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丰富的铁、钙、镁等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深受广大市民喜爱,人称“蔬菜中的水果”。但番茄长期种植,病虫害十分严重,给广大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减产减收,如果预防不及时或措施不当,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
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南山社区、旅密村地处万州区长江南岸,海拔250~300m,有多年种植番茄的习惯,但病虫害比较严重。为了提高生产效益,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番茄—水稻—莴笋—莴笋的水旱轮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不仅有效克服了番茄连作障碍,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而且经济效益高,亩产值达到1.6~2.0万元,值得在低海拔地区推广。番茄亩产量5000㎏左右,亩产值8000~10000元;水稻亩产量400~500㎏,产值1000元;秋莴笋亩产量1800㎏以上,产值4000~5000元;冬莴笋亩产量2500㎏以上,产值3000~4000元。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茬口安排
番茄于11月上旬播种,次年早春2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6月初采收;水稻选用生育期130d的优质品种,3月上旬播种,秧苗有3~4㎝时,双株移栽,6月上旬定植大田,8月中旬收获;秋莴笋7月下旬—8月初播种,8月下旬定植,10月中旬收获;冬莴笋9月下旬播种,11月中旬定植,12月下旬—次年1月收获。
二、早春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1)选用良种。选用早熟或极早熟、耐低温、抗病性强、适宜本地市场消费的良种,如航育2号、金棚3号、富美娜等。
(2)适时播种。在11月上旬播种,将种子放在55 ℃的温水中浸泡15~20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放在清水中浸种8~10h,捞起后用纱布包好在25~30 ℃的条件下催芽,有8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入营养坨中,每穴1粒。
(3)苗期管理。苗期注意保持苗床干燥,防治病虫害。出苗前,床温控制在25~30 ℃,出苗后白天保持15~20 ℃,夜间保持12~16 ℃,避免徒长。遇有持续低温要采取防冻加温措施,防止冻害发生。定植前7~10d,延长敞棚时间,进行低温炼苗。
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2月上旬,选择晴好天气及时定植。定植前15~20d深翻炕土。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500~3000㎏,优质复合肥100㎏,或过磷酸钙40~50㎏,硫酸钾20~30㎏,锌肥、硼肥各2㎏。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拌匀、欠细整平。按1.2m包沟开厢,沟宽40~50㎝,厢面70~80㎝,厢沟深10~15㎝,采取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双行单株种植,株距25~40㎝,亩植3500株。
3.加强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定植一周内要闷棚保温,以利缓苗,7d后可逐步揭膜透光,晚上需盖膜,保持小拱棚内温度白天在20~25℃,晚上15℃以上。若遇倒春寒和霜冻则需加强保温,防止番茄受冻害。
(2)搭架和整枝。待株高30㎝时及时搭架,以人字架为好,随着茎叶生长,每隔20㎝缚一次蔓。早熟栽培番茄密度较大适宜单干整枝,只保留主干,植株长势较高的在第3穗花着稳果后可摘心。番茄生长后期如茎叶生长过旺,可以打去基部的老叶、黄叶,以利通风透光。
(3)防止落花。早春番茄在夜温低于15 ℃或日温高于30℃时,均易引起落花落果。一般用2,4-D及番茄灵(防落素)药水浸花或涂于花柄上,注意不能沾在茎叶及生长点上,也不能重复浸涂,否则会发生药害,番茄出现畸形果。
(4)综合防治病虫害。番茄通过水旱轮作后,对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番茄病虫害较多,还应加强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脐腐病,蚜虫、斜纹夜蛾、茶黄螨等的综合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适量、对症用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毒克星、菌毒清或植病灵预防;早晚疫病发病初期使用波尔多液、雷多米尔、甲霜铜等药剂防治,每7~10d一次,连续3次。蚜虫选用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防治。
