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分析学生基础,实施有效教学”主题,借《自然界里的水循环》这节课展开研究。
[关键词]学生认知基础;教师指导;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22-02
[作者简介]麻妍劼(1984—),女,上海人,本科,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教师,中学二级。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清学生的原有基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1]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是一节用概念和科学术语来解释实际问题的理论探究课,通过学习,学生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课例组教师围绕“如何分析学生基础,实施有效教学”的主题对这节课展开观课研究。
一、抛开学生认知基础,为完成工作单而上课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描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设计模拟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这两个实验环节。这堂课上,执教教师做了如下指导来突破重难点:
(教师引入课题后,进入模拟雨水形成的实验环节)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模拟自然界中雨水形成”的实验。请大家观察后完成学习单1。(学习单1是简单的填空练习)
师:你看到什么现象?
(教师请2位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把学习单1的答案朗读一遍,并肯定了第1位学生的答案)
师:我们根据这个模拟实验,完成学习单2。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学习单2上的填空练习)
师:为什么往上跑的水蒸气又变成小水珠呢?我们继续讨论完成学习单3和4。
(该练习还是以填空的方式来完成)
生1:因为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当热空气上升至一定高度时,便会冷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成小水珠。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因为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所以当热空气上升至一定高度时,便会冷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保持沉默并显出茫然的表情)
听完这堂课,课例组的教师感觉学生整节课都在围绕着学习单忙碌,似乎执教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填写好这份练习。可是使用学习单产生的效果并不显著,学生对水循环中某些环节的理解(如水蒸气变成小水珠过程)还是一知半解。描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用水的三态变化来解释这个过程是教学关键。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知识,但是他们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液化、凝华、升华等抽象概念还是第一次接触,生活中有关的事例也不多见,所以只通过一节课的初步学习,学生仍然感到陌生。教材设计中又将三态变化的6个概念放在一起教授,学生更容易对概念产生混淆。
因此,教师在做教学指导时,需要做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障碍,不能用学习单一味代替。学习单的设计也要考虑能否给学生带来思维训练,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二、在认知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观课老师的建议下,执教教师做了如下修改:
(教师引入课题后,首先进入水循环示意图的描述环节并复习水的三态变化,然后进入模拟雨水生成实验)
师: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到热水?
生:因为热水会冒出水蒸气。
师:为什么要在皿表面上放上冰块?
生:为了让水蒸气液化成水珠。
师:所以液化的条件是?
生:遇冷。
(接着,教师又补充了“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动画演示,并对该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
根据师生交流的结果,课例组的老师感觉这一节课上学生对水循环过程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后测来看,基础知识题的解答准确率达到80%以上,但令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是,后测中的分析题“荒岛上鲁滨孙如何获取淡水资源”,全错率竟高达45.9%,大家针对这节课再次交流和讨论。后测中的这道思考题是考查学生是否达成学以致用目标的能力分析题。雨水和淡水生成的原理一致,但环境不同。如果缺乏引导,学生很难从表象中找出它们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搭建一座桥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去“同化”一些新问题,增强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一)找准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是教师课堂指导的前提
教师做教学指导,必须要关注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突破重难点,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考虑他们现有的认知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以此来确定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铺设的台阶和采取的教学策略。就本节课而言,教学对象是刚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阶段,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够对自然界中水呈现的形式产生感官上的认识,但对水循环的理性理解不够。所以,教师在课堂指导中必须围绕水循环变化的本质问题开展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通过台阶铺设,使他们对水循环现象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强化知识迁移能力是教师课堂指导的升华
迁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连接点进行知识的转化。[2]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就越容易产生迁移。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水循环的理论知识。可是,怎样把这些理论应用于生活,解释鲁滨孙获取淡水资源的原理,还需要教师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玉红.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6).
