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会展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生机和潜力,会展业已经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实力与形象的竞争。会展经济的发展是第三产业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标志,是现代城市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会展业不仅自身市场巨大,而且对地区的服务、旅游、餐饮、通信、住宿、广告、交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有非常强的关联带动作用。
一、会展经济的概念及其作用
会展经济,是借助于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商品展示、展览等活动,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或间接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大型国际会议或者国际展览会能够给当地带来相当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是受其影响的潜在社会效益确实是无法估量的,这种潜在的社会效益不可能瞬间就能产生,必然需要时间来逐步发挥出来。国际经济学术界一致认为会展经济是一种高收入、高回报率的经济,其经济回报率大约在20%左右。
(一)会展经济有较强的经济联动效应,它能够带动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2007年北美国际车展,恰逢赶上北美车展的百年纪念,这次车展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观众人数超过70万,其中有60个国家的近7千名国际媒体记者,以及来自2千多家企业的约4万名专业人士。这次车展使底特律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商业等行业都受益匪浅。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超过800万美元。
(二)会展经济促进经济贸易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尽办法来搜集客户信息,提高产品销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会展给企业、消费者带来了机会:企业借助会展来推广和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向外界传播产品信息,进而使企业与消费者充分的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企业将收集来的客户信息再次提炼,使产品更贴近客户需求,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会展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999年第十四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半年时间内,共有69个国家及26个国际组织参会,昆明——这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省会城市,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借此盛会,云南向世界递出了自己的名片,让云南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云南。
二、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会展经济在我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国际展览强国(如德国、法国、荷兰)相比,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全球市场中没有显著的竞争力:国内会展分布较散,规模普遍变小,会展品质较低,不能吸引国际巨头企业客源,进而无法吸引更多的参观游客,因此,经济效益受到显著影响。我国许多地方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考虑,一味地从短期的利益出发,造成展馆规模小、数量少、设施落后。另外,有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差,满足不了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导致会展专业程度不高:由于我国会展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比较稀少,造成社会中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同时由于社会会展人员素质偏低,所拥有的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限,致使举办的会展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使会展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缺乏行业标准,政府管理相对滞后:由于我国会展体制不健全,造成管理部门多头问题依然出现。会展业不是简单的厂家推销会,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策划、广告宣传、招商等等,涉及部门很多,特别是市场经济下利益驱动,多头办会展、重复办会展,行业内缺乏自律制度、协调制度以及整体面上的宏观调控,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都将限制我国会展业的整体发展。
三、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是借助于IT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网络寻求发展空间,开发大量网络应用,打造“虚拟展览会”,方便、快捷地把买卖双方组织到一起,增加他们参加和参观会展的兴趣和价值。
二是会展业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会展业将向国内大城市集中。通过对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分析,会展业在特定城市的发展有“通吃”效应,即,会展业的发展会自身加速形成更大的规模,而不可能全国遍地开花,北京、上海等一线重点城市将成为我国会展业的中心。
三是国际会展组织和会展中介公司大批进入中国会展市场。由于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还不允许国外公司单独经营会展业务,外国会展公司主要通过与中方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如上海的国际会展中心就有德国的汉诺威展览公司、德国杜赛多夫展览公司、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公司这样的世界顶级会展公司加盟。
四、会展经济重点调控对策
一是要抓好场馆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统一规划设计会展基础设施,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吸收资本,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展馆小而散,不同展馆之间恶性竞争,力争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之路,尽快与国际行业接轨。
二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通过制定会展行业规范、行业行为准则,增加会展市场透明度,协调办展行为,对会展业的准入、主办者的资质、会展企业的税收,培训专业人才和对会展进行资质评估等问题都需要有明确、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的法规条例和相关政策。政府今后主要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展览市场,而展览市场的自律则由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这也是展览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造名牌会展公司: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加大加快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同时高等院校开设课程要与时俱进,满足市场对人才专业化、复合化的需求。此外,政府要打造会展行业的品牌公司,只有出现更多的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和名牌会展公司,才能确保我国会展行业健康长久持续地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我国会展经济的质量,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的优良产业。
