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相求,心领神会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的好处,可以随时随地将城市一个个即时“现场”定格、记录下来,进入城市历史,沉淀为文化记忆。
  一座城市,一本杂志,彼此之间形成强关联:看到一座城,自然想起一份杂志;看到一份杂志,情不自禁会念及一座城。城市与杂志之间,彼此会心,默契,不需要客气和刻意

“摩登”上海


  上海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城市,也是经得起人们想象、不辜负人们想象的城市。
  关于上海,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有的传说有据可查,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汗牛充栋;有的传说来路不明,靠传说去演绎传说,在民间广泛传播。在各种来路的传说中有一个词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摩登”。“摩登”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在中国城市族群中,似乎也只有上海才配得上“摩登”这个词。即便后来民间赋予上海“魔都”的称谓,并不折损人们对上海“摩登”的想象。
  上海“摩登”是全方位的,既有形,也无形。有形的上海“摩登”表现在:就是用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可直接感受到的上海城市。不论你身临其境,零距离体验,还是借助媒介间接感知,皆能感受到上海的时尚和洋气。上海的城市景观经得起你从天上看,地上看,远处看,近处看,正面看,背面看,正视抑或侧视……上海景观经得起观者魔方式翻转折叠,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看,上海都能配得上“摩登”。无形的上海“摩登”表现在:上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弥漫在上海城市的空气、文化、韵味中,这种气质,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眼大心粗的人往往容易忽略这种无形气质,只有有心者、会心者才解其中风味。
  上海“摩登”离不开媒介的加持。在现代城市史演进轨迹来看,城市和媒介简直是浑然一体的。现代城市如果离开媒介的勾连和观照,城市景观也会暗淡不少,彼此交光互影,形成缤纷多姿的城市景观。城市越发达,媒介资源也就会越加丰沛。从媒介视角研究上海,已成为上海城市史研究的一大热点。有《上海摩登》一书为证。中,李欧梵先生用翔实的史料、精致的分析,令人信服地复现传说中的“老上海”摩登世相。该书所用的大量史料来自于当年留存下来的报纸、杂志、电影海报等。
  城市的生命在时间的河流中流转,时隔几十年甚至百年,城市的容颜会发生变化,许多当年的城市风物,会在时间中磨损、流逝,被新的景观所替代。媒介的好处,可以随时随地将城市一个个即时“现场”定格、记录下来,进入城市历史,沉淀为文化记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媒介的意义有仨:其一,媒介介入城市文化生活,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是城市想象的一部分;其二,成为城市生活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为城市留下“备份”,进而反照、反哺现实,成为影响现实的思想和文化力量;其三,为后人反观、追溯、研究城市历史提供文献材料。正如,我们研究上海的过往,需要折返回去,从一大堆的历史留存和媒介资料中寻找相关的文献,借此拼贴出历史上的某些城市景观或文化事件。

一座城市,一份杂志


  上海这座中国最“摩登”的大都市,是整天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媒介簇拥着的。各类媒介从不同方位、以各自方式感知、报道、建构这座城市,形成斑驳多彩的上海景观。在互联网似乎要把整个世界一网打尽的今天,传媒格局遭遇互联网起底式深度改写,传统媒体的主场地位渐渐让位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感光度不再像曾经那么美好。很多传统媒体纷纷从前台淡出,甚至有的媒体彻底从传媒江湖中消失。由互联网重新编织的传媒网络,对城市景观形成新的感光逻辑。这是近20年来坚硬的媒介现实。
