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达
儿时春游必带义利维生素面包,至今记得当年吃糖油饼的兴奋。
牛响铃
开了北京市第一家美容厅,和阿静粤菜的老板互相对对方店里消费。
张大礼
上世纪70年代就在烤宛当厨师,曾在西单夜摆摊干了好几年。
过去住在四合院里,谁家做了好吃的,给这家送点,给那家送点,这是老北京人的人情味儿。英达、张大礼、牛响铃、焦世宁一起回到青春时代,回忆吃在北京的味道!
那个买什么都需要“票儿”的年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吃得起酱牛肉的应该不多。英达回忆,那时候最想吃肉,他经常被父母差遣出去买肉,也只是一两毛钱的肉,吃鸡基本要自己宰杀,也得有个说法才能吃到。那时买菜买肉都要票,粮票、副食票……可以说是每个家庭吃饭的“护照”。
张大礼上世纪70年代就在烤肉宛当厨师。在《情满四合院》里,就有这么一个情节,何冰扮演的男一号就是在餐厅做厨师,每次下班都能带回来一些菜给院里的街坊们吃。张大礼说,其实当厨子根本吃不上好的:“我们每天只是大火烧、大白菜,保证能吃饱了。但饭店卖的菜,你想吃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吃折箩。每周给吃一次炖肉头,改善生活。不舍得,拿回家给父母,炖着白菜、土豆吃。”
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饭馆
1980年10月7日,《北京晚报》头版刊登了一篇不足百字的消息,本市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悦宾饭馆只有25平方米的空间,开业当天,只有4张桌子、16把长凳,就在开业第一天,餐馆接待了200多人。个体户餐厅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因此能去翠花胡同的悦宾饭馆吃顿饭,在上世纪80年代是件赶时髦的事情。
悦宾饭馆老北京人应该没有不知道的,到今年开了38个年头了。英达对悦宾饭馆太有印象了,他那时候经常去,有时候跟父亲在人艺排完戏,也去那儿。郭华就是在那里认识英达的,她为了英达来到节目现场, “悦宾饭馆是我爷爷奶奶开的,我就是在餐馆里长大的。在餐馆里看见从电視里走出来的英达,还觉得很奇怪。”悦宾饭馆的出现就像早春第一棵破土而出的嫩芽,成了改革开放时期的轰动事件,翠花胡同里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让这个狭小的胡同充满了元气,如今饭馆的生意交到了孩子们手里,客人依1日络绎不绝。英达拿着悦宾饭馆的菜单说:“菜单还是老样子,他们家的这几道菜,我特别爱吃,蒜泥肘子是招牌。”
北京最早的夜市小吃街——东华门夜市
1985年,北京东华门夜市出现了,那可以说是北京最早的夜市小吃街。张大礼不仅知道东华门夜市,还知道西单有夜市,并在西单夜市摆摊干了好几年。他说:“那时候哥哥正好从外地回来,没有工作,起了一照,弄一平板,搭铁架子,摆摊,对面就是卖吃的的。”牛响铃说当时经常去东华门夜市,“刚开的时候就去了,那个时候和好几个朋友一起去的,为了能多吃几样儿,我们每个人买不相同的吃的,一起吃。”英达对炸灌肠、褡裢火烧、拉面印象很深,那里都是年轻人去玩的地方,小吃很多。
阿静粤菜的火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在满足了吃得饱、穿得暖之后,不少人去餐馆开始讲究菜品、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牛响铃开了北京市第一家美容厅,她和阿静粤菜的老板是好朋友,两人互相到对方的店里消费。牛响铃回忆:“我从小饭馆一直吃到大店。”阿静粤菜馆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条胡同里,粤菜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在高档饭店里才能吃到,价格相对昂贵,阿静粤菜开张后,生意十分火爆,它的价格能让百姓接受,比一般的饭馆贵一些,但比大的粤菜馆要便宜不少。英达回忆阿静粤菜也成为他常去的一个餐馆,“阿静是第一个平民百姓能吃得到的粤菜,顾客对那个叫阿静的女孩印象深刻。”焦世宁也对阿静粤菜有很深的印象,“去之前听说在一小细胡同里,对面走来一哥们儿,都错不开身。但是一进去,盘子只要有一根鱼刺,马上换盘,服务特别到家。听了这样的介绍,我去的。”
油条、老豆腐:北京人爱吃的早点
25年前由英达导演的作品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一经播出就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捧,这部剧是20世纪90年代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剧中经常能看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点的剧情。给人留下印象特别深的是家里的小保姆找了个卖早点的男朋友,买的油条特别大个儿,突然有一天油条就变得特别小,是剧中谈恋爱失败了。导演英达把吃早饭这么小的事儿放到剧中,不过这个场景确实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早点不算讲究,但也绝不能将就。选择在街边吃的人,好几位在一张小桌挤着,一口豆腐脑就着北京的狂风,看似随意的事情,有些事情还真必须得较较真。豆汁配焦圈,少不了咸菜丝,炸油饼的火候不能过了,不然又焦又老,糖油饼总得嘱咐着:糖面铺得多一点、满一点,老北京的早点就得这么吃,不然,心里不痛快。
