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穿梭在学生如织的校园里,听到最多的就是“老师好”这一学生习以为常的招呼声。这声音有的亲切,有的平淡,只有学生自己知道,这一声“老师好”是充满了对师长的敬爱之情,抑或,仅仅是口头上的一个称谓罢了。
我们通常说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作出评价。殊不知,在老师评价学生的同时,学生又何尝不在心中默默地评价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个老师呢?
都说做一个老师很幸福,他时时刻刻都能接受学生礼貌的招呼:“老师好”。但是,要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让那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是发自内心的,那才是真正地幸福。为了追求这一份幸福,就要将与学生相关的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首先,要能夠上学生最喜欢的课。
优质的教学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一位学生、家长所期望的。因此,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我尝试着努力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我深深地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上出深受学生喜欢的课,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入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总是主张要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和体验,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展示个性。遵循着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原则,我注重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认识形式之美,欣赏美丽的图片感受自然之美,鉴读优秀的美术作品领悟艺术之美,聆听优美的音乐体会创造之美。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活跃的学习气氛,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可以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质疑,不再畏惧书本,不再畏惧老师。
例如,在我准备教授《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一课时,考虑到这课内容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于是课前寻找大量资料制成课件,课堂上以图片形式请学生欣赏中国各民族传统纹样,感受它们的魅力,以视频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为何会流传下如此绚烂多彩的传统纹样,更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当我向同学们出示那一张张织锦照片,大家都看得特别认真、听得特别专心。我也很好奇,他们对这些传统纹样之美到底感受到了多少,于是请他们来谈谈自己的观感。结果是,学生们的回答比多彩的纹样更丰富:他们谈到了这些传统纹样丰富的色彩、精美的做工以及美好的寓意……我相信他们一定也为之所深深吸引了吧;我相信他们正在不断地思考中发现美,感受美,也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素养。我欣然地感受着他们的这种提高。
虽然这样的教学,在课前我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事实告诉我,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也能真切地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因此,我也很愿意这样做。因为,从学生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神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课堂上,我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其次,要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总希望用一个标准,给学生排一个名次,分出个一、二、三等来。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希腊的恶神和他的“魔床”。他在路边准备了一张铁床,凡是经过的人都要被捉到铁床上去,个子长的截截短,个子矮的拉拉长。于是,人都被搞得一样高矮。我们的评估方案有时候不就有点像这样一张固定的铁床吗?由此,我领悟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借鉴“裁缝”的做法:根据身材,定做衣服。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
我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因此,我总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在学生每每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殊不知这简单的一句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继续努力的不竭动力。
在我所教授的一个班上有一名小朋友特别好动,一次能够坚持安静端坐两三分钟就很不错了,这就造成了很不好的课堂影响,不仅他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其他同学,有时候真让人头痛。而有一次在批阅绘画作业时,我惊奇地发现他有了进步,而且作业形式也很有创意,我毫不犹豫地给他打上五颗五角星,并写上了“你真棒”三个字;在课堂上我又用投影仪展示他的作业,并表扬他进步了,当时我看到了他脸上从未有过的自豪,非常专注地看着我,我发现,这一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从此以后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便表扬,他也渐渐地变了,能认真听课了,作业也认真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在对学生正确、公正的评价中,每一名学生都在我这儿获得了成就感,作为老师也自然赢得了学生心目中认可的好老师形象。
再次,要能够博爱每一位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了赞许、表扬和奖励。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关注着学生的校园生活,遇到有的同学肚子不舒服,我会把他叫来,给他倒上一杯热开水;有的同学感冒了,我会用自己的手贴近他的额头,试一试他是否发烧;有时遇到同学值日不认真,我会拿起笤帚,和他们一起扫;有的同学进步了,我会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还有,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铅笔;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学;为在比赛场上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学奖励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师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上。
正如冯骥才所言:“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只要教师爱着他的学生,学生都会依赖、爱戴这一位老师,也会真正地视其为一位好老师。
现在的我,每天看到自己的学生都非常高兴,听到学生那“老师好”的招呼声,我都会会心地微笑。看着他们一天天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不仅仅感受到的是欣慰,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之重。
都说园丁最大的幸福是看到花儿美丽的开放,教师又何尝不是呢?
清早,推开窗,柔和的阳光照射在含苞欲放的花蕾上。花尚未开放,我却似乎闻到了花香。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湖小学
我们通常说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老师要对每一个学生作出评价。殊不知,在老师评价学生的同时,学生又何尝不在心中默默地评价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个老师呢?
