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的好处,可以随时随地将城市一个个即时“现场”定格、记录下来,进入城市历史,沉淀为文化记忆。
一座城市,一本杂志,彼此之间形成强关联:看到一座城,自然想起一份杂志;看到一份杂志,情不自禁会念及一座城。城市与杂志之间,彼此会心,默契,不需要客气和刻意
“摩登”上海
上海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城市,也是经得起人们想象、不辜负人们想象的城市。
关于上海,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有的传说有据可查,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汗牛充栋;有的传说来路不明,靠传说去演绎传说,在民间广泛传播。在各种来路的传说中有一个词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摩登”。“摩登”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在中国城市族群中,似乎也只有上海才配得上“摩登”这个词。即便后来民间赋予上海“魔都”的称谓,并不折损人们对上海“摩登”的想象。
上海“摩登”是全方位的,既有形,也无形。有形的上海“摩登”表现在:就是用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可直接感受到的上海城市。不论你身临其境,零距离体验,还是借助媒介间接感知,皆能感受到上海的时尚和洋气。上海的城市景观经得起你从天上看,地上看,远处看,近处看,正面看,背面看,正视抑或侧视……上海景观经得起观者魔方式翻转折叠,也就是说,不管你怎么看,上海都能配得上“摩登”。无形的上海“摩登”表现在:上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弥漫在上海城市的空气、文化、韵味中,这种气质,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眼大心粗的人往往容易忽略这种无形气质,只有有心者、会心者才解其中风味。
上海“摩登”离不开媒介的加持。在现代城市史演进轨迹来看,城市和媒介简直是浑然一体的。现代城市如果离开媒介的勾连和观照,城市景观也会暗淡不少,彼此交光互影,形成缤纷多姿的城市景观。城市越发达,媒介资源也就会越加丰沛。从媒介视角研究上海,已成为上海城市史研究的一大热点。有《上海摩登》一书为证。中,李欧梵先生用翔实的史料、精致的分析,令人信服地复现传说中的“老上海”摩登世相。该书所用的大量史料来自于当年留存下来的报纸、杂志、电影海报等。
城市的生命在时间的河流中流转,时隔几十年甚至百年,城市的容颜会发生变化,许多当年的城市风物,会在时间中磨损、流逝,被新的景观所替代。媒介的好处,可以随时随地将城市一个个即时“现场”定格、记录下来,进入城市历史,沉淀为文化记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媒介的意义有仨:其一,媒介介入城市文化生活,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是城市想象的一部分;其二,成为城市生活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为城市留下“备份”,进而反照、反哺现实,成为影响现实的思想和文化力量;其三,为后人反观、追溯、研究城市历史提供文献材料。正如,我们研究上海的过往,需要折返回去,从一大堆的历史留存和媒介资料中寻找相关的文献,借此拼贴出历史上的某些城市景观或文化事件。
一座城市,一份杂志
上海这座中国最“摩登”的大都市,是整天被各种形形色色的媒介簇拥着的。各类媒介从不同方位、以各自方式感知、报道、建构这座城市,形成斑驳多彩的上海景观。在互联网似乎要把整个世界一网打尽的今天,传媒格局遭遇互联网起底式深度改写,传统媒体的主场地位渐渐让位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感光度不再像曾经那么美好。很多传统媒体纷纷从前台淡出,甚至有的媒体彻底从传媒江湖中消失。由互联网重新编织的传媒网络,对城市景观形成新的感光逻辑。这是近20年来坚硬的媒介现实。
不过,互联网之天网恢恢,疏而有漏,互联网逻辑有简单粗暴的一面。表面上看,互联网无所不能,率土之滨,街衢陌巷,无不能及。互联网媒介的触角已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将城市尽收眼底。即是说,互联网可以覆盖传统媒体的所有功能区。但互联网这种大水漫灌式的辐射入侵,并不能替代传统媒体的所有功能。特别是当一个媒体在一座城市、在其主场优势上深耕多年,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时,当其根系已深深地扎在城市的精神命脉上时,其地位就难以撼动了。比如,北京《三联生活周刊》、上海《新民周刊》、广州《新周刊》,一座城市,一本杂志,彼此之间形成强关联:看到一座城,自然想起一份杂志;看到一份杂志,情不自禁会念及一座城。城市与杂志之间,彼此会心,默契,不需要客气和刻意。
当然,在社会城市媒介群落中,并不是每一种媒介皆与其所在的城市形成深度关联的。即便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媒体与上海这座城市存在深深浅浅的关系,它们以不同方式、从不同的侧面,与上海交会,感知、反映、代表上海。其中,有那么几个媒体与上海发生深层交感,会心会意,形成神交。若在上海媒体圈中寻找这样的“知心”媒体,《新民周刊》恐怕是逃不过的选项。
