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这门艺术与人类社会共同产生共同发展,它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文化生活,反映着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本文选取唐代、新中国“十七年”和“文革”几个时期的群众舞蹈进行分析,旨在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索群众舞蹈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它们有什么特点,发挥何种功能,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能够对现在的群众舞蹈发展能有一些微薄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群众舞蹈;文化参与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一、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群众舞蹈的主题表达
(一)唐代的群众舞蹈——开放与包容
唐代是一个高度开放与包容的时期,这也直接决定了群众舞蹈种类的纷繁多样。“踏歌”是唐代最为典型,参与度最高的一种群众舞蹈。《资治通鉴》中有对于踏歌的相关描述:“踏歌者,连手而歌,踏地为节”。踏歌是唐代节日群众活动中最常见的娱乐手段,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踏地、歌唱、舞袖,选用的取词既有前代流传下来的歌谣也有民间小调,表现的内容有对景色的抒情,也有男女婚恋的描述;在广纳接受与借鉴外来文化,加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泼寒胡戏”在群众舞蹈中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潑寒胡戏》就是由外国传进来的一种群众性风俗舞蹈,这是一种类似今天泼水节的群聚泼水、歌舞、游乐活动。以上几种唐代群众舞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唐朝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和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包容态度,它们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参与着历史的发生与文化的篆刻。
(二)新中国“十七年”——为表达政治主题服务的集体舞
“十七年”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全国人民在当家做主的喜悦中不断地摸索与前进。与唐朝相似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也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同时也开始重视中国本土舞蹈的大力挖掘与开发。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群众舞蹈——集体舞,实际上是国家向人民灌输相关政策思想的手段和媒介,因而其表现的主题都是紧密结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色彩。
这一时期集体舞的编创与主题具有根据歌曲、乐曲编舞的普遍现象,人们在这些紧扣时代思想并且朗朗上口的音乐中边跳边唱,获得审美满足。如20世纪50年代初的集体舞作品有《解放区的天》《翻身歌》《东方红》,表现的内容就是全国解放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受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集体舞派生除了《跃进大秧歌》《人民公社好》等作品,作品主题与社会背景相联系,形成了“十七年”集体舞的独特风格。在民族舞蹈家的带领下,集体舞掀起了“十七年”群众娱乐活动的高潮,紧紧围绕“爱国、拥护党”的中心思想,占据了群众舞蹈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文革”时期——“昙花一现”的忠字舞
“昙花一现”似乎已经可以概括文革时期的群众舞蹈——忠字舞了。周星在《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中写到:“忠字舞:群众向领袖的效忠仪式。” “忠字舞”将身体语汇作为表象符号的编创方法发挥到了极致:“舞者右手高捧红宝书或红绸巾,左臂曲于胸前,双脚立正;或左腿半蹲,抬头仰望右手高举的《毛主席语录》;等音乐序曲一结束, 即口唱歌,开始起舞;当歌曲结尾时,舞者右手高举红宝书并上下挥舞,并呼喊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再次明确向毛泽东献忠的主旨。”“忠字舞”迅速火遍全国,但仅仅两年时间便退出历史舞台了,忠字舞在当年的盛况与当时的文化背景环境无法分割,它是政治主题表达最为淋漓尽致的时期。
二、群众舞蹈进行文化参与的方式
(一)作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仅有政治生活、商品经济、物质生产活动,而且也需要艺术文化活动,社会舞蹈作为艺术文化活动之一,无疑也是社会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和构成部分。”群众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种调味剂,给人以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群众舞蹈是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唐朝的“踏歌”还是“十七年”集体舞,所表达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它既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表现的载体,同时社会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群众舞蹈的形态。因而,群众舞蹈与政治文化、制度与意识形态文化,科学文化处于平行的地位,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
(二)将审美满足转化为意识形态的接受
