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灶屋”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797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厨为先。在这个可大可小、可奢可俭的房间里,每天都演绎着别样的酸甜苦辣,呈现出各异的人生况味。母亲是厨房的主角,她用锅碗瓢盆演奏出一曲曲颇具时代感的乐章。
  上世纪70年代的渝东北农村,人们将厨房称作“灶屋”。之所以这样称呼,既有虔诚灶神之敬,也有烟火之味,充满无尽的诱惑和情怀。灶屋就得有灶。乡亲们就地取材,用粘性好的泥巴垒成半人高的灶台。为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灶台大多呈月牙形,放置三四口锅,每口锅对应一个灶门,用木柴作燃料,故又叫柴火灶。
  母亲掌管着灶屋,也掌管着全家人的伙食。只要母亲走进灶屋,家里便有了烟火味。小时候,饿得肚子咕咕直叫的我经常跑进灶屋催饭,见母亲忙而不应,我仍哭丧着脸守在灶台边。这下可惹急了母亲,她转身拿起锅铲高高扬起,见势不妙的我赶忙在满屋烟雾的掩护下跑出门外。在烟熏火燎中,母亲汗流浃背地捧出一顿饭。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顿饭其实就是一锅玉米面或是洋芋、红薯,再配上一碗漂着几颗油珠的白菜汤。待饥不择食的我们一阵狼吞虎咽后,母亲才最后一个端起饭碗,刨了几口后又起身煮猪食。到了漫天大雪的冬季,起排烟作用的屋顶天窗被积雪覆盖,烟雾四处乱窜,母亲只好开门排烟,可凛冽的寒风又趁机灌进来。还是母亲有办法,把门虚掩着,既能排出一部分烟雾,又能抵挡肆虐的寒风。长年累月,烟熏火燎,灶屋的土墙四壁被熏得黑黢黢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到农闲季节,乡亲们便结伴到后山上砍柴,为灶膛储备“口粮”。房前屋后,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木柴堆积如山,而屋后的树木却日渐凋零,被一个个灶膛吞噬。在柴火的炙烤下,灶膛裂了又补,补了又裂。我家劳动力少,家里的木柴经常上顿不接下顿,母亲只好带着我和弟弟上山捡柴禾,干的、湿的、硬的、软的,落叶、松毛,全往家里搂。树的气息,山林的气息,荒野的气息,弥漫着整个屋子。柴角里,堆满清贫和艰辛,也诉说着无奈与伤感。

  日子在忙碌中滑过。1989年夏天,村里通了公路,汽车蜿蜒进村,既减轻了村民肩挑背磨之苦,也为母亲的厨房打开另一扇窗。从那时起,政府开始引导村民将柴火灶改成煤炭灶。母亲最初对烧煤还不习惯,单是清早起来发炉火就很费劲。后来,母亲终于找到窍门,用干柴或秸秆烧旺火,再放上蜂窝煤或块煤,灶膛很快就“呼哧”作响,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映照着母亲汗涔涔的面颊。煤炭燃烧时间长,无须时时添柴加火,人可以间或离开,使忙忙碌碌的母亲有了倒手的时间。可日子一长,在灶屋里坚守的母亲时常觉得胸闷、气喘、眼干涩。原来,母亲在改灶时为了节约资金,说啥也不安装烟囱。这次教训让母亲下了决心要安好烟道和烟囱,灶屋也因此清爽了许多。然而,外运进村的煤炭价格不菲,在母亲眼里是奢侈品,除煮猪食和烤火取暖用煤外,母亲仍坚持捡拾柴禾烧水做饭。
  灶屋是一家人最牵挂的地方,也是对外的窗口。家里来客人,灶屋就会有动静;家里办事,灶屋就会炊烟袅袅。就连男方请人说媒,灶屋也是重要的考察点,“以小见大”考量男方家庭的勤劳、整洁和财力情况。如果灶屋里一片狼藉,就会成为考察中的“硬伤”,让男方家庭大打折扣。
  1991年前后,乡亲们的灶屋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外出务工青年回村结婚兴起电饭煲、高压锅、电磁炉等炊具“三大件”,在村里掀起“灶屋新时尚”。在一遍遍艳羡和赞叹中,一向节俭的母亲也赶时髦购回“三大件”。當真正用上电饭煲、电磁炉时,比平常高出一大截的电费让母亲心疼不已,不得不将电器束之高阁,只有家里来客人或是过年才派上用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和弟弟相继参加工作。母亲仍精打细算地经营着灶屋。我们经常劝说母亲勤用厨房小家电,可她每次总是以“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告诫我们,仍在煤炭和柴禾的熏烤中调和五谷杂味。2006年,村里实施农网改造,城乡电网同价,爱算账的母亲这下算得更精准,算出用电比用煤更划算。从那以后,家里的电饭煲、电磁炉“重出江湖”,成为母亲的得力帮手。后来我们又为母亲添置了冰箱、冰柜,母亲觉得电器与黢黑的灶屋不匹配,又请人将灶屋刷白,屋里顿时变得亮堂起来。
  变化一直在路上。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村里的危旧房改造成了水泥房,泥泞路变成了水泥路,“住进楼梯房、出门不湿脚”的梦想照进现实。可年过六旬的父母却不喜爱楼房,不管我们怎么劝说,就是不愿进城居住,仍然相守在斑驳却坚固的土坯房里。闲不下来的父母侍弄着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蔬菜、腊肉、土鸡被母亲打包后托人带到城里,让我们在舌尖上感受到地道的家乡味、烟火味。
  2017年9月的一天,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村里又开始改厨改灶了。我心里一愣,还未等我反应过来,母亲就在电话那头说开了:“国家政策就是好,改厨改灶还有补贴,我和你爸要重新装修厨房。”我听得真切,母亲将一直挂在嘴上的“灶屋”说成“厨房”。母亲是个敢于追求新潮的人,“灶”“厨”之变再次传递出老人拒绝进城居住的信号。我们只好顺着母亲,悄悄托人带钱回家改厨改灶。母亲却不领情,在电话里责怪我们说:“你们在城里开销大,我和你爸的养老金还存着呢,再说改厨改灶有政府补贴,花不了几个钱……”就这样,母亲按照自己的需求装修出一间别具风格的厨房。后来,母亲还在视频中介绍说,这是煤气灶,上面连着烟囱,那是木制米缸;这里摆的冰箱、冰柜,那里放的辣椒、葱蒜……末了,母亲还炫耀说,不比你们城里的厨房差吧!
