和人自身的价值相比较,是提醒世人要重生重己,自重自爱,学会知足常乐,凡事要讲究一个度,对名利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反之,贪图爱货,必遇祸患,终将身败名裂。是以天道治民,安其身,立其命,去其人欲,“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方为自然得道之国,保持了自然天性,顺应天地大道。《老子》第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圣人之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另外还有《老子》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等章节,反复论述了圣人如何治国,如何安民,如何顺应天道无为而治,总而融汇为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老子》第五十一章是一个关键章节,从道和德两方面总体论述了“小国寡民”理想社会产生的根源,说明了道与德在自然万物的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也说明了在老子理想的人类社会形成中所产生的作用。道和德发育万物,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万物尊道贵德的原因所在。万物顺应自然而生,顺应环境而成,因循天性,自然而然,无为而成,也就合于道与德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小国寡民即为老子在深刻了解自然的道与德的情况下提出的理想的合于道的人类社会,这样一个社会,人们将能合于道而生,合于德而成,无有祸患,尽人之性。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一、小国寡民之合于道
《老子》第八十章中所描繪的理想社会都是老子整个道与德思想的结晶,是思想汇总后的现实性描述。“小国寡民”,《老子》第十六章说:“至虚极,守静笃”,也就是说,尽可能地淡化自己的功利之心,保持清净无为而听任万物行于自然。“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万物并作,我因此观察到循环往复的规律。人类社会的规律也得以识见,需顺应自然。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复命即回归到虚静的本性,老子认为,道本质是虚静的,天地万物由道产生,故回归本原即回到虚静的道。“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所说的是认识世界和认识人生的问题,人应该保持虚静沉寂,去应对世界万物的发展变化。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繁衍生息,周而复始以至无穷,所以人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万物并作”。而人类社会,则应保持原始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状态,静而归根、复命、知常而明。要顺应大道,“道乃久”,“妄作”则“凶”。因循于道,即保持原始的小国寡民状态,则可以“没身不殆”。《老子》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这章极力宣传无为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不要走极端,不要好大喜功,而小国寡民则无此忧,国既小,民既少,则可以无欲无求,顺应自然,顺其天性。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相应的,《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此三句即为“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理论基础,老子认为纵然人性的背道的贪欲,只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祸患。另外,《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纵然自己的欲望,追求世俗的物质享受,对世人来说才是最大的伤害,必然会导致其丧失天性,中道夭折,是故圣人之治要使民重死,所以“贵大患若身”(《老子》第十三章)者也,若是保身于小国之内,不远徙它邦,则无患于自身,故而圣人“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也。是故圣人之治要“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绝巧去利”,回归自然本源,摒弃“什伯之器”。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此句是说使民放置巧利之器,回归本源的结绳记事时期,在具体生活中和于自然的无为大道。这句于前一句相似但不相同,不同的解释也有出入,主要是从另一个角度,更详细地阐述回归自然,顺应大道的理想社会。《老子》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所以,虽有舟舆、甲兵,而不可用也,用则实为灾祸之源。《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河上公注:其事好还自责,不怨于人也。故而小国寡民,则是“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王弼注:“道常无为言顺自然也,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圣人法天,无为而治,则民将尽天性而终天年也,绝巧去利,融身于自然。 “结绳而用之”则可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即为《老子》第三章所言,“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让人民过上无知无欲的生活,让人们吃的香甜,穿的漂亮,住的安适,过的快乐,尽享天伦之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描述的小国寡民的对外理想,虽然相距甚近,但人民之间无欲无求,各安其业,不相往来。《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9圣人之道,以身安天下,以身治天下,故不危身以求外物,所以安于现状,虽“鸡犬之声相闻”之邻国,亦不往来也。
二、小国寡民之合于德
老子认为,道与德不可分离,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的,反之,则是失德。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是以圣人之治,以道治国,以德安民,即为小国寡民之治。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里老子将名利和人自身的价值相比较,是提醒世人要重生重己,自重自爱,学会知足常乐,凡事要讲究一个度,对名利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反之,贪图爱货,必遇祸患,终将身败名裂。是以天道治民,安其身,立其命,去其人欲,“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方为自然得道之国,保持了自然天性,顺应天地大道。《老子》第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圣人之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另外还有《老子》第六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等章节,反复论述了圣人如何治国,如何安民,如何顺应天道无为而治,总而融汇为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
《老子》第五十一章是一个关键章节,从道和德两方面总体论述了“小国寡民”理想社会产生的根源,说明了道与德在自然万物的产生中所起的作用,也说明了在老子理想的人类社会形成中所产生的作用。道和德发育万物,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万物尊道贵德的原因所在。万物顺应自然而生,顺应环境而成,因循天性,自然而然,无为而成,也就合于道与德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小国寡民即为老子在深刻了解自然的道与德的情况下提出的理想的合于道的人类社会,这样一个社会,人们将能合于道而生,合于德而成,无有祸患,尽人之性。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