都说做一个老师很幸福,他时时刻刻都能接受学生礼貌的招呼:“老师好”。但是,要做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让那一声声“老师好”的问候是发自内心的,那才是真正地幸福。为了追求这一份幸福,就要将与学生相关的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
首先,要能夠上学生最喜欢的课。
优质的教学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一位学生、家长所期望的。因此,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我尝试着努力做一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我深深地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上出深受学生喜欢的课,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生活入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总是主张要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和体验,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展示个性。遵循着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原则,我注重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认识形式之美,欣赏美丽的图片感受自然之美,鉴读优秀的美术作品领悟艺术之美,聆听优美的音乐体会创造之美。这样丰富的教学形式,活跃的学习气氛,使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可以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质疑,不再畏惧书本,不再畏惧老师。
例如,在我准备教授《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一课时,考虑到这课内容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于是课前寻找大量资料制成课件,课堂上以图片形式请学生欣赏中国各民族传统纹样,感受它们的魅力,以视频形式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为何会流传下如此绚烂多彩的传统纹样,更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
当我向同学们出示那一张张织锦照片,大家都看得特别认真、听得特别专心。我也很好奇,他们对这些传统纹样之美到底感受到了多少,于是请他们来谈谈自己的观感。结果是,学生们的回答比多彩的纹样更丰富:他们谈到了这些传统纹样丰富的色彩、精美的做工以及美好的寓意……我相信他们一定也为之所深深吸引了吧;我相信他们正在不断地思考中发现美,感受美,也不断地提高着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素养。我欣然地感受着他们的这种提高。
虽然这样的教学,在课前我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事实告诉我,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也能真切地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因此,我也很愿意这样做。因为,从学生充满求知渴望的眼神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课堂上,我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其次,要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总希望用一个标准,给学生排一个名次,分出个一、二、三等来。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希腊的恶神和他的“魔床”。他在路边准备了一张铁床,凡是经过的人都要被捉到铁床上去,个子长的截截短,个子矮的拉拉长。于是,人都被搞得一样高矮。我们的评估方案有时候不就有点像这样一张固定的铁床吗?由此,我领悟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当借鉴“裁缝”的做法:根据身材,定做衣服。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学生。
我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因此,我总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在学生每每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从不吝啬自己的表扬,殊不知这简单的一句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继续努力的不竭动力。
在我所教授的一个班上有一名小朋友特别好动,一次能够坚持安静端坐两三分钟就很不错了,这就造成了很不好的课堂影响,不仅他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其他同学,有时候真让人头痛。而有一次在批阅绘画作业时,我惊奇地发现他有了进步,而且作业形式也很有创意,我毫不犹豫地给他打上五颗五角星,并写上了“你真棒”三个字;在课堂上我又用投影仪展示他的作业,并表扬他进步了,当时我看到了他脸上从未有过的自豪,非常专注地看着我,我发现,这一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从此以后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便表扬,他也渐渐地变了,能认真听课了,作业也认真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在对学生正确、公正的评价中,每一名学生都在我这儿获得了成就感,作为老师也自然赢得了学生心目中认可的好老师形象。
再次,要能够博爱每一位学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一个学生得到教师的爱,就是得到了赞许、表扬和奖励。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关注着学生的校园生活,遇到有的同学肚子不舒服,我会把他叫来,给他倒上一杯热开水;有的同学感冒了,我会用自己的手贴近他的额头,试一试他是否发烧;有时遇到同学值日不认真,我会拿起笤帚,和他们一起扫;有的同学进步了,我会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还有,捡起学生掉在地上的铅笔;扶起不慎摔倒的同学;为在比赛场上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学奖励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我想教师的人格魅力可能就是体现在这样一件件小事上。
正如冯骥才所言:“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只要教师爱着他的学生,学生都会依赖、爱戴这一位老师,也会真正地视其为一位好老师。
现在的我,每天看到自己的学生都非常高兴,听到学生那“老师好”的招呼声,我都会会心地微笑。看着他们一天天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不仅仅感受到的是欣慰,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之重。
都说园丁最大的幸福是看到花儿美丽的开放,教师又何尝不是呢?
清早,推开窗,柔和的阳光照射在含苞欲放的花蕾上。花尚未开放,我却似乎闻到了花香。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东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