英达说,过去老北京人习惯管豆腐脑叫老豆腐, “老舍先生写《骆驼祥子》写祥子被抓了夫,从西山最后跑回北京来,第一件事是喝碗老豆腐,描写得太好了。”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的工资大概每月30元,作为一家的生活费,每天花多花少都得要计划。买早点的钱也就随之算出来了,一个普通油饼6分钱,一个糖油饼8分钱。一碗豆浆3分钱,算下来,一家五口早点大概要花4毛钱左右。
奢侈的糖油饼
改革开放初期,凡是加了糖的东西都会贵一点,糖油饼也一样。英达对糖油饼的印象很深刻, “我记得当时只要是家里大人买了油饼儿回来,小孩子都会偷偷张望,看看那黄色的油饼上是不是多了一层深色的‘糖面儿’,如果看到有,哎哟,那个兴奋劲儿啊,因为加了糖的油饼贵啊,大人不舍得吃,孩子就知道是买给他们的了。”
过去能吃糖油饼是件奢侈的事情。其实油饼的制作工艺没有多精致,营养搭配也谈不上多丰富,如今炸油饼不再是人们早餐的唯一选择,但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北京人早饭的餐桌。出生于北京的著名作家梁实秋,讲过一个关于油饼的真实故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人朋友,每次回国都要买一二百副油饼、油条,回到美国后,把它们存在冰柜里,逐日取一副,放在烤箱里或者电锅里烤,火腿、鸡蛋、牛油面包并不难吃,但是和油饼、油条相比,却寡淡了许多。对于北京人来说,糖油饼的意义,远胜于一顿早饭。那一小块糖面,是开放后物质逐步得到改善的见证,也是北京的老百姓对于幸福最朴实的定义。
北冰洋的流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大家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许多外来的吃食逐渐增多,在1987年北京有了第一家肯德基,北冰洋汽水开始盛行,各种新奇的食物不断更新,随之北京的餐馆也越来越多。
北冰洋汽水到现在为止都很常见,但英达说,用冰冰出来的北冰洋和冰箱里拿出来的北冰洋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北京人对北冰洋汽水的记忆都太深刻了,张大礼说:“从小就喝北冰洋汽水,到现在北冰洋又恢复生产,用现代经营理念经营得很不错,味道也没变。”英达回忆,除了北冰洋的汽水,还有义利食品厂生产的维生素面包,那是他儿时春游必须带着的。
记者董岩据BTV科教频道《记忆》整理
儿时春游必带义利维生素面包,至今记得当年吃糖油饼的兴奋。
牛响铃
开了北京市第一家美容厅,和阿静粤菜的老板互相对对方店里消费。
张大礼
上世纪70年代就在烤宛当厨师,曾在西单夜摆摊干了好几年。
过去住在四合院里,谁家做了好吃的,给这家送点,给那家送点,这是老北京人的人情味儿。英达、张大礼、牛响铃、焦世宁一起回到青春时代,回忆吃在北京的味道!
那个买什么都需要“票儿”的年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吃得起酱牛肉的应该不多。英达回忆,那时候最想吃肉,他经常被父母差遣出去买肉,也只是一两毛钱的肉,吃鸡基本要自己宰杀,也得有个说法才能吃到。那时买菜买肉都要票,粮票、副食票……可以说是每个家庭吃饭的“护照”。
张大礼上世纪70年代就在烤肉宛当厨师。在《情满四合院》里,就有这么一个情节,何冰扮演的男一号就是在餐厅做厨师,每次下班都能带回来一些菜给院里的街坊们吃。张大礼说,其实当厨子根本吃不上好的:“我们每天只是大火烧、大白菜,保证能吃饱了。但饭店卖的菜,你想吃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吃折箩。每周给吃一次炖肉头,改善生活。不舍得,拿回家给父母,炖着白菜、土豆吃。”
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饭馆
1980年10月7日,《北京晚报》头版刊登了一篇不足百字的消息,本市第一家个体经营的悦宾饭馆今天开业,悦宾饭馆只有25平方米的空间,开业当天,只有4张桌子、16把长凳,就在开业第一天,餐馆接待了200多人。个体户餐厅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因此能去翠花胡同的悦宾饭馆吃顿饭,在上世纪80年代是件赶时髦的事情。
悦宾饭馆老北京人应该没有不知道的,到今年开了38个年头了。英达对悦宾饭馆太有印象了,他那时候经常去,有时候跟父亲在人艺排完戏,也去那儿。郭华就是在那里认识英达的,她为了英达来到节目现场, “悦宾饭馆是我爷爷奶奶开的,我就是在餐馆里长大的。在餐馆里看见从电視里走出来的英达,还觉得很奇怪。”悦宾饭馆的出现就像早春第一棵破土而出的嫩芽,成了改革开放时期的轰动事件,翠花胡同里每天慕名而来的食客,让这个狭小的胡同充满了元气,如今饭馆的生意交到了孩子们手里,客人依1日络绎不绝。英达拿着悦宾饭馆的菜单说:“菜单还是老样子,他们家的这几道菜,我特别爱吃,蒜泥肘子是招牌。”