1999年,《新民周刊》问世。世纪之交,恰是中国新闻资讯类媒体的“镀金时代”。互联网在中国登陆只有几年光景,对中国新闻资讯媒介尚未形成席卷之势。《新民周刊》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临盆,正好赶上了中国新闻周刊发展的黄金期。早在《新民周刊》问世之前,就有广州的《南风窗》《新周刊》、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这些新闻周刊南北呼应,一时风生水起。《新民周刊》起步之初,曾走时尚路线,追求花哨和时尚,2003年之后,把刊物定位为一个严肃新闻大刊。其办刊理念:“我们影响主流”。这一定位可谓是气度轩昂,不同凡响。他们开始借鉴国际主流新闻周刊的经验,栏目设置也学习国际大牌新闻杂志模式。此后,一直新聞周刊上深耕,形成了与上海城市气质相匹配的杂志风格。
千期之行海派之旅
《新民周刊》之所以能代表上海,在于上海的胸襟和气质在这本新闻周刊上皆能得到体认。
站在中国看世界
《新民周刊》国际化特征不仅表现在其办刊版式以及栏目设置上,还表现在其国际化新闻视野上。有研究者对前10年《新民周刊》封面报道所涉及的地域范围作了如下统计(孙叶青,2010),其中,涉及境外主题的比例近20%。而后10年中,对国际的关注仍旧一以贯之。
世界之大,《新民周刊》无法将其一览无余。但是,《新民周刊》以其独特的方式打量世界,站在中国人和上海人的新闻偏好区间内选择新闻事件,站在中国和上海立场上观察世界,从事国际报道。比如,2000年第9期《对微笑的米卢说不》、2000年第14期《普京的身世》、2001年第30期《刘光溪亲历WTO谈判13年》、2001年第38期《目标:恐怖主义打!》、2002年第43期《莫斯科人质事件目击记》、2003年第22期《胡锦涛埃维昂之旅》、2004年第12期《中国警官走进美利坚》、2004年第14期《切尼,“双赢”使者》《置身前线:我目睹的伊拉克》、2005年第1期《沉默的方舟印度洋海啸实录》、2005年第8期《再婚查尔斯》、2006年第7期《赖斯旋风“布道”》《“制造”裴勇俊》、2008年第35期《谁发动了粮食战争》、2008年第44期《解密奥巴马》、2009年第21期《悲情卢武铉》、2011年第11期《核恐慌来袭》、2012年第3期《欧元冷寂10周年》、2012年第39期《悄然变化的朝鲜》、2013年第47期《危机中的维基百科》、2014年第31期《跳来跳去的越南》、2015年第39期《难民潮,欧洲还债》、2015年第45期《巴黎恐袭的“精神分析”》、2017年第8期《一个中国人在世界》、2018年第11期《跨越三八线》等等。《新民周刊》格局之大,在于其眼里有乾坤。
站在上海看中国
在国内报道方面,《新民周刊》并没有固守一隅,而是放眼全国,将其报道视野辐射到全国。从前十年《新民周刊》封面报道所涉及的地域范围来看,全国性报道选题超过三分之一。在做全国性新闻选题时,《新民周刊》抓大放小,选择那些关切面大,切中公共痛点和牵挂公众神经的重量级选题和热点选题,推出有分量的报道。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新民周刊》第20期旋即推出封面报道《5月8日中国人记住这一天……》,2008年第2期《1978,中国重新出发》在改革开放30年节点上,对中国刚刚作宏观分析和总结。此外,诸如《卖了大院再卖什么》《深圳楼市怎么了》《疯狂普洱茶调查》《直面重庆“钉子户”》《中国流行音乐80年》《奥运浮世绘》《城市乞丐调查》《中国网络乍暖还寒》《阻击“非典”》《阎世铎之鉴》《收购新浪:“陈老虎抢亲”》《“零点”前的疯狂——“聚焦太湖”现场举报追踪报道》《全民教育恐慌》《医怨医闹为何凶猛》《吹不走的霾》《水与癌》《中国大妈v5》《中国体坛贪腐黑幕》《儿童留守,怎样的痛?》《大国需要工匠》《我们需要怎样的共享出行》等等。这些报道打全国牌,聚焦热点,报道有深度,有力度,也有自己的角度。
深耕上海,文化上海
深耕上海已成为《新民周刊》的文化自觉。这倒不仅在于《新民周刊》的读者群集中于上海,深耕上海,打本土化牌,有利于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还在于《新民周刊》主动站在上海角度,发掘上海成之为上海的元素,探寻上海城市密码,触摸上海人的精神脉搏。《新民周刊》用一份杂志,测度上海城市体温,连接城市历史。《新民周刊》眼中的上海景观,既有远景和深景,也有近景和特写。《上海电影100年》是远景;《跨越苏州河》是深景.《透视上海“夜猫”》是近景《最后的巴金》《浦东一间房》是特写。“时髦上海”“激情上海”“安全上海”“世博上海”“寻梦上海”“淘金上海”等等,在不同时刻,不同方位,上海被赋予不同的命名。在上海,似乎一切皆有可能。风从海上来,阳光也最早光顾这座中国最大的都市,有很多新生事物,也会最早踏上这座城市。诸如,《独家披露都市女性调查》《婚房焦虑》《城市养老调查》《上海白领脸谱》《张江男调查》等篇什,敏锐地揭示出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问题和景观。上海话也成了《新民周刊》惦念的话题:《“上海闲话”勿来?》这篇报道关注独具风情的上海话。还有连续几年在春节推出的《舌尖上的上海》《本帮菜为什么这么甜?》《年夜饭》,关注上海丰富而独特的饮食文化。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海纳百川,迎接四方宾客,汇聚多元文化,然而,上海具有超强的文化吸附能力,它能将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同化为一种文化语系,软化成一种甜性的文化。
一座城市,一份杂志,彼此守望20年,展枝散叶1000期;每一期都是一枚文化浮标,记录这座城市的生命轨迹。城市的生命與杂志的生命,同气相求,心领神会。彼此相遇,皆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