纵观群众舞蹈文化的发展历史,不同时代群众舞蹈作品的编排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表达与意识形态的流露。不同时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群众舞蹈的规训教化作用,一方面是这种艺术形式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群众舞蹈参与度高、涉及范围广、整齐划一等特点都有利于汇集民心。群众舞蹈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容,不是以相对匮乏的文字形式流于纸面,而是将思想文化凝聚在一个个肢体动作当中,具有审美的功能。参与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实际就是手脚所到之处便是内心所想,意识形态的“植入”便是功到自然成的必然结果。群众舞蹈在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各个方面渗透于人,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化的作用。
三、群众舞蹈进行文化参与的意义
(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建立新型社交网络
文化是人类历史传承下来的能够彰显一个民族性格的现象,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精神文化。群众舞蹈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对于群众舞蹈的参与者门槛很低,不设限,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其次,群众舞蹈展现出来的群体精神面貌,既是人们相互爱护、相互支持的一种团结和凝聚力,也是在社会大家庭中相互作用、相互反馈,彼此交流产生的共鸣和沟通。群众舞蹈“完全融入到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之中, 并在交流互应中体验美德与喜悦, 使心灵得到一种美好感受与升华的一种群众的体验”;再次,通过参与群众舞蹈而形成的新的社交网络是更加单纯的,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功利因素。人们凑在一起就是为了一起跳舞,在共同参与群众舞蹈的过程中分享快乐。
(二)实现政策宣传的功用目的 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而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是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群众舞蹈艺术功能在形成一种全社会广为传播、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时,它必将能承担起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使命。”因此,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群众舞蹈的宣传与教化作用。在不同时期,政府都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使得群众舞蹈为政策宣传所用。1942年,为了贯彻落实方针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在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影响颇大的新秧歌运动。反映在群众舞蹈上面,最直观的特征便是舞蹈动作的变化和表达主题的变化。新秧歌及之后的集体舞、忠字舞,实际上都是延安文艺思想的影响下派生的产物,这些群众舞蹈紧密配合着政策的宣传,有着很强的效果性。
四、对当今群众舞蹈的思考与启示
当下,“广场舞”是个很热门的话题,不仅舞蹈界的大咖们在研究,社会与学术各界的专家们都被这个“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文化现象所吸引,纷纷投入到广场舞相关的研究中。然而,同之前几次群众舞蹈高潮不同的是,广场舞进入人们视野的首先是它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开端似乎不尽人意。“广场舞”诞生在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极强的年代,它并不是封建社会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社会模式的产物,也不是国家政府为了加强统治而付诸于实践的手段。它是完完全全自发产生的,是自我实现内在冲动的觉醒。
我们不妨借鉴从前的群众舞蹈组织经验,国家和社会还是应该找准角色定位和干预尺度的。自发的新生生物固然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存在,但是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背后,找蹈广场舞真正的属性所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需要从广场舞群体入手。有人说,广场舞实际上是文革毒瘤的遗存,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广场舞是人民物质生活富足的表现,也是自我提升的途径,更是这群“退休人”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的渠道。我们要深入了解广场舞群体真正的需要,才能够对症下药;此外,“以人为本”要与成熟的制度体系相结合,既尊重了个体,也使广场舞的发展有正确的轨迹可循。
不管哪一时期的群众舞蹈,都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特色和象征,也反映了群众生活的面貌,这种群众文化是历史的陈述,亦是群众的狂欢。
参考文献:
[1]于平.群众舞蹈的文化功能和艺术编创[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6):31-35.
[2]黄玫瑰.唐代乐舞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杨名.从《全唐诗》看唐代踏歌的舞曲、舞容和情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47-50.
[4]濮思温,管玉琳.新集体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
[5]张晶晶.:建國早期中国大陆集体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6]崔世莹.论社会舞蹈的文化参与和精神审美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3(1):25-28.
[7]苏草.浅谈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及作用[J].大众文艺,2010(19):182.
