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学生自由发展自我的天地;课堂是老师施展教学技艺的舞台。公开课,作为众多优秀课堂的缩影,其中的“精彩”应该是实在的、真切的、自然的,而不应是虚拟的、做作的、莫名其妙的。笔者深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公开课势必将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成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公开课 冷思考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备受重视。公开课,自然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平台。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为了得到评委的肯定和同行的称赞,教师得花上数星期甚至数月的时间精心设计、精心彩排。教师所想的就是如何在这场“表演”中出色完成任务。于是,在公开课中便出现了一幕幕“精彩的”教学片段。在此,笔者就某些数学公开课中出现的“精彩片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以期与同行们共勉。
一、因为“精彩”而“精彩”的公开课
有许多公开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老师到学生,处处洋溢着和谐、统一的教学气氛。老师从抛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能够绐人产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片段”令听课者感到舒坦、自然。
然而,所谓的“精彩”只是迎合新课标,赶赶时髦,搞搞花架子,很少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出现了许多弊端:公开课似乎就是开讨论会,有的甚至上成了“茶话会”,认为只要讨论热烈就是一堂成功的课。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跑龙套”现象。一堂课,合作讨论的时间多达30多分钟以上,问题零碎、肤浅,讨论的价值不高,一个问题一讨论,问得频,讨论得勤,课堂气氛看似十分活跃,其实是假繁荣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公开课,小组讨论的意义变了味,教师为了让小组活动之后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吻合,就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将自己的观点暗示给学生,以便安排好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这已成为一些教师驾驭课堂的“秘诀”了。有的教师甚至说:“小组合作讨论,只要引导好,我就不怕他们说不出。”还有些公开课上,合作学习几乎就是走过场,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只要有一两个人在小组里发表见解,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就示意停下来,立即进行小组反馈,让一些尖子生汇报结果,老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小组讨论就算过了关。其实,还有许多同学,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学习思维训练,许多知识稀里糊涂。如此合作讨论,教师关注的只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和结果,而不是注重探究的过程,更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其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因为“错误”而“精彩”的公开课
为了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不少老师会绞尽脑汁寻找教学素材,力求在公开课上一呜惊人,课惊四座。一位老师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前精心选择了一些带有数字的成语,如“九死一生”“十拿九稳”等,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用“幸存的可能性为10%”来理解“九死一生”,用“办事的准确率为90%”来理解“十拿九稳”这位数学老师由于采用了“语数整合”教学法,因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然而,这位老师引导学生将成语中的数字狭义地理解为数学中的具体数目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个看似“精彩”的教学片段,其实已经付出了“整合内容错误”的沉重代价,成为一堂只“精”而不“彩”的数学公开课。
三、因为“荒诞”而“精彩”的公开课
在数学公开课上,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荒诞笑话”。而执教老师却浑然不知,依然将“精彩”继续。在一堂省级公开课上(时逢连战访问大陆期间),老师让学生列举出有关“百分数应用”的题目,当一名学生回答“求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要用百分数”时,执教老师由于没有用心倾听学生回答的问题,竟然将“盐占”两个字音听成了“连战”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与“连战大陆行”有关的“百分数应用”方面的知识,使这堂数学公开课显得十分“精彩”。然而,在这堂公开课“精彩”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了学生们刹那间的茫然和尴尬。也许,这个“荒诞笑话”会给我们留下一番深深的思考……
四、因为“虚荣”而“精彩”的公开课
在教研活动中,公开课是实事求是的研修课,让人感到朴实、自然、踏实。可是有时一些表演性的“公开课”,常常令人啼笑皆非。这种课,由于是精心包装的,所以教师表演其“娴熟”的教学艺术,学生展示其“过人”的发展水平。现代的、传统的各种教学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弄得听课教师们眼花缭乱,觉得真是无可挑剔,有时连专家也被闹得晕头转向。难怪一位听课的同行评课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公开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表演课”形式上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教师不是真教,是“教”给听课教师们看的,学生也不是真学,因为课堂上所要回答的问题教师已经进行了精心的辅导,学生自然领会教师的良苦用心,不负师望,在课堂上表演得完美无缺。