  当年春节,我们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母亲在厨房里“吧嗒”点火,不停地颠锅炒菜,高压锅里喷发出四溢的肉香。吃着母亲变换花样烹制的年夜饭,不由想起家里厨房的变迁,我竭力抑制自己的情绪,不停地给老人夹菜。母亲似乎看出我的心事,从不喝酒的她倒满一杯酒,冲着我们说:“今儿个高兴,我们一起喝一口!”
  厨房,一个充满烟火气息的地方。母亲经营厨房近50年,从烟熏火燎到煤气点火,从借米下锅到谷物满仓……母亲的厨房变得活色生香,更有颜值。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厨房连着千家万户,变化惠及千村万落。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声音——感恩祖国。
其他文献
巴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系列部署,按照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安排,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自身定位,立足于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精准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地,充分发挥作为中心城区的核心带动作用,努力在主城
巫山县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县。  胸怀两个大局,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
山川宏图起,幸福踏歌来  翻开重庆“十三五”的“日记本”,密密麻麻的关键词跃然纸上。  “诗和远方”,这是铜梁区巴川街道玉皇村村民邓时民的关键词。  多年前,邓时民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个词,叫“诗和远方”。什么是诗和远方?他也不知道,从字面上看,至少距离要远,日子要甜。  这些年,邓时民走南闯北,打过工,也种过地,虽到达了远方,但并没有收获诗意的生活。  3年前,铜梁在城区西郊规划了一条长60公里的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史,每个中国人都感到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回首我个人几十年的成长历程,每个阶段都受到党的悉心栽培和关怀。我感恩党的阳光雨露,也将对党的赤诚忠心融入血脉之中,永远铭刻于心。  听党话 好好学习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隔不久,刘邓大军挥师入川,我的家乡丰都解放了。  那时,我刚满12岁,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的同志
2017年3月3日,一路过关斩将,重庆辣妹子谭中怡为中国捧回2017年女子国际象棋世锦赛的冠军奖杯。  由此,谭中怡成为中国第五位国际象棋棋后。  可在一次采访中,当被记者问到个人感情问题时,棋后的回答却全无高手风范:“投资国际象棋可以给我丰厚的回报,但投资男朋友可能让我血本无归。”  直爽中透着幽默,且不无自信的回答,引爆了现场的气氛。  对于谭中怡这样的回答,人们似乎并不感到奇怪,毕竟,她是一
2013年9月25日,重庆寸滩保税港区水港综合楼突然热闹起来。  “看,在这里买一样的红酒,比在商场便宜三成。”市民张慧一下买了10瓶。  这一天,寸滩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式开业。  “借助寸滩保税港区的保税仓储功能,我们将打造永不落幕的国际展览会。”交易中心副主任艾卿说。  困局  2002年12月6日,“跨国公司西部投资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索尼是否有意投资重庆?”时任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董
春回大地,花漾璧山。  走进璧山国家高新区,沿着宽阔的道路,随处可见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标准化厂房,红花绿树点缀其中。不远处在建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机声隆隆,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重庆第二个获批创建的国家级高新区,璧山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如同当下时节一样焕发勃勃生机,仅2017年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37.5亿元,同比增长14.8%。  璧山国家高新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所取
近来,描绘社会小人物的电视连续剧《我是余欢水》瞬间引爆舆论,成为热播剧。究其原因,很多人都说,是因为电视剧里的人物形象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西方谚语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大多数人都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但面对接踵而至的职场压力、生活重担,在一家老小深情的期盼中,中青年人的脊梁仿佛被压得变了形状,难免有人会像余欢水一样,
春节前夕,冬日暖阳钻出云层,在荣昌区龙集镇清河村的田野和阡陌间投下斑驳光影。  在田间地头和屋宇楼舍之间徜徉,CQDK采访团队似乎感觉到,脚下那隆冬的土地坚硬而又滚烫。  没错,就是滚烫!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身材黑矮、心却赤红如火的张希良,带领清河5000多名父老乡亲开山辟路,愣是让这个干群不和、基建缺位、产业滞后的后进村,一点点“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模范村。  而清河村现在和未来的模样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不仅要“骨骼”强,还要“筋脉”活、“气血”足,才能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而作为区域经济中最活跃、生命力最强的“细胞”,重庆民营经济也由此被赋予了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发挥大作用、作出大贡献,为区域经济疏通“筋脉”、涵养“气血”,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助力。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让“细胞”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