作者简介:曹艺(1995-),女,汉族,吉林人,研二,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研究方向:舞蹈文化学。
【关键词】群众舞蹈;文化参与
【中图分类号】J616.3 【文献标识码】A
一、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下群众舞蹈的主题表达
(一)唐代的群众舞蹈——开放与包容
唐代是一个高度开放与包容的时期,这也直接决定了群众舞蹈种类的纷繁多样。“踏歌”是唐代最为典型,参与度最高的一种群众舞蹈。《资治通鉴》中有对于踏歌的相关描述:“踏歌者,连手而歌,踏地为节”。踏歌是唐代节日群众活动中最常见的娱乐手段,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踏地、歌唱、舞袖,选用的取词既有前代流传下来的歌谣也有民间小调,表现的内容有对景色的抒情,也有男女婚恋的描述;在广纳接受与借鉴外来文化,加强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泼寒胡戏”在群众舞蹈中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潑寒胡戏》就是由外国传进来的一种群众性风俗舞蹈,这是一种类似今天泼水节的群聚泼水、歌舞、游乐活动。以上几种唐代群众舞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唐朝宗教信仰、审美习惯和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包容态度,它们作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参与着历史的发生与文化的篆刻。
(二)新中国“十七年”——为表达政治主题服务的集体舞
“十七年”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期,全国人民在当家做主的喜悦中不断地摸索与前进。与唐朝相似的是,这一时期的中国也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同时也开始重视中国本土舞蹈的大力挖掘与开发。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群众舞蹈——集体舞,实际上是国家向人民灌输相关政策思想的手段和媒介,因而其表现的主题都是紧密结合社会意识形态的,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色彩。
这一时期集体舞的编创与主题具有根据歌曲、乐曲编舞的普遍现象,人们在这些紧扣时代思想并且朗朗上口的音乐中边跳边唱,获得审美满足。如20世纪50年代初的集体舞作品有《解放区的天》《翻身歌》《东方红》,表现的内容就是全国解放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受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集体舞派生除了《跃进大秧歌》《人民公社好》等作品,作品主题与社会背景相联系,形成了“十七年”集体舞的独特风格。在民族舞蹈家的带领下,集体舞掀起了“十七年”群众娱乐活动的高潮,紧紧围绕“爱国、拥护党”的中心思想,占据了群众舞蹈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文革”时期——“昙花一现”的忠字舞
“昙花一现”似乎已经可以概括文革时期的群众舞蹈——忠字舞了。周星在《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中写到:“忠字舞:群众向领袖的效忠仪式。” “忠字舞”将身体语汇作为表象符号的编创方法发挥到了极致:“舞者右手高捧红宝书或红绸巾,左臂曲于胸前,双脚立正;或左腿半蹲,抬头仰望右手高举的《毛主席语录》;等音乐序曲一结束, 即口唱歌,开始起舞;当歌曲结尾时,舞者右手高举红宝书并上下挥舞,并呼喊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再次明确向毛泽东献忠的主旨。”“忠字舞”迅速火遍全国,但仅仅两年时间便退出历史舞台了,忠字舞在当年的盛况与当时的文化背景环境无法分割,它是政治主题表达最为淋漓尽致的时期。
二、群众舞蹈进行文化参与的方式
(一)作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不仅有政治生活、商品经济、物质生产活动,而且也需要艺术文化活动,社会舞蹈作为艺术文化活动之一,无疑也是社会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和构成部分。”群众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种调味剂,给人以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群众舞蹈是生活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唐朝的“踏歌”还是“十七年”集体舞,所表达的内容都是社会生活与社会文化,它既是一个时代社会文化表现的载体,同时社会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群众舞蹈的形态。因而,群众舞蹈与政治文化、制度与意识形态文化,科学文化处于平行的地位,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
(二)将审美满足转化为意识形态的接受
纵观群众舞蹈文化的发展历史,不同时代群众舞蹈作品的编排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表达与意识形态的流露。不同时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群众舞蹈的规训教化作用,一方面是这种艺术形式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群众舞蹈参与度高、涉及范围广、整齐划一等特点都有利于汇集民心。群众舞蹈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内容,不是以相对匮乏的文字形式流于纸面,而是将思想文化凝聚在一个个肢体动作当中,具有审美的功能。参与者在跳舞的过程中实际就是手脚所到之处便是内心所想,意识形态的“植入”便是功到自然成的必然结果。群众舞蹈在生理、心理和精神等各个方面渗透于人,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化的作用。
