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竖笛教学研究

来源 :当代音乐(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42016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中小学音乐课堂实行“器乐进课堂”以来,竖笛教学得到了中小学老师们的广泛认可。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竖笛演奏的程度高于教师;竖笛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师竖笛教学能力及教学时间影响竖笛教学的质量。在实践中采用独立预习、异质分组、多元评价、分级考试等伙伴探究式竖笛教学策略,支持儿童的竖笛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热情,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伙伴探究;竖笛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20-0097-02
  全国中小学音樂课堂教学实行“器乐进课堂”以来,竖笛被公认为是最易普及、携带方便、有固定音高、简单易学的乐器。在大量的教师教学实践、数据调研、专家论证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课标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选择了八孔竖笛和口风琴作为“课堂乐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于器乐学习的作用是这样阐述的:器乐学习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见,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体验音乐的另一种重要途径。
  一、小学竖笛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小学竖笛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竖笛学习的态度,笔者对部分小学音乐专职教师和五年级小学生两类人群进行匿名问卷抽样调查、访谈交流,并对各项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
  1竖笛学习,学生喜爱程度高于教师
  关于小学开展竖笛教学,从所接受调查的教师方面来说,86%的教师表示赞同,这其中42%的教师非常喜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除此之外有10%的教师对于竖笛教学没有太大的感受,认为这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既然新课标提出了就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器乐教学。有14%的教师不愿意在音乐教学中增添竖笛教学,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老师从未接触过器乐教学。
  从所接受调查的学生方面来说,约有80%的学生比起唱歌课更喜欢器乐课,只有大约20%的学生更喜欢唱歌课。笔者通过与个别学生交流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竖笛课能够让他们学习到一些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且课堂氛围较活跃,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较高。
  分析: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已经开展竖笛教学的学校里,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了竖笛教学对于小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较高,且学生学习热情高于教师的教学热情。
  2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亟待创新
  通过此次调查及现场听课,笔者将目前竖笛教学的方法归为讲解示范法及合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主要用于学习新的音乐作品,教师通过讲解作品的背景、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之后为学生进行作品示范演奏,及作品中难点技巧的处理,等等。合奏教学法主要用于基本功的练习和复习课,用于督促个别学生跟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然而通过分析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有70%的学生并不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原因是这样的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很快便会失去学习兴趣。
  分析:在对课堂竖笛教学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对于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予以了肯定,同时也意识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于竖笛学习的兴趣以及整体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刻板、枯燥,使学生在学习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改变目前竖笛教学的方法势在必行。
  3竖笛教学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小学阶段课堂竖笛教学进行的频率并不高,在笔者进行调查的学校中,极少数学校每周两节音乐课中都能练习,大部分学校一个月只进行两次或者更少。进行竖笛教学的课时安排没有达到一定的数量,严重影响着竖笛教学开展的质量。
  在针对教师关于课堂竖笛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20%的教师认为乐器的不齐全是影响学生课堂器乐学习的因素之一,而学生的基础较差和教师教学能力有限各占40%。除此之外教师教学手段较为单一、教材编写不够完善等因素也对课堂器乐教学存在着一些影响。
  分析:教师竖笛教学能力有限、竖笛教学时间不充足等,是阻碍竖笛教学的两个主要方面。因此,若能提高学生竖笛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竖笛教学的水平,提供充分的竖笛学习时间,那么竖笛教学的效果自然就提高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二、伙伴探究式竖笛教学策略
  “伙伴”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的人。”在竖笛教学中,师生是伙伴,生生是伙伴,竖笛和儿童、乐曲和儿童都是学习的伙伴。“伙伴探究”是竖笛课堂教学中一种以儿童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师生、生生借助竖笛分享情感、互相表达、触发共鸣、合作创造。伙伴探究式竖笛教学策略是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并在合作探究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让竖笛成为儿童触摸音乐的便携工具,让儿童的审美经验在竖笛演奏中不断积累。
  1独立预习,主体学堂
  采用“独立先学、教师导学,伙伴互学、全班共学”的竖笛教学模式,教师提前针对教材分析乐曲,为学生提供预习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体验。如复习音阶执法,练习吐奏、气息,完成旋律短句,等等。再由教师进行重难点的示范、讲解、纠正,然后进入小组探究。最后是全班学生的共同演奏练习,进行乐曲的艺术处理。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也在课堂中学习,学习如何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2异质分组,整体提高
  竖笛课的教学,应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不断去探索、积累、创新。但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时常会遇到困惑,如果困惑是自身难以解决和克服的,那么最及时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组内寻求合作和帮助。异质分组的意思是把竖笛学习能力、程度不一样的学生分成一组,让每组内都有能力强的、中等的、有待提高的学生。经过试验,四人异质既做到组内每人有任务,有自己的定位,避免了“吃大锅饭”现象,还减少了学生之间的分化。同时让每个组的能力比较平均,组际间竞争更有张力。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借助竖笛这个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那就要通过演奏评选优秀的孩子担任小组长。自从开展伙伴探究学习后,我们发现“小老师”们更能解决问题,他们不仅帮助了一部分学困生,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独树一帜,有很多闪光点真正的值得老师们去学习。
