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引起带抗浮锚杆的盾构隧道变形计算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tz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转动和错台协同的管片环变形模型,考虑有抗浮锚杆作用时的土体抗力效应,提出抗浮锚杆土体抗力系数km和一侧计算衬砌数N1,推导出基坑开挖下带有抗浮锚杆盾构隧道的隆起变形与环间转角和错台变形量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所得隧道隆起变形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满足计算精度要求;km与N1变化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盾构隧道的隆起变形、环间转角、环间错台量和剪切力数值均会随参数km和N1增大而减小,证明可以通过改变km与N1的取值对不同工况进行计算,可对实际施工起到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可恢复功能和装配式结构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内嵌防屈曲耗能钢板的新型箱形钢桥墩结构.为探究此类箱形钢桥墩的抗震性能,设计3组共7个钢桥墩试件,并开展柱顶竖向恒定荷载以及柱顶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新型钢桥墩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与刚度退化规律、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进而获得内嵌耗能钢板、轴压比等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箱形钢桥墩根部内嵌防屈曲耗能钢板后,试件的局部屈曲变形明显减小,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得到较大提升;与轴压试件相比,偏压试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较差,
针对坚硬顶板薄煤层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层破断机理及控制问题,以九龙矿15445野青灰岩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试验,分析该煤层顶板结构以及顶板沉降运移规律,并对顶板岩层破断机制和开采中应力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445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后覆岩垮落带和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分别为25.67 m和32.24 m;采空区侧及上覆被保护煤层下部存在细微裂隙发育;设计的预裂爆破炮眼可对野青灰岩顶板实施定向切顶卸压,工作面每推进10 m即停产实施顶板预裂爆破,并优化保护层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