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好的文章,应是“凤头、猪肚、豹尾”.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像写一篇文章一样,导入引人入胜,进程跌宕起伏,结尾情智共生.教师作为一堂课的总设计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导语,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也要精心设计结尾.情智共生的结课是一堂成功数学课的闪光点,它理应成为每堂数学课的追求.
一、 赠生活之“琴”,拨弄几曲活学的“弦音”
数学是理科之冠,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天天都是摆小棒或苹果加梨,更不应该从抽象到抽象,虚无飘渺,雾里看花.明确“生活”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归宿这一理念后,我们不妨在数学课堂结尾画上一个逗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眸:画个“逗号”的课尾
《生活中的比》一课的巧妙结课:
师:生活中比的知识真可谓“比比皆是”呀!你们知道一个人的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吗?
生:1∶7.
师:名侦探福尔摩斯发现一个罪犯的脚印长25厘米,他可以作出什么推断?
生:他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
师:生活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比!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是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利用线段找到的,它的比值大约0.618,比大约为2∶3.黄金分割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欣赏美丽的几何比!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图、神庙图、神秘的古埃及金字塔、芭蕾舞演员、理发师也将黄金分割运用到发型设计中)
师:比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班上课的男生有28名,女生有23名.除了老师在上课外,还有7位老师在听课.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想到哪些比呢?
学生畅所欲言……
40分钟已到,可是学生为了研究听课现场人数比,而迟迟不想下课.
以上结课的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能让学生品位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能运用于生活,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美丽.生活是快乐的,数学学习更应该是快乐的.如果把活学比作动人的“弦音”,生活又何尝不是一把美妙的“焦尾琴”呢!
二、 给体验之“伞”,撑起一方善学的“晴空”
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课堂”教学观.一堂数学课结束时,画上一个“问号”,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走出课堂去寻找答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
回眸:画个“问号”的课尾
《角的认识》一课快结束时,可这样结课:
(1)出示与地面形成45度角的卡通滑梯.
师:角在生活中的用途可真大呀!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滑梯,并闪烁45度的角)
师:你滑过吗?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很好玩.(课件演示:小朋友顺溜地滑下来)
全班学生随即发出了笑声,因为滑滑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
(2)出示与地面形成20度角的卡通滑梯.
师:如果把刚才的角变得很小(课件闪烁20度的角),你觉得滑起来会怎么样?
全班:一点都不好玩,滑不下来的!(课件演示:小朋友滑得很慢很慢,最后停在中间)
(3)出示与地面形成85度角的卡通滑梯.
师:那如果这个角变得很大呢(课件闪烁85度的角)?会怎么样?
学生惊呼:呀!太危险了,要摔下来的!(课件演示:小朋友从滑梯上迅速下滑,最后掉到地面上,弹起1米高)
全班哄堂大笑!
师:看来滑梯和地面形成的角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那这个角到底多大才好呢?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调查一下,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关键看你是否会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是学生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他们深入学习的基础.以上课尾设计,由于做到重视学生独特的活动体验,使数学学习生活化、经验化,成为教学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不仅加深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这一知识体验,而且感知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果把活动体验言之为一把“伞”,那么为学生撑起的将是一方善学的“晴空”.
三、 赋游戏之“趣”,畅想几多乐学的“篇章”
“游戏是有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课尾适时适量安排教学游戏活动,常常能使课堂妙趣横生,营造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这种游戏创新,需要教师教学的机智与智慧,在快乐与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数学课堂结尾画上一个“叹号”,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场快乐的游戏,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魅力.
回眸:画个“叹号”的课尾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接近尾声时,为巩固新知,比划游戏开始了:
(1)玩“降龙十八掌”.(建立有3组相对面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心智图像)
让学生果断抛开例题学习用的实物和模型,眼前想像一个长方体,并用两个手掌相对,分别比划出它的前后面、左右面和上下面,并戏称这是在玩“降龙十八掌”,学生兴致极高.接着进行比划竞赛,老师说一个面或相对面,学生用手比划,看谁的反应快!
(2)玩“食指禅功”.(建构12条棱的清晰表象.)