[2]刘新爱.例谈怎样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J].小学数学,2008(4).第2卷 第17期
[关键词]学生认知基础;教师指导;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7-0022-02
[作者简介]麻妍劼(1984—),女,上海人,本科,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教师,中学二级。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清学生的原有基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已有基础的分析是把握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1]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是一节用概念和科学术语来解释实际问题的理论探究课,通过学习,学生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课例组教师围绕“如何分析学生基础,实施有效教学”的主题对这节课展开观课研究。
一、抛开学生认知基础,为完成工作单而上课
《自然界里的水循环》一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描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设计模拟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这两个实验环节。这堂课上,执教教师做了如下指导来突破重难点:
(教师引入课题后,进入模拟雨水形成的实验环节)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模拟自然界中雨水形成”的实验。请大家观察后完成学习单1。(学习单1是简单的填空练习)
师:你看到什么现象?
(教师请2位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把学习单1的答案朗读一遍,并肯定了第1位学生的答案)
师:我们根据这个模拟实验,完成学习单2。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学习单2上的填空练习)
师:为什么往上跑的水蒸气又变成小水珠呢?我们继续讨论完成学习单3和4。
(该练习还是以填空的方式来完成)
生1:因为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所以当热空气上升至一定高度时,便会冷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成小水珠。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因为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所以当热空气上升至一定高度时,便会冷却,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还有一些学生在下面保持沉默并显出茫然的表情)
听完这堂课,课例组的教师感觉学生整节课都在围绕着学习单忙碌,似乎执教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填写好这份练习。可是使用学习单产生的效果并不显著,学生对水循环中某些环节的理解(如水蒸气变成小水珠过程)还是一知半解。描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用水的三态变化来解释这个过程是教学关键。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知识,但是他们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液化、凝华、升华等抽象概念还是第一次接触,生活中有关的事例也不多见,所以只通过一节课的初步学习,学生仍然感到陌生。教材设计中又将三态变化的6个概念放在一起教授,学生更容易对概念产生混淆。
因此,教师在做教学指导时,需要做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障碍,不能用学习单一味代替。学习单的设计也要考虑能否给学生带来思维训练,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
二、在认知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观课老师的建议下,执教教师做了如下修改:
(教师引入课题后,首先进入水循环示意图的描述环节并复习水的三态变化,然后进入模拟雨水生成实验)
师: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到热水?
生:因为热水会冒出水蒸气。
师:为什么要在皿表面上放上冰块?
生:为了让水蒸气液化成水珠。
师:所以液化的条件是?
生:遇冷。
(接着,教师又补充了“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动画演示,并对该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
根据师生交流的结果,课例组的老师感觉这一节课上学生对水循环过程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后测来看,基础知识题的解答准确率达到80%以上,但令老师们意想不到的是,后测中的分析题“荒岛上鲁滨孙如何获取淡水资源”,全错率竟高达45.9%,大家针对这节课再次交流和讨论。后测中的这道思考题是考查学生是否达成学以致用目标的能力分析题。雨水和淡水生成的原理一致,但环境不同。如果缺乏引导,学生很难从表象中找出它们的本质。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搭建一座桥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去“同化”一些新问题,增强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一)找准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是教师课堂指导的前提
教师做教学指导,必须要关注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突破重难点,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考虑他们现有的认知基础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以此来确定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铺设的台阶和采取的教学策略。就本节课而言,教学对象是刚入初中的六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阶段,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能够对自然界中水呈现的形式产生感官上的认识,但对水循环的理性理解不够。所以,教师在课堂指导中必须围绕水循环变化的本质问题开展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通过台阶铺设,使他们对水循环现象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强化知识迁移能力是教师课堂指导的升华
迁移是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通过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连接点进行知识的转化。[2]根据迁移规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牢固程度是实现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学习越扎实就越容易产生迁移。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水循环的理论知识。可是,怎样把这些理论应用于生活,解释鲁滨孙获取淡水资源的原理,还需要教师搭建桥梁,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使知识实现从“故”到“新”的纵向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玉红.关注学生认知起点,提高教学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6).
[2]刘新爱.例谈怎样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J].小学数学,2008(4).第2卷 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