  不过,互联网之天网恢恢,疏而有漏,互联网逻辑有简单粗暴的一面。表面上看,互联网无所不能,率土之滨,街衢陌巷,无不能及。互联网媒介的触角已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将城市尽收眼底。即是说,互联网可以覆盖传统媒体的所有功能区。但互联网这种大水漫灌式的辐射入侵,并不能替代传统媒体的所有功能。特别是当一个媒体在一座城市、在其主场优势上深耕多年,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时,当其根系已深深地扎在城市的精神命脉上时,其地位就难以撼动了。比如,北京《三联生活周刊》、上海《新民周刊》、广州《新周刊》,一座城市,一本杂志,彼此之间形成强关联:看到一座城,自然想起一份杂志;看到一份杂志,情不自禁会念及一座城。城市与杂志之间,彼此会心,默契,不需要客气和刻意。
  当然,在社会城市媒介群落中,并不是每一种媒介皆与其所在的城市形成深度关联的。即便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媒体与上海这座城市存在深深浅浅的关系,它们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侧面,与上海交会,感知、反映、代表上海。其中,有那么几个媒体与上海发生深层交感,会心会意,形成神交。若在上海媒体圈中寻找这样的“知心”媒体,《新民周刊》恐怕是逃不过的选项。
  1999年,《新民周刊》问世。世纪之交,恰是中国新闻资讯类媒体的“镀金时代”。互联网在中国登陆只有几年光景,对中国新闻资讯媒介尚未形成席卷之势。《新民周刊》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临盆,正好赶上了中国新闻周刊发展的黄金期。早在《新民周刊》问世之前,就有广州的《南风窗》《新周刊》、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这些新闻周刊南北呼应,一时风生水起。《新民周刊》起步之初,曾走时尚路线,追求花哨和时尚,2003年之后,把刊物定位为一个严肃新闻大刊。其办刊理念:“我们影响主流”。这一定位可谓是气度轩昂,不同凡响。他们开始借鉴国际主流新闻周刊的经验,栏目设置也学习国际大牌新闻杂志模式。此后,一直新聞周刊上深耕,形成了与上海城市气质相匹配的杂志风格。

千期之行海派之旅


  《新民周刊》之所以能代表上海,在于上海的胸襟和气质在这本新闻周刊上皆能得到体认。
  站在中国看世界
  《新民周刊》国际化特征不仅表现在其办刊版式以及栏目设置上,还表现在其国际化新闻视野上。有研究者对前10年《新民周刊》封面报道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作了如下统计(孙叶青,2010),其中,涉及境外主题的比例近20%。而后10年中,对国际的关注仍旧一以贯之。
  世界之大,《新民周刊》无法将其一览无余。但是,《新民周刊》以其独特的方式打量世界,站在中国人和上海人的新闻偏好区间内选择新闻事件,站在中国和上海立场上观察世界,从事国际报道。比如,2000年第9期《对微笑的米卢说不》、2000年第14期《普京的身世》、2001年第30期《刘光溪亲历WTO谈判13年》、2001年第38期《目标:恐怖主义打!》、2002年第43期《莫斯科人质事件目击记》、2003年第22期《胡锦涛埃维昂之旅》、2004年第12期《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2004年第14期《切尼,“双赢”使者》《置身前线:我目睹的伊拉克》、2005年第1期《沉默的方舟印度洋海啸实录》、2005年第8期《再婚查尔斯》、2006年第7期《赖斯旋风“布道”》《“制造”裴勇俊》、2008年第35期《谁发动了粮食战争》、2008年第44期《解密奥巴马》、2009年第21期《悲情卢武铉》、2011年第11期《核恐慌来袭》、2012年第3期《欧元冷寂10周年》、2012年第39期《悄然变化的朝鲜》、2013年第47期《危机中的维基百科》、2014年第31期《跳来跳去的越南》、2015年第39期《难民潮,欧洲还债》、2015年第45期《巴黎恐袭的“精神分析”》、2017年第8期《一个中国人在世界》、2018年第11期《跨越三八线》等等。《新民周刊》格局之大,在于其眼里有乾坤。
  站在上海看中国
