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15日晚,绍兴鲁迅纪念馆食堂厨师谢连关正为操办一席特殊的鲁迅家宴忙碌着。这顿家宴的享用者,是泰戈尔的曾侄孙、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教授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和4位从印度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不是谢师傅首次主厨鲁迅家宴,却是他第一次为印度客人做菜。印度人饮食有一定禁忌,且多为素食主义者。这次为远道而来的印度客人设计菜谱,谢师傅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正值立夏,鞭笋是当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滋味鲜美,无论炒、炖还是焖、煨,皆成美味。有了时令蔬菜提鲜,谢师傅还想到了自己的拿手好菜——红烧冬瓜。这道菜以南乳汁和绍兴黄酒做作料,成品红润晶莹。想到印度客人能吃到自己的全素版“红烧肉”,谢师傅乐了。
绍三鲜,绍兴人的一道发明,虽说是“三鲜”,但食材远不止三样。这菜须先将火腿片下锅炒香,再放入西兰花、笋片、黑木耳翻炒,然后倒入已经制熟的肉皮、肉丸、鱼圆、虾仁以及蛋皮稍作拌合并勾芡,即可出锅装盘。食材的荤素搭配,激发味觉的鲜香交融,更有视觉上的赏心悦目。
这一天晚上,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一行再次来到鲁迅纪念馆。和前一天来此参加座谈交流不同,这次他们是专程来赴鲁迅家宴的。一道烤土豆刚从厨房端走不到一刻钟,助手就匆匆跑回厨房,笑着对谢师傅说:“小泰戈尔先生说咱们的烤土豆‘Very good’,翻译问我们还有没有,能不能再上一份?”
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的“大师对话”文化交流活动,继前年“鲁迅对话雨果”、去年“鲁迅对话托尔斯泰”,今年开启了鲁迅与泰戈尔“跨时空对话”。6月13日晚,泰戈尔后裔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泰戈尔研究专家英德拉·纳特·乔杜里先生和夫人乌莎·乔杜里、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吉特·班纳吉先生以及印度文化部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出版部部长萨恩科密德拉·巴苏女士,来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6月14日一早,活动双方在绍兴鲁迅纪念馆首次会面。作为东道主的绍兴送上了一份礼物——一幅由画家刘春杰连夜绘制的鲁迅画像。“Wonderful!”画卷打开的一刹那,泰戈尔研究专家乔杜里先生忍不住连声赞叹。这幅画中除鲁迅头像外,还写有两句话,一句是鲁迅的“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另一句则是泰戈尔的“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这份礼物太好了,我们肯定好好收藏在泰戈尔纪念馆中。”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说,目光一直停留在画上欣赏。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三次来访中国,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泰戈尔热”。1924年,鲁迅先生参加了北大为泰戈尔举办的64岁生日庆祝大会,并观看了泰戈尔的话剧《齐德拉》,两位不同国度的文化巨人得以见面。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周令飞先生说,祖父鲁迅虽然早就开始关注泰戈尔,但当泰戈尔来到中国、被人们簇拥着的时候,鲁迅并没有去扮演“追星族”,而是默默地思考着泰戈尔作品的意义;当别人感受到泰戈尔的诗歌之美时,鲁迅却看到了内在的深刻。在鲁迅的观念里,当时的中国、越南、朝鲜都是无声的,没能发出民族真实的声音,而泰戈尔则是当时印度唯一发出民族真正呼声的人。
“今天,我们与大师对话,不仅是走进两位大师内心的尝试,同时也是对他们文化遗产在当下意义的一次思考。”绍兴文理学院教授陈浩先生表示,重温大师的精神并融入时代的文化中,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我想谈一谈两位大师著作、思想中对未来有哪些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认为,印度现在需要开阔的思维;他说,这需要让有共同信仰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特别是让邻近的人有机会进行人文接触。14日下午,在绍兴文理学院的“跨时空对话”学术报告会上,泰戈尔和鲁迅的后裔以及中印文化学者,以东方文化视野下鲁迅与泰戈尔的文化遗产为聚焦点,就后辈眼中的文豪形象、鲁迅与泰戈尔的当代遗产等话题进行对话交流。