三、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
根据当地消费习惯,秋莴笋选择耐热、抗病优质品种,如罗汉莴笋、尖叶莴笋、小圆叶莴笋(地方品种);冬季选用耐寒、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如水白条莴笋、碧玉莴笋等。
2.培育壮苗
(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保水 保肥力强的壤土作苗床土,深翻后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配合适当磷钾肥,土壤整平欠细,后用施普清6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2)适当稀播。选用重的种子,淘汰轻的种子,保证种子发芽整齐一致,幼苗生长健壮。栽亩大田需20~25㎡苗床地,用种量20~25g。
(3)假植。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假植到营养坨或营养钵中。
3.整地施足底肥,地膜覆盖栽培
莴笋不耐浓肥,基肥施腐熟的人畜粪尿或厩肥、堆渣肥,一般亩施有机肥料3000 ㎏,蔬菜专用复合肥30㎏。冬季莴笋栽培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既可以保水保肥,促进莴笋生长,又可降低土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与危害。在莴笋苗有5~6片真叶时,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带土移栽,封严定植孔,及时浇定根水。一般栽植密度为2.0m包沟开厢,种5行,株距25~30cm,亩植5500株左右。
4.肥水管理
秋莴笋在干热环境下生长,容易形成配糖体而带苦味,也容易出现抽薹现象,必须要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在清晨及傍晚宜勤浇施腐熟的清粪水,促进茎叶良好生长;冬莴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般追2~3次肥,在幼苗定植成活后施一次淡粪水,茎开始膨大和迅速膨大时各追一次肥,浓度由淡到浓,并配合施速效钾肥。
5.病虫害综合防治
莴笋主要病虫害是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和蚜虫。霜霉病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通风、排水,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避免连作,不能栽植过密。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0%的代森锰锌500或75%百菌清500液防治;菌核病用50%的托布津500倍液防治;灰霉病在發病初期及时喷施25%灰霉尽1000倍液或58%的瑞毒霉锰锌等防治。以上药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好。蚜虫选用抗蚜威、敌杀死、吡虫啉等防治。
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南山社区、旅密村地处万州区长江南岸,海拔250~300m,有多年种植番茄的习惯,但病虫害比较严重。为了提高生产效益,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出番茄—水稻—莴笋—莴笋的水旱轮作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不仅有效克服了番茄连作障碍,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而且经济效益高,亩产值达到1.6~2.0万元,值得在低海拔地区推广。番茄亩产量5000㎏左右,亩产值8000~10000元;水稻亩产量400~500㎏,产值1000元;秋莴笋亩产量1800㎏以上,产值4000~5000元;冬莴笋亩产量2500㎏以上,产值3000~4000元。现将有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茬口安排
番茄于11月上旬播种,次年早春2月上旬定植,4月下旬—6月初采收;水稻选用生育期130d的优质品种,3月上旬播种,秧苗有3~4㎝时,双株移栽,6月上旬定植大田,8月中旬收获;秋莴笋7月下旬—8月初播种,8月下旬定植,10月中旬收获;冬莴笋9月下旬播种,11月中旬定植,12月下旬—次年1月收获。
二、早春番茄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1)选用良种。选用早熟或极早熟、耐低温、抗病性强、适宜本地市场消费的良种,如航育2号、金棚3号、富美娜等。
(2)适时播种。在11月上旬播种,将种子放在55 ℃的温水中浸泡15~20min,并不断搅拌,然后放在清水中浸种8~10h,捞起后用纱布包好在25~30 ℃的条件下催芽,有8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入营养坨中,每穴1粒。
(3)苗期管理。苗期注意保持苗床干燥,防治病虫害。出苗前,床温控制在25~30 ℃,出苗后白天保持15~20 ℃,夜间保持12~16 ℃,避免徒长。遇有持续低温要采取防冻加温措施,防止冻害发生。定植前7~10d,延长敞棚时间,进行低温炼苗。
