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简介
沈嘉柯 著名作家、评论家。已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等50 多本散文集、长篇小说和随笔集。作品畅销百万册。蝉联2015年、2016 年中国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众多文章被选为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
本期给大家推荐沈老师的新书《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书中遴选古代诗词经典,逐一解读古诗词里的浩叹和哀愁,以及无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
理解一首经典词作的最好方式,就是与别的经典作品逐一对照。
同样的“中秋”主题,用不同的体裁、手笔去写,表达出的韵味完全不一样。但高手写作,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欣赏他们的优点,比较他们的不同,一方面能加强我们文学审美的敏锐度,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写作技巧。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五夜望月》第一句说的是“中庭地白树栖鸦”。
你可以想象一下什么是中庭,什么是地白,什么是树栖鸦。中庭,是四周由建筑物围绕而成的空地,一种既封闭又留有视线的空间。
一个人如果在中庭看月亮,那就说明这是一个孤独的人,选了一个很适合望月的地方。他首先看到的是地上在发白。地上的白,更说明了天上的月亮是何等的皎洁明亮。
在这种雪白当中,却有一棵树,还停着一只乌鸦。树木在人的眼中是黑色的,乌鸦就更加是黑色的。于是你看到的是一张黑白摄影。这时你可以跟苏轼的那首词比较。
你会发现,在苏轼的笔下,八月十五中秋夜的世界是彩色的,戏剧张力十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是青色的,他还要捏着杯子问一问明月什么时候有。
今夕何年,天上还有宫阙,那是什么颜色?人间的是金碧辉煌,天上的是雕栏玉砌。琼玉是晶莹剔透或者雪白的东西。嫦娥奔月抛弃丈夫,碧海青天夜夜心,一派孤寒景象。
紧接着是“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于是你看到一个白色青色红色的环境里,有一个人在那里走动,赏月。
现在再回到王健这首诗的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我不知道你闻过桂花的香没有。桂花的香是一种很清冽寒冷的香,也就是冷香。
冷香飘散的桂花,又被冷露无声无息地打湿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有什么样的心态,才能细腻到这种地步。他关心、注意到了桂花被打湿,感到深入骨髓的寒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黑白的环境里面,那种人性极致的孤寂。
读苏轼的词,想象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转朱阁低绮户。
你会觉得那应该是一个有体温的人。这个人在动,他还是有生命力和温度的。他甚至还跳起舞来了。画面非常多,也非常满。
而在王建的诗里面,人物是静态的,默默地觉察周遭的一切。这个人不说话,也不走动,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即便走路,也是用很轻的步子,小心翼翼地在狭小空间内缓缓地活动,不然他没法注意到桂花被无声地打湿。
一动一静,各自写到了极致。
苏东坡的词里面写的是“照无眠”,月亮太大太亮,照得人各种思念没有睡意。这已经是很好的境界,很高明的笔法。但是王健不着一字,完全就没有提到无眠,也写出了一个睡不着觉,在那儿看月亮的人。
我们继续读下去,“今夜月明人尽望”。大家都在看月亮,有的人想到的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看。由“人尽望”三个字,你可以想象,很多人在同一片天空下仰起头的样子。苏东坡的笔下则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写的是抽象的总结。
王建没有直接抒情。因为他的笔法,诗的意境,决定了不能直接抒情。那么清冷的氛围,人自然而然就内敛了。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也尽在抬头中。
苏轼同样如此,开篇设问“明月几时有”,一路说到千里共婵娟,天上人间,俱为一体。
王建末尾设问,“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代诗作词作里,最打动人心的金句,往往都是问句。
有那么多人仰头望月,就会有千百种秋思。有的人只不过是赏个月亮,凑个热闹,然后继续寻欢作乐。有的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哀伤凄凉,不关心世界,只关心自己的当下此刻。也有的人,在悲哀中,为天下人祝祷万千,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跟亲人不在一起,这首词是写给自己的兄弟的,希望他们能够共婵娟。王建却问道“落谁家”,一个落字,无处可逃。月亮引发的秋思,是从天上掉下来,落到你头上的。月光无边无涯,覆盖你全身。
王建从个体,写到千千万万的人集体望月,而苏轼从人有悲欢离合,回到了家庭中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生能不能长久,那是另外一回事。也许有的人根本不关心长不长久,已经接受了长久是过高的期望,朝朝暮暮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态,别离是常态。王建把这种谁都写过,谁都感受过的心境描述完了,就不去管了。这之后的,他留白了,交给读的人了。
苏东坡的这首词一定要用来唱,甚至你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唱起来了。王建的这首诗则适合低声念诵,乃至内心独白,只给自己听。
(摘自沈嘉柯鉴赏文集《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有删节)
阅读理解
同样写中秋,作者比较了苏轼和王建的作品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谈谈你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王建从个体感受出发,走向广阔的人间世界;苏轼从广阔的人间悲欢,回到了个体,落实到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子由),都兼顾了天地万物和人的统一。体现了他们写作技艺上的精湛,这也充分说明:一件作品,只谈个人,不够广阔;只谈天下,不够具体实在。必须虚实结合,宏大关怀与个人感情相互交融,才能酝酿出千古佳作。