北京最早的夜市小吃街——东华门夜市
1985年,北京东华门夜市出现了,那可以说是北京最早的夜市小吃街。张大礼不仅知道东华门夜市,还知道西单有夜市,并在西单夜市摆摊干了好几年。他说:“那时候哥哥正好从外地回来,没有工作,起了一照,弄一平板,搭铁架子,摆摊,对面就是卖吃的的。”牛响铃说当时经常去东华门夜市,“刚开的时候就去了,那个时候和好几个朋友一起去的,为了能多吃几样儿,我们每个人买不相同的吃的,一起吃。”英达对炸灌肠、褡裢火烧、拉面印象很深,那里都是年轻人去玩的地方,小吃很多。
阿静粤菜的火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品质,在满足了吃得饱、穿得暖之后,不少人去餐馆开始讲究菜品、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牛响铃开了北京市第一家美容厅,她和阿静粤菜的老板是好朋友,两人互相到对方的店里消费。牛响铃回忆:“我从小饭馆一直吃到大店。”阿静粤菜馆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条胡同里,粤菜在当时人们的印象中,只有在高档饭店里才能吃到,价格相对昂贵,阿静粤菜开张后,生意十分火爆,它的价格能让百姓接受,比一般的饭馆贵一些,但比大的粤菜馆要便宜不少。英达回忆阿静粤菜也成为他常去的一个餐馆,“阿静是第一个平民百姓能吃得到的粤菜,顾客对那个叫阿静的女孩印象深刻。”焦世宁也对阿静粤菜有很深的印象,“去之前听说在一小细胡同里,对面走来一哥们儿,都错不开身。但是一进去,盘子只要有一根鱼刺,马上换盘,服务特别到家。听了这样的介绍,我去的。”
油条、老豆腐:北京人爱吃的早点
25年前由英达导演的作品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一经播出就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捧,这部剧是20世纪90年代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剧中经常能看见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早点的剧情。给人留下印象特别深的是家里的小保姆找了个卖早点的男朋友,买的油条特别大个儿,突然有一天油条就变得特别小,是剧中谈恋爱失败了。导演英达把吃早饭这么小的事儿放到剧中,不过这个场景确实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早点不算讲究,但也绝不能将就。选择在街边吃的人,好几位在一张小桌挤着,一口豆腐脑就着北京的狂风,看似随意的事情,有些事情还真必须得较较真。豆汁配焦圈,少不了咸菜丝,炸油饼的火候不能过了,不然又焦又老,糖油饼总得嘱咐着:糖面铺得多一点、满一点,老北京的早点就得这么吃,不然,心里不痛快。
英达说,过去老北京人习惯管豆腐脑叫老豆腐, “老舍先生写《骆驼祥子》写祥子被抓了夫,从西山最后跑回北京来,第一件事是喝碗老豆腐,描写得太好了。”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的工资大概每月30元,作为一家的生活费,每天花多花少都得要计划。买早点的钱也就随之算出来了,一个普通油饼6分钱,一个糖油饼8分钱。一碗豆浆3分钱,算下来,一家五口早点大概要花4毛钱左右。
奢侈的糖油饼
改革开放初期,凡是加了糖的东西都会贵一点,糖油饼也一样。英达对糖油饼的印象很深刻, “我记得当时只要是家里大人买了油饼儿回来,小孩子都会偷偷张望,看看那黄色的油饼上是不是多了一层深色的‘糖面儿’,如果看到有,哎哟,那个兴奋劲儿啊,因为加了糖的油饼贵啊,大人不舍得吃,孩子就知道是买给他们的了。”
过去能吃糖油饼是件奢侈的事情。其实油饼的制作工艺没有多精致,营养搭配也谈不上多丰富,如今炸油饼不再是人们早餐的唯一选择,但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北京人早饭的餐桌。出生于北京的著名作家梁实秋,讲过一个关于油饼的真实故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人朋友,每次回国都要买一二百副油饼、油条,回到美国后,把它们存在冰柜里,逐日取一副,放在烤箱里或者电锅里烤,火腿、鸡蛋、牛油面包并不难吃,但是和油饼、油条相比,却寡淡了许多。对于北京人来说,糖油饼的意义,远胜于一顿早饭。那一小块糖面,是开放后物质逐步得到改善的见证,也是北京的老百姓对于幸福最朴实的定义。
北冰洋的流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大家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许多外来的吃食逐渐增多,在1987年北京有了第一家肯德基,北冰洋汽水开始盛行,各种新奇的食物不断更新,随之北京的餐馆也越来越多。
北冰洋汽水到现在为止都很常见,但英达说,用冰冰出来的北冰洋和冰箱里拿出来的北冰洋完全不是一个味儿。北京人对北冰洋汽水的记忆都太深刻了,张大礼说:“从小就喝北冰洋汽水,到现在北冰洋又恢复生产,用现代经营理念经营得很不错,味道也没变。”英达回忆,除了北冰洋的汽水,还有义利食品厂生产的维生素面包,那是他儿时春游必须带着的。
记者董岩据BTV科教频道《记忆》整理