2.施足底肥,合理密植
2月上旬,选择晴好天气及时定植。定植前15~20d深翻炕土。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500~3000㎏,优质复合肥100㎏,或过磷酸钙40~50㎏,硫酸钾20~30㎏,锌肥、硼肥各2㎏。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拌匀、欠细整平。按1.2m包沟开厢,沟宽40~50㎝,厢面70~80㎝,厢沟深10~15㎝,采取地膜加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双行单株种植,株距25~40㎝,亩植3500株。
3.加强田间管理
(1)温湿度管理。定植一周内要闷棚保温,以利缓苗,7d后可逐步揭膜透光,晚上需盖膜,保持小拱棚内温度白天在20~25℃,晚上15℃以上。若遇倒春寒和霜冻则需加强保温,防止番茄受冻害。
(2)搭架和整枝。待株高30㎝时及时搭架,以人字架为好,随着茎叶生长,每隔20㎝缚一次蔓。早熟栽培番茄密度较大适宜单干整枝,只保留主干,植株长势较高的在第3穗花着稳果后可摘心。番茄生长后期如茎叶生长过旺,可以打去基部的老叶、黄叶,以利通风透光。
(3)防止落花。早春番茄在夜温低于15 ℃或日温高于30℃时,均易引起落花落果。一般用2,4-D及番茄灵(防落素)药水浸花或涂于花柄上,注意不能沾在茎叶及生长点上,也不能重复浸涂,否则会发生药害,番茄出现畸形果。
(4)综合防治病虫害。番茄通过水旱轮作后,对土传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番茄病虫害较多,还应加强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脐腐病,蚜虫、斜纹夜蛾、茶黄螨等的综合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适量、对症用药。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毒克星、菌毒清或植病灵预防;早晚疫病发病初期使用波尔多液、雷多米尔、甲霜铜等药剂防治,每7~10d一次,连续3次。蚜虫选用吡虫啉、抗蚜威等药剂防治。
三、莴笋栽培技术要点
1.选用良种
根据当地消费习惯,秋莴笋选择耐热、抗病优质品种,如罗汉莴笋、尖叶莴笋、小圆叶莴笋(地方品种);冬季选用耐寒、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如水白条莴笋、碧玉莴笋等。
2.培育壮苗
(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保水 保肥力强的壤土作苗床土,深翻后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畜粪尿,配合适当磷钾肥,土壤整平欠细,后用施普清6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2)适当稀播。选用重的种子,淘汰轻的种子,保证种子发芽整齐一致,幼苗生长健壮。栽亩大田需20~25㎡苗床地,用种量20~25g。
(3)假植。当幼苗有3~4片真叶时,假植到营养坨或营养钵中。
3.整地施足底肥,地膜覆盖栽培
莴笋不耐浓肥,基肥施腐熟的人畜粪尿或厩肥、堆渣肥,一般亩施有机肥料3000 ㎏,蔬菜专用复合肥30㎏。冬季莴笋栽培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既可以保水保肥,促进莴笋生长,又可降低土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与危害。在莴笋苗有5~6片真叶时,选阴天或晴天下午带土移栽,封严定植孔,及时浇定根水。一般栽植密度为2.0m包沟开厢,种5行,株距25~30cm,亩植5500株左右。
4.肥水管理
秋莴笋在干热环境下生长,容易形成配糖体而带苦味,也容易出现抽薹现象,必须要加强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在清晨及傍晚宜勤浇施腐熟的清粪水,促进茎叶良好生长;冬莴笋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般追2~3次肥,在幼苗定植成活后施一次淡粪水,茎开始膨大和迅速膨大时各追一次肥,浓度由淡到浓,并配合施速效钾肥。
5.病虫害综合防治
莴笋主要病虫害是霜霉病、菌核病、灰霉病和蚜虫。霜霉病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产量。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强田间通风、排水,降低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避免连作,不能栽植过密。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0%的代森锰锌500或75%百菌清500液防治;菌核病用50%的托布津500倍液防治;灰霉病在發病初期及时喷施25%灰霉尽1000倍液或58%的瑞毒霉锰锌等防治。以上药剂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更好。蚜虫选用抗蚜威、敌杀死、吡虫啉等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