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优秀人才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多年来,我国高校尤其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为国家和行业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优秀人才。新形势下,如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校企协同合作,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为推动行业企业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行业特色型大学面临的重要挑战。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结合自身特色优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当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面临的问题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世界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通行做法和重要经验。从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行业办学,校企合作紧密,企业支持和参与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为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应对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够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认识不统一、不一致,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投入、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有时难以统一认识,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二是从实际来说,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难免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影响,如学生进驻企业的安全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保障等,都需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这也是导致企业认识不足的主要因素,因为企业主要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企业总有一些顾虑,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就不会太高。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建校以来就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坚持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行业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不断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学校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厂校合作董事会,1991年成立了厂校合作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办学。1993年,与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签订协议,组建学校理事会,随后又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体制。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后,在2003 年,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石油大学,随即成立学校第二届理事会,四大石油公司及其部分下属企业成为理事单位。理事会制度的建立,为推动产学研结合办学建立了较稳定的保障机制,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又不断完善理事会制度。理事会为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咨询,对学科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与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就人才需求、教育培训、科技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与学校交换意见,为学校决策提供了参考。例如,近几年来,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及理事会的建议,减少了部分专业的招生名额,并新开设了安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同时,学校还依托理事会,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争取企业在经费、平台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探索创新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不断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己任,积极探索创新学校与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石油主干学科的毕业生80%以上选择到石油、石化企业就业。根据企业参与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可分为以下两类:
——企业直接参与型。例如,“订单式”“卓越计划”班、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国际石油合作型”等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了从学生选拔、培养、考核到就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学校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人才需求,与企业联合修订培养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已与20余家企业签订协议,开办“订单班”。近年来,在本科生“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学校又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签订协议,“订单”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人才培养基础条件良好的石油、石化企业组建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聘请建站企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广泛的选题内容,将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际。这种模式不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使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了留在企业。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建立了6个综合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106个专业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企业工作站),所有专业硕士全部进入基地(工作站)进行工程实践训练。
——企业间接参与型。例如,企业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建设育才厅,以及企业家来校作报告、企业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学校聘请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开展石油精神教育等,企业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而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在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工作站)外,学校还在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100个本科生实习基地以及66个社会实践基地,与1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合作关系;有近60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立奖助学金或科技创新基金,合同金额已占到学生奖学金总额的50%左右;还聘请了40多家企业人事部门领导担任大学生的就业导师,促进学校就业工作;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在石油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中国石油文化论坛、赴油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教育,增强学生对石油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投身祖国的石油事业。 3.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服务区域经济。学校针对当前国家提出的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发挥在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的优势,利用学校与新疆石油、石化企业良好的合作基础,从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以及克拉玛依建设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出发,2010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工程师学院,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政府的介入,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到企业学习期间衍生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如克拉玛依市政府负责工程师学院用地以及设施建设,包括基本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硬件建设,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本科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环节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学校已有2010级和2011级两批共计6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驻工程师学院,他们将在学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专业实践训练和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的论文研究工作,本科卓越计划班的学生也将在近两年进入。
4.推进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保障机制