  在国内报道方面,《新民周刊》并没有固守一隅,而是放眼全国,将其报道视野辐射到全国。从前十年《新民周刊》封面报道所涉及的地域范围来看,全国性报道选题超过三分之一。在做全国性新闻选题时,《新民周刊》抓大放小,选择那些关切面大,切中公共痛点和牵挂公众神经的重量级选题和热点选题,推出有分量的报道。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新民周刊》第20期旋即推出封面报道《5月8日中国人记住这一天……》,2008年第2期《1978,中国重新出发》在改革开放30年节点上,对中国刚刚作宏观分析和总结。此外,诸如《卖了大院再卖什么》《深圳楼市怎么了》《疯狂普洱茶调查》《直面重庆“钉子户”》《中国流行音乐80年》《奥运浮世绘》《城市乞丐调查》《中国网络乍暖还寒》《阻击“非典”》《阎世铎之鉴》《收购新浪:“陈老虎抢亲”》《“零点”前的疯狂——“聚焦太湖”现场举报追踪报道》《全民教育恐慌》《医怨医闹为何凶猛》《吹不走的霾》《水与癌》《中国大妈v5》《中国体坛贪腐黑幕》《儿童留守,怎样的痛?》《大国需要工匠》《我们需要怎样的共享出行》等等。这些报道打全国牌,聚焦热点,报道有深度,有力度,也有自己的角度。
  深耕上海,文化上海
  深耕上海已成为《新民周刊》的文化自觉。这倒不仅在于《新民周刊》的读者群集中于上海,深耕上海,打本土化牌,有利于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还在于《新民周刊》主动站在上海角度,发掘上海成之为上海的元素,探寻上海城市密码,触摸上海人的精神脉搏。《新民周刊》用一份杂志,测度上海城市体温,连接城市历史。《新民周刊》眼中的上海景观,既有远景和深景,也有近景和特写。《上海电影100年》是远景;《跨越苏州河》是深景.《透视上海“夜猫”》是近景《最后的巴金》《浦东一间房》是特写。“时髦上海”“激情上海”“安全上海”“世博上海”“寻梦上海”“淘金上海”等等,在不同时刻,不同方位,上海被赋予不同的命名。在上海,似乎一切皆有可能。风从海上来,阳光也最早光顾这座中国最大的都市,有很多新生事物,也会最早踏上这座城市。诸如,《独家披露都市女性调查》《婚房焦虑》《城市养老调查》《上海白领脸谱》《张江男调查》等篇什,敏锐地揭示出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问题和景观。上海话也成了《新民周刊》惦念的话题:《“上海闲话”勿来?》这篇报道关注独具风情的上海话。还有连续几年在春节推出的《舌尖上的上海》《本帮菜为什么这么甜?》《年夜饭》,关注上海丰富而独特的饮食文化。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海纳百川,迎接四方宾客,汇聚多元文化,然而,上海具有超强的文化吸附能力,它能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同化为一种文化语系,软化成一种甜性的文化。
  一座城市,一份杂志,彼此守望20年,展枝散叶1000期;每一期都是一枚文化浮标,记录这座城市的生命轨迹。城市的生命與杂志的生命,同气相求,心领神会。彼此相遇,皆是幸运的。
其他文献
车站有两个出口,母亲偏偏从南出口出来。赵卓有些心焦,一直守着北出口,一拨人出来了,又一拨人。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理解,哪怕是他最熟悉的人,在如潮水的城市人流里,也有被淹没的危险。他不敢离开,生怕一转身,母亲就出来了。母亲没有电话,一旦出来找不到自己。会直接坐28路公交车回家的,可是,母亲又晕车。上次在公交车上晕车了,坐过了站,赵卓找了好久,才找到她。  母亲的衣服大多是乃玉买的,深色绸面的外衣,或
每年3月,会有大约15万人涌向瑞士巴塞尔,参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钟表展——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Baselworld),我们当然也不例外。但展会节奏太快,多数与会者都没机会尽情观光,十分可惜,因为这座城市拥有的远不止展会而已。我第一次去那儿是在38年前,对那些前来参加展会的人,我为你们罗列了一些表展之外应当了解的事情。  巴塞尔是瑞士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苏黎世和日内瓦。但它并不是个大城市,目前总人口仅