每个学生与同桌面对面,共同想像出一个长方体,各自伸出2个食指,合作比划同一方向的四条棱,边比划边说: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四条棱;然后进行比划相对棱的游戏:老师发口令,同桌合作比划,看哪一组同学动作快!
……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以上借助手势开展“比划游戏”活动,既简易,让老师省心,又生动活泼,让学生欢心,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有一两拨千斤之功效,让师生尽欢颜!它犹如庖丁手中的小刀,对付难教难学的《长方体的认识》这头众人眼中的“犟牛”,可谓游刃有余、事倍功半、举重若轻!不但引领学生轻松、高效、快乐地学习,为学生后继学习提供有力的思维扶手,而且畅想了几多乐学的“篇章”.
四、 创作业之“园”,开拓一片博学的“天地”
数学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数学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的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拓展数学学习空间,创设更为广阔的、自主创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圆满的数学课堂结尾不妨画个“省略号”.
回眸:画个“省略号”的课尾
在教学《认识图形》结课部分,以兴趣为先导,分层铺垫,将学生引入佳境,从而布置以下作业:
1. 火眼金睛.(图略)
这件上衣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各几个?
2. 神奇一剪.
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角后,你最多可剪出几个角?最少可剪出几个角?
3. 攻擂能手.
请你用学过的图形如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小棒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品.
4. 设计高手(允许课后完成).
用你学过的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并编辑成精美的数学画报,在班级“数学乐园”里粘贴.
此项作业不仅涵盖数学、美术、建筑、美学等学科知识,培养了学生书写、绘画、设计、创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让学生站在“认识图形”的平台上,兼采他山之石来攻玉,从而引领他们不断开拓创新,将学生创作的热情推向了巅峰,作业变成了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这的确是向学生馈赠了一件大礼,为学生开拓了一片博学的“天地”.
一次扎实而精彩的数学教学,往往在更大程度上是由教师以己之情熏染学生之情,以己之智开启学生之智而达成的,而这样的智慧源于教师用“知识的底蕴”和“精神的底色”长期滋养.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运用、机智应变,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探索,追求创新,就能创造出情智共生的数学结课新境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绽放出更为诱人的光彩!
责任编辑罗峰
一、 赠生活之“琴”,拨弄几曲活学的“弦音”
数学是理科之冠,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应该天天都是摆小棒或苹果加梨,更不应该从抽象到抽象,虚无飘渺,雾里看花.明确“生活”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归宿这一理念后,我们不妨在数学课堂结尾画上一个逗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眸:画个“逗号”的课尾
《生活中的比》一课的巧妙结课:
师:生活中比的知识真可谓“比比皆是”呀!你们知道一个人的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吗?
生:1∶7.
师:名侦探福尔摩斯发现一个罪犯的脚印长25厘米,他可以作出什么推断?
生:他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
师:生活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比!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是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利用线段找到的,它的比值大约0.618,比大约为2∶3.黄金分割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欣赏美丽的几何比!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图、神庙图、神秘的古埃及金字塔、芭蕾舞演员、理发师也将黄金分割运用到发型设计中)
师:比就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班上课的男生有28名,女生有23名.除了老师在上课外,还有7位老师在听课.根据所给信息,你能想到哪些比呢?
学生畅所欲言……
40分钟已到,可是学生为了研究听课现场人数比,而迟迟不想下课.
以上结课的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能让学生品位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能运用于生活,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美丽.生活是快乐的,数学学习更应该是快乐的.如果把活学比作动人的“弦音”,生活又何尝不是一把美妙的“焦尾琴”呢!
二、 给体验之“伞”,撑起一方善学的“晴空”
传统的教学是让学生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就没有问题了,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课堂”教学观.一堂数学课结束时,画上一个“问号”,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走出课堂去寻找答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欲望.
回眸:画个“问号”的课尾
《角的认识》一课快结束时,可这样结课:
(1)出示与地面形成45度角的卡通滑梯.
师:角在生活中的用途可真大呀!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滑梯,并闪烁45度的角)
师:你滑过吗?感觉怎么样?
生:很舒服,很好玩.(课件演示:小朋友顺溜地滑下来)
全班学生随即发出了笑声,因为滑滑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
(2)出示与地面形成20度角的卡通滑梯.