要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激发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对此,学校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学生层面,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在企业实践工作一年以上的时间,以保证多数学生的论文工作对企业的工程技术研发或实施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成立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建立驻站学生党支部、配备专职辅导员进驻基地等措施,加强对驻站学生的日常管理,让学生安心、有序的学习,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二是企业层面,积极推动企业人事部门制定认定研究生实践阶段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量与业绩等政策制度;学校拨付给企业一定的导师培训费,从而促进了企业对企业导师的支持。三是在导师层面,学校根据学生培养工作的需要以及校企合作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聘任校外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作为专业学位学生的导师。学校开创性地直接聘任校外研究机构、厂矿企业和政府的高级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的第一导师,列入招生简章,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同时配备1名校内导师)。目前,已经聘任校外企业导师300多名,其中作为第一导师列入招生简章的有78名。校外导师全程参与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过程,同时按照工程领域专门成立有校外导师参与的专业学位学生分委员会,决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位标准等事宜,成员中来自校外研究机构、企业的高级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不低于30%。这些做法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的逐步实施,高等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抓住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促进企业深度参与,着力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结合我们的探索实践,在推进校企协同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加强宣传,引导学校和企业转变观念
教育不完全是学校的事,学校担负不起所有的教育任务,企业、社会团队、个人等都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在工程教育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非常重要,但当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校企双方的认知差异。企业认为教育是政府的事, 是学校的事, 与企业无关;还有些人担心联合培养模式会影响企业效益。同时,一些大学也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象牙塔办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这些认识和观念必须转变。一方面,高校应时刻关注企业、行业的需求,要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 重塑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切实转变观念,着眼于长远,把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
2.要采取措施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国家应当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鼓励企业与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开展合作。要明确企业与高校在共建过程中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形成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以调动企业参与高等工程教育的积极性。实际上,校企双方在合作培养人才时,更多的是从企业的需要出发,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而没有把企业纳入工程教育体系之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有限、范围有限,企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有限。为此,应将企业纳入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加以规划和建设,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规范的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二是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评估,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估,让其成为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可从企业直接引进作为全职教师,也可在企业聘请兼职教师。
3.要以“2011计划”的实施为契机探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新模式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应积极推动和参与协同创新。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来说,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使命仍然是服务行业企业的发展,协同创新的着眼点就在于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要促进“教”“研”结合,既要出成果,又要出人才。因此,我们应在全力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要把科研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把重大科研项目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李艺英]
当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面临的问题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世界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通行做法和重要经验。从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行业办学,校企合作紧密,企业支持和参与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受企业欢迎的优秀专门人才,为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渐深入以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这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实践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应对复杂系统的工程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得不够紧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不够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上认识不统一、不一致,尤其是在人才培养的投入、人才培养的规格以及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有时难以统一认识,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二是从实际来说,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难免会给企业带来一些影响,如学生进驻企业的安全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保障等,都需要企业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这也是导致企业认识不足的主要因素,因为企业主要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企业总有一些顾虑,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就不会太高。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建校以来就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坚持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行业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1.不断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石油、石化工业,学校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厂校合作董事会,1991年成立了厂校合作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办学。1993年,与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签订协议,组建学校理事会,随后又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体制。2000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后,在2003 年,教育部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石油大学,随即成立学校第二届理事会,四大石油公司及其部分下属企业成为理事单位。理事会制度的建立,为推动产学研结合办学建立了较稳定的保障机制,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又不断完善理事会制度。理事会为人才培养提供决策咨询,对学科专业设置、办学规模与层次、人才培养规格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就人才需求、教育培训、科技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与学校交换意见,为学校决策提供了参考。例如,近几年来,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及理事会的建议,减少了部分专业的招生名额,并新开设了安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同时,学校还依托理事会,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争取企业在经费、平台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探索创新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不断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己任,积极探索创新学校与国家、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石油主干学科的毕业生80%以上选择到石油、石化企业就业。根据企业参与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可分为以下两类:
——企业直接参与型。例如,“订单式”“卓越计划”班、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国际石油合作型”等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参与了从学生选拔、培养、考核到就业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学校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人才需求,与企业联合修订培养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工程技术人才。学校已与20余家企业签订协议,开办“订单班”。近年来,在本科生“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学校又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签订协议,“订单”培养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企业工作站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学校与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人才培养基础条件良好的石油、石化企业组建研究生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学校聘请建站企业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广泛的选题内容,将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到生产实际。这种模式不仅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使很多学生在毕业时选择了留在企业。近年来,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建立了6个综合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106个专业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企业工作站),所有专业硕士全部进入基地(工作站)进行工程实践训练。
——企业间接参与型。例如,企业在学校设立企业奖助学金、建设育才厅,以及企业家来校作报告、企业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学校聘请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开展石油精神教育等,企业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而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除了前述的在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工作站)外,学校还在石油、石化企业建立了100个本科生实习基地以及66个社会实践基地,与1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合作关系;有近60家石油、石化企业在校设立奖助学金或科技创新基金,合同金额已占到学生奖学金总额的50%左右;还聘请了40多家企业人事部门领导担任大学生的就业导师,促进学校就业工作;充分发挥石油企业在石油文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举办企业奖学金颁奖典礼、中国石油文化论坛、赴油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教育,增强学生对石油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投身祖国的石油事业。 3.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新机制
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关注行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服务区域经济。学校针对当前国家提出的新疆跨越式发展战略,发挥在石油、石化学科领域的优势,利用学校与新疆石油、石化企业良好的合作基础,从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以及克拉玛依建设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出发,2010年学校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工程师学院,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政府的介入,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到企业学习期间衍生的相关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实践基地的建设问题,如克拉玛依市政府负责工程师学院用地以及设施建设,包括基本教学设施、实训基地、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硬件建设,特别是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参加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本科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环节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学校已有2010级和2011级两批共计67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驻工程师学院,他们将在学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专业实践训练和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的论文研究工作,本科卓越计划班的学生也将在近两年进入。
4.推进建立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保障机制
要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激发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对此,学校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学生层面,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在企业实践工作一年以上的时间,以保证多数学生的论文工作对企业的工程技术研发或实施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成立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建立驻站学生党支部、配备专职辅导员进驻基地等措施,加强对驻站学生的日常管理,让学生安心、有序的学习,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二是企业层面,积极推动企业人事部门制定认定研究生实践阶段企业导师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量与业绩等政策制度;学校拨付给企业一定的导师培训费,从而促进了企业对企业导师的支持。三是在导师层面,学校根据学生培养工作的需要以及校企合作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聘任校外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作为专业学位学生的导师。学校开创性地直接聘任校外研究机构、厂矿企业和政府的高级技术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担任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的第一导师,列入招生简章,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同时配备1名校内导师)。目前,已经聘任校外企业导师300多名,其中作为第一导师列入招生简章的有78名。校外导师全程参与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过程,同时按照工程领域专门成立有校外导师参与的专业学位学生分委员会,决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位标准等事宜,成员中来自校外研究机构、企业的高级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不低于30%。这些做法有效地促进和保障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的逐步实施,高等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行业特色型大学要抓住契机,进一步深化认识、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加强校企协同合作、促进企业深度参与,着力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结合我们的探索实践,在推进校企协同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加强宣传,引导学校和企业转变观念
教育不完全是学校的事,学校担负不起所有的教育任务,企业、社会团队、个人等都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在工程教育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非常重要,但当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校企双方的认知差异。企业认为教育是政府的事, 是学校的事, 与企业无关;还有些人担心联合培养模式会影响企业效益。同时,一些大学也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象牙塔办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这些认识和观念必须转变。一方面,高校应时刻关注企业、行业的需求,要积极主动走出象牙塔, 重塑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切实转变观念,着眼于长远,把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
2.要采取措施促进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国家应当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鼓励企业与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开展合作。要明确企业与高校在共建过程中各自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形成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 以调动企业参与高等工程教育的积极性。实际上,校企双方在合作培养人才时,更多的是从企业的需要出发,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而没有把企业纳入工程教育体系之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有限、范围有限,企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有限。为此,应将企业纳入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加以规划和建设,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稳定规范的高校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实习基地;二是让企业参与学校的评估,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估,让其成为学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三是吸纳企业工程技术专家充实学校的师资队伍,可从企业直接引进作为全职教师,也可在企业聘请兼职教师。
3.要以“2011计划”的实施为契机探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新模式
“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都应积极推动和参与协同创新。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来说,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使命仍然是服务行业企业的发展,协同创新的着眼点就在于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校企协同。要促进“教”“研”结合,既要出成果,又要出人才。因此,我们应在全力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要把科研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把重大科研项目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