四是会展经济发展应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心。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后,会展市场服务质量和水平必须相应提高,才能实现会展业的较快增长,而这种提高不是很容易实现的,往往需要对会展市场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和管理。在会展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方面,要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心,注重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一、会展经济的概念及其作用
会展经济,是借助于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商品展示、展览等活动,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或间接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大型国际会议或者国际展览会能够给当地带来相当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是受其影响的潜在社会效益确实是无法估量的,这种潜在的社会效益不可能瞬间就能产生,必然需要时间来逐步发挥出来。国际经济学术界一致认为会展经济是一种高收入、高回报率的经济,其经济回报率大约在20%左右。
(一)会展经济有较强的经济联动效应,它能够带动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2007年北美国际车展,恰逢赶上北美车展的百年纪念,这次车展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观众人数超过70万,其中有60个国家的近7千名国际媒体记者,以及来自2千多家企业的约4万名专业人士。这次车展使底特律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商业等行业都受益匪浅。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超过800万美元。
(二)会展经济促进经济贸易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今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尽办法来搜集客户信息,提高产品销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会展给企业、消费者带来了机会:企业借助会展来推广和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向外界传播产品信息,进而使企业与消费者充分的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企业将收集来的客户信息再次提炼,使产品更贴近客户需求,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会展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999年第十四届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半年时间内,共有69个国家及26个国际组织参会,昆明——这个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省会城市,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借此盛会,云南向世界递出了自己的名片,让云南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云南。
二、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会展经济在我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国际展览强国(如德国、法国、荷兰)相比,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在全球市场中没有显著的竞争力:国内会展分布较散,规模普遍变小,会展品质较低,不能吸引国际巨头企业客源,进而无法吸引更多的参观游客,因此,经济效益受到显著影响。我国许多地方在展馆建设上,缺乏长远考虑,一味地从短期的利益出发,造成展馆规模小、数量少、设施落后。另外,有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差,满足不了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才,导致会展专业程度不高:由于我国会展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比较稀少,造成社会中专业人才严重供不应求;同时由于社会会展人员素质偏低,所拥有的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有限,致使举办的会展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使会展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是缺乏行业标准,政府管理相对滞后:由于我国会展体制不健全,造成管理部门多头问题依然出现。会展业不是简单的厂家推销会,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策划、广告宣传、招商等等,涉及部门很多,特别是市场经济下利益驱动,多头办会展、重复办会展,行业内缺乏自律制度、协调制度以及整体面上的宏观调控,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沟通交流,都将限制我国会展业的整体发展。
三、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是借助于IT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网络寻求发展空间,开发大量网络应用,打造“虚拟展览会”,方便、快捷地把买卖双方组织到一起,增加他们参加和参观会展的兴趣和价值。
二是会展业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会展业将向国内大城市集中。通过对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分析,会展业在特定城市的发展有“通吃”效应,即,会展业的发展会自身加速形成更大的规模,而不可能全国遍地开花,北京、上海等一线重点城市将成为我国会展业的中心。
三是国际会展组织和会展中介公司大批进入中国会展市场。由于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还不允许国外公司单独经营会展业务,外国会展公司主要通过与中方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如上海的国际会展中心就有德国的汉诺威展览公司、德国杜赛多夫展览公司、德国慕尼黑国际展览公司这样的世界顶级会展公司加盟。
四、会展经济重点调控对策
一是要抓好场馆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统一规划设计会展基础设施,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吸收资本,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展馆小而散,不同展馆之间恶性竞争,力争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之路,尽快与国际行业接轨。
二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通过制定会展行业规范、行业行为准则,增加会展市场透明度,协调办展行为,对会展业的准入、主办者的资质、会展企业的税收,培训专业人才和对会展进行资质评估等问题都需要有明确、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的法规条例和相关政策。政府今后主要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展览市场,而展览市场的自律则由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这也是展览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造名牌会展公司:高等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加大加快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同时高等院校开设课程要与时俱进,满足市场对人才专业化、复合化的需求。此外,政府要打造会展行业的品牌公司,只有出现更多的高素质的会展人才和名牌会展公司,才能确保我国会展行业健康长久持续地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我国会展经济的质量,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的优良产业。
四是会展经济发展应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心。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后,会展市场服务质量和水平必须相应提高,才能实现会展业的较快增长,而这种提高不是很容易实现的,往往需要对会展市场中的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和管理。在会展市场的培育和建设方面,要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中心,注重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