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流站传递特性及其对交直流电网保护影响

来源 :家园·电力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地区网架补强,电网网架结构日趋紧密,电网存在的稳定问题也由传统的暂态稳定问题、动态稳定问题向短路电流超标、电力电子化带来的新能源脱网、谐波振荡等方面转变,但由于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因弱联络、长距离输电而存在的电压稳定、动态稳定问题。
  关键词:交直流混联电网;换流站传递特性;继电保护
  引言
  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以集成互联的形式组成微电网。其中,直流微電网拥有电能转化率高、控制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成为未来微电网发展的趋势。但是,传统的交流微电网发展已经比较健全,直流微电网与交流微电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共存。这时,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应运而生,它通过互联变流器(Inter linking Converter,ILC)将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联系起来,融合了交流微电网和直流微电网各自的优点,减少了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使用,提高了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1传递特性分析方法
  由于换流器的非线性时变特性,换流站传递特性较为复杂,两侧电气量之间的关系难以定量分析。针对换流器两侧电气量的计算问题,直接利用准稳态模型进行分析。但当交流系统出现不对称或控制器处于动态调节过程时,准稳态模型所基于的假设条件不再满足,该模型将不适用。除利用准稳态模型分析以外,目前对传递特性的分析多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该方法依托仿真软件、计算过程复杂、故障分析缺乏理论依据,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便于理论研究的故障特征传递特性分析方法。针对以上问题,目前研究一般采用开关函数和动态相量模型的方法表征换流站的传递特性。其中开关函数模型用于分析换流器两侧的静态传递关系,动态相量模型用来描述换流器的动态过程。
  1.1换流变压器分接开关的控制
  实际工程中,换流变压器和换流器共同构成了直流极控系统,其主要负责直流传输功率Pd(送端)或直流电压Ud(受端)的控制。当Pd或Ud发生扰动或者需要调节时,通过调节控制角使其快速变化到设定值并保持不变,而分接头则是维持控制角在其限制范围内。
  1.2换流器控制模式切换
  直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满足以下边界条件。1)整流侧触发角α和逆变侧熄弧角γ分别不小于最小触发角αmin和最小熄弧角γmin;2)换流变压器的变比kT不超过其上下限kTmax,kTmin;3)直流电流Id不大于直流线路最大电流Idmax。在直流受端电网静态电压稳定分析场景中,随着过渡方式的恶化,换流站交流母线的电压将发生变化,直流系统必须改变其运行参数才能满足所传输的功率和运行电压的要求。考虑到换流变压器分接头调节的作用是优先维持直流电压和控制角稳定,因此对直流参数的调整策略是:首先调整两侧换流变压器变比直至限值,再调整整流侧触发角和逆变侧熄弧角直至限值。随着直流系统运行点的改变,一旦上述任一边界条件不能满足,便立即将其限定在相应的边界上,转换成另一种控制模式。
  2换流站传递特性对交流系统保护的影响
  本文站在电力系统层面,对换相失败所造成的功率波动进行更准确的定义,与传统阀级层面的换相失败进行区分,可避免二者之间的相互混淆。将阀级换相失败所造成的一次功率波动称为“系统级换相失败”,该功率波动一般持续160~200ms,与直流系统的恢复特性有关。针对单馈入直流输电系统,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在换相失败故障恢复过程中很可能出现第二次换相失败,导致直流功率连续2次波动,故将其称为“连续换相失败”或者“后续换相失败”,并未统一,且易与阀级层面的“2次连续换相失败”及“2次不连续换相失败”带来称呼和概念上的混淆。因此站在电力系统层面,将其称为“系统级连续换相失败”更为恰当。针对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电网单一故障所造成的电压降落,不单会引发故障近端的换流站发生换相失败,甚至可能引发多个换流站同时或相继发生换相失败。如果该故障所产生的电压降落会直接导致2个及以上换流站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应将这种现象称为“同时换相失败”。如果该故障所产生的电压降落仅会引起故障近端的换流站发生换相失败,但在该换流站换相失败故障恢复过程中会引起电压的二次降落,继而使故障远端的换流站也发生换相失败,应称这种具有传递性质的换相失败为“相继换相失败”。
  3直流线路保护
  3.1提前电流控制
  通过提前触发控制的研究,学者发现提前触发控制所能提升的换相裕度是非常有限的,通过仿真分析可知,其提前触发角度的最大限度为0.476rad,即当提前触发量大于这个数值时,提前触发基本无法抑制换相失败。因此从换相机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如果能在故障发生后提前减小逆变侧的直流电流,可以在触发角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换相裕度。然而直流系统控制策略中,直流电流主要由整流侧控制,逆变侧主要控制直流电压,因此在原有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直流电流预测控制,通过换相母线电压计算出直流电流的指令值,并传递到整流侧,从而降低换流站的换相压力。也是通过附加电流控制,增大换相裕度,从而能减少换相失败的持续时间。在换相失败故障恢复过程中增大整流站的提前触发角,降低整流侧直流电压,从而有效限制逆变侧的直流电流,其核心思想与提前电流控制一致。
  3.2边界元件电气量保护
  利用直流线路边界电抗器两端电压斜率构造了高灵敏度的保护方法。与之类似,利用直流线路边界电抗器两端电压构造了主后备保护方法,同样具有高可靠性和灵敏度。这些方法在推导中考虑了发生直流线路区内故障和直流区外故障2种情况,由此得出区内外故障的差异。然而,这些方法在理论分析中并未考虑换流器对交流系统扰动的传递特性,仅通过交流系统故障仿真对保护性能进行了验证。因此这类方法在实际发生交流系统故障时存在保护误动的可能。综上,现有的直流线路单端量保护在故障特征分析时都没有考虑换流站传递特性的影响,因此无法从理论上证明直流保护在交流扰动传递至直流侧后不会发生误动,仅能通过仿真“最严重的交流系统故障”即交流侧三相短路故障来验证保护的选择性。事实上,对于传统的直流线路主保护而言,发生交流侧三相短路故障时电气量斜率最大,是“最严重的交流系统故障”。而不同的保护原理利用了不同的电气量特征,整定时要躲过的“最严重的交流系统故障”也不同,没有理论指导而仅通过仿真验证无法保证保护没有误动的可能性。因此,亟需对暂态过程下换流站传递特性进行研究,为直流保护的整定提供理论指导。
  3.3附加额外的无功补偿设备
  通过附加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提高换流母线的电压支撑能力,这是目前抵御换相失败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主流的无功补偿装置包括电容器、交流滤波器和同步调相机。目前,电容器与交流滤波器相组合的无功补偿配置是特高压换流站的常规选择。但其缺点是当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换流母线电压的降低会使其无功补偿能力也大大削弱。然而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得到广泛应用。STATCOM具有无功功率调节速度快、能力强等特点,即使在交流故障情况下仍能有一定的无功支撑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受端电网的强度,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结束语