15日下午,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的“大师对话——城市与民众”座谈会上,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班纳吉先生坚持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发言。他说,印度人十分喜欢中国的杂技、音乐和书法,而中国人喜欢印度的歌舞、电影。他认为,中印文化交流应该从政府和专家学者走向民间和年轻人;今天,印度的加尔各答每年有中国的杂技节,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应该走进更多的城市。
当天现场,梵文博士巴苏女士身着一套黄蓝相间的传统服饰纱丽,伴着屋外轻打窗台的小雨,在座谈会现场清唱了一首和泰戈尔相关的歌谣,歌词大意是:“今天我的心情就和天上的云一样,我的思绪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的思维就像山上的水一样漂流下来……”巴苏女士来自泰戈尔的家乡加尔各答,她曾用九年时间学习泰戈尔的歌剧。泰戈尔不仅是诗人,也是剧作家,并创作歌曲。巴苏女士说,孟加拉歌曲的神奇在于,人的每一种心情,无论是喜是悲,甚至没有感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寄托,尤其是在泰戈尔的歌中。泰戈尔的作品倡导、强调人和自然生命的亲近:喜马拉雅山麓奔驰的火车两侧,一排排绿树镶嵌在广阔原野上,葱郁树木掩映着一座座村落;在博尔普尔,诗人坐在花园旁边一株幼小的椰子树下,伸直腿,在纸上写着诗句……
“这次‘鲁迅对话泰戈尔’是上两次鲁迅对话雨果、对话托尔斯泰的延续,我们主要利用两个国家的著名文学代表人物进行对话,从而增进两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周令飞先生说,这些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是让文化走出去并且走到民间去的活动,也是两个对话国家通过文化交流,延伸和拓展到政治、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尝试。谈及这次邀请泰戈尔后裔来中国的经历,周令飞先生说,前期的准备和联系工作耗时达七八个月之久。“我们这次邀请泰戈尔的后裔,本想邀请的‘小泰戈尔’是现在这位‘泰戈尔’的上一辈人,更年长一些,但‘小泰戈尔’临时受了伤来不了。”周令飞表示了遗憾。
这次来绍兴的印度客人对鲁迅故里印象深刻。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和乔杜里先生手里各拿了一把纸折扇,扇子的一面写有大楷“鲁迅故里”四个字,另一面则是冯承素摹本《兰亭集序》全文。此时,夏月的日头已有些火辣辣,两位先生西装革履,摇着扇,慢慢走在鲁迅故里的青石板路上,乔杜里先生边走边笑着说,自己练习瑜伽已有50多年了,现在的身体还和小伙子那时一样好。巴苏女士在景区沿街的纪念品店里走走停停,一家陶笛店的姑娘身着汉服用陶笛吹一曲《青花瓷》,巴苏女士久久驻足。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袁云拍摄)
这不是谢师傅首次主厨鲁迅家宴,却是他第一次为印度客人做菜。印度人饮食有一定禁忌,且多为素食主义者。这次为远道而来的印度客人设计菜谱,谢师傅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正值立夏,鞭笋是当季生长在泥土中的嫩杈头,滋味鲜美,无论炒、炖还是焖、煨,皆成美味。有了时令蔬菜提鲜,谢师傅还想到了自己的拿手好菜——红烧冬瓜。这道菜以南乳汁和绍兴黄酒做作料,成品红润晶莹。想到印度客人能吃到自己的全素版“红烧肉”,谢师傅乐了。
绍三鲜,绍兴人的一道发明,虽说是“三鲜”,但食材远不止三样。这菜须先将火腿片下锅炒香,再放入西兰花、笋片、黑木耳翻炒,然后倒入已经制熟的肉皮、肉丸、鱼圆、虾仁以及蛋皮稍作拌合并勾芡,即可出锅装盘。食材的荤素搭配,激发味觉的鲜香交融,更有视觉上的赏心悦目。
这一天晚上,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一行再次来到鲁迅纪念馆。和前一天来此参加座谈交流不同,这次他们是专程来赴鲁迅家宴的。一道烤土豆刚从厨房端走不到一刻钟,助手就匆匆跑回厨房,笑着对谢师傅说:“小泰戈尔先生说咱们的烤土豆‘Very good’,翻译问我们还有没有,能不能再上一份?”
