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构建 “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如,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以奇激趣;根据学生好学的特点,以疑引趣;根据学生好胜的特点,以变引趣。有些不能用实物和语言所能创设的,我们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提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兴趣,而且还可以调动他们的思维、想象等,从而成为他们求知的内在动力,得到自主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动态演示:三个不同直径的圆滚动一周,得到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学生观察后,通过讨论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也就越长,说明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紧接着,课件演示: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各自的周长。学生通过观察,很快便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的三倍多一些。由于演示直观的形象,不仅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逐步深化了他们的认识。
二、参与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及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课堂上让他们先用每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自已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最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一步步地探索,边操作,边观察,比较、讨论、总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旧引新,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识。
三、巧设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控能力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灵活多样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巧设多种形式练习,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例如,在“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采用“导向式练习”进行教学,练习程序为,定向导入——设疑点拔——回顾总结。例如: 1.听老师念两道应用题,分别说成文字题,再口头列算式,接着思考这两道题,算式有何不同? (1)某村去年造林20公顷,今年造林25公顷。去年造林是今年的百分之几?(2)某村去年造林20公顷,今年造林25公顷。去年造林比今年造林少百分之几?2.讨论题:有的同学认为“3米比5米少,也可以说成5米比3米多。”这样说法对不对?为什么?3.对比以上练习你学到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登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学生大练基本功的舞台。此外,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数学日记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调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有学习的正确定向。其次培养学生调控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学习进行检查、分析自己错误及其原因。总之致力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练习中难题,独立并正确地完成各种练习作业,自主安排时间复习,使学生最终能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
四、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或教学材料中挖掘和构建出有创新的问题作为导向,启发学生灵活应用新知识。例如:王叔叔要植树40棵,计划在5小时完成。现在任务增加到60棵,要在原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每小时要种多少棵?练习后,引导学生提出联系生活实际的不同问题,进行自主解决或讨论探究。有的学生就提出“如果增加到60棵,要在原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每小时必须多种多少棵?”有的学生提出“要提前3小时完成,该怎么办?”等数学问题。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责任编辑杨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如,根据学生好奇的特点,以奇激趣;根据学生好学的特点,以疑引趣;根据学生好胜的特点,以变引趣。有些不能用实物和语言所能创设的,我们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提示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兴趣,而且还可以调动他们的思维、想象等,从而成为他们求知的内在动力,得到自主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动态演示:三个不同直径的圆滚动一周,得到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学生观察后,通过讨论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也就越长,说明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紧接着,课件演示:每个圆的直径分别去度量各自的周长。学生通过观察,很快便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的三倍多一些。由于演示直观的形象,不仅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逐步深化了他们的认识。
二、参与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课前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各一对及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课堂上让他们先用每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看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自已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最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一步步地探索,边操作,边观察,比较、讨论、总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旧引新,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识。
三、巧设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调控能力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灵活多样练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与创新的桥梁。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内容,巧设多种形式练习,为学生积极思维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例如,在“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采用“导向式练习”进行教学,练习程序为,定向导入——设疑点拔——回顾总结。例如: 1.听老师念两道应用题,分别说成文字题,再口头列算式,接着思考这两道题,算式有何不同? (1)某村去年造林20公顷,今年造林25公顷。去年造林是今年的百分之几?(2)某村去年造林20公顷,今年造林25公顷。去年造林比今年造林少百分之几?2.讨论题:有的同学认为“3米比5米少,也可以说成5米比3米多。”这样说法对不对?为什么?3.对比以上练习你学到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登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学生大练基本功的舞台。此外,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练习题组的多样形式,如改错、竞赛、抢答、填写必答卡、数学日记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调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有学习的正确定向。其次培养学生调控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学习进行检查、分析自己错误及其原因。总之致力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练习中难题,独立并正确地完成各种练习作业,自主安排时间复习,使学生最终能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提高。
四、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现实生活或教学材料中挖掘和构建出有创新的问题作为导向,启发学生灵活应用新知识。例如:王叔叔要植树40棵,计划在5小时完成。现在任务增加到60棵,要在原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每小时要种多少棵?练习后,引导学生提出联系生活实际的不同问题,进行自主解决或讨论探究。有的学生就提出“如果增加到60棵,要在原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每小时必须多种多少棵?”有的学生提出“要提前3小时完成,该怎么办?”等数学问题。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责任编辑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