  换流站传递特性使得换流站两侧的交流、直流系统电气量存在强耦合关系,存在交流系统扰动导致直流保护不正确动作、直流系统扰动造成交流保护不正确动作的可能。深入研究换流站传递特性,有利于继电保护理论的完善和保护配置的优化,对保障交直流混联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易杨,龙霏,林建熙,等.多馈入直流系统的VSC-HVDC落点优选方法[J].智慧电力,2019,45(12):39-45.
  [2]陆地,李玉,武文广,等.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在我国直流输配电领域的应用[J].智慧电力,2019,45(8):1-8.
  [3]张天,龚雁峰.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综述[J].智慧电力,2018,46(2):87-92.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目前,备自投大都安装在10kV配电柜中,一方面异常信息未接人集中监控,运行过程中无法发现异常;另一方面,与站内备自投相比,配电柜中使用的数量不多,无相关验收规范,验收人员经验不足。以上问题,导致设备带缺陷运行,引起备自投不正确动作,线路非正常跳闸,或者应动未动。本文就配网自动化工程中进线备自投验收展开探讨。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进线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了极大地提升,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用电需求量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促进配网设备状态规模扩大的同时也给配网设备状态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配网设备状态的运行中配电网为重要设备,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及运维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配网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配网运维检修的优化管理。  关键词:配网设备;设备状态;状态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蓬勃发展,针对电力工程设计中的电力规划设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和议题。一方面,电力工程设计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技术与核心设备,需要具备丰富经验的设计人员进行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电力规划设计对电力产业的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需要针对电力规划进行多种层面的分析和探索,了解电力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瓶颈。  关键词:电力工程设计;电力规划设计;应用  1导言  社会运转离不开电力工程,国民
期刊
摘要:最大供电能力是衡量配电往规划效果的主要指标,被广泛应用在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中。目前最大供电能力的计算方法为立足N-1安全准则,并充分考虑配电网中运行约束条件和配电网拓扑结构的计算方法。本文围绕这一计算方法,先对比分析了传统规划和在N-1规划的区别,然后分析了最大供电能力计算模型,最后提出最大供电能力视角下的配电网规划方式。希望对我国智能电网规划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最大供电能力;配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加大,电力供应的压力也随之增加,配网运行故障也时有发生。基于配网线路设备的管理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为了实现配网线路的正常运行,要加大对配网线路运行的管理和维护,提高配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电力配网的线路运营管理。  关键词:配网线路;线路设备;运行维护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有了巨大的
期刊
摘要:在社会经济以及时代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电力系统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创新,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现代社会电力系统的有效发展,实现国内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顺利应用。通过深入了解配网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加强对现代电力系统的优化、构建专业硬件支持系统、自我诊断功能、对旧设备的维护和更换以及专业规划电力配网自动化等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社会电力系统的发展质量,提升电力系
期刊
摘要: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运行过程中,当二次回路产生断线的情形时,因变电站继电保护体系难以在极短时期内获得常态化运行所需的相关电压数据,直接造成其所取得的电压数据同现实数据存在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保护工作的正常进展。从这个角度看,要大力加强二次回路隐患的排查。本文结合变电站二次回路常遇到的隐患,系统论述这些隐患的排查技术方法。  关键词:二次回路;隐患排查;继电保护;变电站  引言  從目前
期刊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我国的供电网络正在扩大其建设规模,在整个供电网络中,10kV配网线路作为最关键的结构环节,性能稳定的配网线路对整个配电网的供配电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整体的运作与人们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配电网对整个供配电网络的重要性,其安全性与稳定性是目前电力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方向。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故障;跳闸率;技术措施
期刊
摘要:在城市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电网系统得到优化,为人们生活生产提供便利,这就需要根据城市化总体规划政策进行电网设计。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从线损产生的原因出发,对配网线损管理现状进行研究,依照当前计量自动化在配网线损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配网计量自动化管理体系,对计量自动化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网线损控制成效,推动新时期配网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配网线损;线
期刊
摘要:改革后,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科学水平不断进步,目前在电力行业中广泛应用。文章提出通过对电力大数据的多元融合,依靠配网单线图解析推动底层数据互联互通,结合算法实现配电网网架的智能分析,将配电网网架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与揭示,從而推动配电网网架的优化改善,实现精准投资。  关键词:配网网架;电力大数据;智能分析  引言  伴随着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市场对于能源的依赖性不断提升,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