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的“大师对话”文化交流活动,继前年“鲁迅对话雨果”、去年“鲁迅对话托尔斯泰”,今年开启了鲁迅与泰戈尔“跨时空对话”。6月13日晚,泰戈尔后裔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泰戈尔研究专家英德拉·纳特·乔杜里先生和夫人乌莎·乔杜里、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阿维吉特·班纳吉先生以及印度文化部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出版部部长萨恩科密德拉·巴苏女士,来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6月14日一早,活动双方在绍兴鲁迅纪念馆首次会面。作为东道主的绍兴送上了一份礼物——一幅由画家刘春杰连夜绘制的鲁迅画像。“Wonderful!”画卷打开的一刹那,泰戈尔研究专家乔杜里先生忍不住连声赞叹。这幅画中除鲁迅头像外,还写有两句话,一句是鲁迅的“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另一句则是泰戈尔的“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这份礼物太好了,我们肯定好好收藏在泰戈尔纪念馆中。”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说,目光一直停留在画上欣赏。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曾三次来访中国,在当时掀起了一阵“泰戈尔热”。1924年,鲁迅先生参加了北大为泰戈尔举办的64岁生日庆祝大会,并观看了泰戈尔的话剧《齐德拉》,两位不同国度的文化巨人得以见面。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周令飞先生说,祖父鲁迅虽然早就开始关注泰戈尔,但当泰戈尔来到中国、被人们簇拥着的时候,鲁迅并没有去扮演“追星族”,而是默默地思考着泰戈尔作品的意义;当别人感受到泰戈尔的诗歌之美时,鲁迅却看到了内在的深刻。在鲁迅的观念里,当时的中国、越南、朝鲜都是无声的,没能发出民族真实的声音,而泰戈尔则是当时印度唯一发出民族真正呼声的人。
“今天,我们与大师对话,不仅是走进两位大师内心的尝试,同时也是对他们文化遗产在当下意义的一次思考。”绍兴文理学院教授陈浩先生表示,重温大师的精神并融入时代的文化中,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我想谈一谈两位大师著作、思想中对未来有哪些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认为,印度现在需要开阔的思维;他说,这需要让有共同信仰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特别是让邻近的人有机会进行人文接触。14日下午,在绍兴文理学院的“跨时空对话”学术报告会上,泰戈尔和鲁迅的后裔以及中印文化学者,以东方文化视野下鲁迅与泰戈尔的文化遗产为聚焦点,就后辈眼中的文豪形象、鲁迅与泰戈尔的当代遗产等话题进行对话交流。
15日下午,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的“大师对话——城市与民众”座谈会上,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班纳吉先生坚持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发言。他说,印度人十分喜欢中国的杂技、音乐和书法,而中国人喜欢印度的歌舞、电影。他认为,中印文化交流应该从政府和专家学者走向民间和年轻人;今天,印度的加尔各答每年有中国的杂技节,中印文化交流活动应该走进更多的城市。
当天现场,梵文博士巴苏女士身着一套黄蓝相间的传统服饰纱丽,伴着屋外轻打窗台的小雨,在座谈会现场清唱了一首和泰戈尔相关的歌谣,歌词大意是:“今天我的心情就和天上的云一样,我的思绪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的思维就像山上的水一样漂流下来……”巴苏女士来自泰戈尔的家乡加尔各答,她曾用九年时间学习泰戈尔的歌剧。泰戈尔不仅是诗人,也是剧作家,并创作歌曲。巴苏女士说,孟加拉歌曲的神奇在于,人的每一种心情,无论是喜是悲,甚至没有感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寄托,尤其是在泰戈尔的歌中。泰戈尔的作品倡导、强调人和自然生命的亲近:喜马拉雅山麓奔驰的火车两侧,一排排绿树镶嵌在广阔原野上,葱郁树木掩映着一座座村落;在博尔普尔,诗人坐在花园旁边一株幼小的椰子树下,伸直腿,在纸上写着诗句……
“这次‘鲁迅对话泰戈尔’是上两次鲁迅对话雨果、对话托尔斯泰的延续,我们主要利用两个国家的著名文学代表人物进行对话,从而增进两个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周令飞先生说,这些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是让文化走出去并且走到民间去的活动,也是两个对话国家通过文化交流,延伸和拓展到政治、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尝试。谈及这次邀请泰戈尔后裔来中国的经历,周令飞先生说,前期的准备和联系工作耗时达七八个月之久。“我们这次邀请泰戈尔的后裔,本想邀请的‘小泰戈尔’是现在这位‘泰戈尔’的上一辈人,更年长一些,但‘小泰戈尔’临时受了伤来不了。”周令飞表示了遗憾。
这次来绍兴的印度客人对鲁迅故里印象深刻。萨拉宁德拉·纳特·泰戈尔先生和乔杜里先生手里各拿了一把纸折扇,扇子的一面写有大楷“鲁迅故里”四个字,另一面则是冯承素摹本《兰亭集序》全文。此时,夏月的日头已有些火辣辣,两位先生西装革履,摇着扇,慢慢走在鲁迅故里的青石板路上,乔杜里先生边走边笑着说,自己练习瑜伽已有50多年了,现在的身体还和小伙子那时一样好。巴苏女士在景区沿街的纪念品店里走走停停,一家陶笛店的姑娘身着汉服用陶笛吹一曲《青花瓷》,巴苏女士久久驻足。
(除署名外,本文照片由袁云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