大时代开启的那一幕,并不都是从砰然作响开始的。  1978年12月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能感受到,一场伟大的变革已经到了启幕倒计时。  此刻的中国,希望的春芽露出了稚嫩的尖尖,但天气依然寒冷。激情在中国大地的各个地方萌发。  对于上海继光中学正读高一的一些学生来说,同样如此。那年秋天,他们作为那时第一批考重点中学的学生,开始了考试入学的人生。用的教材也与众不同,数理化教材都有一个括号“(理科班专
2017年6月,作为“校园电影院线”的74家试点单位之一,上海市机械工业学校率先完成了校园影院的平台建设工作,学校分别组织2015级、2016级的住宿学生在学校放映厅举行了试映仪式,观看了影片《百鸟朝凤》。  又是一年过去,“校园电影院线”的枝头上,已得到不少成效——不仅散点式的学校观影逐渐成为常态,各种专题式、系列式、课程式的电影育人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中学生的观影能力,决定了未来十年的
最早听到的比较成型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大概应该是联想对IBM个人电脑的收购了吧。后来比较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当时大家对海外并购的看法更多的是停留在一种民族主义自豪感的大背景下。这与我们后来所说的海外并购还是两个概念,当AC米兰、国际米兰、纽约半岛酒店、葡萄牙保险公司以及无数的海外房地产纷纷落入中国买家口袋的时候,人家惊奇地发现,中国买家已经挥舞着支票成为世界投资、并购市场上最为主要
如果要数国际上有名的电影奖项,大抵脱不开美国奥斯卡、戛纳金棕榈、柏林金熊、威尼斯金狮。而如果要说中国最有名的电影奖项,那就必定会提到这三个: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1962年,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奖项——大众电影百花奖诞生,全国电影观众热情高涨纷纷投入百花奖评选。  和金熊、金狮、金棕榈一样,金鸡、百花和华表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金鸡奖创办于农历鸡年,以金鸡啼鸣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百花奖得名于“百
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时代,为女性创造了更多成就自我的机会。女性要保持初心、不断学习,勇于拥抱这种时代的变革,勇于拥抱技术带来的机会,去创造和改变未来。  “大龄剩女”“第三类性别”“女强人”“女博士”“全职妈妈”“贤妻良母”……这些几乎都是描述女性时带有标签性质的词汇,有的充满赤裸裸的性别歧视,有的至今让人模棱两可。  与之对应的是,“女性”的社会角色到底是什么?女性应该如何合理地认识自己?身为女性
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摸板,除了能当不怎么好使的鼠标用,你还想过有什么用途吗?天天在使用电脑的你可能从来也没想过这块仿佛鸡肋的触摸板上还能做点文章——可是脑洞大开的设计师却并不这么看——龚华超设计的Nums超薄智能键盘,填补了这方面的世界空白。你看,鸡肋突然成了香饽饽,你可以用它来输入数字、打游戏,甚至点一个大大的赞。Mono-充气高压拉丝材质按摩浴缸。  Nums超薄智能键盘一度是2018中国设计智造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面对中外记者,他说:“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两个星期后,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年多来,1500多个日子,治理这样一个大国并不容易。中国与世界,多少改变由他开启。  习近平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对全党  同志说  习近平强调  “打
癸巳年腊月十三,江湖有波澜。  太极派掌门吴公仪、白鹤派掌门陈克夫此前于报纸笔战胜负難分,遂签下“各安天命”之生死状,相约澳门比武。  当天香港《新晚报》的大标题是“两拳师四点钟交锋,香港客五千人观战”;小标题为“高庆坊快活楼茶店酒馆生意好,热闹景象如看会景年来甚少见”——高庆坊、快活楼皆赌场名,比武之事,引群情骚动,故澳门的赌场也跟着大发横财。  《新晚报》时任总编罗孚回忆,“尽管只不过打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