  3多元评价,师生共长
  伙伴探究式竖笛教学评价的目光不再只聚焦于学生外在的、可观测的竖笛演奏结果情况,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相关的体验。师生在竖笛学习过程中全部情况都已纳入评价范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可以交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评价途径多样,以引导性、自主性、发展性、激励性的评价为主,结合对学生交往行为的观察以及竖笛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主体要多元,同伴、教师,以及学生自己均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广泛使用,让学生通过评价产生良性竞争,以评价促发展,完成自我满足的需要。
  每位学生的记录本上都贴有学习过程评价单,伙伴间根据每节课学习情况及时记录,包括学习的态度、学具的携带、回答问题、演奏、合作、纪律等进行过程性的资料记载。每学月总结一次评选竖笛学习进步之星。
  4分级考试,提升素养
  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必然导致学习效果的差异。在常规教学中,为了方便教师的统计,布置所有学生的竖笛考试曲目都是一样的,结果每个班都有学生“吃不饱”或者“吃不下”。既然学生存在个体能力的差异,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进行差异性发展。在考试制度中,应划分层次,激发每个层次孩子学习竖笛的兴趣,加强过程性评价。实行竖笛分级考试以后,学生对于演奏的兴趣明显增加。大多数孩子都不断地在追求更高级别,以显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也能通过简单的努力达到老师要求,不像以前破罐子破摔。同时,更惊喜地发现对于二声部合奏的乐曲,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练习和演奏的过程中,孩子们渐渐地体会到了和声的美感,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结语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识谱读谱能力,更是学生体验音乐实践的重要途径。伙伴探究式竖笛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也使竖笛教学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参 考 文 献]
  [1][ZK(#] 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全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 韩中健.竖笛演奏与教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质属性是为了将动态的时间艺术呈现出来,同时又作为一种听觉审美艺术存在,对于表演来说是一种艺术的载体。当今时代,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逐渐结合。而音乐教学作为一种艺术的传承和重要的学科,其中存在的教与学需要长时间的探索才能够达到更高的标准。因此,在研究音乐教与学思维模式的转换和创新中,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考虑分析,抛弃之前传统教学的弊端,并利用其中的优点与创新
期刊
[摘要]音乐,唤起人潜在的经验和情感,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人的心灵得到熏陶。音乐教学过程作为音乐教育的奠基石,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融入音乐;为学生提供合作的空间,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实践;融入多元文化,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综合层面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关键词]音乐感知力;培养策略;儿童音乐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尽相同。在一望无垠的土地上,文化的兼容性、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许多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素材,拉赫玛尼诺夫便是其中之一。作品op34no14原为女高音独唱曲目,因伤感优美的旋律被改编为钢琴独奏版本。拉赫玛尼诺夫忧郁悲伤的怀旧风格在这首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创作风格、曲式结构和演奏技法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期刊
[摘要]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领域,我校确立了《竖笛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竖笛对于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竖笛对于培养学生高尚品质、提高学生读谱视奏能力、辅助学生学唱歌曲、帮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竖笛;培养;能力;欣赏;唱歌;创造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
期刊
[摘要]本文以吉林市朝鲜族小学舞蹈课后班为例,从学生受舞蹈教育的“美化”——外在的“肢体”美与内在的“心理”美中,教育者应重视学生“全体性”与“全面性”的培养与发展。“全体”指授课对象;“全面”指授课内容。本文从民族特色学校现状问题来反思其美育的培养路径,以期通过此文提供建议。  [关键词]吉林市朝鲜族小学;全体性;全面性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
期刊
[摘要]当代筝曲的创作,需要在创新与美之间寻求平衡,需要将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语境做到完美的融合。文章以一首当代筝曲佳作《林泉》为例,试图将听觉的美感印象与其背后的技术手法与艺术思维联结,通过深入而细致地探讨作品音响背后的创作细节与思维理念,以促发对当代筝乐创作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林泉》;当代筝乐创作;美感;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思维理念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妇女解放(女性解放)等,是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方式,对比分析威尔第的《茶花女》与施光南的《伤逝》,旨在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歌剧,并得出女性主义的发展对于歌剧等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女性主义;歌剧;伤逝;茶花女  [中图分
期刊
9月17日晚,“呼伦贝尔国际钢琴音乐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剧院开幕,中德钢琴家四手联弹奏响“草原之音”。  开幕式当晚,旅德钢琴家王欣和德国钢琴家弗洛里安·科顿四手联弹演奏了《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1No.2No.5、《莫扎特降B大调奏鸣曲》和《舒伯特f小调幻想曲》,精彩玄妙的演奏吸引现场阵阵掌声。  记者了解到,2017呼伦贝尔国际钢琴音乐节活动包括草原星
期刊
[摘要]西洋管乐教学作为高等艺术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音乐专业院校技能类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虽然西洋管乐教学课程在音乐学学科课程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该体系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改的步伐相对滞后、高规格的教改成果不多,等等。凡此种种,都严重阻碍了藝术院校“西洋管乐教学”课程的
期刊
9月12日,“岚情岁月”郑绪岚从艺四十周年北京演唱会在保利剧院怀旧开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为现场老中青三代歌迷演唱了《飞吧,鸽子》《静夜思》《映山红》《妈妈的样子》《鼓浪屿之波》《大海啊故乡》等10余首经典曲目,重温怀旧四十年难忘的旋律。  今年是郑绪岚从艺四十周年,59岁的郑绪岚再次重返北京舞台,一席华美礼服亮相的她,一出场就燃爆了现场气氛。经典曲目《女儿情》郑绪岚已经无数次演唱,当晚这首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