三、群众舞蹈进行文化参与的意义
(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建立新型社交网络
文化是人类历史传承下来的能够彰显一个民族性格的现象,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精神文化。群众舞蹈在精神文化建设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对于群众舞蹈的参与者门槛很低,不设限,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其次,群众舞蹈展现出来的群体精神面貌,既是人们相互爱护、相互支持的一种团结和凝聚力,也是在社会大家庭中相互作用、相互反馈,彼此交流产生的共鸣和沟通。群众舞蹈“完全融入到社会文化性、娱乐性之中, 并在交流互应中体验美德与喜悦, 使心灵得到一种美好感受与升华的一种群众的体验”;再次,通过参与群众舞蹈而形成的新的社交网络是更加单纯的,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功利因素。人们凑在一起就是为了一起跳舞,在共同参与群众舞蹈的过程中分享快乐。
(二)实现政策宣传的功用目的 物质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而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是人们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群众舞蹈艺术功能在形成一种全社会广为传播、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时,它必将能承担起建设和谐社会的新使命。”因此,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群众舞蹈的宣传与教化作用。在不同时期,政府都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使得群众舞蹈为政策宣传所用。1942年,为了贯彻落实方针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在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影响颇大的新秧歌运动。反映在群众舞蹈上面,最直观的特征便是舞蹈动作的变化和表达主题的变化。新秧歌及之后的集体舞、忠字舞,实际上都是延安文艺思想的影响下派生的产物,这些群众舞蹈紧密配合着政策的宣传,有着很强的效果性。
四、对当今群众舞蹈的思考与启示
当下,“广场舞”是个很热门的话题,不仅舞蹈界的大咖们在研究,社会与学术各界的专家们都被这个“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文化现象所吸引,纷纷投入到广场舞相关的研究中。然而,同之前几次群众舞蹈高潮不同的是,广场舞进入人们视野的首先是它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开端似乎不尽人意。“广场舞”诞生在人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极强的年代,它并不是封建社会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社会模式的产物,也不是国家政府为了加强统治而付诸于实践的手段。它是完完全全自发产生的,是自我实现内在冲动的觉醒。
我们不妨借鉴从前的群众舞蹈组织经验,国家和社会还是应该找准角色定位和干预尺度的。自发的新生生物固然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存在,但是不能任由其自由发展,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背后,找蹈广场舞真正的属性所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需要从广场舞群体入手。有人说,广场舞实际上是文革毒瘤的遗存,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广场舞是人民物质生活富足的表现,也是自我提升的途径,更是这群“退休人”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的渠道。我们要深入了解广场舞群体真正的需要,才能够对症下药;此外,“以人为本”要与成熟的制度体系相结合,既尊重了个体,也使广场舞的发展有正确的轨迹可循。
不管哪一时期的群众舞蹈,都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特色和象征,也反映了群众生活的面貌,这种群众文化是历史的陈述,亦是群众的狂欢。
参考文献:
[1]于平.群众舞蹈的文化功能和艺术编创[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6):31-35.
[2]黄玫瑰.唐代乐舞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
[3]杨名.从《全唐诗》看唐代踏歌的舞曲、舞容和情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1):47-50.
[4]濮思温,管玉琳.新集体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
[5]张晶晶.:建國早期中国大陆集体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6]崔世莹.论社会舞蹈的文化参与和精神审美功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3(1):25-28.
[7]苏草.浅谈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及作用[J].大众文艺,2010(19):182.
作者简介:曹艺(1995-),女,汉族,吉林人,研二,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研究方向:舞蹈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