沈嘉柯 著名作家、评论家。已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等50 多本散文集、长篇小说和随笔集。作品畅销百万册。蝉联2015年、2016 年中国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众多文章被选为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材料。
本期给大家推荐沈老师的新书《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书中遴选古代诗词经典,逐一解读古诗词里的浩叹和哀愁,以及无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
理解一首经典词作的最好方式,就是与别的经典作品逐一对照。
同样的“中秋”主题,用不同的体裁、手笔去写,表达出的韵味完全不一样。但高手写作,也有很多相通之处。欣赏他们的优点,比较他们的不同,一方面能加强我们文学审美的敏锐度,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写作技巧。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五夜望月》第一句说的是“中庭地白树栖鸦”。
你可以想象一下什么是中庭,什么是地白,什么是树栖鸦。中庭,是四周由建筑物围绕而成的空地,一种既封闭又留有视线的空间。
一个人如果在中庭看月亮,那就说明这是一个孤独的人,选了一个很适合望月的地方。他首先看到的是地上在发白。地上的白,更说明了天上的月亮是何等的皎洁明亮。
在这种雪白当中,却有一棵树,还停着一只乌鸦。树木在人的眼中是黑色的,乌鸦就更加是黑色的。于是你看到的是一张黑白摄影。这时你可以跟苏轼的那首词比较。
你会发现,在苏轼的笔下,八月十五中秋夜的世界是彩色的,戏剧张力十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是青色的,他还要捏着杯子问一问明月什么时候有。
今夕何年,天上还有宫阙,那是什么颜色?人间的是金碧辉煌,天上的是雕栏玉砌。琼玉是晶莹剔透或者雪白的东西。嫦娥奔月抛弃丈夫,碧海青天夜夜心,一派孤寒景象。
紧接着是“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于是你看到一个白色青色红色的环境里,有一个人在那里走动,赏月。
现在再回到王健这首诗的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我不知道你闻过桂花的香没有。桂花的香是一种很清冽寒冷的香,也就是冷香。
冷香飘散的桂花,又被冷露无声无息地打湿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有什么样的心态,才能细腻到这种地步。他关心、注意到了桂花被打湿,感到深入骨髓的寒冷。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黑白的环境里面,那种人性极致的孤寂。
读苏轼的词,想象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转朱阁低绮户。
你会觉得那应该是一个有体温的人。这个人在动,他还是有生命力和温度的。他甚至还跳起舞来了。画面非常多,也非常满。
而在王建的诗里面,人物是静态的,默默地觉察周遭的一切。这个人不说话,也不走动,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即便走路,也是用很轻的步子,小心翼翼地在狭小空间内缓缓地活动,不然他没法注意到桂花被无声地打湿。
一动一静,各自写到了极致。
苏东坡的词里面写的是“照无眠”,月亮太大太亮,照得人各种思念没有睡意。这已经是很好的境界,很高明的笔法。但是王健不着一字,完全就没有提到无眠,也写出了一个睡不着觉,在那儿看月亮的人。
我们继续读下去,“今夜月明人尽望”。大家都在看月亮,有的人想到的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看。由“人尽望”三个字,你可以想象,很多人在同一片天空下仰起头的样子。苏东坡的笔下则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写的是抽象的总结。
王建没有直接抒情。因为他的笔法,诗的意境,决定了不能直接抒情。那么清冷的氛围,人自然而然就内敛了。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也尽在抬头中。
苏轼同样如此,开篇设问“明月几时有”,一路说到千里共婵娟,天上人间,俱为一体。
王建末尾设问,“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代诗作词作里,最打动人心的金句,往往都是问句。
有那么多人仰头望月,就会有千百种秋思。有的人只不过是赏个月亮,凑个热闹,然后继续寻欢作乐。有的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哀伤凄凉,不关心世界,只关心自己的当下此刻。也有的人,在悲哀中,为天下人祝祷万千,比如苏东坡。
苏东坡跟亲人不在一起,这首词是写给自己的兄弟的,希望他们能够共婵娟。王建却问道“落谁家”,一个落字,无处可逃。月亮引发的秋思,是从天上掉下来,落到你头上的。月光无边无涯,覆盖你全身。
王建从个体,写到千千万万的人集体望月,而苏轼从人有悲欢离合,回到了家庭中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生能不能长久,那是另外一回事。也许有的人根本不关心长不长久,已经接受了长久是过高的期望,朝朝暮暮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态,别离是常态。王建把这种谁都写过,谁都感受过的心境描述完了,就不去管了。这之后的,他留白了,交给读的人了。
苏东坡的这首词一定要用来唱,甚至你读着读着,就忍不住唱起来了。王建的这首诗则适合低声念诵,乃至内心独白,只给自己听。
(摘自沈嘉柯鉴赏文集《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有删节)
阅读理解
同样写中秋,作者比较了苏轼和王建的作品的异同,得出了什么结论?谈谈你对“天人合一”的理解。
王建从个体感受出发,走向广阔的人间世界;苏轼从广阔的人间悲欢,回到了个体,落实到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子由),都兼顾了天地万物和人的统一。体现了他们写作技艺上的精湛,这也充分说明:一件作品,只谈个人,不够广阔;只谈天下,不够具体实在。必须虚实结合,宏大关怀与个人感情相互交融,才能酝酿出千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