师:如果把刚才的角变得很小(课件闪烁20度的角),你觉得滑起来会怎么样?
全班:一点都不好玩,滑不下来的!(课件演示:小朋友滑得很慢很慢,最后停在中间)
(3)出示与地面形成85度角的卡通滑梯.
师:那如果这个角变得很大呢(课件闪烁85度的角)?会怎么样?
学生惊呼:呀!太危险了,要摔下来的!(课件演示:小朋友从滑梯上迅速下滑,最后掉到地面上,弹起1米高)
全班哄堂大笑!
师:看来滑梯和地面形成的角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那这个角到底多大才好呢?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去调查一下,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关键看你是否会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体验是学生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他们深入学习的基础.以上课尾设计,由于做到重视学生独特的活动体验,使数学学习生活化、经验化,成为教学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不仅加深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角度有关”这一知识体验,而且感知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果把活动体验言之为一把“伞”,那么为学生撑起的将是一方善学的“晴空”.
三、 赋游戏之“趣”,畅想几多乐学的“篇章”
“游戏是有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在课尾适时适量安排教学游戏活动,常常能使课堂妙趣横生,营造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这种游戏创新,需要教师教学的机智与智慧,在快乐与实践中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数学课堂结尾画上一个“叹号”,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场快乐的游戏,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魅力.
回眸:画个“叹号”的课尾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接近尾声时,为巩固新知,比划游戏开始了:
(1)玩“降龙十八掌”.(建立有3组相对面完全相同的长方体心智图像)
让学生果断抛开例题学习用的实物和模型,眼前想像一个长方体,并用两个手掌相对,分别比划出它的前后面、左右面和上下面,并戏称这是在玩“降龙十八掌”,学生兴致极高.接着进行比划竞赛,老师说一个面或相对面,学生用手比划,看谁的反应快!
(2)玩“食指禅功”.(建构12条棱的清晰表象.)
每个学生与同桌面对面,共同想像出一个长方体,各自伸出2个食指,合作比划同一方向的四条棱,边比划边说: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四条棱;然后进行比划相对棱的游戏:老师发口令,同桌合作比划,看哪一组同学动作快!
……
“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以上借助手势开展“比划游戏”活动,既简易,让老师省心,又生动活泼,让学生欢心,更能提高教学效率,有一两拨千斤之功效,让师生尽欢颜!它犹如庖丁手中的小刀,对付难教难学的《长方体的认识》这头众人眼中的“犟牛”,可谓游刃有余、事倍功半、举重若轻!不但引领学生轻松、高效、快乐地学习,为学生后继学习提供有力的思维扶手,而且畅想了几多乐学的“篇章”.
四、 创作业之“园”,开拓一片博学的“天地”
数学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数学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的数学教学,应为学生拓展数学学习空间,创设更为广阔的、自主创新的数学学习环境.圆满的数学课堂结尾不妨画个“省略号”.
回眸:画个“省略号”的课尾
在教学《认识图形》结课部分,以兴趣为先导,分层铺垫,将学生引入佳境,从而布置以下作业:
1. 火眼金睛.(图略)
这件上衣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各几个?
2. 神奇一剪.
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角后,你最多可剪出几个角?最少可剪出几个角?
3. 攻擂能手.
请你用学过的图形如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小棒等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物品.
4. 设计高手(允许课后完成).
用你学过的图形设计出漂亮的图案,并编辑成精美的数学画报,在班级“数学乐园”里粘贴.
此项作业不仅涵盖数学、美术、建筑、美学等学科知识,培养了学生书写、绘画、设计、创作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让学生站在“认识图形”的平台上,兼采他山之石来攻玉,从而引领他们不断开拓创新,将学生创作的热情推向了巅峰,作业变成了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这的确是向学生馈赠了一件大礼,为学生开拓了一片博学的“天地”.
一次扎实而精彩的数学教学,往往在更大程度上是由教师以己之情熏染学生之情,以己之智开启学生之智而达成的,而这样的智慧源于教师用“知识的底蕴”和“精神的底色”长期滋养.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灵活运用、机智应变,能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探索,追求创新,就能创造出情智共生的数学结课新境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绽放出更为诱人的光彩!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