笔者认为,一堂公开课如果过于完美,也就没有讨论的价值了,课堂的闪光点固然值得推崇,但课堂上的“遗憾”、“瑕疵”虽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它是事实的必然,这些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才是我们公开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只有在弥补疏漏和欠缺中求得进步,才能逐步走向“尽善尽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公开课 冷思考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备受重视。公开课,自然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平台。为了准备一堂公开课的教学,为了得到评委的肯定和同行的称赞,教师得花上数星期甚至数月的时间精心设计、精心彩排。教师所想的就是如何在这场“表演”中出色完成任务。于是,在公开课中便出现了一幕幕“精彩的”教学片段。在此,笔者就某些数学公开课中出现的“精彩片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以期与同行们共勉。
一、因为“精彩”而“精彩”的公开课
有许多公开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从老师到学生,处处洋溢着和谐、统一的教学气氛。老师从抛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能够绐人产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在课堂上出现的“精彩片段”令听课者感到舒坦、自然。
然而,所谓的“精彩”只是迎合新课标,赶赶时髦,搞搞花架子,很少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出现了许多弊端:公开课似乎就是开讨论会,有的甚至上成了“茶话会”,认为只要讨论热烈就是一堂成功的课。结果课堂上出现了“跑龙套”现象。一堂课,合作讨论的时间多达30多分钟以上,问题零碎、肤浅,讨论的价值不高,一个问题一讨论,问得频,讨论得勤,课堂气氛看似十分活跃,其实是假繁荣的现象。更有甚者,一些公开课,小组讨论的意义变了味,教师为了让小组活动之后交流更顺利,与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吻合,就利用巡视的机会,通过一些简单的提问,将自己的观点暗示给学生,以便安排好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这已成为一些教师驾驭课堂的“秘诀”了。有的教师甚至说:“小组合作讨论,只要引导好,我就不怕他们说不出。”还有些公开课上,合作学习几乎就是走过场,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或者刚刚进入状态,只要有一两个人在小组里发表见解,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就示意停下来,立即进行小组反馈,让一些尖子生汇报结果,老师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小组讨论就算过了关。其实,还有许多同学,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学习思维训练,许多知识稀里糊涂。如此合作讨论,教师关注的只是小组活动的形式和结果,而不是注重探究的过程,更没有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其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因为“错误”而“精彩”的公开课
为了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不少老师会绞尽脑汁寻找教学素材,力求在公开课上一呜惊人,课惊四座。一位老师在执教《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前精心选择了一些带有数字的成语,如“九死一生”“十拿九稳”等,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用“幸存的可能性为10%”来理解“九死一生”,用“办事的准确率为90%”来理解“十拿九稳”这位数学老师由于采用了“语数整合”教学法,因而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然而,这位老师引导学生将成语中的数字狭义地理解为数学中的具体数目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个看似“精彩”的教学片段,其实已经付出了“整合内容错误”的沉重代价,成为一堂只“精”而不“彩”的数学公开课。
三、因为“荒诞”而“精彩”的公开课
在数学公开课上,有时还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荒诞笑话”。而执教老师却浑然不知,依然将“精彩”继续。在一堂省级公开课上(时逢连战访问大陆期间),老师让学生列举出有关“百分数应用”的题目,当一名学生回答“求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要用百分数”时,执教老师由于没有用心倾听学生回答的问题,竟然将“盐占”两个字音听成了“连战”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与“连战大陆行”有关的“百分数应用”方面的知识,使这堂数学公开课显得十分“精彩”。然而,在这堂公开课“精彩”的背后,我们似乎看到了学生们刹那间的茫然和尴尬。也许,这个“荒诞笑话”会给我们留下一番深深的思考……
四、因为“虚荣”而“精彩”的公开课
在教研活动中,公开课是实事求是的研修课,让人感到朴实、自然、踏实。可是有时一些表演性的“公开课”,常常令人啼笑皆非。这种课,由于是精心包装的,所以教师表演其“娴熟”的教学艺术,学生展示其“过人”的发展水平。现代的、传统的各种教学手段“你方唱罢我登场”,弄得听课教师们眼花缭乱,觉得真是无可挑剔,有时连专家也被闹得晕头转向。难怪一位听课的同行评课时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课,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公开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表演课”形式上有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但教师不是真教,是“教”给听课教师们看的,学生也不是真学,因为课堂上所要回答的问题教师已经进行了精心的辅导,学生自然领会教师的良苦用心,不负师望,在课堂上表演得完美无缺。笔者认为,一堂公开课如果过于完美,也就没有讨论的价值了,课堂的闪光点固然值得推崇,但课堂上的“遗憾”、“瑕疵”虽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它是事实的必然,这些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才是我们公开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只有在弥补疏漏和欠缺中求得进步,才能逐步走向“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